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廣東四會陶塘墓地 晚唐時期中央權力對嶺南地區(qū)的滲透

2021-05-07 14:34:37唐曉雯
大眾考古 2021年10期
關鍵詞:牙子墓主磚雕

唐曉雯

嶺南向來是中央王朝在教化上重點關注的地區(qū),唐代安史之亂后,均田制趨于崩潰,戰(zhàn)火與災荒使大量農民離開故土,向邊地或南方遷徙,從而推動了南方地區(qū)的新一輪開發(fā)。同時,經過不少文人士大夫的教化,嶺南地區(qū)的移風易俗也在慢慢發(fā)生。關注研究中晚唐之際政治社會的大變革,將目光投注在地處中央權力影響邊緣帶的嶺南地區(qū),從禮制的角度觀察墓葬相關情況,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窗口。

陶塘M1

嶺南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晚唐墓葬以中小型墓葬為主,從已公布的考古資料看,有30多座,主要是磚室墓和土坑墓,隨葬品數(shù)量不多。其中四會陶塘M1是目前唯一一座出土具有明顯中原文化特征的生肖磚雕的墓葬。據《新唐書·地理志》,四會在唐代為嶺南道都督府所在的南??は碌囊粋€州縣,離地方政治核心區(qū)不遠。

根據發(fā)掘報告,陶塘M1位于四會城郊20余公里處,為長方形單室券頂墓,由墓壙和墓室組成。發(fā)掘時墓壙已遭破壞,封門也部分被破壞。整個墓室高0.98米,寬0.85米,長3.16米,規(guī)模非常小。由于遭到盜擾破壞,因此墓中僅出土10塊生肖磚雕、棺釘和3件青瓷器,從制作技法和質地上來看都較為普通。

墓葬鋪底以青磚作“人”字形鋪砌,這是魏晉以來的常見做法。墓壁60厘米高處以長方形磚在墓室一周做出菱角牙子裝飾。菱角牙子指的是菱角檐突出的等腰三角形裝飾部分,菱角檐是古代建筑中常見的磚檐做法。墓主是想在墓室中營造出生前居室的感覺,因此選用了建筑中隨處可見的、甚至有可能是其家里正在使用的菱角檐。至于為何沒有選擇在墓葬中更常見的仿斗拱設計,有可能是經費有限,畢竟斗拱這一類構件要應用到墓葬中需要單獨燒制,而菱角牙子裝飾僅用長方形磚就能夠完成。就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所見,菱角牙子裝飾極少出現(xiàn)于晚唐墓葬中。早前廣東地區(qū)有關菱角牙子裝飾的考古發(fā)現(xiàn)可追溯到高要晉墓和博羅初唐墓。這三座墓葬之間年代跨度大,在某種程度上說明菱角牙子這一少見于他處的墓葬裝飾在廣東地區(qū)有著淵源深遠的傳承。

從棺釘散落的位置來看,應是在墓室中間設棺,兩端空出一定的距離放置陪葬品,3件青瓷器被放置在墓室的兩端。瓷器皆青黃釉,外壁涂半釉,其中2件青瓷碗是旋削玉璧底,形制和制作技法都是廣東地區(qū)中晚唐所流行的,成為了墓葬斷代的重要依據。10塊生肖磚雕被豎立放置,緊貼墓壁一周。生肖磚雕高度在26—30厘米,有梯形和長方形兩種形制,采用獸首人身立像形式,立像旁刻相對應的天干字樣。該樣式流行于盛唐至晚唐五代的中原地區(qū),南方也有這種樣式生肖磚雕的發(fā)現(xiàn),年代較晚的是福建連江宋墓中的十二生肖磚雕,較早的是廣西梧州木鐸沖遺址中晚期唐墓M5出土的6件。陶塘M1出土10塊生肖磚雕,獨缺虎和兔,發(fā)掘報告中并未對失去的這兩塊磚雕下定論,因此我們也難以知道其到底是被盜的,還是由于墓主自身的原因沒有放置。從墓室平剖面圖來看,子鼠占據北方,其他生肖俑按順時針方向排列,兩邊對應。從排列順序來看,應當是預留有寅虎的位置,但卯兔似乎并沒有足夠的空間放置。大膽猜測,很可能墓主本身生肖為兔,因此當他頭朝外躺在墓葬內時,就彌補了卯兔的缺失。

陶塘M1的墓頂是單券,起券時為了調整券的弧度,在刀形磚中夾楔陶片。這種起券做法在早期券頂流行的時候十分常見,但隨著券頂制作技藝的進步和普及已經趨于消失。由此可知,制作此墓室的工匠對于券頂制作技術并不熟練。

喪葬制度與墓主人身份

唐宋時期是整個中國社會禮制下行的開端。開元二十年(732年)開始頒行全國的《大唐開元禮》中第一次提及了庶人的喪葬禮儀,此后庶人喪禮又在元和年間(806—820年)進一步細化,并令行天下。2003年,榮新江先生和小田義久先生整理敦煌、吐魯番兩地出土文書時,先后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大唐開元禮》殘片,這些殘片的年代應在盛唐時期,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有唐一代禮制規(guī)定對于邊遠地區(qū)的影響。同時,《唐會要》中記載,會昌元年(841年),御史臺上書“奏請條流京城文武百僚及庶人喪葬事”,其中特別提到“伏乞圣恩,宣下京兆府,令準此條流,宣示一切供作行人,散榜城市及諸城門,令知所守。如有違犯,先罪供造行人賈售之罪,庶其明器并用瓦木,永無僭差”??梢姰敃r朝廷對于明器的制造和使用有著某種程度的制約措施,雖然會昌元年的這一奏疏從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似未真正實施,但大部分唐代的墓葬仍然是遵守等級制度及規(guī)范的。因此,四會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這一晚唐墓葬,其在禮制等方面也應當受到了中央政府相關規(guī)定的制約。

自漢代開始,事死如事生的觀念深入民心,不少墓葬都竭盡所能營造與生前居室相似的環(huán)境,或表達生人對于地下世界的一定程度的想象。這股風氣在魏晉小有遏制,又在隋唐盛世再回高峰。下層官吏和平民墓葬雖然沒有太多精美的隨葬品,也沒有宏偉的墓室構筑,仍是當時社會狀況的一個真實寫照。有品級的官員貴族甚至帝王墓葬,他們的一切喪葬行為都受到規(guī)章制度的嚴格約束。小型墓葬,尤其是皇權難以影響到的邊地的下層官吏和平民墓葬,反而自由度更高,敢于嘗試新事物、新形式。

陶塘M1就是這類的小型墓葬。從墓葬情況來看,墓主應該是一位流外的小官。在墓室營造時,敢于加入較新的文化元素,并且有能力去制作磚室墓,這就說明墓主應當有一定的家財,不是普通平民。普通平民無法實現(xiàn)這些營造設計的想法,而高等級官員和貴族不敢嘗試,唯有有機會接觸新文化因素,又不會受到太多禮制約束的鄉(xiāng)紳和下層官吏可以做到。

中央權力與中原文化對嶺南的滲透

從使用獸首人身立式十二生肖磚雕這種盛唐到晚唐五代流行在中原地區(qū)的陪葬品來看,墓主應該是對中原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到了晚唐五代,社會動蕩,不少墓葬中出土的生肖俑都不再講究子鼠坐于北方、后續(xù)生肖俑按順時針排列的放置形式,而是隨意放在墓葬中。但在嶺南地區(qū)的小郡縣,一位小官竟然可以準確按照生肖與天文歷法的聯(lián)系來布局,這是一件尤為值得關注的事。中國人奉行“落葉歸根”的喪葬習俗,因此官員死后一般都會回到家鄉(xiāng)安葬,嶺南道的中央派遣官員同樣如此。因此,在此地安葬的多半是出身嶺南的小官。一個嶺南本土官員對于來自中原的生肖陪葬品放置方式如此熟悉,有力地說明了中原文化對于嶺南本土民眾的滲透,顯見是嶺南移風易俗的成果之一。這必然不是出自工匠的手筆,因為這些工匠對于中原墓葬形式并不熟練,甚至不能很好地起券。

《唐會要》卷三十八記載了元和年間(806—820年)憲宗對于庶人喪葬的規(guī)定:“其明器任以瓦木為之,不得過二十五事;四神、十二時并在內,每事不得過七寸。”一寸合今3厘米多,而在陶塘M1中發(fā)現(xiàn)的生肖磚雕的高度每塊最少也有26厘米,這顯然是不符合當時庶人喪葬規(guī)定的。同樣的規(guī)定中,五品以下九品以上則可以限制在一尺以內,恰好就屬于陶塘M1磚雕的尺寸范圍。

天一閣藏鈔本《天圣令》后附的《喪葬令》對有唐一代的喪葬等級制度做了極大的補充,吳麗娛在《關于唐<喪葬令>復原的再檢討》一文中據此對唐代《喪葬令》做了相關研究與釋讀還原,她指出“諸明器”條的內容為:“諸明器,別敕葬者供,余并私備。三品以上九十事,五品以上六十事,九品以上四十事。當壙、當野、祖明、地軸、?馬、偶人,其高各一尺;其余音聲隊與僮仆之屬,威儀服玩,各視生之品秩所有,以瓦木為之,其長率七寸?!比欢渲信既说任锲返某叽?,如果按照現(xiàn)有的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基本都存在逾制的現(xiàn)象,因此程義等在《<唐令喪葬令>諸明器條復原的再討論》一文中主張應為“其高不過二尺余”。此外,關于明器定義的界定,似乎并未形成統(tǒng)一的規(guī)定。

與陶塘M1墓葬大小相似、地域及時代相近且基本完整的廣州皇帝崗木槨墓,隨葬遺物30余件,還出土了一批木偶人,形制猶存的偶人高度約38厘米,若按照程義等主張的“二尺之內”來看,是符合當時的喪葬規(guī)定的。另外該墓葬中還出土有一批銅鎏金飾物。如果明器是指所有隨葬品的話,則明顯存在逾制,但不少等級明確的墓葬中都有銀制品或鎏金制品出土,如公元795年下葬于長安龍首原的同樣出土有獸首人身生肖立俑的唐西昌縣令夫人史氏墓,即使被破壞,也仍出土有銅鎏金帽釘。史氏的丈夫為七品縣令,其下葬形式依其丈夫官員品級,同樣為正七品,且又是天子腳下的小型墓葬,應當能夠說明飾物這一類可能為墓主生前使用而不是專門為下葬而制作的物品,并不算在明器之中。梧州木鐸沖遺址M5年代相對較早,但與陶塘M1大小相近,且保存基本完整。該墓葬出土有地軸與鎮(zhèn)墓獸,生肖俑也皆在二尺以下,隨葬器物22件,同樣有金銀器,也基本符合規(guī)定。

這些墓葬中的遺跡現(xiàn)象有力證明了雖然中央政府的喪葬等級規(guī)定并不細致,甚至也沒有確切的懲罰措施,但是仍然被基本完整地執(zhí)行著。即使晚唐政府的中央集權受到削弱,但政府的禮制律法機器,仍然能夠在邊地有效地運行。

四會陶塘M1雖然是一個沒有太多隨葬品,墓葬情況保存得也不算太好的小型墓葬,但其中仍有許多值得關注的地方。在遠離政治中心的嶺南邊地,這些與中原幾乎同步的墓葬現(xiàn)象是彌足珍貴的,展現(xiàn)了邊地對于中原文化的接納、吸收與學習。這種交流出現(xiàn)在晚唐,可能是戰(zhàn)亂與遷徙帶來的,而這還有待更多的考古發(fā)現(xiàn)和研究來進一步說明。

從墓葬的這些發(fā)現(xiàn),我們也可以看到,晚唐時期邊地的社會生活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并且在經過與當?shù)匚幕鐣娜诤现螅砸环N新的姿態(tài)出現(xiàn)。這或許就是菱角牙子裝飾會出現(xiàn)在嶺南地區(qū)墓葬中的原因,一方面繼承了中原傳統(tǒng)的事死如事生的觀念,另一方面則從當?shù)氐纳鐣洕鷮嶋H出發(fā),最終形成了這種特殊的遺跡現(xiàn)象。

(作者為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牙子墓主磚雕
幸好沒有錯過你
青年文摘(2022年16期)2022-12-05 09:13:24
山東出土元代磚雕壁畫墓群
泰興磚雕:方寸之間見大美
華人時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26
皮牙子,才是新疆菜的主角兒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遼寧法庫葉茂臺七號遼墓的年代及墓主身份
宋墓與孝子故事磚雕
收藏界(2018年3期)2018-10-10 05:33:56
“梳妝樓”墓主考淺析
與趙琦先生商榷
古代經紀人“牙子”
知識窗(2016年1期)2016-05-14 09:08:23
晉南金墓中的獅子磚雕
大眾考古(2015年8期)2015-06-26 08:44:40
佛学| 喜德县| 扶余县| 大埔县| 横山县| 武山县| 朝阳县| 西盟| 息烽县| 阜城县| 偃师市| 南澳县| 景泰县| 英超| 清徐县| 酉阳| 凉城县| 商水县| 沾化县| 海安县| 中江县| 佛坪县| 莱阳市| 靖宇县| 吉林省| 麻阳| 休宁县| 皋兰县| 崇左市| 卓资县| 津市市| 平山县| 宿迁市| 竹山县| 乐山市| 琼海市| 仙桃市| 当雄县| 固原市| 福海县| 尚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