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明,侯冠華,顧曉玲,高 祿
兒童閱讀是全民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閱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早期閱讀對學齡前兒童的健康成長意義重大,幼兒園和小學階段是兒童閱讀習慣與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時期[1-2]。國內(nèi)學者對中外兒童圖書館建設與服務作了大量對比研究,認為兒童圖書館在培養(yǎng)兒童閱讀習慣、閱讀能力、建立圖書館意識等方面都發(fā)揮重要作用,強調(diào)了以兒童為中心建設兒童圖書館的重要性[3-4]。
盡管兒童圖書館在信息分類、環(huán)境設計、親子互動閱讀分享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積極進展,為圖書館建設指明了方向,但兒童在信息檢索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障礙,如信息編碼識別困難等。信息檢索過程與人的記憶相似,都存在信息編碼與解碼過程。國內(nèi)圖書信息編碼采用了中國標準書號的結(jié)構(gòu),由一個國際標準書號(ISBN)和一個圖書分類、種次號兩部分組成。然而對現(xiàn)有圖書信息進行編碼與解碼只有通過專業(yè)學習和培訓才能熟練掌握,這顯然不適用于兒童讀者掌握和使用。兒童邏輯能力弱、識字率低,難以理解分類信息,無法理解信息編碼中字母與數(shù)字所代表的具體含義。我國兒童圖書館普遍缺乏針對兒童認證特點的信息編碼設計,一些兒童圖書館采用了文字標簽為兒童信息檢索提供指引,但文字標簽缺乏生動性,圖書檢索對部分低齡兒童而言仍是不可勝任的挑戰(zhàn)。為解決兒童在信息檢索過程的障礙,提高兒童信息檢索意愿,本研究以記憶的雙重編碼理論為依據(jù),探索文字和圖示隱喻兩種不同類型的編碼方式對兒童信息檢索效率和情緒的影響,提出適合兒童的信息提示設計方式。根據(jù)兒童信息編碼特點開發(fā)新的圖書編碼系統(tǒng)有助于提升兒童信息檢索體驗,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齡前兒童語言能力與識字水平低,很難理解字母加數(shù)字所表達的邏輯含義,無法通過數(shù)字或字母類信息提示尋找目標書籍。但是,學齡前兒童對圖像等非語言類信息感興趣,通過日積月累的編碼,對編碼與解碼系統(tǒng)有獨特的認知。這為基于雙重編碼理論開發(fā)兒童信息檢索方法提供了基礎。
雙重編碼理論強調(diào)在信息存儲、加工、提取過程中存在兩個功能獨立卻又相互聯(lián)系的加工系統(tǒng):以語言為基礎的加工系統(tǒng)和意向為基礎的加工系統(tǒng)[5]。語言加工系統(tǒng)以口頭和書面的形式處理語言的輸入與輸出。學齡前兒童已經(jīng)在口頭語言處理建立了語義與表征之間的關聯(lián),但是在文字語言處理方面還處于較為薄弱的階段。意向為基礎的加工系統(tǒng)則更偏向于視覺信息處理,Johnson等以成年人為研究對象,呈現(xiàn)快速圖片和字詞,要求被試回憶圖片和字詞內(nèi)容,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被試對圖片刺激的記憶效果優(yōu)于字詞,說明以意向為基礎的加工系統(tǒng)更有優(yōu)勢[6]。兒童在沒有大量的文字語言積累時,主要依賴意向為基礎的加工系統(tǒng)進行視覺圖片信息加工。
信息編碼指將外界信息在腦中進行表征并存儲在長時記憶系統(tǒng),解碼則是在長時記憶系統(tǒng)中將特定信息提取出來以便使用的過程。圖書信息管理與檢索的過程與此相似,通常采用文字語言方式對書籍分類編碼,存放在書庫,在提取時按照編碼形式對信息進行解碼,當編碼信息與解碼信息一致,就能完成圖書信息的檢索任務。上述檢索過程專業(yè)化程度較高,這為兒童在圖書館的圖書檢索制造了障礙。學齡前兒童主要依賴視覺圖片編碼系統(tǒng),在文字學習過程中,需要配有圖片,增加閱讀耐心,如識字常采用指讀法。因此,在圖書信息提示設計中,應當考慮兒童的信息編碼特點,不僅僅依賴文字作為信息提示的主要途徑,應考慮加入圖片的信息提示方式。
情緒是用戶體驗的重要組成要素,正性情緒能夠激發(fā)用戶進一步進行信息分享,負性情緒則有抑制作用[7]。兒童具有幻想的傾向,故事是幻想的制造者,閱讀能讓兒童產(chǎn)生聯(lián)想,因此,兒童容易與故事中的人物產(chǎn)生情感依戀,促使兒童將故事讀完[8]。影響兒童情緒體驗的因素有很多,以閱讀內(nèi)容為例,有故事情節(jié)、人物、故事背景、故事難度等;故事之外的環(huán)節(jié)同樣重要,如閱讀環(huán)境是否舒適[9]、書籍互動的交互方式[7]。已有研究表明,兒童在閱讀理解難度較大的故事時,容易出現(xiàn)負性情緒[8],書籍具有多種交互方式時,容易誘發(fā)兒童的正性情緒[7]。
兒童在圖書館能否檢索到心儀的書籍對閱讀情緒的影響非常大。兒童正處于認知能力發(fā)展的早期階段,其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且容易被其他事物影響,在日常表現(xiàn)為耐心不足。此外,當專注時間長,并達成目標時,往往容易激發(fā)具有獎賞性的正性情緒,有利于激發(fā)兒童的探索意愿[7],反之則會產(chǎn)生較強的負性情緒,一直探索欲望,不利于兒童培養(yǎng)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因此,幫助兒童在圖書館環(huán)境中快速、準確地找到目標圖書是兒童圖書館的重要服務內(nèi)容。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以下簡稱《中圖法》)是我國圖書館使用最廣泛的一部大型綜合性分類法[10]。該分類法采用拼音字母與阿拉伯數(shù)字相結(jié)合的混合號碼,用一個字母代表一個大類,以字母順序反映大類的次序,大類下細分的學科門類用阿拉伯數(shù)字組成。目前國內(nèi)圖書館主要采用該法管理圖書分類。圖書管理員與讀者在搜尋書籍時,都按照《中圖法》提供的信息提示進行搜索,然而,由于兒童受認知和邏輯能力、知識水平的限制,這種圖書搜索方式并不適用于兒童,甚至阻礙了兒童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因此,探索適合兒童的圖書分類信息提示方法很有必要。
當前公共兒童圖書館在圖書分類信息提示方面做了很多針對兒童用戶的探索,最常見是使用文字進行提示,幫助兒童在眾多圖書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圖書。文字作為提示信息具有信息簡潔、傳達準確等優(yōu)點,但缺乏生動性,尤其對學齡前兒童缺乏吸引力和互動性。尤其是在閱讀習慣培養(yǎng)階段,使用兒童的語言與其對話顯得尤為重要。探索適合學齡前兒童的圖書分類信息提示方法有助于提升兒童閱讀興趣,提高書籍查找效率。
兒童偏重以意向為基礎的信息處理方式凸顯了采用圖形作為圖書信息提示方式的必要性。缺乏有效信息提示會對兒童在圖書館查書造成困難[11],文字圖標為主的圖書分類標簽對學齡前兒童而言抽象度高,難以理解,因此無法使用。從情緒的角度看,文字圖標使用體驗差,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搜索到目標書籍,容易誘發(fā)消極情緒,降低閱讀樂趣。
將圖片和文字同時呈現(xiàn)在用戶面前時,用戶首先會關注圖片[12],圖片和文字內(nèi)容相匹配,有助于用戶對內(nèi)容的理解[13]。在兒童圖書館環(huán)境中,圖片相對直觀,符合識字量低的兒童認知需求[14]。學齡前兒童的理解能力還在發(fā)展中,閱讀的圖書多以圖像講述故事,配合少量文字,他們對圖片信息的編碼與意向表征優(yōu)于文字[15-16]。形象、簡單的圖片能夠有效傳遞信息,同時容易被兒童理解,設計符合各類圖書內(nèi)容的卡通圖片,將其作為分類標簽,有助于兒童根據(jù)圖片意向選取目標圖書。圖形標識信息有助于為讀者提供簡潔直觀、友好易懂的圖示導引系統(tǒng)。
本研究選取學齡前兒童??吹?2 類書籍,包括童話、益智、歷史、文學、啟蒙、科普、植物、繪畫等,通過卡通形象設計,將書籍分類標簽用卡通形象表示,如圖1所示。每個類別都采用能夠代表該類內(nèi)容的典型圖片作為卡通形象設計的素材,并且配以少量文字,通過藝術化與標準化處理,將其作為兒童圖書分類標簽,為兒童挑選圖書時提供視覺引導。
圖1 兒童圖書分類標簽卡通形象設計方案
情緒是用戶體驗的重要反饋指標,好的體驗會給用戶帶來正性情緒,從而引導用戶持續(xù)體驗并推薦他人體驗[17]。兒童情緒多變,容易影響行為,正性情緒有助于兒童閱讀活動開展,而負性情緒則容易抑制兒童閱讀行為[7]。監(jiān)測圖標與書架設計對情緒的影響,對制定適合兒童閱讀的圖書館設計方案有積極意義。
情緒測量有多種方法,如PAD 量表,P(愉悅度)、A(喚醒度)、D(優(yōu)勢度)做正負評價,其組合可以確切地知道用戶當前情緒[18],但該量表需要被試具備一定的背景知識和理解力,不適合在學齡前兒童人群中使用。 正性負性情緒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是一種通過正性詞和負性詞進行評分測量被試情緒的方法,通過前后測的方式,對被試情緒變化做定量比較分析。正性詞包括高興、興奮、愉快等,負性詞包括厭惡、害怕、憤怒等,由于該量表中情緒詞匯簡單易懂,因此本研究采用PANAS 法對學齡前兒童的情緒進行測試[19]。PANAS量表的計算方法分為趨勢分析和變化分析,趨勢分析是采用描述統(tǒng)計的方法,分別統(tǒng)計前測、后測中正性情緒和負性情緒的分數(shù),采用圖示的方式分析變化趨勢;變化分析是在描述統(tǒng)計基礎上做量化統(tǒng)計分析,分析變量因素對情緒變化的影響[20]。本研究將采用上述兩種方法對兒童情緒變化做詳細分析。
基于上述理論,建立如下研究假設:
H1:根據(jù)雙重編碼理論,學齡前兒童在圖示圖書分類標簽條件下的圖書檢索績效會優(yōu)于中圖法分類標簽條件下的檢索績效。
H2:學齡前兒童在圖示圖書分類標簽條件下的圖書檢索正性情緒顯著高于在中圖法分類標簽條件下的檢索情緒。
H3:學齡前兒童在單層書架條件下的圖書檢索績效優(yōu)于多層檢索績效。
H4:學齡前兒童在單層書架條件下的圖書檢索正性情緒顯著高于多層檢索情緒。
H5:分類標簽與書架層級對檢索績效和情緒存在交互作用。
圖示卡通形象的圖書分類設計是在圖書分類信息編碼與解碼基礎上,挑選具有代表性的原型符號進行抽象與再構(gòu),兒童在解碼時需要一定的經(jīng)驗或熟悉度。為確保圖示分類標簽能夠被學齡前兒童正確,實驗邀請學齡前兒童對圖1所示的圖標開展語義認知匹配實驗和測試,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對圖標做二次改良設計,確保學齡前兒童都能看懂,滿足后續(xù)試驗要求。
首先,通過對2位不同幼兒園的圖書館管理員進行深度訪談,了解幼兒園圖書館圖書選購、圖書內(nèi)容和分類情況,確定了12種幼兒園圖書館常見圖書的類別,并根據(jù)圖書類別,邀請設計師繪制圖示分類標簽,如圖1所示,共繪制了12個圖示分類標簽。其次,對12個圖示標簽做兒童語義認知實驗設計,在只提供圖示的情況下,要求被試對圖形所對應的圖書類別作語義判斷,發(fā)現(xiàn)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本實驗采用單因素重復測量試驗設計,考察每位兒童對12個圖示的語義認知,據(jù)此判斷圖示語義的識別性。每位兒童依次對12個圖示的意義作認知判斷,再對該圖示所隱喻的圖書分類進行判斷。
實驗在無錫宋慶齡實驗幼兒園圖書館開展,從5個大班和7個中班里隨機抽取30名年齡在4-6歲間的學齡前兒童參加測試,其中,男、女生各15名,所有被試兒童每周至少在圖書館參加2次閱讀課,每周不少于90 分鐘的自由閱讀時間。實驗在班主任老師帶領下完成。
測試內(nèi)容包括2 個部分,首先邀請被試觀看圖示,辨認并回答圖示中的圖形是什么物體;其次,邀請被試根據(jù)圖示中所識別的物體進行聯(lián)想,判斷該圖形代表哪種類型的書,做選擇題,選項限定在12個圖示對應的圖書分類之內(nèi)。主持實驗的人員記錄兩次測試答案,計算正確率。
對12個圖示的物體識別準確率結(jié)果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兒童對歷史(10%)、親情(20%)、文學(53.3%)類圖標的識別正確率較低;在隱喻聯(lián)想測試中,動物(100%)、植物(100%)、益智類(86.7%)的正確率較高,其他類別正確率普遍較低,如表1所示。該結(jié)果說明即使采用圖示的方式做圖書分類,也需要考慮兒童認知、知識、經(jīng)驗等因素。兒童在根據(jù)圖片進行聯(lián)想時,受知識、經(jīng)驗的限制較大,在實際設計時必須考慮兒童的實際認知能力。
表1 兒童對各類圖書分類圖示理解的正確率
基于上述研究結(jié)果,對兒童圖書分類標簽進行了多輪設計,邀請兒童反復參加測試,并最終確定了6種圖示圖書分類標簽,如圖2所示,其中每個圖示標簽的圖形識別率和隱喻解碼正確率都大于85%。
圖2 兒童圖書分類標簽再設計
實驗采用2×2組間實驗設計,以圖書信息提示方式和書架層級作為自變量,圖書搜索時間和情緒體驗作為因變量,考察圖書分類方式和書架層級對兒童圖書檢索績效和情緒的影響。其中圖書信息提示方式分別對應“字母+數(shù)字”分類法和圖示分類法兩個水平,書架層級對應單層和兩層兩個水平。實驗在無錫宋慶齡實驗幼兒園圖書館中進行,實驗材料依據(jù)實驗一的結(jié)論,挑選了親情、科普、動物、植物、益智和童話共6個類別的圖書,每類圖書50 本,按照類別,隨機放入書架。實驗全程有一位圖書館老師陪伴和一位實驗人員,每次實驗只安排一名兒童進入實驗環(huán)境。
參加實驗的兒童隨機被分為4 組,每組16人,共64 位兒童參加實驗。其中,每組被試中,男、女比例1∶1,被試者來自于幼兒園中班和大班兒童。被試年齡在5~6歲之間,具備少量的漢字識字量,實驗場景如圖3所示。
實驗條件共有4種組合,分別是圖示提示+單層書架;圖示提示+雙層書架;中圖法+單層書架;中圖法+雙層書架;按照隨機順序?qū)?組被試分配不同實驗場景下進行實驗,每名被試都只參加一種任務的實驗。實驗任務如表2所示,每組被試任務相同,為消除順序效應,所有任務順序按隨機化處理。實驗開始前,實驗人員講解實驗規(guī)則,提醒被試注意書籍信息提示,但不講解圖示,字母和數(shù)字的意義。
實驗開始前,邀請被試填寫PANAS情緒量表,將測試前正、負情緒得分作為被試情緒基線水平,在被試完成所有任務后,再次填寫情緒量表,計算正、負情緒波動變化值。實驗員記錄每位被試每項任務完成時間。
4.3.1 任務時間分析
圖3 實驗場景
表2 實驗內(nèi)容及目標任務表
表3 每項任務的平均完成時間描述統(tǒng)計結(jié)果表(單位:秒)
實驗完成后,對被試完成全部任務的時間做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如表3 所示。從表3 中發(fā)現(xiàn),在圖示提示條件下,兒童檢索速度更快。在單層書架設計條件下,兒童檢索速度優(yōu)于雙層書架條件下的檢索速度。在描述分析基礎上,進一步對上述結(jié)果作雙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信息提示方法和書架設計是否對檢索時間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
對任務1時間進行雙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結(jié)果顯示,信息提示方式對任務1檢索時間有顯著影響(F=6.648,p=0.016,η2=0.204),圖片提示條件下的書籍檢索時間(M圖示=41.504±23.6)顯著低于在中圖法提示條件下的檢索時間(M圖示=124.696±22.0)。書架設計對檢索時間的影響不顯著(F=0.342,p=0.564,η2=0.013),信息提示方式與書架設計對檢索時間的交互作用影響不顯著(F=0.013,p=0.911,η2〈0.001)。對任務2作雙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結(jié)果顯示,信息提示方式對任務2 檢索時間有顯著影響(F=10.017,p=0.004,η2=0.278)。對 任 務3 的分析結(jié)果顯示,信息提示方式對任務3 檢索時間有顯著影響(F=13.00,p=0.001,η2=0.333)。對任務4 作雙因素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信息提示方式對任務4 檢索時間有顯著影響(F=5.37,p=0.029,η2=0.171)。任務5 的分析結(jié)果顯示,信息提示方式對任務5檢索時間有顯著影響(F=26.891,p〈0.001,η2=0.508),書架設計對檢索時間的影響顯著(F=3.852,p=0.050,η2=0.129),信息提示方式與書架設計對檢索時間的交互作用影響不顯著(F=3.086,p=0.091,η2=0.106)。對任務6 做雙因素反差分析,結(jié)果顯示信息提示方式對任務6 檢索時間有顯著影響(F=47.313,p〈0.001,η2=0.645)。
4.3.2 情緒體驗變化趨勢與影響因素分析
實驗開始前,采集被試情緒數(shù)據(jù)作為前測值。該值由正性情緒(PA1)和負性情緒(NA1)組成,在完成所有實驗任務后,立即開展第二次情緒測量,對正性情緒、負性情緒得分分別標記為PA2和NA2。采用后測減前測的方法處理情緒體驗測量數(shù)據(jù),檢驗在各種條件下,被試在完成全部任務后的情緒變化量,情緒變化測量結(jié)果如表4所示。
表4 各種測試條件下情緒體驗測量結(jié)果
圖4 情緒變化趨勢圖
情緒體驗變化趨勢可視化如圖4所示,在圖示法實驗條件下,使用單層書架與雙層書架完成任務的被試都出現(xiàn)正性情緒上升(ΔPA=0.32),負性情緒基本保持不變。在中圖法實驗條件下,使用單層書架的被試正性情緒沒有變化,但負性情緒增加(ΔNA=0.27),使用雙層書架的被試正性情緒出現(xiàn)大幅降低(ΔPA=-0.59),負性情緒大幅增加(ΔNA=0.44)。
進一步分析圖書信息提示方式和書架層級對正性情緒變化、負性情緒變化的影響,以正性情緒變化量為因變量,圖書信息提示方式和書架層級為自變量,開展雙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圖書信息提示方式對正性情緒變化影響顯著(F=5.179,p=0.06,η2=0.209),書架層級對正性情緒變化影響不顯著(F=0.532,p=0.472,η2=0.020),圖書信息提示方式和書架層級對正性情緒變化影響的交互作用不顯著,說明圖書信息方式是影響兒童圖書檢索情緒體驗的主要因素。對負性情緒變化量作雙因素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圖書信息提示方式對負性情緒變化影響不顯著(F=1.62,p=0.21,η2=0.059),書架層級對負性情緒變化影響不顯著(F=0.076,p=0.785,η2=0.003),圖書信息提示方式和書架層級對負性情緒變化影響的交互作用不顯著(F=0.473,p=0.498,η2=0.018)。
為消除兒童在圖書信息檢索過程中存在的潛在障礙,本研究以雙重編碼理論為依據(jù),設計了圖形和文本兩種圖書信息提示方式,采用量化實驗的方法,控制圖書信息顯示方式和書架層級兩個變量,研究環(huán)境設計要素對兒童情緒和閱讀體驗產(chǎn)生何種影響。
在圖書館檢索圖書對兒童認知能力培養(yǎng)和訓練有重要作用。圖書檢索所涉及的信息處理過程復雜,比如圖書檢索的知覺過程體現(xiàn)在兒童通過感知與心理模板匹配,識別出目標書籍;注意力則是另一種有限的認知資源,兒童需要在圖書檢索過程中,有效分配注意資源,并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將其集中在圖書檢索的任務中[21]。由于認知過程復雜,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錯都會導致任務失敗,從而產(chǎn)生負面情緒;相反,如果任務操作成功,則會給兒童帶來成就感,提升正性情緒。
兒童在信息檢索過程中,對字母和數(shù)字的隱喻存在障礙,而以圖形為視覺表征的信息處理方式則能彌補文字處理的不足。本研究中,圖書信息采用圖示法和中圖法呈現(xiàn)。圖示法采用卡通形象設計,通過圖片識別準確率和語義隱喻準確度測試,確定圖書信息提示圖標。中圖法采用英文字母和數(shù)字組合呈現(xiàn)圖書類別信息。實驗結(jié)果證明兒童對視覺圖形的編碼與解碼效率更高,6個任務中,圖書信息呈現(xiàn)方式對兒童檢索速度影響全部顯著,在圖示信息顯示條件下,完成全部任務的平均時間為207.9 秒(標準差63.2),而中圖法信息顯示條件下,完成全部任務的平均時間為804.5秒(標準差59.1),圖示法檢索速度顯著優(yōu)于中圖法。這表明,在兒童能夠準確解碼圖形信息,并能根據(jù)提示查找相關類別書籍,兒童無法有效地對字母加數(shù)字的信息提示進行解碼,因此延緩了信息檢索效率。
圖示法檢索速度快,是因為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完成了對卡通形象的語義編碼,在信息檢索時,能夠?qū)⒖ㄍㄐ蜗蠼獯a為對應類別書籍,從而找到圖書所對應的書架,通過逐本查找的方式找到目標書籍。在這一過程中,兒童通過模式識別的方式在記憶中搜索相關信息,完成信息提取并感知提示信息內(nèi)容,由于圖示信息中采用的卡通形象都是兒童所熟悉的,因此無需培訓與記憶,兒童能夠快速解碼,在理解提示信息的基礎上,查找目標書籍。兒童在中圖法信息提示環(huán)境下,檢索困難,主要因為對字母與數(shù)字代表的意義不能理解。該法對檢索者知識要求較高,且需要一定的記憶和分類能力,對學齡前兒童讀者來說有一定難度。實驗中,兒童雖然看到了編碼信息,但由于沒有解碼能力,所以檢索圖書只能采用逐本檢索的方式,因此耗時較長。
對情緒變化的影響分析發(fā)現(xiàn),圖書信息顯示方式對兒童正性情緒變化的影響顯著(F=5.179,p=0.06,η2=0.209)。其中,圖示法信息提示提升了兒童正性情緒體驗,中圖法信息提示對情緒變化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圖書信息顯示方式對負性情緒變化并不顯著(F=1.62,p=0.21,η2=0.059),但對情緒變化趨勢分析發(fā)現(xiàn),中圖法信息顯示對兒童負性情緒提升有影響(ΔNA=0.44)。
情緒是個體心理狀態(tài)的晴雨表,容易隨環(huán)境、事件改變而發(fā)生動態(tài)變化[20,22]。兒童的注意力控制能力有限,短時內(nèi)迅速完成任務有助于建立自信,對情緒產(chǎn)生正性影響。但如果長時間不能完成任務,且沒有信息提示,則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產(chǎn)生沮喪、厭煩等負面情緒,在中圖法信息顯示方式條件下,負性情緒出現(xiàn)大幅上升。
情緒的波動會影響兒童行為的態(tài)度,正性情緒會鼓勵、激勵兒童不斷嘗試新的挑戰(zhàn),而負性情緒,則會阻礙兒童對新事物的探索[20]。本研究結(jié)果說明,在兒童圖書館環(huán)境設計中,采用圖示法設計圖書信息提示系統(tǒng),有助于兒童提高檢索效率,提升正性情緒體驗,從而有利于鼓勵兒童持續(xù)在兒童圖書館開展閱讀活動。
書架層級設計應當考慮兒童的人因要素,根據(jù)兒童身高、檢索行為等要素開展設計。在公共兒童圖書館中,由于兒童年齡、認知各異,設計很難面面俱到。但是,兒童書架的高度、層級應當有別服務于成年人的公共圖書館。
學齡前兒童身高普遍低于110cm[15],書架高度不宜過高。需考慮檢索效率,以及是否需要彎腰等行為特征,本研究將書架的高度設置為單層或兩層書架。實驗結(jié)果顯示,在6個任務中,僅有一個任務的書架層級對兒童檢索速度影響顯著(F=3.852,p=0.050,η2=0.129),且在雙層書架上的檢索速度快與單層書架,但其余任務中書架層級對兒童檢索速度影響都不顯著,說明單層設計或兩層設計對兒童的圖書查找速度影響有限。在兒童圖書館設計中,書架層級可以根據(jù)環(huán)境、兒童身高等因素設計,單層或兩層不會影響檢索速度。
進一步對情緒變化做分析,發(fā)現(xiàn)書架層級對正性情緒變化(F=0.532,p=0.472,η2=0.020)、負性情緒變化的影響都不顯著(F=0.076,p=0.785,η2=0.003)。這個結(jié)果表明書架層級變化不會影響兒童情緒變化,說明兒童在實驗過程中更關注任務本身,書架等外在環(huán)境未能影響到他們的情緒。但在尋找書架下層書籍時,兒童確實存在一定的困難,如需要蹲在地上,或彎著腰尋找。在圖示信息呈現(xiàn)條件下,兒童很快可以在下層書架找到目標書籍,但中圖法信息呈現(xiàn)條件下,則需要彎腰、蹲坐很久,導致耐心下降,產(chǎn)生情緒變化。然而,兒童對是否具有完成任務所需信息提示的情緒反應更強烈,而對生理上的不便對情緒影響較小,這可能是兒童身體機能正在發(fā)育有關,身體柔韌性較高、恢復能力強,導致他們?nèi)菀缀鲆暽砩系牟贿m,所以沒有誘發(fā)他們情緒上的強烈波動。綜上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書架層級沒有顯著影響兒童書籍檢索時間和情緒變化,但在圖書館環(huán)境設計時,仍然要考慮兒童的生理特點,使書架設計符合兒童身體尺寸需求,提供舒適的書籍檢索和閱讀環(huán)境。
由于實驗條件和環(huán)境限制,本研究僅選用了6種常見圖書類型開展實驗,但在真實兒童圖書館環(huán)境中,圖書分類非常多,增加圖示標識數(shù)量,必然會增加兒童辨識圖標所指圖書類型的難度,因此未來關于兒童圖書館中合理的圖示信息呈現(xiàn)數(shù)量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此外,在書架層級的設置中,由于條件限制,最多僅設置了雙層書架,這可能也是書架層級對檢索速度和情緒變化影響不顯著的原因之一,書架層級數(shù)增多對兒童檢索速度和情緒是否有影響以及如何影響還有待驗證。
本研究分析了兒童進行信息編碼與解碼的認知特點,提出采用隱喻設計的方法對兒童圖書信息進行分類表征。在雙重編碼理論的指導下,發(fā)現(xiàn)兒童對圖示信息呈現(xiàn)方式的解碼能力更強、更準確,能夠遵循圖示信息提示查找出目標圖書。本研究分析了兒童圖書館環(huán)境中圖書信息呈現(xiàn)方式與書架層級對兒童圖書檢索速度和情緒變化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有助于了解兒童信息檢索的行為和認知特點,對改善兒童圖書信息編碼提示設計,彌補標準化信息編碼對兒童不友好、不可及、不包容的缺陷有積極意義。此外,書架層級應根據(jù)兒童圖書檢索行為與人因要素進行設計,為兒童提供舒適、方便的圖書館環(huán)境。在兒童圖書館設計與建設實踐中,采用圖示隱喻的方式呈現(xiàn)圖書信息更適宜兒童,不僅有助于兒童快速檢索圖書,還能提升他們的正性情緒體驗。在未來,圖示隱喻的設計方法還可以推廣至圖書館信息環(huán)境的其他環(huán)節(jié),如圖書館空間導視系統(tǒng),通過形象化符號設計,增強兒童對符號語義的理解準確性,提升他們在兒童圖書館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