張熙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高中語文教學方法也在不斷進行著革新。在此背景下,群文閱讀被廣泛應用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來,并有力地推動了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特別是在散文閱讀教學方面,群文閱讀教學也展示出了極大的促進效能?;诖?,本文以散文閱讀教學為例,就高中語文散文群文閱讀的教學意義和實踐策略做了詳細闡述,以期能夠給廣大教師帶來一些新的教學借鑒,共同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代化改革與發(fā)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高中;散文閱讀教學;群文閱讀;教學意義;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5-0098
散文閱讀教學作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長期以來都是一個教育難點。在以往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常常以課本中的單篇散文為對象來開展閱讀教學,內容與方法都突顯了單一化的特征,極容易消減學生的閱讀興趣。群文閱讀作為一種以集體建構思想為支撐的閱讀方法,能夠有效填補高中散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空缺。將其滲入到教學中來,一方面能夠擴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另一方面也能深化他們的散文認知,對于其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是極為有利的。對此,語文教師還需正視群文閱讀在散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加強該模式的教學滲透,從而在提高散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同時,為學生閱讀能力以及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保駕護航。
一、高中語文散文群文閱讀的教學意義
1.豐富方法認知,提升閱讀能力
客觀地說,高中散文閱讀教學是圍繞著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而展開的。所以,通常教師會指引學生對課本散文展開精讀或深讀,希望以此來深化其閱讀方法認知,為他們閱讀能力的有序化發(fā)展奠基。但是,我們也能夠看到,如果單純依靠精讀以及深讀來展開散文教學的話,學生很難實現(xiàn)舉一反三式的散文鑒賞,也無法習得更多的閱讀技巧。而將群文閱讀滲入到教學中來,則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地閱讀素材,使他們能夠感受其中的語言之自然、內容之豐富、題材之廣泛、意境之優(yōu)美以及情感之充實,從而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找到散文閱讀的方法所在,并獲得閱讀能力的提升。
2.感受散文之美,發(fā)展思維素養(yǎng)
如今,在新課改旗幟下,核心素養(yǎng)教育已經(jīng)成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而散文教學則是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重要依托。我們都知道,散文有著意境優(yōu)美、語言鮮活以及形式和諧等多種特點,屬于作者“感乎外物,情動于中”的佳作,科學有效的散文教學,能夠讓學生從中獲得思維與分析能力的發(fā)展,這對于他們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將大有裨益。但是,若想發(fā)揮散文教學的這一育人優(yōu)勢的話,單純依靠以往單篇式的教學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這時,群文閱讀的教學優(yōu)勢就體現(xiàn)出來了。將該模式滲入到散文教學中來,能夠拓寬散文教學的廣度與深度,讓學生獲得更多散文之美的體驗,從而在激起他們閱讀興趣的同時,為他們閱讀分析、思維品質以及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提供助力。
二、高中語文散文群文閱讀的實踐策略
1.結合教學內容,明確閱讀主題
確定教學主題是教師教學的首要任務,尤其是在高中散文群文閱讀教學中,如果教師在沒有確定主題的情況下進行群文篩選,那么所選出的文章可能就會缺乏一定的統(tǒng)一性,從而影響著群文閱讀教學效果的發(fā)揮。所以,在散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依據(jù)教學內容,做好主題明確工作,從而發(fā)揮群文閱讀的教學效能,為學生散文學習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石。例如,在講授《故都的秋》時,教師以可從圍繞描寫對象,設置閱讀主題。本文是描寫“秋天”的,所以,教師可設置“探究秋天韻味”的主題,然后引入《秋頌》(羅蘭)、《濟南的秋天》(老舍)、《秋天,秋天》(張曉鳳)三篇文章。然后,教師可在班內組建多個4-6人小組,指引學生以集體之力來探究其中的“秋韻”。最后,可指引各組依次闡述答案,并與他們探究出正確結論,這樣既能提高教學有效性,又能激起學生的散文群文閱讀熱情,可謂是一舉兩得。
2.圍繞作者作品,提升主旨把握
我都知道,不同的作家往往有著不同的思想情感、人生經(jīng)歷,其寫作出來的散文也會有著不同的語言風格,而這些差異與他們的創(chuàng)作背景不同是分不開的。所以,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在做好創(chuàng)作背景介紹的同時,選取某散文作家不同時期的不同文章來展開散文閱讀,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加便捷地體悟到散文的主旨內涵。例如,在講授《記念劉和珍君》時,教師可向學生講述一下魯迅的創(chuàng)作背景,即當時廣大群眾與知識分子在天安門掀起了“反對八國最后通牒的國民大會”的游行活動,但遭到了執(zhí)政府的武力鎮(zhèn)壓,這也直接導致了劉和珍的死亡。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魯迅由于欽佩劉和珍的無畏和英勇氣概,而創(chuàng)作了《記念劉和珍君》。接著教師可選取《孔乙己》、《祝?!返若斞钙渌麜r期的文章,來指引學生展開群文閱讀,并要求他們對魯迅各時期的散文作品的寫作背景、文章結構以及表達特點等展開探究,以此來幫助他們更好地體會文章主旨,使他們的散文閱讀能力得以有序化提升。
3.重視課堂設問,深化情感認知
在高中散文教學中,課堂設問是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能夠有效地保證教學效果。該環(huán)節(jié)能夠幫助教師掌握真實的教學反饋,并對學生進行正向化的學習指引,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讓學生獲得更多思維與思路的啟發(fā)。所以,在散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課堂設問的運用,以此來深化學生的散文情感認知。例如,在講授《荷塘月色》時,教師可設置“荷花意向”的群文閱讀主題,然后指引學生對《清塘荷韻》以及《蓮戀蓮》等關于荷花以及蓮花的散文展開閱讀,并且設置相應的閱讀問題,如:“每篇文章在描寫蓮花時各有哪些特點?”、“三篇文章中蓮花的表達意義有什么區(qū)別?”、“三篇文章的主旨情感如何?”等問題,然后指引學生依據(jù)問題來進行自主或者合作形式的思考,并與他們一同探究出正確答案,以此來幫助學生找到每一篇散文中的不同意象,使他們的自主閱讀、分析思考等能力得到有序化提升。
三、結語
總之,將群文閱讀滲入到高中散文教學中來有著諸多現(xiàn)實意義。語文教師應正視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所在,不斷運用新思路與新方法來落實散文群文閱讀教學,從而在提高散文教學有效性的同時,為學生閱讀能力以及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韓麗男.高中寫景抒情散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談[J].中學語文, 2020(30):8-10.
[2]劉 茹.高中現(xiàn)代散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9.
[3]張俊杰.群文閱讀在高中散文教學中應用的研究[D].廣州大學,2018.
(作者單位:貴州省貴陽市第八中學 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