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人工智能刑事主體資格的冷思考

2021-05-30 12:12:41張皓然
藝術科技 2021年23期
關鍵詞:刑事責任人工智能

摘要:面對人工智能是否享有刑事主體資格的爭議,需要冷靜而理性地看待。文章在理性分析人工智能本質屬性的基礎上,結合對其刑事責任能力的判斷并綜合考慮技術發(fā)展的可能性,進而明確無論從可能性還是可行性的角度,人工智能都不具有刑事主體資格。作為二次保障法的刑法,在當前民法尚未有法律條文能對人工智能追責處罰的情況下,仍應固守謙抑本性。

關鍵詞:人工智能;刑事主體;刑事責任

中圖分類號:D9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23-0-03

1 問題的緣起

相較于數(shù)十年前,目前的人工智能衍生出的智能掃地機、無人汽車等產(chǎn)品走進了千家萬戶,給人類帶來巨大的便利。然而,事物的發(fā)展往往具有兩面性。人工智能雖然在減輕人類勞動壓力和提高人們的工作、生活效率方面不斷顯現(xiàn)出積極的一面,但其技術弊端也日趨明顯。據(jù)相關記載,第一起有考證的人工智能犯罪事件發(fā)生于日本,人工智能設備誤將站立的工人當成鋼板割裂致死[1]。近年來,隨著無人駕駛汽車致命事故的發(fā)生,人們對人工智能安全性的疑慮逐漸加深,人工智能的未來發(fā)展走向引發(fā)了不同部門的熱烈探討。2017年,沙特向全世界宣布授予機器人Sophia該國公民的身份,該行為無疑再次激起了有關人工智能的討論,特別是關涉人工智能的主體地位的討論。人們不禁有些擔憂,按這一發(fā)展趨勢,未來人工智能是否會與人類“平起平坐”,甚至會掙脫人類的控制與束縛,反向報復人類。為避免這一極端性電影劇情發(fā)展成真,在與人類利益休戚相關的刑法領域,學者對人工智能刑事法律風險規(guī)制問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與研究。

要解決刑事法律風險的規(guī)制問題,首先要探究人工智能在理論上是否能成為刑事主體。學界對此主要分為肯定說與否定說兩大陣營,肯定說贊成者認為確立強人工智能刑事責任主體地位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價值和意義。雖然現(xiàn)階段的弱人工智能不具有成為刑事主體所需的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但不否定強人工智能在未來可能會超出人類預先設定的程序范圍,具有“認識上的理性和在實踐中的自主行為能力”[2]。否定說贊成者則指出人工智能不應被賦予刑事主體地位,其認為即使人工智能在自主決定的狀態(tài)下引發(fā)了嚴重的社會危害,也應由相關自然人或者單位作為刑事責任的承擔主體[3]。筆者較為贊同否定說觀點,人工智能不能也不應享有刑事主體資格。

2 人工智能概念及其本質屬性

在探究具體問題之前,需要前置性地了解何為人工智能。1956年,人工智能的概念首先由麥卡錫提出,但到目前為止,對其定義依然沒有統(tǒng)一答案。追溯人工智能的本源,它起初隸屬計算機學科范疇,但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發(fā)展愈發(fā)具有獨立性,并逐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文章的研究對象僅指具有客觀實體的人工智能。

雖然當前對于人工智能的類型尚未有準確清晰的類型劃分,但學界以“人工智能能否獨立思考并作出一定行為”為界定標準,暫且將人工智能大致劃分成強人工智能與弱人工智能兩種。除此之外,也有學者在強、弱人工智能之上,又提出了“超人工智能”的概念,其意指人工智能體已經(jīng)跨過了所謂的“奇點”,在認知等所有領域均已經(jīng)超越了人類大腦的能力[4]。但是,超人工智能實質上是強人工智能的一種“反控”,無須單獨列出,故文章僅采用二分法劃分人工智能。

弱人工智能,主要是利用智能芯片或程序儲存特定領域知識來解決特定的問題[5],實質上還是體現(xiàn)使用者或設計者的主觀意志,不具有真正的“智能”。到目前為止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仍停留于弱人工智能階段,其與人類最本質的區(qū)別在于只能專長于某一特定領域。比如已經(jīng)問世的“機器人律師”,雖在一定程度上呈現(xiàn)出了“智能”,但其主要作用僅限于根據(jù)提前植入的法條,進行法律條文的應用性檢索等簡單工作,并不能如真正的律師一樣作出適時的行為,如與當事人面對面進行良性有效的案件細節(jié)溝通,自主收集、處理證據(jù)等。強人工智能,是指已經(jīng)達到人類水平、能夠自主適應外界環(huán)境挑戰(zhàn)的、具有自我獨立意識的人工智能[6]。針對所謂弱人工智能,學界較一致地認為其不能作為刑事責任主體,故文章討論的對象僅限于強人工智能。

通過總結各類定義,大致可以分離出人工智能共通的四種本質屬性:一是人工性,人工智能是由人類發(fā)明制造的產(chǎn)物,沒有生命體征,區(qū)別于自然界中根據(jù)物種自然演化而來的生物,其本質是一種機器,是受制于制造者或設計者的程序;二是智能性,這一性能是指其可以模擬人類大腦的思考方式,具備演算、分析并深度學習的能力;三是實體性,其利用系統(tǒng)接收指令并實現(xiàn)特定的行為,是由計算機程序等智能控制系統(tǒng)操縱并擁有類人外形的結合體;四是工具性,此特性來源于其人工性,既然由人類發(fā)明,其工作目標就是為人類服務,即使發(fā)展到強人工智能階段,人類的創(chuàng)造初衷也永遠是服務于人類而不是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獨立于人類之外的生命體,更不會愿意出現(xiàn)被人工智能反主宰的現(xiàn)象。毫無疑問,工具性特點是人工智能不可否認的特性之一,且永遠不會被動搖。

3 人工智能不具有成為刑事責任主體的必要性

3.1 人工智能“意志自由”的懷疑

人工智能可否被刑法規(guī)制,爭議焦點在于其是否擁有可追究刑事責任的主體意志自由[7]??隙ㄕ撜邎猿秩斯ぶ悄苤黧w意志是自由的這一觀點,認為其經(jīng)計算機程序設計和編制而成,可以通過深度的自我學習產(chǎn)生自主意識和意志[8]。實際上并非如此,原因有二。其一,“意志”來源不自由。我們自然人的自由意志由大腦自主產(chǎn)生,不依賴任何高科技操作,更不需要精密的制造和加工或口令的輸入,直接來源于生命機體。而人工智能所展現(xiàn)出來的“智能”來源于人類的精雕細琢,任何設計程序的不同都會導致“意志”的不同,即使是深度學習產(chǎn)生的結果,也不可否認其源于人類的輸入。其二,“意志”目的指向不自由。自然人能夠控制自己實施或不實施特定行為,但是人工智能的“意志”目的是滿足人的需要,協(xié)助或代替人完成特定的任務。人工智能雖呈現(xiàn)出“智能性”,似乎擁有了自我的意志自由,但它無法擺脫“智能”前面的“人工”二字,即“意志自由”來源于人類算法等程序的賦予,其本質上只是一個轉換機器,難以脫離工具性的本質屬性。

3.2 人工智能與單位不具可比性

肯定論者指出,人工智能能否成為刑事責任主體這一問題能夠類比法人,運用其作為刑事責任主體所適用的法律擬制證成[9]。其還認為,比起單位,人工智能更接近法律意義上的人[8]。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究其本質,單位是由自然人召集集合而成,重大決策的作出均由自然人實際操縱完成。單位意志具有依附性與整體性的雙重性質。一方面,單位意志有賴于成員意志的形成而形成。雖然單位本身并不具備自然科學意義上的生命特征,但由于人的要素占主導,整個系統(tǒng)的單位意志必然受到單位成員意志的支配[10]。另一方面,單位意志具有整體性,其發(fā)軔于單位成員的個人意志,卻又超脫、升華于個人意志。正是單位具備此雙重屬性,使其具有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同時也具有獨立存在、成為刑事責任主體的必要性。而人工智能的行為并非由自然人實施,行為口令也是對人類單方輸入的循環(huán),因此欠缺成立刑事責任主體的實質要件,至多可視為犯罪工具。

3.3 基于刑法謙抑性的考慮

謙抑性,是指刑事立法前,需要考慮其他法律的可替代性,如果能用民事、行政或其他手段來有效防范和控制不法行為,則不必要首先適用刑法。對于正處在新興時期的事物,應保有其初生的活力,意圖動用人為介入法律的方法確保事物內在的穩(wěn)定性,該行為無論對于立法還是事物本身而言,無疑都是一種傷害。人制定的法不可能長期地發(fā)展,被強制立法的事物也難以長足發(fā)展和取得理想效果[11]。民商法領域對于是否應賦予人工智能法律人格的爭論尚未達成一致意見,若罔顧民法領域的爭議,由刑法領域直接認定人工智能為刑事責任主體,可能會出現(xiàn)“民刑倒掛”的現(xiàn)象[12]。作為二次保障法,在當前民法還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能界定人工智能的概念且沒有設定對人工智能的處罰的情況下,身為最后一道防線的刑法不應操之過急。

4 人工智能不具有成為刑事責任主體的可行性

4.1 從刑罰目的的角度

肯定論主張人工智能具有犯罪主體身份的原因之一是給予人工智能一定的刑罰,以慰藉受害者一方。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現(xiàn)代刑罰體系的邏輯基礎并非同態(tài)復仇,而在于強調預防犯罪。

預防犯罪可分為一般預防與特殊預防,前者指為了達到防止社會一般人實施犯罪的目的。反觀人工智能,其行為選擇完全基于科學技術的設定而非意志的理性選擇,所以即使單個改造了具有法益侵害性的人工智能程序,也不會自動輻射到同樣具有類似法益侵害可能性的人工智能身上。人工智能是“沒有心的存在”,它們不能像人類一樣基于對外界環(huán)境的感知而感到害怕,這暗含對其他人工智能無法發(fā)揮威懾、教育的作用。特殊預防,即通過適用刑罰,防止犯罪人再次實施犯罪。刑罰手段產(chǎn)生的威懾效應對于理性人來說,能使其深刻認知違反法規(guī)后被剝奪生命、自由或是財產(chǎn)的痛苦,進而反省自身行為。但人工智能本身沒有生命可言,也沒有獨立支配的財產(chǎn),難以用當今刑法中規(guī)定的刑罰對其有效規(guī)制。有學者提出,針對智能機器人犯罪實施新的懲治措施,如刪除數(shù)據(jù)等[13],但是只要有運行機制背后的代碼存在,就依然有再犯的可能性,銷毀單個的人工智能并沒有任何實質意義,也無法撫慰被害人及其家屬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人工智能受到刑罰之后,不具有感知痛苦的能力,更無法在犯罪之樂與刑罰之苦中作出“理性”抉擇[14],將其納入刑罰的適用范圍,不能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

4.2 從科學技術的角度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無人知曉人工智能的技術“奇點”到底何時能真正到來。在心智哲學和認知科學領域,一些權威研究者只承認量子力學可以解決自我意識問題。雖然用量子力學效應解釋人類智力的頂層機制尚未取得突破性成果,使相對清晰的結論暫時形同虛設。但在任何情況下,除非有確鑿的證據(jù)表明它可以用于人工智能的制造或升級,融入人類生物體的“意識”“情感”,否則人工智能都不可被稱為“有感情的人”。更何況,就目前而言,世界范圍內有能力、有資金、有條件并能專注于強人工智能研究的團隊也是寥寥無幾。在研究隊伍不能馬上壯大的現(xiàn)狀下,弱人工智能的研究地位依然無法被取代。大多數(shù)腦科學專家尚且認為,理解人腦運作的智能機制是一個幾百年都無法解決的問題,更不用說研究透徹強大的人工智能了?!安唤⒃诳煽康目茖W依據(jù)基礎上的理論探討與科幻小說無異”[7],在目前的背景下,過度探討強人工智能的刑事主體資格并無益處。

5 結語

在人工智能話題熱度居高不下的今日,我們仍需要冷靜理性地看待人工智能的刑事責任主體問題。雖然適當?shù)那罢靶灶A測有助于提前防控風險,避免陷入法律制度滯后帶來的困境,但前瞻也要適度。無論從可能性還是從可行性的角度出發(fā),人工智能都不具有刑事主體資格,刑法在直面飛速發(fā)展的科學技術時仍應遵循其固有的謙抑本性。

參考文獻:

[1] 蔣巍.人工智能犯罪的主體定位與責任分配問題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5):199-204.

[2] 王耀彬.類人型人工智能實體的刑事責任主體資格審視[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9(1):138-144.

[3] 葉良芳,馬路瑤.風險社會視閾下人工智能犯罪的刑法應對[J].浙江學刊,2018(6):65-72.

[4] 江國強,裴長利.人工智能體刑事主體資格的冷思考[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6(4):77-82.

[5] 張全印.機遇與挑戰(zhàn):人工智能帶來的刑事風險與刑法應對[J].中國刑警學院學報,2018(6):14-20.

[6] 時方.人工智能刑事主體地位之否定[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8,36(6):67-75.

[7] 冀洋.人工智能時代的刑事責任體系不必重構[J].比較法研究,2019(4):123-137.

[8] 劉憲權,胡荷佳.論人工智能時代智能機器人的刑事責任能力[J].法學,2018(1):40-47.

[9] 吳波,俞小海.人工智能時代刑事責任認定思路的挑戰(zhàn)與更新[J].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2018,33(5):95-101.

[10] 周建達,馬榮春.論單位犯罪刑事責任的根據(jù):單位意志自由[J].金陵法律評論,2008(1):151-157.

[11] 于兆波.立法必要性可行性的理論基礎與我國立法完善:以英國立法為視角[J].法學雜志,2014,35(11):55-63.

[12] 戴錦澍.人工智能刑事責任主體地位辨析:從中世紀動物審判到人工智能主體性論爭[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7(3):43-49.

[13] 劉憲權.人工智能時代的“內憂”“外患”與刑事責任[J].東方法學,2018(1):134-142.

[14] 張勁松.人是機器的尺度:論人工智能與人類主體性[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7,33(1):49-54.

作者簡介:張皓然(1997—),女,江蘇揚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行政法學。

猜你喜歡
刑事責任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專業(yè)
2019:人工智能
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 06:59:05
人工智能與就業(yè)
數(shù)讀人工智能
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 09:00:59
論疑似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能力
淺談國家承擔國際刑事責任
網(wǎng)絡傳銷案中傳銷管理人員的刑事責任認定
人間(2016年30期)2016-12-03 20:32:02
破產(chǎn)管理人的法律責任
論被害人過錯行為對行為人刑事責任的影響
環(huán)境污染侵害的刑事責任研究
罗定市| 固镇县| 阿尔山市| 增城市| 商城县| 绥芬河市| 扎兰屯市| 通渭县| 广河县| 封开县| 尼勒克县| 临沭县| 同德县| 和田市| 新巴尔虎右旗| 富宁县| 新昌县| 临清市| 公安县| 盘锦市| 辽中县| 新绛县| 长岭县| 谢通门县| 曲松县| 民县| 屏东县| 奉新县| 吉木乃县| 清丰县| 新沂市| 库尔勒市| 黄浦区| 屯昌县| 恭城| 珲春市| 开江县| 凤庆县| 通海县| 江孜县| 普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