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說評點與插圖的關(guān)系為中心"/>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明清古典小說的近代插圖本傳播
——以小說評點與插圖的關(guān)系為中心

2021-05-11 07:18程國賦李國平

程國賦, 李國平

近代西方鉛石印刷術(shù)引入,刺激了小說刊印的興盛,產(chǎn)生古典、新著、翻譯等不同類型的插圖本小說。通過物質(zhì)視角考察明清古典小說近代插圖本的傳播,阿英、潘建國等學(xué)者作了重要探討,而從小說文體內(nèi)部分析小說評點、插圖、文本關(guān)系,研究近代古典小說插圖本的版本生成、刊印策略及功用,則需進一步深入。明清古典小說圖像本的近代生產(chǎn),綜合了版本流播、讀者審美、商業(yè)刺激多重因素,就版本形態(tài)而言,評點內(nèi)容、插圖形式具有較多“增評”“加批”“增像全圖”“繪圖增像”“增評補像”“繪圖加批”等特點。基于大量搜集館藏近代古典小說圖像本,研究其傳播中評點與插圖的刊印觀念、藝術(shù)形態(tài)關(guān)系、主體功用,可從小說學(xué)本位多維還原明清古典小說在近代傳播的真實軌跡及其經(jīng)典化過程。以小說評點、插圖關(guān)系為圖像本考察中心,能夠拓展明清小說插圖研究視野。

一、插圖本傳播中小說評點、插圖的刊印觀念

明清小說集評點、插圖于一體的圖像本形態(tài)出現(xiàn)時間早,評點、插圖依附小說的觀念在坊間較為盛行。明楊氏清白堂刊熊大木《新刊大宋演義中興英烈傳》,刊本有插圖30幅,注釋198條,其創(chuàng)建的“插圖、音釋、釋義、論斷”等刊本形式為書林借鑒并革新。明金陵萬卷樓本《三國志通俗演義》識語云:“俾句讀有圈點,難字有音注,地理有釋義,典故有考證,缺略有增補,節(jié)目有全像。”已突出評點、插圖在小說插圖本中的讀者功用。清前中期《西游記》《封神演義》《隋唐演義》《東周列國志》等小說刊本評點、插圖合刻,且版畫技藝留有明代余韻。清代后期刻工技藝衰落,清四雪草堂《隋唐演義》發(fā)凡云:“乃今稗史諸圖,非失之穢褻,即失之粗率,穢褻既大足污目,而粗率又不足以悅目,甚無取焉?!逼鋾r木刻小說版畫發(fā)展已呈衰落之勢,插圖藝術(shù)水平不高。

晚清西洋鉛石印刷術(shù)興起,加之照相復(fù)制的便捷,古典小說圖像本在光緒中期迎來復(fù)興。印刷技術(shù)變革早期,其優(yōu)勢“主要顯示于傳統(tǒng)舊小說的重版”,而對象主要以明清經(jīng)典小說為主。徐念慈《余之小說觀》云:“吾見髫年伙伴,日坐肆中,除應(yīng)酬購物者外,未嘗不手一卷《三國》《水滸》《說唐》《岳傳》,下及穢褻放蕩諸書,以供消磨光陰之用,而新小說無與焉?!彪m然對《三國》《水滸》古典小說盛行持批評之意,但側(cè)面反映其在讀者中受歡迎的程度。周振鶴《晚清營業(yè)書目》記載各大書局刊印小說目錄,四大名著外,《聊齋志異》《說岳全傳》《說唐全傳》《封神演義》及公案類古典小說最為盛行。以此類圖像本為中心,聚焦光緒中期的點石齋、同文書局、廣百宋齋、鴻文書局、味潛齋、圖書集成局、煥文書局出版的小說,考察各書局刊印小說采用的評點、插圖策略,具有一定代表性。為系統(tǒng)分析評點、插圖關(guān)系,茲據(jù)國內(nèi)館藏,將近代常見古典小說圖像本示目于下。

插圖本名稱出版機構(gòu)底本評點者插圖數(shù)量翻印/重印詳注聊齋志異圖詠同文書局清乾隆趙起杲青柯亭刻本王漁陽呂湛恩445幅知不足齋、鴻文書局、久敬齋、錦章圖書局等近50種增評補像全圖金玉緣①滬上石印悼紅軒原本王希廉張新之姚燮361幅文選書局等4種增評補圖石頭記同文書局悼紅軒原本王希廉姚燮259幅廣百宋齋等5種增像全圖三國演義廣百宋齋毛宗崗評本金圣嘆毛宗崗384幅同文書局、鴻文書局翻印、廣百宋齋重印三國志全圖演義點石齋毛宗崗評本金圣嘆毛宗崗280幅點石齋重印5種評注圖像水滸全傳同文書局王望如評注本金圣嘆王望如168幅圖書集成局等、申報館8種,重印1種圖繪五才子奇書大同書局金圣嘆評本金圣嘆94幅清末翻印1種繪圖增像西游記廣百宋齋悟一子《西游真詮》本陳士斌282幅圖書集成局、書業(yè)德記2種①一粟《紅樓夢書錄》載《增評補像全圖金玉緣》光緒十年(1884)同文書局石印,但刊本卷首有光緒十四年華陽仙裔序,這一說法待考。相較滬上石印本《金玉緣》,同文本人物繡像與之相同,情節(jié)插圖迥異,滬上本情節(jié)圖像藝術(shù)水準(zhǔn)較高。

(續(xù)上表)

表中圖像本以明清古典小說通行本為底本,集評點、插圖于一體,在整個近代被重印、盜印,足見其風(fēng)行程度。評點、插圖在各書局的小說版本中形態(tài)復(fù)雜,但毫無例外地充當(dāng)刊印核心角色。光緒同文書局本《詳注聊齋志異圖詠》,以呂湛恩評點摘為夾注,插圖445幅,例言指出:“每圖俱就篇中最扼要處著筆,嬉笑怒罵,惟肖神情。……向有但氏、何氏評點本,茲則一概割愛,僅加單圈,以分句讀?!辈鍒D生成于文本,評點體例匯集諸家并被刪節(jié)。光緒十五年滬上石印本《增評補像全圖金玉緣》,插圖361幅,刊本匯集王希廉、張新之、姚燮等評點,其序跋云:“圖繪傳神,評贊索引,斷以《春秋》之筆,凝為水墨之魂。”《金玉緣》出版時以圖像、評點為重點方式,與《聊齋志異》相同。此一策略同樣見于晚清味潛齋本《新說西游記圖像》,該本插圖120幅,小說以張書紳評點涵蓋全書,在第三十二回“平頂山功曹傳言,蓮花洞木母逢災(zāi)”回末總批處,凸現(xiàn)“悟一子曰”陳士斌評點,說明其包含二家評點,而插圖更為近代《西游記》圖像之最。光緒十四年點石齋本《增像全圖東周列國全志》,插圖280幅,有蔡元放評點,刊本“復(fù)如蔡元放評點,愈豁讀者之心目?!瓐D像精細,令人愛不釋手”,點石齋不遺余力聲明小說評點、插圖優(yōu)勢。此外,同文書局、點石齋、廣百宋齋、味潛齋、圖書集成局等出版機構(gòu)皆以評點、插圖為小說刊印的中心策略,并在廣告中重點宣傳,以《聊齋志異》表現(xiàn)最為顯著。

同文書局出版《聊齋志異》后被盜印,近代翻印本多至五十種。就各書局的出版廣告而論,其焦點均圍繞小說的評點與插圖展開,光緒十三年十月《申報》刊登《略述聊齋志異翻本之誤》云:

試略言之,但氏舊本有眉批、旁批、總批,翻本則僅錄眉批,余付闕如。此體例未純也?!志硎濉懂嬹R》一則,其文曰:“尾處為香炷所燒。”翻本于圖中將馬尾加長,大失畫理?!嫽㈩惾?,識者譏之。……凡是書中縫曰“詳注”者,為原本;曰“批注”者為翻本。

《聊齋》出版不久被盜版,同文書局以近五百字廣告稱翻本“體例未純”,核心是“但氏評點之誤”與“插圖畫虎類犬”,圍繞評點、插圖展開重點駁辯,并以“插圖”“詳注”“批注”作為版本真?zhèn)沃b別,可見同文本《聊齋》以評點、插圖為重點的刊印觀念。光緒二十六年廣百宋齋重印同文本《聊齋》時指出:“早年同文書局曾經(jīng)石印,增評加批,繪圖貼注,購者莫不贊美。其書早已罄盡,……兼有短注、減評、刪文、摘解之弊,購者憾之。本局鑒此,鑄以銅版,字跡改大,將各家批評注釋統(tǒng)成全璧?!睆V百宋齋追求諸家評點全備,特表盜版短注少評的弊端,突出刊本銅版鑄圖與批注之全。光緒三十年文寶書局翻版《聊齋志異》稱:“惜世間所刊各本于王漁洋總評、但云湖之眉批,素?zé)o全錄,閱者憾焉?!餐跏显u語、但氏眉批、呂氏注釋,無不燦爛備列,并精細繪圖一百廿幅?!毙≌f廣告仍以評點、插圖為核心。圍繞《聊齋》的小說評點、插圖廣告,幾乎貫穿整個近代,其他像《三國演義》《西游記》《隋唐演義》《兒女英雄傳》《封神演義》《說岳全傳》《說唐全傳》《三公案》等各類小說廣告,同樣以插圖、評點為核心。如果以近代七十二年《申報》刊印的小說廣告統(tǒng)計,涉及古典小說插圖本的廣告近200條,而其中約180條圍繞小說評點、插圖內(nèi)容展開,其比例高達90%。透過近代各書局的圖像本形態(tài)及廣告表征,可初步發(fā)現(xiàn)以小說評點、插圖為出版核心的策略。

在近代古典小說傳播語境中,評點與插圖成為書局刊印小說的核心觀念。作為文學(xué)場的小說評點與視覺域的小說插圖,雙重藝術(shù)形態(tài)之間的相互抵牾、指向同構(gòu),形成與小說主題共生的“文本間性”,評點、插圖、文本三者聚集交互,衍生出小說傳播之重要合力。也就是說,近代風(fēng)行的古典小說插圖本,不僅在于小說評點與插圖為核心的刊印、宣傳策略,書商、畫工還將評點與插圖的關(guān)聯(lián)性隱化于發(fā)生行為,與小說主題產(chǎn)生共通性,從文學(xué)場域為圖像本小說尋找最合適的傳播方式。

二、插圖本傳播中評點、插圖雙重藝術(shù)形態(tài)之關(guān)系

評點、插圖場域交集在明清之際的小說圖像本中并未得到系統(tǒng)彰顯,直觀表征是以繪畫語系符號干預(yù)小說插圖的建構(gòu)。不過,明代小說評點發(fā)展之初偏重于文本的注解、義釋,明清之際小說評點呈現(xiàn)高度自覺的文學(xué)場獨立意識,評點中繪畫語詞的功用偏于人物性格、情節(jié)演進等小說文本的理論闡釋與衍伸,清中后期《紅樓夢》等小說評點的畫學(xué)敘事較繁盛,版畫技藝卻處于紅衰翠減之時。因而明清木刻插圖本小說中評點“隱性圖像”轉(zhuǎn)化為插圖形態(tài)的直接案例較為少見。近代便捷的鉛石印技術(shù),為小說評點文本演為插圖提供基礎(chǔ),在快節(jié)奏商業(yè)出版語境中,評點干涉插圖生成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出版商通過插圖、評點、文本三位一體的刊本模式,從小說評點與插圖的內(nèi)生關(guān)聯(lián)出發(fā),明確了小說傳播鏈中圖像本編撰體例及讀者導(dǎo)向。

(一)小說評點干涉插圖的普遍現(xiàn)象

近代小說圖像本包含單評、集評、加批、增評、補注等評點形式,豐富了畫工文本接受,形成評點與插圖的內(nèi)生關(guān)聯(lián)。在盛行的古典小說情節(jié)插圖、人物繡像兩類圖像中,存在大量評點干預(yù)插圖生成的經(jīng)典作品。先以光緒十五年(1889)滬上石印本《增評補像全圖金玉緣》情節(jié)插圖為例,討論畫工之于評點文本的多維接受。滬上本《金玉緣》卷首人物繡像120幅,翻刻自王墀《增刻紅樓夢圖詠》,情節(jié)插圖240幅為畫工重繪,刊本囊括王希廉、姚燮、張新之三家評點。《金玉緣》評點內(nèi)容闌入大量畫學(xué)敘事文本,小說文本形構(gòu)的圖像空間觸發(fā)評點者審美介入,并被加以語象符號闡釋、定義、命名。評點敘事指涉繪畫內(nèi)容、情節(jié)關(guān)目,為畫工提供了繪圖便宜,茲選菁舉要,以《紅樓夢》十圖試析如下。

回目情節(jié)圖像映射文本依附評點第七回寶玉會秦鐘圖一會兒,果然帶了一個小后生來,較寶玉略瘦些,眉清目秀,……似在寶玉之上。張新之評:畫出一小后生,真能別開生面,曹、潘、沈、宋未必能然,問他何處得來藍本。第十回金氏受辱圖金氏聽了這一番話,……聽見秦氏有病,連提也不敢提了。姚燮評:寫得低聲下氣,活畫出含怒強忍之態(tài)。第十五回秦瓊卿得趣圖正在得趣,只見一人進來將他二人按住,……倒是那人“嗤”的一聲笑了,方知是寶玉。張新之評:頑皮如畫。第二十一回平兒救賈璉圖一席話,說的賈璉臉都黃了,在鳳姐身背后,只望著平兒殺雞抹脖使眼色求他遮蓋。張新之評:畫亦畫不出。第二十三回沁芳閘讀《西廂記》圖肩上擔(dān)著花鋤,花鋤上掛著紗囊,手內(nèi)拿著花帚?!?原來也是個銀樣镴槍頭。張新之評:絕妙出相。第二十六回瀟湘館春困圖只見黛玉在床上伸懶腰?!煊褡诖采?一面抬手整理鬢發(fā),一面笑向?qū)氂竦?“人家睡覺,你進來做什么?”張新之評:絕妙畫圖,乃此書造孽處?!质钱媹D。第二十八回薛寶釵羞籠紅麝串圖寶釵見他呆了,……丟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見黛玉登著門檻,嘴里咬著手帕笑。王希廉評:黛玉咬帕暗笑,想見已在門檻上偷看多時。第四十七回柳湘蓮拳打薛蟠圖湘蓮又擲下鞭子,用拳頭向他身上擂了幾下。……湘蓮又一拳。張新之評:斬截得像。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紅梅圖出了院門,四顧一望,并無二色,遠遠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卻似裝在玻璃盆內(nèi)一般。張新之評:點題異樣新穎,能敵千言。第六十二回史湘云醉臥芍藥圖果見湘云臥于山石僻處一個石凳子上,……又用鮫帕包了一包芍藥花瓣枕著。張新之評:而布景設(shè)色鮮艷異常,遂成絕妙畫本。

滬上本《金玉緣》240幅情節(jié)插圖,受小說評點干涉生成插圖近150幅,占比約63%。表中十處插圖,涵蓋小說評點影響畫工繪圖之基本方式。第一,評點以“畫圖”“出相”“得像”等繪畫語詞,直接提示圖像生成。《瀟湘館春困圖》敘寶玉瀟湘館見黛玉伸懶腰,黛玉于床間整理發(fā)髻,評點者連續(xù)以“畫圖”提示圖像出處,畫工忠實繪出“黛玉理發(fā)”之景。第二,評點以文本細節(jié)提示圖像時空表現(xiàn)形式。如《薛寶釵羞籠紅麝串圖》,插圖內(nèi)容以寶釵背向黛玉,黛玉隱于門檻外咬帕笑之,即對評點文本“黛玉咬帕暗笑,想見已在門檻上偷看多時”的接受。第三,評點以“點題”“上半文”“下半文”等立主腦標(biāo)回目方式給予畫工情節(jié)關(guān)要、高潮之“出像”提示。如《琉璃世界白雪紅梅圖》,以全知視角繪出寶玉處于“琉璃世界”之中,即畫工對“點題異樣新穎,能敵千言”的評點反饋。滬上石印本《金玉緣》頗能說明小說評點干預(yù)情節(jié)插圖生成傳播的現(xiàn)象。

評點干預(yù)插圖繪制,還表現(xiàn)為“評點文本”的文體圖像生成。小說評點畫學(xué)符號作為敘事之一種,本身亦承擔(dān)著圖像發(fā)生功用,此種情況并不多見,以清代小說《花月痕》的插圖本傳播最為典型?!痘ㄔ潞邸吩缙诳瘫敬婀饩w十四年(1888)福州吳玉田刊本、閩雙笏廬本二種,刊本無插圖,其第一個圖像本為上海書局本《繪圖花月姻緣》,卷首集人物繡像、情節(jié)插圖共34幅,有符雪樵評點。

圖1 上海書局本《勝地名流楔修上巳圖》

符氏五十二回眉批中,有二十四回評點闌入繪畫語象,干涉了小說情節(jié)插圖的生成。其中五回包含名畫式眉批,第六回名妓聚會眉批“如披《漢宮春曉圖》”,第十五回敘劉秋痕病態(tài)眉批“如披《太真病齒圖》”,第十六回韋癡珠、劉秋痕愉園雅集眉批“如披《韓熙載夜宴圖》”,第二十四回描繪劉秋痕病顏眉批“如披《西子捧心圖》”,第三十七回描繪忻州城百姓怡然之景眉批“儼然《桃花源圖》”。符氏以顧閎中、仇英等名家繪圖評點小說,其圖像本事在上海書局本《花月痕》中被轉(zhuǎn)化為小說插圖。如第六回眉批《漢宮春曉圖》,文本敘“此刻吹打停了,湘簾高卷,十枝花裊裊婷婷,都在兩席,也有說笑的,也有理鬢的,也有更衣的”。符氏評此景象似仇英所繪《漢宮春曉圖》,該回《勝地名流楔修上巳圖》(圖1)與明仇英《漢宮春曉圖》局部(圖2)相似?!秳俚孛餍ㄐ奚纤葓D》背景方位、建筑布局有模仿《漢宮春曉圖》痕跡,畫工繪制小說插圖時,對符雪樵“披圖”評點予以接受,并依此生成圖像內(nèi)容,衍生插圖文本表意。由此觀之,小說評點通過提示“出相”“得像”文本內(nèi)容、評點插圖成像兩類主要方式,干預(yù)情節(jié)圖像繪制。在《聊齋志異》《西游記》《三國演義》《蕩寇志》《說唐全傳》《三公案》等不同題材的近代古典小說圖像本中,評點干預(yù)情節(jié)插圖頗為常見,而評點與人物繡像之間的互文映射,無法付之闕如。

小說評點與人物繡像的主題一致,表現(xiàn)為人物身份標(biāo)志、形態(tài)舉止、背景設(shè)置等圖像內(nèi)容的繪制。以《蕩寇志》為例,其原刻本為咸豐三年(1853)本衙刊本,書首有人物繡像57幅,有范金門、紹循伯評點。光緒慎記書莊重刊《繪圖詳注蕩寇志全傳》時,人物繡像增至111幅,前57幅基于本衙本重繪,人物序列、像贊完全一致。在前57幅人物插圖中,茍恒、畢應(yīng)元、祝永清、陳麗卿、劉慧娘、金成英、孔厚、楊騰蛟、韋揚隱、唐猛十幀繡像得以重繪。評點影響了人物形態(tài)繪制,并以背景內(nèi)容關(guān)聯(lián)文本的情節(jié)演進。如本衙本“祝永清”繡像右持方天畫戟、左握墨筆,身披盔甲,表現(xiàn)其文武全才,慎記“祝永清”繡像內(nèi)容以一儒者披書燭下,若無圖題則無法辨識其為智勇雙全之“玉山郎祝永清”。慎記本人物繡像源自小說文本祝永清攻打猿臂寨,誤入陳希真、劉慧娘燕尾陣,是夜“永清悶悶不樂,披甲觀書”,而此處附有夾評“絕妙畫圖”。慎記畫工依據(jù)提示,對評點文本予以接受。再如金成英、唐猛人物繡像置于特定場景之中,畫師將其背景設(shè)定與評點指出的情節(jié)發(fā)展相互關(guān)聯(lián)。小說評點干預(yù)小說情節(jié)插圖、人物繡像繪制的具體方式較為直觀,評點與小說插圖的“像贊、圖注、鈐印”等圖像文本,存在主題表意同構(gòu)現(xiàn)象,二者并非簡單的場域互文,而是建立起小說評點、插圖、文本的三維立體交互關(guān)系。

(二)小說評點與插圖的像贊、鈐印、圖注主題同構(gòu)

評點與像贊、鈐印、圖注主題同構(gòu),見于小說情節(jié)插圖及人物繡像。光緒十二年同文書局本《詳注聊齋志異圖詠》,有插圖445幅,凡例云:“每圖題七絕一首,以當(dāng)款字?!⒁云肿瓰楦魇叫∮?,鈐之圖中,尤為新雋可喜?!泵糠鶊D像的題贊設(shè)為七言絕句,標(biāo)題繪以多種形式之鈐印。如首篇《考城隍》,以庠生宋燾夢中考取“河南城隍”神職卻請假孝養(yǎng)生母一事,為《聊齋》“仁孝”主旨立言,插圖題贊云:“人生百行孝為先,名義開宗第一篇。泣涕陳情子,假日歡承萱?!鳖}贊強調(diào)“行孝”為全篇“名義開宗”之旨,與清人但明倫、何守奇評點主旨一致。但氏篇末夾批:“一部大文章,以此開宗明義,見宇宙間惟仁孝兩字,生死難渝。”何守奇總評:“篇內(nèi)推本仁孝,尤為善之本務(wù)?!北M管同文書局刊印《聊齋》時出于排版考慮,將但、何評點刪去,插圖題贊主旨卻與兩家評點一致,形成間接的主題同構(gòu)。以同文本《聊齋》卷一篇目分析,除《考城隍》外,余十六則插圖題贊皆與評點主題形成互文表意,《瞳人語》《畫壁》《種梨》《嶗山道士》《畫皮》等小說插圖生成于小說文本,像贊承擔(dān)圖像表意功能并與評點形成主題同構(gòu)。此外,小說插圖、評點、文本還表現(xiàn)出三者互文現(xiàn)象,為《聊齋》主題提供立體解讀。如《種梨》文末以“異史氏曰”揭露小說主題,對世人慳吝愚昧予以勸警,與題贊、評點互文表意,《嶗山道士》但明倫評“文評自明”,其評點內(nèi)容即以文中“異史氏”評論“驕惰須臾者”為衍伸,與插圖題贊表意相同。同文書局《聊齋》插圖、評點、文本互文同構(gòu),降低閱讀難度,廣為讀者歡迎,其翻印本數(shù)量高達五十余種,促進了《聊齋》經(jīng)典化的形成。正因同文本《聊齋》插圖的題贊“可慰讀者心目”,晚清上海錦章圖書局翻印本《詳注聊齋志異圖詠》,將四百余種插圖圖題悉皆轉(zhuǎn)換為小說文本題詠,置于每篇之首。

小說評點與插圖鈐印產(chǎn)生表意同構(gòu),并與小說文本形成三維交互。小說插圖的鈐印具有點評功用,包括對小說人物性格、小說情節(jié)的評價,并反映評點主題,如聚珍堂《繡像紅樓夢》、大同書局《圖繪五才子奇書》、邗江味潛齋《新說西游記圖像》等。此類嵌入圖像之印章,延伸小說插圖主旨,激發(fā)文本意義增殖。晚清邗江味潛齋刊本《新說西游記圖像》較有代表性,其卷首人物繡像20幅,情節(jié)插圖120幅??静鍒D歷來受學(xué)者重視,不過百幅情節(jié)插圖的花式鈐印,至今無人關(guān)注,其鈐印的主題表意功能,與評點、文本產(chǎn)生關(guān)聯(lián),如下表所列前二十回鈐印文本。

回目鈐印回目鈐印回目鈐印回目鈐印第一回不壞金身第二回同清凈解第三回同登彼岸第四回知足不辱第五回胡鬧第六回有感必通第七回行法而已第八回獲持第九回報應(yīng)昭彰第十回自作孽第十一回燮理第十二回通靈第十三回逢兇化吉第十四回出頭第十五回降服第十六回□□第十七回伏魔第十八回木生第十九回真?zhèn)鞯诙亍酢?/p>

味潛齋本《西游記》100條插圖鈐印,既有對小說情節(jié)的點評,也有與小說評點形成主題同構(gòu)的。一是鈐印對小說插圖、文本情節(jié)之點評。如第二十四回、二十五回孫悟空等人竊取五觀莊人生果并摧毀果樹,師徒四人逃逸被鎮(zhèn)元大仙捉回后大鬧五莊觀。此二回《孫行者偷果圖》《鎮(zhèn)元仙追賊圖》插圖鈐印“作賊”“追之”,即對插圖內(nèi)容與小說情節(jié)的精要點評。二是鈐印文本與張書紳、陳士斌小說評點主題同構(gòu),此類鈐印占據(jù)大部。張書紳在《新說西游記》中以《大學(xué)》《孟子》思想為綱要附會小說文本,伸張《西游記》誠心正意、克己明德的儒家修身主題,插圖部分鈐印源于張書紳評點思想。如第七回孫悟空被困于五指山下,至五百年災(zāi)愆滿日被唐僧相救。張書紳評:“極寫妖猴之惡正是極寫妖猴之舊,為下新民作一反照?!貭t倒造,從新振理,是為下作新民一正照?!辈鍒D鈐印“行法而已”,該句出自《孟子·盡心下》:“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币饧淳有奚硇录?、振理明法以等待天命,與張書紳評點形成主題表意同構(gòu)。此外,像“知足不辱”“燮理”“以仁存心”“歷劫不磨”等鈐印俱與張氏評點主題產(chǎn)生互文關(guān)系,影響小說插圖的主題解讀,激發(fā)圖像文本表意延伸。

清悟一子陳士斌評本《西游真詮》闡揚“金丹大道,性命雙修”的道教思想主題,在《新說西游記圖像》插圖鈐印中得以系統(tǒng)表現(xiàn)。第一回《孫悟空出生圖》鈐印“不壞金身”,悟一子評曰:“能盡心知性而修持之,變成金身不壞,與天地齊壽也?!钡谑呕亍秾O悟空收豬八戒圖》插圖鈐印“木生”,悟一子評曰:“申猴屬金,金生水,西四北一,一五也;亥豬屬木,木生火,東三南二,一五也?!贝硕夭鍒D鈐印即是對悟一子金、木、水、火、土道教五行之說的文本接受,生成圖像道教主題。插圖鈐印還延伸插圖的情節(jié)表意功能,第三十二回,味潛齋將張書紳評點換為悟一子評點。此回金、銀角捉唐僧前,金角為唐僧師徒四人作圖像。悟一子總評云:“仙師恐讀者不解其中圖寫形容之義,特著‘畫影圖形’四字,一以示道體之神,一以寓形容之意?!辈鍒D鈐印“畫影”,即與悟一子評點產(chǎn)生主題互文,并激發(fā)插圖表意延伸,八戒巡山自驚自怪,“平頂山蓮花洞,金、銀兩大王,能不現(xiàn)當(dāng)前乎?”插圖鈐印提示觀者溯源小說文本,產(chǎn)生插圖文本的情節(jié)延伸。諸如鈐印“同清凈解”“同登彼岸”“有法無法”“坎離”等與悟一子評點之道教主題亦有互文關(guān)系,激發(fā)插圖情節(jié)表意衍伸的同時,建構(gòu)起插圖、評點、文本三者相通的主題。

在古典小說近代圖像本的傳播域中,小說評點與插圖題贊、鈐印存在文本間性,這一現(xiàn)象常見于人物繡像的編排設(shè)計中。同文書局《增像全圖三國演義》《增評補像全圖金玉緣》、慎記書莊《繪圖詳注蕩寇志全傳》、點石齋《三國志全圖演義》《東周列國全志》《繪圖鏡花緣》、廣百宋齋《繪圖增像西游記》《繡像封神演義》《繡像三國演義續(xù)編》、賞奇齋《精繪全圖校補隋唐演義》、上洋珍藝書局《校正繡像說岳全傳》、復(fù)古書齋《繪圖第二奇書林蘭香》、上洋書局《繪圖三公奇案》、上海書局《繪圖花月姻緣》、晚清刊本《今古奇觀圖詠》《繪圖野叟曝言》等諸類題材的古本小說,依據(jù)小說序時、本事、主題、評點等進行繡像的組合編排,頗有體例。以點石齋《東周列國志》、廣百宋齋《三國演義》為例。

光緒十四年點石齋本《東周列國志》,人物繡像48幅,情節(jié)插圖216幅,插圖本形態(tài)改變了清代盛行的人物繡像本傳統(tǒng)。蔡元放評本《東周列國志》現(xiàn)存最早刊本為清乾隆元年星聚堂本,有情插圖48幅。所知清代《東周列國志》人物繡像本中,12幅、24幅兩類繡像本最為常見,12幅繡像類如步月山房本、書成山房本等,24幅繡像類如金閶三槐堂本、漁古山房本、筑野書屋本等,每類繡像版式、內(nèi)容、像贊分別一致,此外仍有書業(yè)堂人物繡像20幅,福文堂人物繡像14幅。書業(yè)堂本本文未見,余四種刊本如表中所列。

版本刊印時間繡像序列館藏處書成山房本①咸豐四年(1854)周宣王、柳下惠、潁考叔、鄭莊公、管仲、晏平仲、宋襄公、養(yǎng)由基、范蠡、廉頗、甘羅、荊軻國家圖書館福文堂本②不詳周宣王、褒姒、鄭莊公、潁考叔、齊桓公、晏平仲、養(yǎng)由基、鐘無鹽、楚莊王、宋襄公、荀息、秦穆公、晉文公、先軫、孫武子、伍子胥、范蠡、西施、趙武靈王、廉頗、吳起、燕昭王、荊軻、秦始王廣東省立圖書館漁古山房本③不詳周宣王、周幽王、褒姒、鄭莊公、潁考叔、齊桓公、管仲、柳下惠、晉文公、楚莊王、晏子口、養(yǎng)由基、范蠡、西施、伍員、吳起、廉頗、秦穆公、甘羅、呂不韋、荊軻、秦始皇廣東省立圖書館點石齋本光緒十四年(1888)周宣王、褒姒、周平王、犬戎主、魯桓公、柳下惠、齊桓公、管仲、無鹽、晉文公、董狐、宋襄公、鄭武公、潁考叔、楚莊王、息夫人、養(yǎng)由基、申包胥、漁父、吳季子、吳王夫差、西施、孫武子、伍子胥、勾踐、范蠡、孟嘗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鬼谷子、蘇秦、魯仲連、趙武靈王、藺相如、廉頗、燕昭王、太子丹、荊軻、樊於期、秦穆公、百里奚、弄玉、張儀、商君、呂不韋、甘羅、秦始皇杭州市圖書館①②③(清)蔡元放:《東周列國志》,書成山房刊本,國家圖書館藏書。(清)蔡元放:《東周列國志》,福文堂刊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書。(清)蔡元放:《東周列國志》,清漁古山房刊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書。

較之清代木刻本,點石齋本《東周列國志》人物繡像數(shù)量擴容,畫師對部分繡像進行了遴選。其48幅人物繡像,總體按小說人物出場順序繪出,并按政治集團進行組合,如“齊桓公”繡像后分列“管仲、無鹽”等齊國賢士。這類排序為畫工遵循文本敘事序時和政治劃歸之表層,無法明晰人物繡像的生成、主題和觀念,即如果按照“尊卑、善惡、主次、親疏、時序”模式評判畫工的“批評與價值取向”,未免流于繡像表層觀念。例如,點石齋本繡像以“鄭武公”替換木刻本中的“鄭莊公”,并在齊國政治群臣中刪去“晏子”一幀,而其所增繡像除王侯將相之外,皆為仁義才德者,如戰(zhàn)國四公子、藺相如、廉頗等,畫工取像的邏輯評判標(biāo)準(zhǔn)可謂“旗幟鮮明”,畫工刪除舉動的原因如何?需進一步深究。

點石齋本《東周列國志》人物繡像的評贊書寫與蔡氏評點形成表意同構(gòu),其48幅人物繡像圖題主旨,與蔡元放“仁義禮智”評點主題一致。以“潁考叔”繡像為例,第五回鄭伯僭越周禮,蔡氏評“鄭國君臣,俱是一班奸險之人,所謂方以類聚。只得一潁考叔,略正道些,卻又孤掌難鳴”,認為潁考叔品行屬于“正道”。第七回潁考叔與公孫閼奪旗爭車被暗箭所殺,蔡氏評“考叔雖賢,不識大體,是質(zhì)美而學(xué)問不足者”??梢钥闯觯淘艑︵崌蠓驖}考叔的評價,并非經(jīng)傳史載之“純孝也”,而是綜合小說本事,評其為“品性質(zhì)美”但“學(xué)問不足”。點石齋本“潁考叔”插圖圖題云:“舍肉之謀,純孝其無愧耶,爭車之怒,全孝其忘諸耶,而今而后,小人有母,其猶得嘗小人之食耶。”畫工基于蔡元放對潁考叔“質(zhì)美而學(xué)問不足”的人物評斷,以文本“爭車”作為圖像繪制基礎(chǔ),準(zhǔn)確繪出蔡氏評介模式下的潁考叔形象。在人物繡像繪制取舍、排列模式中,此一行為更為明顯。書成山房、福文堂、漁古山房本均刊有“鄭莊公”“晏子”人物繡像,而點石齋本予以刪除。鄭國集團中政治、時間相粘的“鄭莊公、潁考叔”序列刻意轉(zhuǎn)換為“鄭武公、潁考叔”,木刻本均刊出“鄭莊公”繡像且圖題一致:“忍哉寤生,幽母殺弟,狡獪性成,流穢青史。”對鄭莊公持貶抑態(tài)度,點石齋本繡像替之以仁義之鄭武公,恰體現(xiàn)畫工向蔡氏評點的回歸。而刪去“晏子”繡像,似違背繡像選賢之舉,實際彰顯出畫工取像觀念。第六十九回晏子辯服楚王,蔡元放評之“過人之才”,第七十二回晏子設(shè)“爭桃計”殺齊國三杰,蔡評“不然,圖伯而自殺勇士,寧非失計”,針對晏子用桃計,則評“論功食桃,而令其自言,是教之以爭矣,斷非賢人所出”。即蔡元放認為晏子殺齊國三勇士并不是賢者舉動,為與正史評價“晏子”相區(qū)別,蔡氏批“按:此事不見經(jīng)傳,殆稗史之言耳”。也就是說,蔡元放對晏子非賢人的評價僅限于小說的一家言論,但畫工卻在眾多賢像能臣中獨棄晏子繡像,足見其排序、取像受蔡氏評點主旨影響之深。

無獨有偶,廣百宋齋《增像全圖三國演義》144幅人物繡像的圖題、序列、增刪等編撰行為,與小說評點主題形成同構(gòu)。廣百宋齋主人云:“卷首有增書中名人畫像,如漢獻帝、伏皇后、王司徒、袁紹、徐庶之類,為一百四十四幅。每幅俱加題贊?!睆V百宋齋及其畫工增設(shè)人物繡像取“書中名人”為粉本,并增像贊,此一觀念頗能反映出傳播鏈條中,小說文本、評點對于插圖體例的影響。毛宗崗在《讀三國志法》中對小說人物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評點,其詳略見于形象評騭、關(guān)系分類、文法散論等,有姓名人物者162名,與廣百宋齋本《三國演義》卷首144幅人物繡像相同者,比例達82%。廣為流傳的毛氏父子評點,培養(yǎng)了讀者關(guān)于《三國》人物形象的審美并倒逼畫工作出繪像選擇。

廣百宋齋本《三國演義》人物繡像題贊源于小說文本題詠詩及小說評點,試以評點與插圖題贊關(guān)系論之。第十二幅人物繡像“貂蟬”,小說插圖題贊云:“殄滅國賊,西施后身。漢翰臣宰,不及婦心。”表現(xiàn)出對貂蟬的表贊,認為其為西施后身且將相無法比及,與第八回貂蟬評點相同。毛氏評貂蟬:“為西施易,為貂蟬難?!抑^貂蟬之功,可書竹帛?!跸s一女子,豈不與麟閣、云臺并垂不朽哉!”并為貂蟬正名“最恨今人訛傳關(guān)公斬貂蟬之事。夫貂蟬無可斬之罪,而有可嘉之績,特為表而出之”。毛宗崗將貂蟬比作西施,認為貂蟬之功與麟閣、云臺并垂,“西施”語詞在小說文本未出現(xiàn),此處插圖題贊明顯生成于評點,且題贊主旨與毛氏評點相同,二者主題同構(gòu)。同樣,蔡伯喈繡像題贊,對董卓死后“貞士”懼禍而蔡邕感恩予以贊賞,并以“投閣人”典故悲憫其無端遭禍,插圖題贊的主題情感與毛氏評點一致。因而,廣百宋齋本144人物繡像的繪制取像,與小說評點主題關(guān)系十分緊密。

上述以近代風(fēng)行的古典小說插圖本為例,論證小說評點、插圖主題同構(gòu)的現(xiàn)象,還原書商、畫工編撰插圖對于小說評點、文本的多重接受。這一觀念并非單獨見于此類小說,在《封神演義》《隋唐演義》《三公案》《白圭志》《平山冷燕》《鏡花緣》《東西漢演義》《兒女英雄傳》《說唐征西傳》《說岳全傳》《南北宋傳》《英烈傳》《飛龍傳》《楊家將》等圖像本小說中,存在同樣行為。而就近代小說傳播而言,評點與插圖為核心的出版策略,彰顯出鮮明的出版功用。

三、插圖本傳播中小說評點、插圖的主要功能

書局以評點、插圖作為重要刊行策略,并將其內(nèi)化于插圖的繪制之中,試圖構(gòu)建插圖、評點、文本三位一體的插圖本傳播模式,其目的在于讀者購買,實現(xiàn)商業(yè)盈利。從文學(xué)傳播角度而言,近代評點與插圖的內(nèi)生關(guān)聯(lián),在近代古本小說傳播中功用如何,此一問題值得探討。

(一)評點、插圖的讀者導(dǎo)向功能

近代書局有關(guān)小說評點的遴選、插圖的繪制,目的在于適應(yīng)讀者層次的復(fù)雜性。較之明清時期小說讀者,晚近小說讀者群體構(gòu)成較為復(fù)雜。梁啟超《譯印政治小說序》概括晚清小說讀者:“于是彼中綴學(xué)之子,黌塾之暇,手之口之,下而兵丁,而巿儈,而農(nóng)氓,而工匠,而車夫馬卒,而婦女,而童孺,靡不手之口之?!苯≌f讀者構(gòu)成上至文士大夫,下至兒童婦孺,群體復(fù)雜化迫使書局在出版小說時轉(zhuǎn)變刊印策略。光緒文宜書局刊《繪圖富翁醒世傳》,夢花館主江陰香按語云:“近為好好先生加以總評,明白充暢,宣泄余蘊,務(wù)使蕓蕓眾生咸曉恕于君子小人之界限,只在此義利兩途耳。”文宜書局為小說加評,以實現(xiàn)主題“明白充暢”,滿足“蕓蕓眾生”的讀者閱讀需求,實現(xiàn)義、利雙重目的。在“增像全圖”“全圖加批”“繪圖評點”等小說刊印的通行觀念之下,近代書局通過評點、插圖、文本三位一體的小說體例編撰,形諸插圖本傳播載體,表現(xiàn)出為不同文化階層的小說讀者服務(wù)的功能導(dǎo)向。

小說“評點”“插圖”“文本”立體互文的形成,以滿足讀者需求的多樣性為重點。近代文化水平較高的讀者,閱讀小說插圖時,關(guān)注其圖題的像贊、鈐印、圖注等文字,甚至自發(fā)題贊,抒發(fā)不平之氣。小說家吳趼人曾于《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中,借九死一生、吳繼之表達出“為圖題贊”的行為,二人為《金陵圖》題詞并附加“山河有恙”憂國之主題。該回九死一生為吳繼之題“梅花斜月美人圖”贊詩,以離情愁緒為詞眼:“不然,只管贊梅花的清幽,美人的標(biāo)志,有甚意思呢?”為插圖題贊抒發(fā)情感,似為清代文人讀者慣有之,而在小說插圖中亦為常見。光緒三十年(1904),金山《覺民》第七期“青年思潮”欄目,刊載署名“靈石”之“讀《黑奴吁天錄》”,其末云:

我讀《吁天錄》,以哭黑人之淚,以哭黃人……。我愿書場茶肆演小說以謀生者,亦奉此《吁天錄》,竭其平生之長,將摹繪其酸苦之情狀、殘酷之手段,以喚醒我國民。我欲求海上名畫師,將四十二章各繪一圖,我愿以粗拙之筆,圖系一詩,以與《聊齋志異》爭聲價,庶婦孺貪觀,易投俗好。

署名“靈石”的讀者因《吁天錄》主題生發(fā)情感共鳴,愿請上海畫家為小說作畫,并以其粗拙之筆為圖像作題贊,以類比《聊齋志異圖詠》,滿足婦孺讀者審美愛好,借之喚醒國民。靈石作為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之讀者,針對《黑奴吁天錄》提出“作圖評贊”讀者要求,頗能反映文人讀者對小說插圖、評贊、文本的綜合需求,某種程度上與晚近古典小說“評點式插圖”的書局策略不謀而合。點石齋本《東周列國全志》人物繡像,“畫師悉仿元人遺意,更乞四方名士,飾以韻語,摛以藻詞,或仿韋杜遺聲,或效馬班評贊……”。敦請名公效仿“馬班”評贊,足見其對繡像及贊語的重視程度。同文書局本《金玉緣》為人物繡像作評贊亦滿足讀者之需,華陽仙裔《金玉緣》序跋云其插圖:“彼姑妄言,我參別解。一人一贊,一卷一圖,或合或分,生漸生悟。茶初酒半,燈燼香溫,其求諸南華之解脫乎,抑寄諸北苑之豐神乎。”認為《紅樓夢》卷首人物繡像、評贊,可以使觀者產(chǎn)生心靈慰藉,并獲得“南華解脫”“北苑豐神”之感。此間同文書局版《聊齋志異圖詠》序跋指出:“又每圖各系七絕一首,抉海內(nèi)詩人之心肝,為圖中之眉目,以是游目騁懷,洵可樂也?!蓖臅直尽读凝S》插圖與題贊目的,與《紅樓夢》一般,意在撫慰讀者心靈,使讀者審美需求得到滿足。此類小說插圖題贊與小說評點關(guān)聯(lián)緊密,并與讀者文本閱讀取向構(gòu)成審美順勢。

書局商人在出版古典小說時將評點與插圖勾連成系,充分使插圖、評點、文本多向交互,從插圖本的視覺表意至圖文關(guān)系全面考量讀者的審美需求。針對文化水平不高的市民讀者,小說評點與插圖幫助其降低閱讀障礙,使插圖本通俗易懂,進而增加小說閱讀之興趣,語義深奧的《聊齋》,因書局“評點”與“插圖”的通俗化出版策略,婦孺孩童被吸引,購買這部文言小說。讀者階層的復(fù)雜性和需求的多樣性,使得近代書局在出版插圖本小說時,建構(gòu)起文學(xué)場域插圖、評點、文本三者之間的互文見義,而三者“主題同構(gòu)”為小說圖像本提供了較為精確的大眾市場定位。

(二)評點、插圖的商業(yè)出版功能

在商業(yè)利益刺激下,小說評點、插圖體現(xiàn)出共通性質(zhì)的出版功用。首先,評點與插圖的雙重“名公效應(yīng)”。為小說繪圖、小說底本選用“名家點評”,插圖敦聘名手繪圖,是近代古典小說插圖本常用的廣告策略。近代較早的石印本小說《西湖拾遺》,申報館再版時稱“本館現(xiàn)在覓得原本,重加校讎,排印問世,并請名手精繪圖像九葉”,以“名公繪圖”開風(fēng)氣之先。光緒九年點石齋刊印王墀《增刻紅樓夢圖詠》,以“青山山農(nóng)屢為之評論題詠”“華亭改七薌居士分繪為圖”作為評點、插圖“名公之引”,突出“澄江王蕓階爰將書中諸美分繪百二十圖,各系以事,視七薌本幾倍之”廣告內(nèi)容。出版《東周列國志》時,點石齋不但聘請名手繪圖,還特表插圖圖題“更乞四方名士,飾以韻語”。光緒十七年圖書集成局本《繡像三國演義》,其插圖“每回倩名手繪圖”,評點則“書中行列井然,圈點精妙”。王韜為點石齋本《淞隱漫錄》《淞隱續(xù)錄》《鏡花緣》、味潛齋本《西游記》、大同書局本《水滸傳》作序,于其中分別指出“名公繪圖”,強調(diào)刊本名公效應(yīng)。而其后的廣百宋齋《東西漢演義》、春草堂主人《夢中緣》、理文軒《聽月樓》、圖書集成局《續(xù)今古奇觀》《后施公案》、煥文書局《西游記》《后列國志》、奎光齋《蓋三國》、珍藝書局《清列傳》《新史奇觀》、文宜書局《續(xù)楊家將》等,均于《申報》銷售廣告中強調(diào)“名家”評點及“名公”“名手”繪圖。此一現(xiàn)象表明,近代書局刊印古典小說插圖本時,將“名公”衍化為通行觀念,無論評點者、繪制者是否為“名公”,刊本皆借此效應(yīng)吸引讀者,提高銷量。

其次,小說評點、插圖作為商業(yè)盜版之功用。近代小說盜版行為中,常見的有整本盜印和增刪名目。一是書局利用照相石印技術(shù)優(yōu)勢,將小說評點、插圖照搬挪用。如同文書局本《詳注聊齋志異圖詠》被知不足齋、鴻文書局、久敬齋等五十多家書局整本翻印,其他如四大名著、《封神演義》《隋唐演義》《包公奇案》《三公案》《小五義》《平山冷燕》《花月痕》《聽月樓》《鼎盛萬年清》《說岳全傳》《說唐征西傳》《南北宋傳》《廿十四史演義》《東西漢演義》《女仙外史》《西湖佳話》《熙朝快史》《兒女英雄傳》《永慶升平全傳》等各類題材小說均被整本盜印過,且售價較為低廉。二是書局對插圖、評點等內(nèi)容進行增刪,借以吸引讀者。近代出版機構(gòu)點石齋、同文書局、廣百宋齋、上海書局、圖書集成局、珍藝書局、煥文書局、文寶書局、章福記書局、廣益書局等均采用此方式出版小說。煥文書局出版《西游記》,強調(diào)“但從圣嘆先生批后,未有人詳添注,終嫌詞意間未能顯豁呈露。茲本局主人特邀博雅者逐回添加眉批,俾閱一目了然,而各中真味且不思而自得也”。盡管書局在廣告中稱“邀博雅者添加眉批”,但眉批內(nèi)容與張書紳評點完全一致,且該本20幅人物繡像翻印邗江味潛齋本《西游記》,情節(jié)插圖則盜印廣百宋齋本《西游記》,僅將二幅合并為“上下層樓”的版式變化。圖書集成局出版《繪圖三國演義》,于《申報》刊載兩條廣告,第一則為“其中眉批圈點,悉照原刻,卷首仍列繡像,每回各系圖說”,公開“悉照原刻”盜印行為,第二則稱“而又卷首冠以繡像,每回更倩名手繪圖。書中行列盡然,圈點精妙,茶余飯后,實堪消遣”,將“悉照原刻”之繡像明目張膽變成“倩名手繪圖”,并以圈點精妙欺世盜名,實際上,圖書集局刊本僅僅減少了插圖數(shù)量和評點內(nèi)容,并無革新。

近代書局刊印的小說廣告數(shù)量繁盛,據(jù)陳大康統(tǒng)計,“現(xiàn)所知至少有2859條與小說有關(guān)的廣告見于136家報刊”,自著單行本小說有821種,廣告涉及566條,廣告涉及占比達68.94%。而就《申報》200條古典小說插圖本廣告而言,其占自主小說廣告比高達35.33%,比例十分之高。前文所論,涉及小說評點、插圖內(nèi)容的廣告占插圖本小說廣告比為90%,透過各大書局的廣告策略,將階段時間內(nèi)的廣告結(jié)合小說刊本分析,可以得出,小說評點、插圖成為近代書局古典小說插圖本廣告之核心,其內(nèi)容與數(shù)量的增添刪節(jié)成為重點。小說評點與插圖的商業(yè)功用十分顯著,某種程度而言,共同成為書局盜版小說掩飾之“障眼法”。

綜上,近代古典小說插圖本視域中,小說插圖、評點呈現(xiàn)鮮明的讀者導(dǎo)向和商業(yè)功用。當(dāng)然,小說插圖、評點之于插圖本功用,仍包含敘事轉(zhuǎn)換、文體演進、續(xù)書編創(chuàng)等,此處拈出讀者、商業(yè)兩種,亦為反映插圖、評點之普遍而主要功能,以期討論評點、插圖內(nèi)外表征關(guān)聯(lián)下的插圖本小說傳播意義。

通過評點、插圖之小說內(nèi)部體例考察古典小說插圖本的近代流播,依據(jù)版本實際和傳播表征,由內(nèi)而外、由表及里,能夠較為真實地還原古典小說在近代演變的軌跡。而其內(nèi)部編撰之核心,評點、插圖、文本的三位一體及互文同構(gòu),亦能說明近代小說插圖生產(chǎn)的多維接受和演進觀念。受此影響,小說評點、插圖滿足了各階層讀者閱讀需求,并充當(dāng)“名公效應(yīng)”和“盜版噱頭”功用,將古典小說深度推介并塑成經(jīng)典。而評點、插圖內(nèi)外經(jīng)驗?zāi)J剑瑸椤对鲎⒗L圖官場現(xiàn)形記》《文明小史》《伊索寓言》《塊肉余生記》等近代新著、翻印小說插圖本提供了借鑒。小說評點、插圖、文本三者一體,場域交互,更說明插圖本小說之“插圖”研究,應(yīng)當(dāng)突破表層模式,回歸版本演變、文體演進、出版文化、讀者需求、時代環(huán)境等系列鏈條之內(nèi),探討明清插圖本小說的實際風(fēng)貌。

金溪县| 新邵县| 乌海市| 多伦县| 桦南县| 子长县| 定兴县| 峨边| 霍州市| 聂荣县| 牡丹江市| 民权县| 娱乐| 辉南县| 宜川县| 镇原县| 新郑市| 衡阳县| 安化县| 大新县| 长沙市| 安阳县| 宁晋县| 盘山县| 井陉县| 阳春市| 肥乡县| 利川市| 潼关县| 西乌珠穆沁旗| 邮箱| 克什克腾旗| 英吉沙县| 井研县| 彩票| 宁河县| 安达市| 同江市| 兴安盟| 萨嘎县| 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