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現(xiàn)玲
作文在高中語文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緊張的學習中,作文訓練少之又少。作文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更是難點。作文體現(xiàn)的不僅是學生的寫作能力,還體現(xiàn)了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運用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很多教師都注意到了作文技巧的訓練,這無疑是短時期內提升作文水平最有效的方法。作文的寫作技巧固然重要,但學會思維導圖的正確運用才是寫作的精髓所在。本文就學生在寫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思維導圖的運用方法進行闡述。
思維導圖是運用畫圖的形式將學生的思維表現(xiàn)出來,給學生留一方想象的空間,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組織能力、判斷能力,讓學生更直觀有效地理解題目,更快地搜集整合信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相比寫作技巧,思維導圖更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更順應當下的教育模式。
一、高中生在寫作中遇到的問題
寫作是對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全面考查,但隨著各類作文指導書籍層出不窮、手機的普遍應用,學生的寫作依賴性越來越強,這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學生自接觸寫作以來,應用最多的就是各種模板,寫作模板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規(guī)范寫作格式,但不適合長期使用。高中階段是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教師要抓住該階段,適當改進寫作教學方式,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確定新穎獨特的寫作主題
高中寫作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獨有的思維模式理解作文要求,要求審題準確、精煉。對高中生而言認真審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更要透過現(xiàn)象看清本質,要從多方面理解寫作要求,用自己獨特的見解審視作文,學會用語言技巧增加作文深度。
新穎的主題離不開吸引人的題目,相比于普通的題目,新穎的標題更能抓住教師的眼球。如果用思維導圖以一棵樹的形式把作文表現(xiàn)出來,那么新穎的題目就是這棵樹下肥沃的泥土。
以“小明長得丑,但他內心很善良……”為例進行寫作,很多學生通常會擬“我很丑,但我很善良”“丑與善良”等題目,但這種題目屢見不鮮,缺乏深度、新意。但如果換一種角度思考:善良是一個人內在的品質,可圍繞“美”進行分析,擬題為“我丑,但并不偽裝美麗”,重點在美麗,單就題目來講就使人眼前一亮。
三、發(fā)散思維,確定思路
作文的優(yōu)劣取決于學生思維水平的高低,正確運用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去做其他題目,不至于在寫作時急急忙忙,發(fā)揮不出真實水平。
例如,在以“打開‘第三只眼”為題作文時,首先要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有第三只眼?它一定是和平時的眼睛有所差別的,可以是慧眼,可以是發(fā)現(xiàn)世界真善美的眼,可以是看到社會某一不良風氣的眼等。題目的重點在于“第三只眼”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值得學生深入思考。有了思維導圖的主干以后,下一個重點是分支。這無疑在“打開”一詞上,例如:經歷某一件事,看了某一則新聞后的感受,一次親身經歷……
在學生繪制好思維導圖后,教師要根據(jù)作文主題,糾正學生跑題之處,并給學生講清楚問題所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準備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文題目,讓學生構建思維導圖,這對學生寫作技能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四、挖掘素材,厚積薄發(fā)
如果框架是作文的骨架,那么優(yōu)秀的素材就是美麗的皮囊。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眾多教師都遇到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同一個事例在不同的文章里反復使用。這樣的文章沒有深度,抓不住作者眼球,顯得平淡無奇。作文是得分點,也是失分點。合理運用事例會為文章增光添彩,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積累素材。
教師可在課余時間舉辦“愛讀書,愛積累”的活動,教師指定部分書籍,讓學生自由閱讀,定期讓學生整理200字的素材,成立活動小組,讓學生自由評選優(yōu)秀素材并在班級展示。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積累素材,構建作文思維導圖,提高作文水平。
五、正確使用修辭手法、成語
在教育教學中,學生亂用、濫用詞語的現(xiàn)象頻頻出現(xiàn),很多學生不以為意。這看起來雖然是很小的錯誤,但在思維導圖的構建中不容忽視,高質量的作文重視對細節(jié)的處理。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注意這一點,并將其列為教學的重點。語文學習的方方面面組成了一個整體,注意小細節(jié)才能促進整體的發(fā)展,作為教師,要抓住每一個詞語、句子的運用,要求學生做到舉一反三。
思維導圖適用于寫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正確使用思維導圖可以節(jié)省不必要的時間,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思維導圖不僅適用于寫作,也適用于其它科目的學習,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寫作中積極運用思維導圖,并靈活運用于學習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