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奕捷,蔡利民,王曉慧,齊元峰,江波
(1青島理工大學環(huán)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山東青島266033;2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技術(shù)檢測中心,山東東營257001)
針對有機磷廢水資源化處理難題,本研究將構(gòu)建BDD陽極高效催化氧化與陰極局域強堿性效應耦合反應體系,實現(xiàn)有機磷向無機磷氧化轉(zhuǎn)化與羥基磷酸鈣晶體富集的協(xié)同,突破傳統(tǒng)磷回收工藝化學試劑用量大、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瓶頸性問題。
鈦網(wǎng)(純度99.9%,5cm×5cm×1mm),寶雞市旺德隆金屬材料有限公司,BDD電極(5cm×5cm×1mm),德 國CONDIAS公 司。EDTMP阻 垢 劑(C6H12O12N2P4,98%)、氯化鈣(分析純)、氯化鎂(分析純)、無水硫酸鈉(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實驗用水為去離子水,電阻為18MΩ·cm。
以乙二胺四亞甲基膦酸(EDTMP)為目標污染物,電解質(zhì)為0.1mol/L的硫酸鈉溶液,BDD和鈦網(wǎng)分別作為陽極和陰極,在容積為250mL的玻璃燒杯內(nèi)開展電化學磷回收試驗。反應條件如下:平行放置的陰陽極電極間距為25mm,有機磷溶液中總磷濃度為10mg/L,Ca2+濃度為50mg/L,初始pH為6.0,電流密度為20mA/cm2,對應輸入電壓為7.0V。間隔一定反應時間取水樣,并通過濾膜(濾孔0.45μm)過濾,利用分光光度法和ICP分別測定過濾液中無機磷和Ca2+濃度[10]。
X射線衍射儀(XRD),D/Max-2500/PC型,德國布魯克光譜儀器公司;掃描電鏡(SEM),JSM-IT500型,日本電子株式會社(JEOL);分光光度計,UV-3000型,上海美譜達儀器有限公司;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fā)射光譜法(ICP-AES),Agilent5110型,美國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電化學工作站,PGSTAT302N型,瑞士萬通中國有限公司。
圖1 BDD陽極在不同電解質(zhì)溶液中的循環(huán)伏安曲線
圖2 不同電流密度下EDTMP氧化降解過程無機磷產(chǎn)量
圖3 不同電流密度下TOC變化
通過檢測溶液TOC變化進一步考察電流密度對EDTMP氧化降解的影響。如圖3所示,電流密度的增加TOC去除效率隨之增加。電流密度為3mA/cm2、10mA/cm2、20mA/cm2和30mA/cm2時,經(jīng)過120min反應TOC最終去除率分別為14%、43%、70%和72%。由上述結(jié)果可知,在電路密度低于10mA/cm2時,EDTMP的礦化效率較低,而電流密度從20mA/cm2增加到30mA/cm2時,EDTMP礦化效率以及無機磷產(chǎn)量增加幅度較少。因此,EDTMP氧化降解的最佳電流密度為20mA/cm2。
在陰極表面H2O電解產(chǎn)生的OH-可營造局域的強堿性氛圍,該區(qū)域的高pH可改變磷酸鈣的溶解平衡,增強磷酸鈣在陰極表面富集的驅(qū)動力[9]。輸入電流密度是影響陰極附近pH的關(guān)鍵因素,因此考察電流密度對EDTMP降解產(chǎn)生的無機磷回收效率的影響。如圖4所示,電流密度為3mA/cm2、10mA/cm2、20mA/cm2和30mA/cm2時對應的磷回收率分別為21%、52%、81%和83%。如圖5所示,Ca2+回收率與電流密度同樣呈現(xiàn)正相關(guān),由電流密度從3mA/cm2增加至30mA/cm2時,Ca2+回收率從10%增加至38%。計算可知,電流密度為3mA/cm2、10mA/cm2、20mA/cm2和30mA/cm2時對應的水體中回收的P/Ca物質(zhì)的量之比分別為0.57、0.68、0.58和0.57,該值與羥基磷酸鈣分子式中P/Ca的理論值0.6接近[12]。
圖4 不同電流密度下磷回收率
圖5 不同電流密度下Ca2+的回收率
驗證陰極局域pH的存在對于理解磷酸鈣沉積過程尤為重要。目前,無法利用儀器準確測定電化學反應過程中陰極表面pH的變化,但可根據(jù)法拉第定律計算陰極表面液膜內(nèi)的理論pH。基于陰極電解產(chǎn)OH-電流效率為100%且產(chǎn)生的OH-未被消耗,假設(shè)如式(1)和式(2),式(3)可用于計算陰極表面理論pH。如圖6所示,陰極液膜內(nèi)pH隨著電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主要原因是OH-產(chǎn)量與電流密度正相關(guān)。此外,陰極表面液膜內(nèi)的pH隨著電解時間的增加呈現(xiàn)增加趨勢。因此,隨著電流密度的增加和電解時間的延長,磷回收效率越高。
式中,I為輸入電流,A;z為式(2)中反應涉及的電子遷移數(shù),取值1;S是電極面積,取值0.0025m2;F為法拉第常數(shù),96485C/mol;δ電極表面液膜厚度,取值0.0001m[13]。
圖6 不同電流密度下陰極表面液膜內(nèi)的理論pH
圖7 不同溶液pH條件下磷的回收率
磷酸鈣的富集效率不僅與陰極局域pH有關(guān),還與溶液中Ca2+濃度有關(guān)。如圖8所示,溶液中不含Ca2+時,總磷濃度基本保持不變,說明溶液中Ca2+的存在是實現(xiàn)磷回收的必要條件。Ca2+濃度為25mg/L時,磷的回收率明顯低于Ca2+濃度為50mg/L的反應體系,而Ca2+濃度從50mg/L提升到100mg/L時,磷的回收率變化不大。例如,Ca2+濃度為25mg/L時,磷回收率為46%,Ca2+濃度為50mg/L時,磷回收率為82%,Ca2+濃度為100mg/L時,磷回收率為83%。對誘導結(jié)晶法而言,Ca2+投加量越大,磷酸鈣越易達到溶解平衡,沉淀結(jié)晶的熱力學驅(qū)動力也越大,磷回收率亦增加[6]。此外,在電場作用下,Ca2+更易向陰極反應區(qū)域遷移,提升Ca2+在陰極液膜內(nèi)的濃度。因此,在電化學反應體系內(nèi),較低的Ca2+濃度即可實現(xiàn)較高的磷回收效率。結(jié)合實驗結(jié)果可知,即使電遷移作用提升了Ca2+在陰極的富集,但是Ca2+初始濃度為25mg/L時依然難以實現(xiàn)磷在陰極表面的高效富集。
圖8 不同Ca2+濃度條件下磷的回收率
本文還對比有機磷源和無機磷源對陰極磷酸鈣富集效率的影響。如圖9所示,有機磷源的條件下,磷回收率為82%,Ca2+回收率為36%。無機磷源的條件下,磷回收率為83%,Ca2+回收率為40%。相較于無機磷源,有機磷源反應體系內(nèi)磷回收速率與Ca2+的回收速率略慢,其原因是:有機磷反應體系內(nèi)的磷回收首先需要通過陽極氧化反應實現(xiàn)EDTMP向無機磷的轉(zhuǎn)化。由此可推斷,在有機磷源反應體系內(nèi),磷回收過程的限制步驟是陰極表面磷酸鈣的富集反應。
圖9 不同磷源反應體系內(nèi)磷回收率和Ca2+回收率
圖10 陰極沉積物的分析表征
為了驗證陰極表面沉積物成分,本文采用XRD、能譜儀(EDS)、SEM等表征手段對陰極表面的沉淀物進行分析。為了獲取足量的沉淀物,同比例提高了溶液中有機磷和Ca2+的濃度(從10mg/L提高到100mg/L,從50mg/L提高到500mg/L),反應時間延長為24h。如圖10所示,陰極沉淀物的XRD譜圖中出現(xiàn)的衍射峰主要是電解質(zhì)硫酸鈉,其原因是獲得的陰極沉積物未經(jīng)去離子水清洗。此外,XRD譜圖中未出現(xiàn)磷酸鈣衍射峰,而EDS分析所得的元素成分圖,磷元素占比為9.19%,鈣元素占比為17.95%,P/Ca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0.66,與實驗數(shù)值接近。據(jù)此可推測,無機磷主要以非定型的磷酸鈣形式沉積到陰極表面。圖10(c)為對沉淀物進行SEM分析所得的圖像,可以看出,此沉淀物的形態(tài)為磷酸鈣沉淀的典型形態(tài)之一。圖10(d)~(f)分別為在SEM的基礎(chǔ)上,對沉淀物進行不同元素噴漆(mapping)獲得的圖像,可以看出O、P、Ca元素都存在于沉淀物中。
(1)BDD陽 極 電 解 水 產(chǎn) 生 的·OH是 引 發(fā)EDTMP的氧化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種,電流密度從3mA/cm2增加至20mA/cm2時,經(jīng)120min反應o-PO4-P產(chǎn)量相應地從6.5mg/L增加至9.9mg/L,而電流密度從20mA/cm2提升到30mA/cm2時,o-PO4-P產(chǎn)量未見顯著提升。
(2)溶液初始pH對磷回收基本沒有影響,而Ca2+的濃度增加有利于磷的回收。陽極氧化降解EDTMP是有機磷水體中磷回收的前提條件,而陰極磷酸鈣富集反應是磷回收的限制步驟。
(3)對陰極表面的沉淀物進行的XRD、EDS、SEM+mapping分析表明,磷主要以非定型磷酸鈣的形式在陰極表面富集,P/Ca物質(zhì)的量之比約為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