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3日—25日,廣東省、福建省、江蘇省、河北省、遼寧省、湖北省、湖南省、重慶市這八個省市的300多萬高三學生,迎來了一場八省市聯(lián)合舉行的新高考適應性考試。
這次聯(lián)考,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個科目,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根據(jù)教育部精神,各相關(guān)省市考試院按照高考標準要求,組考、閱卷、分數(shù)統(tǒng)計公布、志愿填報及錄取等系列流程都參照往年高考規(guī)范進行,并將在4月底前完成所有工作??梢钥隙ǖ卣f,這是一次高考前最具引導性和示范性的大聯(lián)考,是方向標,是預演,是壓力測試,對順利實現(xiàn)新高考改革平穩(wěn)過渡有著極強的參考價值,對2021年參加高考的廣大考生也有著非凡的借鑒意義。
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讓廣大的2021屆高三學子在最后不到100天的時間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高考作文備考,我們特地邀請長期研究高考作文試題的語文名師對“八省聯(lián)考”的作文題目進行解析,除了分析其審題、立意、選材的角度外,我們更以此為基點,請名師對2021年高考作文的命題趨勢進行預測。此外,為更好地助力大家備考,我們還在參加聯(lián)考的八個省市之外,精心挑選了五個重點地區(qū)的“一診”作文試題或名校聯(lián)考試題,并請來了當?shù)孛5拿麕煂ζ溥M行解析和命題趨勢預測,希望能讓大家提前預見高考作文題目,最終在高考考場上寫出錦繡文章來。
名師簡介
周鵬,任教于廣東省深圳外國語學校,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原重慶市第一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周老師在語文教學上注重最優(yōu)語料的積累、思維表達的訓練以及精神譜系的建構(gòu),其“意象作文”的理論及操作體系頗受社會認同,在全國各地獻課、做報告200場以上。
歐陽睿,任教于湖南省寧遠縣第二中學,湖南省永州市骨干教師,多次參加湖南省高考作文閱卷,并被評為優(yōu)秀閱卷員;主編或參編《語文與社交》《高考作文一本通》等多部圖書,在《演講與口才》《湖南教育》等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各類文章600 多篇。
試題再現(xiàn)
“八省聯(lián)考”作文試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朝鮮戰(zhàn)爭的戰(zhàn)火燒到鴨綠江邊,國家安全面臨嚴重威脅。危急關(guān)頭,在極不對稱、極為艱難的條件下,中國人民奮起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先后有290余萬志愿軍將士赴朝參戰(zhàn),19萬7千多名英雄兒女獻出寶貴生命,涌現(xiàn)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中華大地,萬眾一心,支援前線。歷時一年的捐獻武器運動,募得的捐款可購買3700多架戰(zhàn)斗機。兩年零9個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zhàn),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穩(wěn)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與世界和平,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勵著中國人民。
校團委舉行“銘記歷史,迎接挑戰(zhàn)”的主題征文活動。請結(jié)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說說你的感受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試題分析
“八省聯(lián)考”作文試題命題特點
這是一道典型的情境交際型材料作文題。筆者試從作文材料和交際語境兩個角度對其進行分析。
1. 作文材料分析
這道作文題目提供的話題材料是抗美援朝。將材料分解來看,其具體陳述了三個方面的信息:
(1)抗美援朝的背景——新中國剛成立,百廢待興;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國家安全面臨威脅。
(2)中國人民在抗美援朝中的表現(xiàn):290余萬志愿軍參戰(zhàn),19.7萬多名英雄兒女獻出寶貴生命,30多萬名英雄功臣涌現(xiàn)出來;萬眾一心,支援前線。
(3)抗美援朝取得的成果——換來家國安寧,維護世界和平,抗美援朝偉大精神激勵著中國人民。
綜合以上信息,材料闡述了中國人民為什么要抗美援朝,抗美援朝為什么會取得勝利以及抗美援朝的歷史意義與現(xiàn)實意義。經(jīng)過提煉材料,考生可以得到以下概念:國危時刻,艱難處境,愛國精神,犧牲精神,團結(jié)精神,奮斗精神,大無畏精神,等等。
2.交際語境分析
交際語境限定了作文的主題和背景,也限定了作者和讀者的身份。校團委舉行征文活動,也就是說征文的作者和讀者都是青年學子,故而作文應該基于當代青年學生的立場以及當下的時代環(huán)境進行言說。
作文主題是“銘記歷史,迎接挑戰(zhàn)”。如果將主題轉(zhuǎn)換為問題,至少有四個:(1)銘記歷史的什么?(2)為什么要銘記?(3)挑戰(zhàn)是什么?(4)怎樣迎接挑戰(zhàn)?
結(jié)合作文材料,不難回答:當代青年應該銘記抗美援朝這段歷史中革命先輩所彰顯的基于愛國的團結(jié)、奮斗、不畏艱難與犧牲等偉大精神與品質(zhì)。至于“為什么要銘記”,則可以從當下的時代環(huán)境、國家需要、青年成才等維度去捕捉理由和證據(jù)。挑戰(zhàn),往大處說,是青年學子要遇到的時代與國家的挑戰(zhàn),譬如新冠肺炎疫情、環(huán)保、氣候、網(wǎng)絡安全、中美貿(mào)易,等等;往小處說,則是個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挑戰(zhàn),譬如一道解不出的題、升學、就業(yè),等等。當然,除了現(xiàn)實的挑戰(zhàn),也有青年學子要面對的未來的挑戰(zhàn)。青年學子怎樣迎接挑戰(zhàn)呢?可以從理想抱負、實際行動兩方面來進行言說。
命題趨勢
從“八省聯(lián)考”作文試題看2021年高考作文命題趨勢
如果說2020年高考全國新高考Ⅰ卷以“疫情中的聯(lián)系與距離”為主題的材料作文是新高考作文試題的1.0版本,那么“八省聯(lián)考”以“銘記歷史,迎接挑戰(zhàn)”為主題的材料作文就是新高考作文試題的2.0版本,而即將在2021年6月的高考中揭開“面紗”的全國新高考作文試題就該是3.0版本。其間的趨勢和走向大體是清晰的,主要體現(xiàn)在五個方面:
1.紅色價值取向。培養(yǎng)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國把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要實現(xiàn)這一任務,必然要旗幟鮮明地倡導紅色價值取向,而這也必然成為高考作文的考查內(nèi)容。此次“八省聯(lián)考”的作文試題以抗美援朝為材料,以“銘記歷史,迎接挑戰(zhàn)”為主題,就是對“培養(yǎng)什么人”這一問題的有力回應。
紅色價值取向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系統(tǒng),這樣的價值觀系統(tǒng)是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與現(xiàn)代文明之精華融合而成的,其核心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說的“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大德在盡忠,盡忠于國家和民族;公德在為民,“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私德在戒止,“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quán)力用來造福于人民”。只要抓住這個綱,網(wǎng)就撒得開,收得攏。此次“八省聯(lián)考”的作文試題便是對大德及公德的倡導與弘揚,落腳點就是盡忠于國家,盡力為人民。2021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是辛亥革命爆發(fā)110周年,是“九—八事變”發(fā)生90周年,加強紅色價值取向的考查無疑將是高考作文命題的一大重點。
2.思辨說理能力。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這是大勢。對于高考作文來說,育才的關(guān)鍵在思維的訓練與培養(yǎng)上。這就意味著高考作文勢必會考查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為此,思辨說理,必然是高考作文命題的方向。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對齊桓公、管仲、鮑叔三選一進行評說的材料作文、全國Ⅲ卷“如何為自己畫好像”材料作文等都證明了這一點,它們不僅明確考查公德、私德,還明確考查思辨說理能力。
3.交際語境寫作。就作文試題本身而言,近兩年的高考作文題已趨于對寫作本質(zhì)的回歸,那就是讓寫作發(fā)生在特定的交際語境之中。為此,高考作文命題必然會在寫作的話題、作者以及讀者的身份上有更明確的限定,引導考生解決真實情境的問題,也即引導考生從“解題”到“解決問題”,從“做題”到“做人做事”。這次“八省聯(lián)考”的作文試題就限定為校團委舉行“銘記歷史,迎接挑戰(zhàn)”的主題征文活動,這就規(guī)定了作者、讀者的身份,也規(guī)定了行文的語氣和基調(diào),交際語境明顯。
4.關(guān)聯(lián)教材課文。新高考所依托的教材是統(tǒng)編高中語文新教材,用好新教材關(guān)乎落實為黨育人的基本原則。為此,落實教材,關(guān)聯(lián)課文,是高考之必需。這次“八省聯(lián)考”作文試題所給出的抗美援朝材料就關(guān)乎教材課文,與統(tǒng)編教材選擇性必修上冊“優(yōu)秀革命文化”閱讀單元的課文及寫作任務——“家鄉(xiāng)的英雄”有很大的關(guān)聯(lián)。為此,引導學生重視教材,學好教材是應對2021年高考作文的必要路徑。
5.進步青年立場。就高考作文主體而言,是要求大家站在進步青年立場上的。引導學生理解青年立場,懂得時情、社情、國情這“三情”是必要的。在新時代,青年該有何作為?這個問題是大家必須認真思考并有明確答案的。否則,不足以應對好2021年的高考作文。
備考策略
2021年高考作文備考策略
作文無定法,備考高考作文的路徑也因人而異,但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積淀語料。知乃行之始,讀是寫之基。讀的廣度和深度往往決定寫的高度。而讀并非一日之功,因而準備高考寫作語料,應自高一高二始,若等到高三再來讀還是有些來不及的。但這并非說高三就無能為力。高三閱讀應該更強調(diào)有針對性。譬如,圍繞紅色價值取向選擇讀一些文章,《人民日報》時評、新華文摘就是極好的選擇。另外,反復熟讀教材課文也是語料積累的好辦法。初高中學了上百篇好文章,其中的人與事物,都是好材料。然而,“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不少同學往往寧可看什么論據(jù)手冊之類的圖書,而不愿好好處理課文語料。事實上,課文語料是舉一反三的原點,譬如在教材里學了莊子、韓愈、魯迅、汪曾祺,等等,也就可以發(fā)散開讀讀他們的相關(guān)語料,形成一人帶出一串語料的模式。如此,語料儲備有何難哉?
2.提升思維。寫作有寫作的思維模式,只有掌握了寫作所需要的思維模式,才可能真正寫出合格乃至優(yōu)秀的作文。為此,沉潛下來,認真細致分析一些名家篇目,看名家是如何一句一句展開的,徹底弄懂他們的文字表達背后的思維方式,這是提升寫作思維的關(guān)鍵。
譬如,史懷哲《我的呼吁》,開篇就是“我要呼吁全人類,重視尊重生命的倫理”一句。這句話說完,接下來應該如何接句子呢?既然提出了“生命的倫理”這一概念,就要考慮讀者是否懂得這一概念,若不懂得,就要厘清。果然,史懷哲接下來就寫道:“這種倫理,反對將所有的生物分為有價值的與沒有價值的、高等的與低等的?!崩迩逵^點中的概念,這就是寫作思維之一。如此細細琢磨,寫作力便可快速提升。
又譬如愛因斯坦《我的信仰》,文中有一段起首寫道:“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贝司錄]有概念需要厘清,因為讀者都懂。那接句如何展開?沒有概念需要厘清,那就該回答為什么要為別人而生存了。如何回答呢?從哪里寫起呢?愛因斯坦接下來寫道:“首先是為那樣一些人,他們的喜悅和健康關(guān)系著我們自己全部的幸福,然后是為許多我們所不認識的人,他們的命運通過同情的紐帶同我們密切結(jié)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zhì)生活都依靠著別人(包括活著的和死去的)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lǐng)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lǐng)受著的東西?!睘楹芜@樣寫?愛因斯坦從“別人”一詞入手,搞清楚了“別人”與“我”的關(guān)系,不也就知道為什么為別人而生存了嗎?于是他把“別人”分解為兩類人——親友和陌生人。我們首先應該為親友而生存,這個道理好懂,親友的快樂與幸福同我們密切相關(guān)。為何還要為陌生人呢?大家都是人,人與人難道不該有點同情嗎?何況“我”占用了別人的勞動成果,“我”難道不該回報嗎?這樣,理由就說清楚了。思想清楚,文脈才清晰。只有從思維上下功夫琢磨,形成寫作思維模式,作文才能真的寫好。
3.訓練審題。寫考場作文是“奉旨填詞”,因此,把命題旨意一項一項搞明白,是寫好作文的關(guān)鍵,只要完全符合命題的要求,作文就在中等偏上了,再在文采、結(jié)構(gòu)等方面下點功夫,也就不難寫出50分以上的作文。命題一般分為三部分:引導材料、交際語境、普適要求。要字字句句細讀,遵循海明威的“冰山理論”——憑海面上八分之一的冰山看見海面下八分之七的部分。譬如“八省聯(lián)考”作文試題中“迎接挑戰(zhàn)”四字,讀的時候就要弄清楚:挑戰(zhàn)有哪些?是誰迎接挑戰(zhàn)?如何迎接挑戰(zhàn)?要學會追問,把命題中的字字句句都轉(zhuǎn)化為問題,這樣就不難把命題理解透徹。就作文而言,符合題意與否,關(guān)鍵看扣題??垲}要扣四點:扣住所給的話題或主題,扣住所限定的作者身份,扣住所限定的讀者身份,扣住所限定的語境基調(diào)。
除了這三個方面,當然還有其他,但作文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歸根結(jié)底是思維能力和思維方式的問題。所以,真正落實了以上三點,其他方面也應該自然會做好,故不贅言。
一言以蔽之,備戰(zhàn)2021年高考作文,須觀大勢,守原則,有針對,多準備。
實戰(zhàn)演練
佳作1 >>
精神永恒,挑戰(zhàn)永新
文/廣東省深圳外國語學校 黃淦鴻
憶當年,鴨綠江畔烽火連天;看今朝,平安歲月挑戰(zhàn)猶在。
銘記歷史,在于銘記英雄之精神。70年前朝鮮半島上的血雨腥風已然落入歷史長河,70年前的英雄兒女又有幾人還健在?然而,肉體雖逝,精神卻永恒。他們的偉大形象婦孺皆知,他們的英雄事跡口口相傳:黃繼光舍身堵槍眼,是英雄!邱少云烈火焚身若等閑,是英雄!人生也有涯,何人能有彭祖之壽?然而英雄的精神卻能匯聚為一個民族的精神,薪火相傳,代代不息。如今,抗美援朝精神已由先烈前輩傳至吾輩青年手中,這是榮耀,更是使命與責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挑戰(zhàn),但挑戰(zhàn)又何其相似!先輩需保衛(wèi)國家安全,守護來之不易的和平果實,而吾輩青年又何嘗不需保衛(wèi)國家安全、捍衛(wèi)和平?今日之中國,雖已是盛世,但挑戰(zhàn)猶在。見不得人好,是如今世界上不少政客的心態(tài)。只要這種心態(tài)在,他們就會在雞蛋里挑骨頭,瘋狂打壓中國。而我輩除了迎接挑戰(zhàn),別無選擇,而迎接挑戰(zhàn),最好的方式就是銘記歷史,吾輩青年應如先輩一般愛國、奮斗、無懼無畏,讓他們身上的抗美援朝精神不朽!
吾輩青年應如何銘記歷史,迎接挑戰(zhàn)?一言以蔽之:做實在事,做實在人。70年前,人們聽不到什么豪言壯語,只能看到志愿軍征兵處人頭攢動。那19.7萬多名烈士有幾人留下了豪言壯語?他們就像深海中的魚族,不曾言語,只燃燒自己,為漆黑一片的海底帶去光明。吾輩青年,正該如此!一如明代散文家袁宏道所言:“大抵世上無難為的事,只胡亂做將去,自有水到渠成日子。”以切切實實的覺悟踏踏實實地干事。吾輩青年若如大喇叭一樣,終日嚷嚷,務虛不務實,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祖國把重任交付到青年一代肩頭,吾輩青年當沉潛下來,精進進取,讓實力說話。唯有實力可以讓那些總想著打壓中國的政客閉嘴!
張載有言:“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泵癜锱c,家國一體。祖國遇到的挑戰(zhàn),就是每一個國人面臨的挑戰(zhàn),每個人都是祖國的一分子,沒有人是一座孤島。70年前,鴨綠江紛飛的戰(zhàn)火未燒到南方的騎樓,未燒到西邊的坎兒井,但全國上下沒有人做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看客??姑涝膭倮?,是志愿軍的勝利,更全體中華兒女的勝利。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新一代的青年,新的使命,新的挑戰(zhàn)。70年前的英雄兒女扛起了時代的重任,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而今,時代的炬火沿著歷史長河傳遞,吾輩青年,有著新的使命。
精神永恒,挑戰(zhàn)永新,使命永遠。
寫作考場作文,第一要緊的事情是符合題意。本文在這點上處理得很好,不僅扣住命題材料——抗美援朝,點出抗美援朝精神的實質(zhì),也扣住“校團委征文活動”這一交際語境,交代了自己是青年學子的身份。此外,文章還扣住了“銘記歷史,迎接挑戰(zhàn)”這一主題,始終圍繞主題展開議論和抒情。當然,這篇作文的文脈思路也比較清晰,首先點出銘記歷史的實質(zhì),再交代當代青年將面臨的挑戰(zhàn),最后回答迎接挑戰(zhàn)的措施與決心。邏輯清晰,這是考場寫作第二要緊的原則,考生也把握到位。既符合題意又邏輯清晰,再加上情感飽滿,頗有見地,自然能獲取高分。
從“八省聯(lián)考”佳作看高考作文高分攻略
佳作2 >>
活成一束光
文/湖南省寧遠縣第二中學 趙樹紅
有這樣一些老兵,他們上過朝鮮戰(zhàn)場,卻在回歸桑梓之后默默無聞地生活著。
“好歹上過戰(zhàn)場殺敵,冒著生命危險為民而戰(zhàn),干嗎不向國家要點榮譽、獎勵什么的?”不少人對他們的選擇充滿了疑問??伤麄円琅f緘默不語。
數(shù)年前我聽過不少這樣的話,只是年幼的我尚不能理解。時至今日,再回想起這些話時,我陷入了沉思。這些老兵不向國家提要求,是因為沒有立下像黃繼光、邱少云那樣的戰(zhàn)功而不好意思?還是因為淡泊名利,甘愿平凡?我沒有確切的答案,但有一點毋庸置疑,我們應該對他們心懷敬意。
與我們所熟知的戰(zhàn)斗英雄相比,這些老兵確實顯得平凡。他們沒有邱少云忍受烈火的決絕,沒有黃繼光堵住槍口的英勇,也沒有像其他英雄般戰(zhàn)功卓著、威名遠揚??墒?,在志愿軍給朝鮮帶來的和平之光中,有著他們自己的一束光。這束光看起來微弱渺小,但多了也便照亮了大地,溫暖了世界。
時代在不斷前進時,總會有英雄出現(xiàn),他們值得我們銘記與學習。但推動時代巨輪前進的人不止有英雄,還有著無數(shù)平凡人。他們也在為社會的發(fā)展進步發(fā)出自己的一束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這些老兵不正是如此嗎?年富力強時,毅然奔赴戰(zhàn)場,為保家衛(wèi)國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290多萬志愿軍,有30多萬英雄功臣,可更多的是剩下的200多萬平凡的戰(zhàn)士。他們同樣為抗美援朝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英雄可歌可泣,平凡的戰(zhàn)士亦不可或缺!這份敬意他們有資格得到。
在14億中國人當中,又有多少這樣的平凡之人?有多少人正在不屈不撓地堅持夢想?有多少人正在頑強不屈地直面挫折?這些人是你,是我,是他!我深知,古往今來出類拔萃的永遠是少數(shù),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但這并不意味著平凡人的力量與功績就等于零。時代之進步不必在我,時代之進步必定有我!
我現(xiàn)在還清晰記得一位老兵對我說過的一句話:自己咋樣不要緊,國家咋樣才最要緊。
不是嗎?21世紀的中國正處于一個繁榮的時代??蛇@個時代也是波詭云譎,暗流涌動的。貿(mào)易戰(zhàn)、科技攻關(guān)戰(zhàn)、疫情防控戰(zh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仍面臨著許多危機和挑戰(zhàn)。戰(zhàn)勝這些困難不僅需要英雄,也需要無數(shù)平凡之人去發(fā)光發(fā)熱,迎難而上,凝聚時代偉力。
銘記歷史,迎接挑戰(zhàn)。當每一個平凡之人都活成一束光時,我相信中國將是一輪噴薄而出光芒萬丈的太陽。
切中命題的主旨,選擇獨特新穎的角度,表現(xiàn)出思維的獨特性,也能達到讓閱卷老師耳目一新的效果。這篇考場佳作之所以能從眾多求穩(wěn)、求妥的議論文中脫穎而出,其獨特的角度功不可沒。文章以人們對默默無聞的抗美援朝老兵不向國家要榮譽的做法感到不解起筆,接著在與大家熟知的戰(zhàn)斗英雄們的對比中,肯定了他們的貢獻,并自然轉(zhuǎn)述到所有平凡人在時代發(fā)展進步中的作用。結(jié)尾又指出當前中國所面臨的各種挑戰(zhàn),需要每一個平凡之人都活成一束光,升華了主題。文章選擇抗美援朝老兵這一角度來論述自己的感受與思考,構(gòu)思別致,邏輯清晰,贏得高分便順理成章。此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案星檎鎿础保歉呖甲魑脑u分標準中的基礎性要求。在高考作文的評判中,閱卷老師把文章能否做到“感情真摯”作為一個重要的判分依據(jù)。情感虛偽甚至矯揉造作,是不可能獲得高分的。這篇文章對抗美援朝老兵默默付出的充分肯定、對民族偉大復興的憧憬和信心、對自我價值的思量等,都傾注了真情實意,使得文章的語言頗有感染力,令人稱道。
相關(guān)鏈接
名師簡介
張云佳,任教于河南省教育廳直屬中學——河南省實驗中學,任高三年級語文備課組長,高級教師,河南省名師,河南省骨干教師,曾獲得河南省優(yōu)質(zhì)課大賽一等獎、“語文報杯”全國中青年語文優(yōu)質(zhì)課大賽二等獎。張老師曾多次參加鄭州市高中各年級語文命題工作,所命制的試題較好地檢驗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在高中作文教學方面頗有心得,曾主編和參編《新課標同步作文》《極品作文》《2017年高考滿分作文》等書籍,所指導的學生多次獲得全國各類作文比賽一等獎。
河南省鄭州市2021屆高三“一診”作文試題解析與導練
文/河南省實驗中學 張云佳
試題展示 >>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振華中學將舉辦“中華名人與青春成長”征文比賽,高三(6)班為此進行了“熱身”交流,李博同學介紹了自己了解的曾國藩:曾國藩的最高理想是“立德、立功、立言”,并以畢生的努力使之成為現(xiàn)實;他天資并不聰穎,考了七次才考中秀才,還是全縣倒數(shù)第二名;他恪守“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對自己要求極嚴;他說窮能養(yǎng)志氣,認為“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幾可以成大器”;他身為朝廷大員,但每餐只有一個菜,絕不多設……李博的發(fā)言引起了同學們的熱烈討論。
假如你是高三(6)班的一名學生,聽了李博同學的講述,會有哪些感受和思考呢?請你選取感觸最深的一點,寫一篇文章參加學校的征文比賽。
要求:結(jié)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題趨勢 >>
綜觀全國I卷近幾年高考作文的命題情況,我們不難總結(jié)出其中的命題規(guī)律與趨勢。
1. 材料形式雖多變,但始終緊扣“立德樹人”主題。近幾年高考,全國Ⅰ卷的作文材料既有時事事件,又有觀點概述和歷史故事,材料形式可謂多變,但是始終緊扣“立德樹人”主題。因此,無論2021年高考全國Ⅰ卷的作文材料如何變化,“立德樹人”“全面發(fā)展”等理念依然會是命題的根本導向。
2. 創(chuàng)設特定情境,任務驅(qū)動是潮流和方向。近幾年高考,全國Ⅰ卷的作文在任務驅(qū)動上都非常具體和明確,材料往往會為考生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呈現(xiàn)具有爭議性的問題,讓考生自覺地代入情境中,直面具體問題,在真實的情境中辨析概念,在多維比較中說理論證,以當事人的身份客觀公正地表明態(tài)度、闡述看法。因此也呈現(xiàn)出文體考查的多樣性,例如書信、演講稿、發(fā)言稿、辯論稿、倡議書等都是有可能考查的文體形式。
3. 啟發(fā)多元思考,注重思維能力考查。注重考生思維品質(zhì)和思維能力的考查,引導考生進行深度閱讀、深入思考、多元思考,這是近幾年高考全國Ⅰ卷作文試題的一個顯著的考查趨勢。無論是所給材料觀點的多樣性,還是同一材料中不同人物呈現(xiàn)出的不同特點,都要求考生能夠從多個角度去深入思考,能夠進行多元化的分析,最終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并能夠進行辯證的理由闡述。
寫作導引 >>
這道題目的材料以“李博同學介紹”的形式呈現(xiàn)了曾國藩精神內(nèi)涵的幾個要點。根據(jù)材料中曾國藩的幾個特點,考生可以從以下角度立意:
1. 樹立遠大理想;2. 不懈努力,實現(xiàn)理想;3. 勤能補拙,勤奮者定會收獲成功;4.鍥而不舍,方能成功;5. 為人處世需心存敬畏;6. 自律,塑造出彩人生;7.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8. 奉行節(jié)儉,不沉迷于物質(zhì)享受。
另外,這則題目具有明顯的任務驅(qū)動特點:寫作身份為高三(6)班的一名學生;寫作任務是,聽了李博同學的講述,選取感觸最深的一點,寫一篇文章參加學校的征文比賽;寫作主題即材料中設定的征文的主題——“中華名人與青春成長”。這就要求考生寫作時,首先要有明確的身份感和對象感,務必聯(lián)系現(xiàn)實,結(jié)合自我;其次,所選觀點只能為一點感觸或者以一種感觸為主,不能面面俱到,泛泛而論;最后,材料所介紹的曾國藩的事跡言行,應是展開議論的起點。文章應體現(xiàn)寫作目的,即闡發(fā)曾國藩的嘉言懿行,目的是為青春成長提供借鑒。所以,文章應該先評論曾國藩其人其事,從中得出中心論點,然后具體論述。而且,文章主體部分選用的論據(jù)最好為“中華名人”的事跡、言論。
佳作展評 >>
“三畏”正心,嚴以正己
文/張佳薈
回望五千年歷史長河,無數(shù)仁人志士閃耀星河。曾國藩,無疑是其中一顆閃耀著智慧、刻苦與律己的璀璨光芒而又不刺眼的明星。聽了李博同學的發(fā)言,我感觸頗深,曾國藩用“三畏”扶正己心,用嚴格規(guī)范己行,值得青春成長中的我們謹記、學習。
恪守“三畏”,他用敬畏之心約束自己。
畏天命,所以知榮辱;畏人言,所以知廉恥;畏君父,所以知忠奸。曾國藩的“三畏”其實就是最純樸的神圣之心:敬畏自然、規(guī)律,敬畏書籍、道德,敬畏父母、尊長。周國平曾言:“不相信神圣的人,必被世上一切神圣的事物所拋棄。”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敬畏不僅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也是一種行為準則。曾國藩之“三畏”,正如杜甫字斟句酌,是對詩歌的敬畏;正如左光斗堅強不屈,是對正義的敬畏;正如導演楊潔認真打磨一個個鏡頭,是對影視藝術(shù)的敬畏。也正是有了這“三畏”,曾國藩才有了嚴于律己、恪行己道的行為。
嚴于律己,他用嚴格之心提升自己。
曾國藩并不像史家傳記中常提到的“七歲作詩,覽之者奇”的神童。相反,他甚至有些“愚笨”,考了七次才中了秀才。然而,他卻并未止步,而是不懈努力,最終成為一代名臣,原因就在于他嚴格律己,這是他心存敬畏的結(jié)果,也是他成功的原因?!八郎F達,不易其操”,對自我的嚴格要求,讓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終成就皇皇巨著;也讓董卿不斷學習,堅持反思,進而成長至卓越。心存敬畏,嚴格要求自我,才是曾國藩的內(nèi)生動力,也托舉起了他的成功。
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嚴格律己,自有所成。青春之花,于此綻放。
曾國藩的青春,想必如我們一般寒窗苦讀,卻樂在其中。作為振華中學優(yōu)秀學子的我們,更應懷敬畏之心,從他的經(jīng)歷中汲取營養(yǎng)。成長正是向上攀爬,經(jīng)歷磨難,破繭成蝶的過程。也許心有敬畏攔了灑脫,嚴格求己阻了歡愉,但這些灑脫、歡愉只是暫時的,沒有節(jié)制的灑脫、歡愉,只會讓人走向墮落。古人云:“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于禍?!敝挥杏兴次?,嚴格要求自我,才能更快地成長;成長過后,突破自己,得到的才是真正的灑脫與歡愉。
敬畏讓青春有了神秘感,嚴格讓青春有了界限和方向?!叭梦镉?,才堪辟道義之門;馳得塵俗之肩,方可挑圣賢之擔?!鼻啻翰痪蛻绱藛??曾國藩用他的實際行動在青春中依自己所想而堅韌向上,不斷成長。他所恪守的“三畏”,又何嘗不是我們青春之花所需的土壤呢?
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君子心事,天清日白;君子之才華,玉蘊珠藏。心有所畏,嚴格律己,這便是曾國藩回響在歷史、縈繞在我們心頭的青春寄言。
點評
文章圍繞曾國藩的故事帶給自己感觸最深的一點——“三畏”精神展開論述。首先論述了“三畏”精神的內(nèi)涵和重要性;接著進一步深入分析敬畏之心促使曾國藩嚴以律己,不斷提升自己;最后緊扣“中華名人與青春成長”的主題,闡述曾國藩的精神對青春成長期的青年學子有怎樣的意義。整篇文章切合任務主題,立意鮮明準確;結(jié)構(gòu)層層遞進,不斷深入,清晰嚴謹。此外,文章語言流暢優(yōu)美,以豐富的引用和事例素材作為論據(jù),頗具說服力和感染力,也彰顯了作者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語言功底。
東北師大附中、長春十一高中、吉林一中、四平一中、松原實驗中學2021屆高三聯(lián)合模擬考試作文試題解析與導練
名師簡介
孫韜,任教于吉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素質(zhì)教育示范性普通高中——吉林市第一中學,現(xiàn)任高三語文備課組長,吉林地區(qū)事業(yè)單位職稱考試面試評委,吉林地區(qū)教學名師,曾獲得東北地區(qū)知名教育論壇優(yōu)質(zhì)課特等獎、吉林市“三星級教師”稱號、吉林市教學質(zhì)量提高獎。孫老師有豐富的高考復習指導經(jīng)驗,多次參加省、地市級語文試題命題工作,所指導的學生多次獲得全國各類作文比賽一等獎。
文/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學 孫 韜
試題展示 >>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2020年,是教育“十三五”的收官之年。疫情暴發(fā)以來,全國近2億大中小學生集體參與了一場“史無前例、世無前例”的大規(guī)模在線教育實驗。從陌生到熟悉,在線教育已經(jīng)成為我們學習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全民檢驗,在線教育的優(yōu)勢和短板充分展現(xiàn)了出來,身為局中人的你們感受最真實。如今,我們站在了“十四五”的門口,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tài)化,在線教育在“十四五”時期還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大家對未來5年在線教育的發(fā)展一定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為教育“十四五”建言獻策,班級召開“線上教育之我見”主題班會,請你寫一篇發(fā)言稿,談談對在線教育利弊的看法以及在線教育發(fā)展與實施的建議。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題趨勢 >>
新課程標準下,“表達與寫作”的學習任務表述為“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這個任務的起點是“觀察生活”,節(jié)點是“豐富經(jīng)歷和體驗”,終點是“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坝^察生活”是新課標與舊考綱對寫作的要求中最大的不同,要求學生走出書齋,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去,熟悉自己出生的家鄉(xiāng),熟悉自己所處的社會,熟悉自己生活的國家,熟悉自己立足的時代。也就是說,“內(nèi)證”式的論述,開始轉(zhuǎn)變?yōu)椤巴庠V”式的思辨,這種“外訴”最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他者”和“我者”的關(guān)聯(lián)。
自2017版新課程標準頒發(fā)以來,這種“外訴”式高考作文材料和話題明顯增加。 如,2019年高考全國Ⅰ卷,“我(我者)”和同學們(他者)談對勞動的認識;2019年高考全國Ⅱ卷,青年(我者)接棒(他者),“強國有我”;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三個古人(他者)你(我者)對哪個感觸最深;2020年高考全國Ⅱ卷,中國青年代表(我者)在“世界青年(他者)與社會發(fā)展論壇”上的演講。
由此可見,備考2021年高考作文,大家不僅要有辨析思維能力,更需要有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注生活的情懷和視野。
寫作導引 >>
本題是一道情境式任務驅(qū)動作文題。材料段交代了兩個重要信息,其一是線上教育的優(yōu)勢和短板,其二是大家的期待和要求。要求段交代了任務情境——主題班會、發(fā)言稿。
材料段中的兩條重要信息之間呈現(xiàn)出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關(guān)系,線上教育的優(yōu)勢和短板是寫作對象,也是需要面對的“他者”。材料提示考生可以從兩方面去認知,一個是自身的體會感受,一個是站在“十四五”開局的角度去審視。前者是“內(nèi)視”,后者是“外展”。寫作時,要能突破自我的認知局限,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談,才能有更深刻的闡述。
這道作文題有時評文一事一議的特征,要從現(xiàn)象談到建議、措施,前后要有關(guān)聯(lián)照應。具體來說,提出的建議、措施必須要針對之前概括出的線上教學的優(yōu)劣,這樣邏輯才清晰、完整。但時評類作文不容易寫出深度和個性,這正是因為考生對社會、生活認知不夠,體會不真,囿于“我”的視野,不能關(guān)注到“他人”的事情。例如,談優(yōu)勢不能僅僅談對個人學習的便利,還要能注意到對抗疫防控或教育技術(shù)發(fā)展的助力;談劣勢不能僅僅談個人的不舒服,還要能站在更高的層面關(guān)注這個新生事物,談基建的不平衡,談管理的漏洞,談人性懶惰帶來的自律盲區(qū)等。如此,這篇作文才能寫出更高的境界。
佳作展評 >>
山重水復,柳暗花明
文/劉美鑫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教育為國之基,青年為國之棟梁?!毕容呏Z,黃鐘大呂。突如其來的疫情似乎為我們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但線上教育的迅速發(fā)展又為莘莘學子點燃了躍動的希望,點亮了智慧的明燈。
鷹隼試翼,初露鋒芒,披荊斬棘,其利昭然。
誕生于危難之際,受任于千鈞一發(fā)之時。疫情的猝然與迅猛使線上教育成了學生唯一的稻草。其安全隔離,足不出戶,輕松完成;其方便簡單,只需任一聯(lián)網(wǎng)設備,即可隨時隨地進入課堂;其高效快捷,線上作業(yè),及時反饋。同時,同學們還可以自行調(diào)整學習節(jié)奏,做到個性化學習。對于一些佼佼者,這一模式也助其提高了自律能力,使個人意志得到了磨煉,良好的習慣得到了培養(yǎng)。
根系未固,華實未碩,道阻且長,且看今朝。
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chǎn)生,都是為了解決問題,但也同時會催生新的問題。線上學習亦是如此。想起那則“湖北六名學生因網(wǎng)絡信號問題只能在戶外上課”的新聞,不由感慨。同學們或許和我一樣,忘記了線上教育有比傳統(tǒng)教育更高的門檻,而教育公平在網(wǎng)絡和設備的差距面前斷裂成巨大的鴻溝。即使在基礎設施完善的都市,線上教育亦有弊端,對學生自律能力過重的依賴,使得真實性的學習反饋難見蹤影,各種測試也失去了原本的意義,令人唏噓。
但正處在河出伏谷、風舉長空的轉(zhuǎn)折點,我們相信線上教育畢竟是利大于弊,問題終會解決。而我們也絕不能像戈多般“只是等待著隨便哪一個明天”。
大道隨簡,言易行難。焚油膏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政府應加強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實現(xiàn)教育公平,將教育發(fā)展與經(jīng)濟建設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困境之中挽大廈于將頹,濟蒼生以大義;教育部門也應從當?shù)匦蝿莩霭l(f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提出有建設性及可實施性的方案,最大化地利用資源,實現(xiàn)對學生的有效督促。
蓬生麻中,不扶則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吾輩青年也當自律自強,不負國家期望,在史無前例的挑戰(zhàn)前,秉筆書華章,威名揚四方。
疫情絕非終結(jié),而是新篇章的序曲。江水泱泱,其勢未央;大浪滂滂,一瀉汪洋。線上教學是時代予我之挑戰(zhàn),線上教學是時代予國之挑戰(zhàn),前路漫漫,道阻且長,但山重水復處,必迎柳暗花明時。
點評
本文起筆便突破“我”的視野,由革命先輩的名言破題,把青年和教育對于國家的意義闡述清楚;接下來擺現(xiàn)象,這部分采取了雙層并列的形式,條理清晰地把線上教育的五個優(yōu)點和兩個缺點交代出來,體現(xiàn)了作者由“他者”到“我者”的認知意識。值得稱道的是,作者不僅能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生活體驗,還能將目光投射到社會,從疫情防控的角度認識到“線上教育”對國家整體布局的作用,從新聞事件切入談“教育公平”的意義,立意高遠,實屬難得。作為發(fā)言稿,直接引用和化用提升了文采,從分論點到事例段,整散結(jié)合的表達極具感染力,不僅彰顯了作者的寫作功底,更體現(xiàn)了其良好的寫作任務意識。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屆高三“一診”作文試題解析與導練
名師簡介
滕瑋,任教于四川省首批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中國4所“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樣板學?!敝坏某啥际械谄咧袑W,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成都市骨干教師、成都市未來名師,在核心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多篇,輔導學生多人次獲得全國級作文比賽大獎;2010年以來,多次參加四川省高考作文閱卷。
文/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學 滕 瑋
試題展示 >>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北宋的司馬光、王安石和蘇軾,既是重要的政治人物,也是成就極高的學者或詩人。
司馬光與王安石政見分歧很大。宋神宗重用主張變法的王安石,反對變法的司馬光失去宰相位置。后來王安石變法受挫,王安石被免職,司馬光重新為相。
但他們對對方的評價卻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東西。王安石說,他和司馬光之間“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shù)多異故也”;司馬光說,“介甫文章節(jié)義,過人處甚多”“光與介甫,趣向雖殊,大歸則同”。
蘇軾也是王安石變法的激烈反對者,這極大影響了蘇軾的政治命運。而在“烏臺詩案”時,王安石上書說:“安有圣世而殺才士乎?”被貶黃州四年后,蘇軾路過江寧拜訪早已退居的王安石。二人相聚甚歡,同游數(shù)日,共覽江山勝跡,盡論文章學術(shù)。
班上計劃舉行班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讀了上述材料,你感觸最深的是什么?請結(jié)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fā)言稿。
要求:結(jié)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題趨勢 >>
2020年高考出現(xiàn)了借助歷史故事來觀照當下生活、體悟現(xiàn)實人生的作文命題。命題通過挖掘歷史素材,引導考生感悟其中的文化根脈與精神標識。近年來國家越來越注重文化的傳承。這種文化傳承,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將文化傳承融入高考作文試題中將是趨勢所在。
同時,2020年高考,作文題目也加強了對考生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的考查。如全國Ⅲ卷“如何為自己畫好像”材料作文、全國新高考Ⅰ卷“疫情中的距離與聯(lián)系”材料作文都考查了考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要寫好這類作文,需要提升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
另外,從寫作要求看,2020年高考,多套作文試題要求寫書信、發(fā)言稿、演講稿等。換句話說,應用文體將成為2021年乃至今后高考作文考查的重要寫作形式。因此,在進行2021年高考作文備考時,應對書信、演講稿、發(fā)言稿、主持詞、倡議書等應用文體予以高度關(guān)注。需要強調(diào)的是,關(guān)注并不只意味著熟悉其寫作格式及要求,更要熟悉每種應用文體的語體特征。
寫作導引 >>
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作文試題要求考生在齊桓公、管仲、鮑叔三人之間選擇“感觸最深”的一人來行文,而本題只要求回答“感觸最深的是什么”,立意相對自由,比較權(quán)衡的選擇也相對自由。不過,審題、立意有一定難度。盡管所選材料經(jīng)典厚重,考生也不陌生,但考生必須仔細審讀材料中的每句話,才能正確立意,才能透過表象看本質(zhì),抓住立意的核心。材料中的三個人物,都是歷史上很有影響力的人物,都是在政治上和文學上很有成就的人物。材料涉及兩組人物關(guān)系:“司馬光—王安石”與“蘇軾—王安石”。審題的關(guān)鍵,是要看到人物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由此提取人物行為與品質(zhì)的共同點,理解材料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這些人物的偉大,不僅在政治或?qū)W識,更在于其對對方為人的欣賞,而這種欣賞又反過來印證了他們自身人品的高尚。如此分析可知,本題要義在倡導君子之風。
寫作本題的第二個難點在于如何把關(guān)鍵詞具象化。比如有考生寫“君子之風,求同存異”,卻始終泛泛而談,不能深入。其實考生只需要把“同”和“異”具象化就好寫了。這其中的“同”是什么?是人格上的尊重?!爱悺笔鞘裁矗渴钦紊系囊娊?。如此解讀之后,就可以談 “格局”“氣度”“胸襟”等,在論證上就容易深入了,也有例可舉、有話可說了。
最后,寫作時,建議標題中一定要有“主題詞”,最好直接點出論點。如“趣向雖殊,襟懷同一”這個題目就比“我眼中的王安石”之類的題目更容易獲得高分。
佳作展評 >>
和而不同 君子風度
文/李 棟
諸位君子:
大家下午好!我發(fā)言的題目是“和而不同,君子風度”。
北宋三大著名政治家兼詩人——司馬光、王安石、蘇軾,三人政見不和,這是人所共知的,他們對對方的評價卻能讓我們看到他們的君子人格。這正印證了“君子和而不同”這句話,而這也是我感觸最深的一點。
《論語》云:“君子和而不同?!彼抉R光、王安石、蘇軾有政治理念之異,都堅守自己的政治理念,甚至在出現(xiàn)分歧時絕不退讓。但無論世易時移,司馬光和王安石都彼此賞識、互相寬讓。司馬光被罷相,王安石在皇帝面前稱贊對方為“國之棟梁”;司馬光東山再起,稱贊王安石胸懷坦蕩、忠心耿耿。難怪,宋朝皇帝感嘆:“卿等皆君子也。”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尊重你的人格!朝堂之上據(jù)理力爭,生活當中與人為善。公義與私交分開,不悖公徇私,不因情廢義。
由是我想到李大釗與胡適二人的“問題與主義”之爭。在對中國未來之路的認識上,在如何實現(xiàn)民主和科學問題上,李大釗與胡適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但這并沒有影響他們的深厚友誼。之后胡適談政治的第一篇文章——《我們的政治主張》,得到了李大釗的大力支持。李大釗被害后,胡適冒著大雪到京郊西山,憑吊李大釗,并在多個場合表達對李大釗的推崇。此種君子之風,讓人敬重。
古人云:“君子亦有爭乎?見利爭讓,聞義爭為,過錯爭認,不善爭改。取之以正,爭之以誠,君子之爭,不亦宜乎?”人與人之間當如此,國與國之間其理亦然。中美因為貿(mào)易摩擦出現(xiàn)爭端。我們看到的是,美方咄咄逼人,步步緊逼,甚至一些西方政客拼命妖魔化中國,而中方有禮有節(jié)、保持克制,在國家根本利益上我們絕不退讓,在人道主義情感上我們鼎力相助,支持美方抗疫。這就是大國風范、君子之度!
王安石在《答司馬諫議書》中這樣寫道:“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shù)多異故也。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覆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待人做事講原則、有分寸、守底線,只要心底無私,就可守住君子之道。
諸位,愿我們以這三人為榜樣,守君子人格,養(yǎng)浩然正氣!
我的發(fā)言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點評
文章入題巧妙,中心明確,結(jié)構(gòu)嚴謹,表述流暢。最難能可貴的是,文章取例巧妙,引用了大量的文化類故事和名句,分析透辟深刻,顯示出作者的閱讀積累和思維含量。同時文章交流感十足,如以“君子”稱呼開頭,古樸雅致,又暗合主題,頗有意趣,充分體現(xiàn)了發(fā)言稿的文體特點。
山東省濟南市2021屆高三“一診”作文試題解析與導練
名師簡介
王旭,任教于山東省省級規(guī)范化學校、曾連續(xù)兩年被評為“山東省最具綜合實力高級中學”的濟南市歷城第二中學,高三語文備課組長。王老師從事語文教學20多年,是山東省濟南市高中語文中心組成員,多次參與濟南市統(tǒng)一考試題的命制,多次參加山東省高考作文閱卷,多次被評為高考優(yōu)秀閱卷教師。
文/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第二中學 王 旭
試題展示 >>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寫一篇作文。(60分)
“我想進行嘗試,我就是想錯一錯!”據(jù)媒體報道,在某中學近日進行的親子溝通調(diào)查中,有學生這樣呼吁。記者了解到,在關(guān)于學生是否“聽話”的調(diào)查中,超過五成家長認為孩子“不聽話”,而超過七成孩子卻認為自己“聽話”。學生們普遍“吐槽”,家長將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強加到他們身上,卻忽略了他們是有思想的獨立個體,并呼吁父母:“請給我們試錯權(quán)!”
請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從學生和教師的身份中任選其一,給家長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tài)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得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信息(如果以學生的身份落款,一律用“王愛學”;如果以教師身份落款,一律用“李仕剛”);不少于800字。
命題趨勢 >>
2019年高考,山東采用全國Ⅰ卷語文試卷,其作文題目要求考生以“熱愛勞動,從我做起”為主題寫一篇演講稿。眾所周知,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diào),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山東采用全國新高考Ⅰ卷語文試卷,其作文題目的主題是“疫情中的距離與聯(lián)系”。由此,可以看出,這兩年的高考作文命題呈現(xiàn)出緊跟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不回避社會熱點的特點。鑒于此,筆者認為,2021年的高考作文命題依舊會緊跟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不回避社會熱點。
另外,新課標關(guān)于寫作的要求是滲透在“文學閱讀與寫作”“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實用性閱讀與交流”這三個學習任務群中的。由此,可以推斷高考作文其實是要求體現(xiàn)思辨性、實用性和文學性的。2019年高考,“熱愛勞動,從我做起”演講稿突出高考作文的實用性;2020年高考,“疫情中的距離與聯(lián)系”考查高考作文的思辨性。當然,好的作文都離不開文學性。因此,2021年的高考作文也離不開對這三方面的考查。
寫作導引 >>
這是一道情境型新材料作文題,不僅貼近考生的生活實際,還給考生設置了具體的情境,即以學生或教師的身份給家長寫一封信。
寫作時,首先,要注意對材料關(guān)鍵詞進行界定。這則材料的關(guān)鍵詞很明顯,即“試錯”。顯然,試錯不等于犯錯。材料中學生呼吁的試錯是嘗試哪些錯誤呢?對“試錯”這一關(guān)鍵詞的界定很重要,而對它進行界定恰恰可以體現(xiàn)考生思維的辯證性。試錯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進行的嘗試與探索,這些嘗試與探索是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這才是材料關(guān)于試錯的內(nèi)涵。
其次,要注意情境的選擇。這道題可以看作有兩個情境。情境1:學生寫給家長的一封信。相對來講,這一情境有利于學生抒發(fā)真摯的情感,且身份意識、情境對話意識更突出,要求父母理解尊重自己、讓自己試錯的呼聲更強烈。情境2:教師寫給家長的一封信。選擇教師身份和家長交流更多側(cè)重為孩子發(fā)聲,希望家長對孩子有正確認知,尊重孩子成長的特點,理解孩子,學會放手。
無論是選擇學生還是教師身份寫作,立意中心都應圍繞“如何看待孩子要求試錯”這一主題。在信中要讓家長明白,對孩子試錯的要求既應理解、鼓勵、包容,還必須科學引導,不能放縱。
佳作展評 >>
親歷方知對錯,放手才可翱翔
文/濟南一考生
尊敬的家長朋友:
您好!
感謝您百忙之中閱讀這封短信。近日,不少孩子在學校開展的親子調(diào)查中,呼吁家長給予他們試錯的權(quán)利。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給予孩子試錯權(quán)刻不容緩。對于孩子而言,親歷方知對錯,放手才可翱翔。
何為試錯權(quán)?試錯權(quán),就是孩子希望家長不要用經(jīng)驗和說教代替他們的親歷和實踐。從表面上看,孩子想要試錯是一種叛逆和不聽勸說,然而本質(zhì)上試錯權(quán)關(guān)乎他們探索世界的天性,是獲得成長的不二法門。只有在實踐中尋找對錯,才能讓孩子由內(nèi)而外地自主改變。然而,試錯這一基本需求,在家長和孩子之間存在許多誤解,50%以上的家長認為孩子“不聽話”,而超過七成的孩子認為自己所做并未違背家長的意愿。家長朋友,請您不妨回憶一下:自己是否有時反應過激,只因意見不合,就用說教代替了孩子的實踐呢?所以,請理解并欣然給予孩子試錯權(quán)。
我們的孩子為何需要試錯權(quán)?我想原因有三:認識對錯、找尋興趣、理解父母。首先,在實踐中認識對錯最具說服力。毛澤東主席曾言:“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誰發(fā)現(xiàn)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夸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蔽覀兊暮⒆有枰鲃尤ソ佑|對與錯、是與非,而不是在家長的指導和說教下與真實隔絕,只因生活本就應該充滿真實體驗的溫熱和鮮活。其次,給予孩子試錯權(quán)可以幫助他們找尋曾被忽視的微光——一些我們大人認為沒有意義或他們無法成功的事情。這或許恰恰會給予您的孩子以智慧的啟迪,因為生活才是一個人生長的天地,勞動與實踐是每個人最重要的大學。第三,試錯過后,孩子也會更理解父母的初心或苦衷,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可以化矛盾為理解,變針對為尊重。家長朋友,允許孩子試錯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您與孩子一同成長、一同進步的過程。因此,請大膽地放手,讓孩子翱翔。
如何給予孩子試錯權(quán)?我的建議是:在保證安全和原則的前提下,尊重孩子,大膽放手。尊重他們,尊重他們的行為,尊重他們的獨立意識和思想?!叭耸菚枷氲奶J葦”,人因思想而不再脆弱。選擇讓孩子試錯,就是將孩子從自己的思想牢籠中解放;大膽放手,就是給予他們無限的發(fā)展空間,自由翱翔。自由的靈魂,是我們每個老師希望孩子們擁有的。家長朋友,請從自身做起,給孩子們試錯的權(quán)利,讓他們盡情綻放青春最美的姿態(tài)。
親歷方知對錯,放手才可翱翔。家校同攜手,讓孩子在試錯中擁抱燦爛人生吧!
李仕剛
×年×月×日
點評
文章在材料關(guān)鍵詞“試錯”的基礎上提煉出觀點:親歷方知對錯,放手才可翱翔。開篇聯(lián)系材料,開門見山亮出觀點,簡潔明了。中間的本論部分非常有特點,均是問句開頭——“何為試錯權(quán)?”“我們的孩子為何需要試錯權(quán)?”“如何給予孩子試錯權(quán)?”層層遞進,思路清晰,引人思考。在論述中,“化矛盾為理解,變針對為尊重”等警句讓人刮目相看。最后發(fā)出號召,點明論點的現(xiàn)實意義,即讓孩子在試錯中擁抱燦爛人生。
浙江省杭州市2021屆高三“一診”作文試題解析與導練
名師簡介
姚振娟,任教于浙江省首批重點中學、浙江省一級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學校——杭州學軍中學,北京大學文學碩士,曾獲杭州市高中語文教師說課評比一等獎、杭州市高中語文課堂評比一等獎、浙江省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評比一等獎。姚老師喜愛教書,享受和學生共同成長的樂趣,多次在《中學語文教學》《教學月刊》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
文/浙江省杭州學軍中學 姚振娟
試題展示 >>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徐志摩說,少年的時候,我瘋狂地喜歡“帶我走”這三個字?,F(xiàn)在,我再也不會任性地讓任何人帶我走。我學會了,自己走。
歌德說,對年輕一輩要求就要更嚴格些,他們不應該老是摸索和走錯路,應該多聽聽過來人的忠告。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注意】 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命題趨勢 >>
近幾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題目延續(xù)了其一貫的風格,一方面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注人生,引導青少年立足自身去思考社會人生問題,另一方面注重對考生的思維品質(zhì)特別是思辨能力的考查。所以,作文材料中往往會包含一組相互矛盾或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概念,讓考生加以辨析和判斷,以此考查其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
此外,浙江卷和全國卷作文題目有著明顯的差異。2020年高考全國卷的三個題目都是典型的任務驅(qū)動型作文,提供了具體的情境,有明確的寫作對象、寫作目的和文體要求;不管是發(fā)言稿、演講稿還是書信,均更加注重交際實用性。當然這并不是說這三個題目忽略了思辨性,而是說從命題形式上看,情境更具體、更明確,實用性和交際性體現(xiàn)得更充分。而這和浙江卷作文的命題思路是不太相同的。嚴格地講,浙江卷也不是沒有情境,只是這個情境是寬泛的——是社會大情境。至于2021年乃至接下來的2022年,在剩下的兩年自主命題中,浙江卷作文試題會不會向全國卷靠攏,目前還很難簡單地下結(jié)論,所以浙江的考生在作文備考中,可能需要對全國卷與浙江卷的命題思路都要有所準備,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寫作導引 >>
這道題目延續(xù)了浙江卷高考作文題目命制的思路,引導考生關(guān)注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關(guān)系。對于成長期的青少年而言,如何理性地定位自我,如何理性處理自我與外界的關(guān)系都是擺在面前的現(xiàn)實問題,所以題目具有廣泛的現(xiàn)實意義。
首先,需要找到兩則材料之間的關(guān)系。一則是轉(zhuǎn)述徐志摩的話,少年的時候喜歡別人帶著走,現(xiàn)在則學會了自己走。另一則是轉(zhuǎn)述歌德的話,年輕一輩不應該老是摸索和走錯路,應該多聽聽過來人的忠告。很明顯,兩則材料所表達的觀點既有相同點,又有矛盾沖突。相同點在于徐志摩說少年的時候也是喜歡別人帶著走的,矛盾點在于現(xiàn)在學會了自己走。當然,徐志摩所說的少年時候和現(xiàn)在的狀況形成了對比,在對比中突顯現(xiàn)在學會了自己走,所以兩則材料形成了矛盾沖突的關(guān)系。
接下來,需要在厘清材料之間關(guān)系的基礎上確定自己的觀點,并有理有據(jù)地加以闡述??梢赃x擇自己走,可以選擇多聽別人的,也可以選擇既要聽別人的,也要自己走,還可以選擇不同的人生階段采取不同的做法。當然,以上立意只是大方向上的選擇,在寫作的過程中還可以具體討論:年輕人不能摸索和走錯路嗎?過來人的忠告一定都是有用的嗎?過來人的忠告又是從哪里來的呢?多聽別人的和自己走一定是矛盾沖突的嗎?聽別人的是不是為了讓自己走得更好?……還可以在原有討論的基礎上適當延伸,比如傳承與創(chuàng)新之間的關(guān)系。應該說,此題有思維的含量,對考生而言,寫作的空間是比較廣闊的。
佳作展評 >>
自知而后行路
文/杭州一考生
《道德經(jīng)》中寫道:“知人者智,自知則明?!弊灾筮x擇一條合適的道路堅定地走下去,這就是成功人生的開端。而道路的選擇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我認為,年少時應自知,知道自己才疏學淺、經(jīng)驗不足,從而多讀經(jīng)典,從先人的經(jīng)驗中尋找自己的道路;成熟后也應自知,知道自己的內(nèi)心,排除外界的雜音,選擇“自己走”。
歌德說,年輕人不應該總是摸索和走錯路,應該多聽聽過來人的忠告。這似乎有悖于挫折教育,即當今流行的讓孩子“自己闖”,一條路走不通就走另一條,反復試錯。家長認為,試錯教育,能使孩子深刻地快速成長,其實不然。挫折教育,其實掉入了一個陷阱之中,就是為了成功而過分重視“成功之母”——失敗。不妨問問自己:從小到大,有多少失敗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又有多少失敗真實地讓我成長了?屈指可數(shù)吧。甚至我可以確定地說,如果沒有其中的部分失敗,我會過得更好,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成長的陰溝中翻身。而多聽聽過來人的忠告也不是為了規(guī)避失敗,而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失敗。我想,這才是真正的、快速的高效成長。
徐志摩說,現(xiàn)在,我再也不會任性地讓任何人帶我走。我學會了,自己走。成長之時有指路人固然是件美事,但成熟之后應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為自己規(guī)劃屬于自己一輩子的道路?!巴饨绲穆曇舳际菂⒖??!奔热灰呀?jīng)擁有自己的心聲,又何必參考他人的意見?不論外界的聲音來自何人,父母、朋友、德高望重的學者……都不需要,因為沒有人能比你更明白你自己。正如《奇葩說》中所說:“自己的人生畫板,不需要依托別人來著色?!?/p>
總的說來,人在少時總是傲氣,故要承認自己的無知,汲取先人的經(jīng)驗,走好成長之路。成長為大人之后又總是缺乏傲骨、畏首畏尾,故一定要掙開“絕對正確”的道路,踏出自己的路來——自知而后行路。
人這一生最重要的一定不是物質(zhì),而是如何度過時間、與什么人度過時間、做什么來度過時間。這其實就是生活中一條又一條的小路——人與人的分野也藏在其中——最終匯成人生之大路。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而后行路,乃明知者之首選也。
點評
這篇文章有兩個明顯的優(yōu)點。第一個優(yōu)點是對于材料的解讀比較到位,準確地抓住了徐志摩所說的少年時候和現(xiàn)在的不同狀況,做到了觀點鮮明??忌J為年少時需要多汲取他人經(jīng)驗,成熟后應排除外界的聲音,選擇“自己走”。第二個優(yōu)點是考生對于成長的認知比較深刻,其認為挫折教育其實是掉入了一個陷阱之中,就是過分重視“成功之母”——失敗,多聽聽過來人的忠告也不是為了規(guī)避失敗,而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失敗。另外,文章表達流暢,邏輯嚴密,反映出考生良好的寫作功底。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2021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