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第一要素是語言能力。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言能力,成為小學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根據信息差理論,教師只有在真實的語境中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才能促進學生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本文結合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語篇教學,從解鎖信息差、架構信息差、挑戰(zhàn)信息差這三個方面闡述了如何發(fā)展小學生的語言能力,以期提高語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信息差;語篇教學;語言能力;真實語境
踐行語篇教學已成為英語教學的趨勢,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第一要素是語言能力。筆者通過培訓和教學反思發(fā)現(xiàn),在“整進整出”的語篇教學理念下,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須依托真實語境和交際任務。因此,筆者引入了信息差理論,在該理論的啟示下,研究了語篇教學中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路徑。
一、信息差視角下語言能力的發(fā)展途徑
語言能力是指在一定的語境下通過語言來表達思維意識的能力。語言是思維的載體,語言能力的提升需要思維的推動。思維產生于真實的交際意圖,而交際意圖的產生則是由信息差驅動的(見圖1)。在雙方信息不對等的前提下,需要通過交際手段互換信息,彌補信息缺失。沒有信息差,語言交際就失去了實際的意義和動力。在信息差活動中,教師(或教材)向交際雙方提供不同片段的信息,學生通過交流傳遞信息去填補信息差,以完成特定任務,并在此過程中提高英語語用能力(王松美,2003)。
二、語篇教學中信息差理論的運用策略
信息差理論認為,有信息差的交際才是真實的交際,學生只有在真實的交際中才能習得語言。根據語篇教學提倡的“整體輸入、整體輸出”的教學理念,在輸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呈現(xiàn)語篇的整體情境,借助信息差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與探索。在師、生、教材多方的真實互動中,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使用目標語言、構建語篇框架、獲得語篇意義。在輸出環(huán)節(jié),教師設計信息差任務,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生活場景中解決實際問題,檢測學生對目標語言的理解和語篇的綜合運用能力??梢姡谡Z篇教學中運用信息差理論,有利于高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
1.借助插圖,解鎖信息差
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圖文并茂,各語篇都配有精美的插圖。教材插圖作為教學輔助材料中最直觀、形象的書面內容,能促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蘇永超、張愛玉,2017)。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因此,教師應仔細研讀教材,充分挖掘插圖中的信息差,自然導入話題語境,為語篇學習打基礎。
教材的插圖整合了語篇的背景和主要情節(jié),有助于語篇的理解。學生通過插圖可以熟悉話題語境,解鎖信息差,進行合理預測。以PEP Book 7 Unit 6 How do you feel? B Lets talk為例,本課重點學習情緒的表達,插圖見圖2。
T: Who are they? How do they feel?
S1: They are Sarah, Sam and their mum. Sarah is worried and Sam is angry.
T: Yeah, Sam is angry. Please look carefully, why is he angry?
S2: Because he cant go to the zoo.
T: Good guessing! Now look more carefully! Is anybody missing in this family?
S3: Dad is not here.
T: Good job! It is 7 oclock in the morning. Where is dad now?
(結合Lets try 聽力練習中的背景知識合理猜測)
S4: He is in the bedroom, because he has a fever.
S5: Maybe he is sleeping on bed, because he feels bad.
T: From “Lets try” we know dad has a fever. So, can Sam and Sarah go to the zoo?
S6: They cant go to the zoo, because they should go to the hospital.
S7: Maybe yes. They can go to the zoo with mum.
…
2.借助思維導圖,架構信息差
理解語篇是語篇教學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理解語篇時,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語篇中各個成分之間的邏輯—語義關系,教師可以根據這種語篇框架來設計閱讀理解問題,而不是隨意地根據語篇中的某些信息來設計問題(程曉堂,2005)。因此,教師要從語篇的層面出發(fā),以“整體感知—聚焦細節(jié)—整體輸出”為原則,在仔細分析語篇的行文結構和內在邏輯后,統(tǒng)籌問題的設計,以邏輯為主線將問題串聯(lián)成鏈,在拋出信息差、彌補信息差、再拋出信息差的循環(huán)遞進過程中帶領學生梳理信息,搭建語篇的邏輯框架,為知識的內化和遷移做鋪墊。
思維導圖有利于引導學生梳理信息,利用信息點的內在關聯(lián)架構邏輯知識網。教師可以設計適當的思維可視圖,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軌跡呈現(xiàn)出來,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建構概念、厘清思路,而且還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思維方法(唐冰,2019)。教師應根據語篇的邏輯結構選擇恰當的思維導圖。以PEP Book 7 Unit 6 How do you feel? A Lets talk 為例。
(聽對話錄音)
T: Who is he? Whats he like?
S1: He is Mr Black. He is tall and strong.
T: What does he do?
Ss: He is a police officer.
(看對話視頻)
T: What does Mr Black often do?
Ss: He often chases the mice.
T: Why?
S2: Because the mice are bad. They hurt people.
(播放《黑貓警長》動畫片段)
T: Why do they hurt people? Lets watch a short video.
(學生觀看視頻并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T: You think the mice are so bad! So how does the cat feel about the mice and how do the mice feel when the cat chases them?
S3: The cat is very angry with the mice because they are so bad.
S4: The mice are afraid of the cat.
3.運用遷移,挑戰(zhàn)信息差
新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以學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樂偉國,2013)。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真實地運用語言,即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使用語言獲取信息、表達觀點。教師在設計拓展活動時,要以信息差理論為指導,任務情境要貼近生活實際,形式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目標要指向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和語篇表達能力的提升。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認識與熱愛”。在處理文化語篇材料時,教師應嘗試將外國優(yōu)秀文化遷移并運用到介紹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來。文化的遷移蘊含大量的信息差,對思維和語言能力都是一種挑戰(zhàn)。
以PEP Book 3 Recycle 2 Read aloud為例。本課重點是了解圣誕節(jié)文化,復習home、family、dinner time三個主題的核心句型和詞匯。教師帶領學生梳理圣誕節(jié)特有的文化,同時以做客為主線,提煉出文明做客的四個要素:稱贊朋友、認識家人、表達祝福、文明用餐。
T: For western people, they have Christmas. But in China, we have Chinese New Year. What do you do on Chinese New Year? Lets watch a video.
S1: We eat fish.
S2: I wear red clothes.
…
T: Well, let s discuss in groups of six.
接下來教師布置拓展任務:表演Mike 和John 到Chen Jie家過春節(jié)的故事,引導學生將春節(jié)的特色融合到文明做客的情境中。
三、結語
信息差理論對語篇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借助信息差,教師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交際語境和交流契機,讓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完整、真實的語言,并在此基礎上習得和運用語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鞏固語篇教學的效果,推動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qū)古林鎮(zhèn)布政小學)
參考文獻
[1]王松美.論外語教學課堂中信息差任務的原理與設計[J].山東外語教學,2003(3).
[2]蘇永超,張愛玉.小學高段英語單元教學中插圖的應用策略研究[J].英語教師,2017,17(3).
[3]程曉堂.基于語篇的語言教學途徑[J].國外外語教學,2005(1).
[4]唐冰.學思結合理念下小學“思維英語”的教學實踐[J].教育科學論壇,2018(26).
[5]樂偉國.小學英語語用能力培養(yǎng)實踐操略[M].寧波:寧波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