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國華
(江西省豐城市人民醫(yī)院肛腸科,江西豐城 331100)
我國肛瘺的發(fā)病率較高,以20~40歲青壯年為主,且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高位肛瘺是指瘺管超越肛管直腸環(huán)以上,是臨床常見直腸疾病,臨床治療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1-3],但受多種因素影響,使得常規(guī)手術治療效果較差,預后難以令人滿意,且術后易受創(chuàng)口感染影響,愈合難度增加,引起功能控制失調[4]。本院開展了肛瘺切除術聯合掛線法治療并評價其干預效果。
選擇2018年11月—2019年5月江西省豐城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高位肛瘺患者48例,均符合相關臨床診斷標準[5]。按照隨機數字表分為兩組,每組24例。觀察組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齡為24~58歲,平均(37.41±4.68)歲;病程為6個月~ 4年,平均病程為(2.25±0.33)年。對照組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齡為25~58歲,平均(38.11±4.18)歲;病程為7個月~4年,平均病程為(2.34±0.41)年。兩組患者的上述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協議書。排除:外傷引發(fā)疾病者,克羅恩病引發(fā)疾病者,結核病引發(fā)疾病者,潰瘍性結腸炎引發(fā)疾病者,合并肝腎功能障礙者,哺乳期、妊娠期婦女。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肛瘺切除術:患者取截石位,常規(guī)皮膚消毒,鋪好無菌單,探查瘺管方向和內口、遞探診從外口插入內口穿出;沿著瘺管內、外之間的皮膚和黏膜切開,直到瘺管壁全部切除,有齒鑷、23號刀片切開,通過組織剪、紋式鉗將瘺管壁進行剝離;最后通過圓針4號線進行全程縫合,三角針1號線縫合皮膚,凡士林紗布塞入以后,覆蓋切口。觀察組采用肛瘺切除術聯合掛線法治療:患者在術前完善相關血常規(guī)、生化、胸部X線檢查,合并有并發(fā)癥的患者需要內科處理后再接受手術;患者術前進行排尿并清潔灌腸。對患者實施骶管麻醉,根據肛瘺位置,采取屈膝側臥位或者截石位;對患者常規(guī)進行肛管直腸腔的常規(guī)清潔消毒。麻醉見效后,充分擴肛,消毒肛管上皮、直腸下段黏膜。根據直腸指診、探針檢查情況,查找肛瘺切口,明確肛瘺的數量、位置。根據患者肛瘺的不同分類,采取不同的手術方法。高位單純性肛瘺患者,實施切開掛線術;高位復雜性肛瘺患者,實施支管切開曠置引流主管掛線術。患者術后2 d內,控制大便,常規(guī)抗感染,高錳酸鉀坐浴。密切觀察切口出血情況、感染發(fā)生情況。換藥頻率為2次/周,觀察組適當調整橡皮筋的松緊度。隨訪1年,觀察療效、平均創(chuàng)面面積、傷口平均愈合時間、肛門功能評分以及疼痛評分。
療效評價[6]:患者癥狀消失,肛瘺愈合,隨訪1年無復發(fā)為痊愈;患者癥狀消失,肛瘺愈合,隨訪1年復發(fā)為顯效;患者癥狀消失,肛瘺愈合,隨訪半年復發(fā)為有效;經治療后肛瘺未愈為無效??傆行?(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肛門功能評分[7]: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后,通過肛門失禁Wexner評分系統(tǒng)對患者肛門功能進行評估,分值范圍為0~2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肛門功能越差。
疼痛評分[8]:采取視覺疼痛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價,分值范圍為0~10分,分值越高,患者疼痛越嚴重。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100.00%,高于對照組的75.00%(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 (n/%)
觀察組平均創(chuàng)面面積較小,傷口平均愈合時間較短,肛門功能評分較低,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24 h、7 d疼痛評分也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2 兩組創(chuàng)面面積、傷口愈合時間、肛門功能評分和術后疼痛評分對比 (±s)
表2 兩組創(chuàng)面面積、傷口愈合時間、肛門功能評分和術后疼痛評分對比 (±s)
分組 平均創(chuàng)面面積/cm2 傷口平均愈合時間/d 肛門功能評分/分 術后疼痛評分/分術后24 h 術后7 d觀察組(N=24) 4.68±0.33 25.01±3.58 0.92±0.11 5.97±0.67 2.95±0.42對照組(N=24) 6.51±0.41 30.11±5.38 4.26±0.42 7.77±1.05 5.37±0.79 t值 27.167 6.979 8.654 13.161 28.22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高位肛瘺是臨床肛腸科常見病癥,多因直腸膿腫破潰感染而發(fā)病,臨床上需積極治療避免發(fā)生反復破潰、切開引流等情況,從而影響預后[9-10]?,F階段對高位肛瘺的治療,只有通過手術治療才能達到根治的效果。手術中一方面要充分暴露瘺管以完全引流,祛除變性壞死組織,減少復發(fā);另外一方面還需注意要減少肛門括約肌損傷,避免發(fā)生肛門功能障礙、嚴重畸形等并發(fā)癥,尤其是肛門失禁等后遺癥,降低肛瘺復發(fā)風險[11-12]。
為保留肛門正常功能,需要結合患者實際情況、肛瘺位置等,尋找合適的內口。一般情況下,肛瘺內口位置大多是在肛竇內部,可以通過直腸指診、肛鏡、探診等方法尋找內口[13]。在實施探針檢查時需要動作輕柔,避免造成假內口[14]。根據手術實際情況,在主切口臨近位置造一切口,表現為放射狀,從而發(fā)揮促進對口引流、加速切口愈合的效果,利于患者術后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平均創(chuàng)面面積較小,傷口平均愈合時間較短,肛門功能評分、術后疼痛評分亦低于對照組(P均<0.05)。掌握高位肛瘺的發(fā)病原因、發(fā)病機制,以及相關解剖學知識,通過肛瘺切除術聯合掛線法治療,尋找和處理內口,是治療成功的關鍵。不合適的手術方式,會因暴露不充分而遺留腐敗壞死的組織和盲管。瘺管處理不合適,則會增加肛瘺的復發(fā)。關于支管方面,需要盡可能的切除或充分引流,避免發(fā)生死腔。對于創(chuàng)面,則需要做好徹底的消毒工作,避免縫合過程中造成創(chuàng)面污染,從而減少愈合時間。當然,關于其遠期預后,則需要擴大樣本量,做更深入的研究。相信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高位肛瘺的治療效果,將會不斷得到提高。
總之,肛瘺切除術聯合掛線法治療能夠改善高位肛瘺的臨床療效,縮短傷口平均愈合時間,減小創(chuàng)面面積,降低術后肛門功能評分和疼痛評分,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