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葉青,劉菁蓉,葉翠河(新興縣人民醫(yī)院中醫(yī)康復科,廣東 新興527400)
吞咽障礙是腦卒中患者見并發(fā)癥之一,該病是由控制吞咽運動的神經功能受損所致,發(fā)生率約占腦卒中患者的22%~65%,臨床表現以飲水嗆咳、進食困難等為主,對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2]。目前臨床治療吞咽障礙多采用神經肌肉電刺激為主,雖然能一定程度上促進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復,但對腦損傷患者生活質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進而影響整體治療效果[3]。近年來,耳穴壓豆在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中取得顯著治療效果,其通過刺激各個穴位,進而有效促進吞咽功能的恢復[4]。但目前其運用于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的效果研究尚少?;诖?,筆者通過探討電刺激療法聯(lián)合耳穴壓豆技術對吞咽障礙患者的應用效果,以期為該治療方案在腦卒中后吞咽障礙中的運用提供參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4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60例,根據患者入院單雙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51~70(59.73±5.43)歲。對照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40~83(59.68±5.40)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中醫(yī)診斷符合《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5]中的相關診斷標準;(2)西醫(yī)診斷符合《全國腦血管病腦卒中診斷要點》[6]中的相關診斷標準;(3)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4)經CT或MRI檢查確診為腦卒中,并經飲水實驗篩查確診伴有吞咽障礙。排除標準:(1)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者;(2)伴有神志不清楚,無法配合評估技治療者;(3)患有咽部化膿性感染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運用洼田飲水試驗測定患者吞咽功能障礙情況,并及時予以心理指導,發(fā)音訓練等基礎訓練。
1.3.1 對照組 患者常規(guī)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儀治療,具體操作如下:兩個通道的兩個電極分別水平放置于舌骨上方和垂直放置于甲狀腺切跡的下方,利用低頻電流給予咽部肌肉電刺激,并測出適應性系數,2次/天,30分/次。
1.3.2 觀察組 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耳穴刺激,具體操作如下:選取耳穴中的面頰、口、舌、咽喉、腦干、皮質下六穴,醫(yī)者手指消毒,耳穴皮膚應先用酒精消毒2次,然后將王不留行籽貼,用鑷子挾住貼敷在耳穴上,囑患者用手按壓穴位每日3~5次,每穴按壓時間約為1~2min,隔日更換一次,雙耳交替,兩組均治療1個療程,1個療程持續(xù)4周。
1.4 臨床觀察指標(1)于治療前及治療4周后,采用GQOL-74評價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包括軀體、心理、社會3個功能,滿分均為100分,總分越高則表示生活質量越好;(2)采用FOIS評價比較兩組患者經口攝食的功能情況,分數越高則經口攝食的功能越好;(3)比較兩組臨床療效。
1.5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日本洼田俊夫[7]的療效判斷標準,治愈:吞咽障礙消失,飲水試驗評定1級;有效:吞咽障礙明顯改善,飲水試驗評定2級;無效:吞咽障礙改善不明顯,飲水試驗評定3級及以上??傆行?(治愈+有效)/總例數×100%。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后,兩組軀體、心理、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GQOL-74評分比較(-x±s,分)
2.2 兩組治療前后經口攝食的功能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OI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后,兩組患者FOIS評分顯著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經口攝食的功能情況比較(-x±s,分)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8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中醫(yī)認為,腦卒中后吞咽障礙屬于中風范疇,與風、火、痰、瘀、虛五種病因有密切關系,陰陽失調、氣血逆亂為其病機,本虛標實。由于中老年人陰氣自半,陽氣衰減,陽虛不能運化水濕,氣虛血瘀,脈絡瘀阻,經脈失養(yǎng)遂發(fā)本病。故治療需以注重化痰、醒神開竅、宣肺利咽為主。本研究所用耳穴壓豆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靈樞.口問》曰:“耳者,宗脈之聚也”。故選取質下、腦干穴性平,有益氣升清,下氣通腑,化痰通絡之用;舌、咽喉穴性平,有清熱散風,宣肺祛痰,通絡利咽之妙;口、面頰穴,穴性屬陰,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祛風止痛之效。諸穴合用,共奏化痰通絡,清熱利濕,通絡利咽之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電刺激療法聯(lián)合耳穴壓豆技術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分析原因可能是通過耳穴壓豆刺激舌咽、迷走及口面咽喉神經,改善吞咽肌群的活動性及協(xié)調能力,并調節(jié)大腦皮層,進而達到改善吞咽功能的目的。進一步分析顯示治療4周后,兩組患者FOIS評分顯著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更高(P<0.05),表明電刺激療法聯(lián)合耳穴壓豆技術較單用電刺激療法更有利于增加患者獲取食物的途徑和種類,筆者分析原因可能是耳穴壓豆通過刺激面頰、口、舌、咽喉等六穴,有效促進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復,因此患者可以通過日常飲食更多攝取營養(yǎng),進而有助于其快速恢復體力,提升治愈信心[8]。同時本研究在還發(fā)現治療4周后,兩組軀體、心理、社會功能評分較治療前均呈上升趨勢,且觀察組提高程度更明顯(P<0.05),表明該治療方案可有效幫助患者康復,改善其心理狀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且積極推廣將帶來良好社會效益。
綜上所述,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采用電刺激療法聯(lián)合耳穴壓豆技術治療有利于改善吞咽功能,從而增加患者獲取食物的途徑和種類,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