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鵬釗
白鹿原屬于陜西關(guān)中,位于今天西安市城區(qū)東南方向。相傳在周平王時期,“有白鹿游于此原,以是名”。自古以來,白鹿就被視為祥瑞之獸,代表著至仁至德的純善品德。為了紀念白鹿帶來福樂安康,鹿走溝、迷鹿村、鹿到坡、神鹿坊、白鹿寺等地名逐漸傳開,蘊涵著當?shù)厝藢@片古原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1942年,在白鹿原北坡下的西蔣村,陳忠實出生。西蔣村,如今距西安城區(qū)雖然不足30公里,卻未通公交。2017年,陳忠實先生去世一周年的那天,天氣晴朗,我駕車行進在這片屬于文學(xué)的土地上。忽然,一塊紫底白字的路牌撞入眼簾,上面寫著:“西蔣村,陳忠實故居,《白鹿原》小說創(chuàng)作地?!贝笞窒旅孢€有一行小字,記錄著陳忠實的生卒年份。
這就是一位大作家名不見經(jīng)傳的故鄉(xiāng)啊。這個常住人口不足300人的小村,是陳忠實呱呱墜地的地方,也是他澄凈心靈、思古撫今、放飛思想、縱情寫作的精神家園。直到今天,西蔣村的地理位置依然相對偏僻,如果不是陳忠實的故居,可能會更加人跡罕至。在我所到之處,三五男女一臉靜然,和我一樣,他們也是來走訪作家的故鄉(xiāng)吧。他們在故居大門前駐足,觀而不語,流露出對陳先生的敬仰之情。
在故居左方的外墻上,寫著一段節(jié)選自陳忠實散文《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文字;右方墻壁上則印著陳忠實手書的徐霞客名句:“春隨香草千年艷,人與梅花一樣清?!边@句詩可謂陳忠實一生真實的寫照。
步入故居大院,我腦海中不禁遐想先生在這里活動的身影,又想起他在散文《原下的日子》里,曾引用白居易的詩來描述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情感:
寵辱憂歡不到情,任他朝市自營營。
獨尋秋景城東去,白鹿原頭信馬行。
(《城東閑游》)
這是何等愜意,何等自在。
1957年,15歲的陳忠實上初二,他讀了文學(xué)課本上趙樹理的短篇小說《田寡婦看瓜》后,突然有了寫作的沖動。
趙樹理的作品對陳忠實影響至深。陳忠實曾說:“我這一生的全部有幸與不幸,就是從閱讀《三里灣》和這篇小說的寫作開始的?!卑雮€世紀后,早已成名的陳忠實還深情地憶念到,在閱讀《三里灣》后,“我隨之把趙樹理已經(jīng)出版的小說全部借來閱讀了。這時候的趙樹理在我心目中已經(jīng)是中國最偉大的作家”。他還講到趙樹理筆下的農(nóng)村給他帶來的震撼:“趙樹理寫農(nóng)村那些事很生動,文字也很生動,情節(jié)也很生動,他寫的這些事,這些生活情節(jié),我在生活中差不多都經(jīng)歷過……這些東西如果能上書,能寫出來文章,那么我也可能寫。”
他初試牛刀,寫了一篇小說《桃園風波》。這篇小說作為習作,沒有發(fā)表,但老師的評價很高,那時是五級計分制,老師打了5分還嫌不夠,在“5”的右上角又打了一個“+”號。從此,陳忠實走上文學(xué)之路。
1980年對于陳忠實來說,是亦喜亦悲的一年。“喜”源自一個好消息——他的短篇小說《信任》經(jīng)《人民文學(xué)》轉(zhuǎn)載后,在國內(nèi)引起很大反響?!度嗣裎膶W(xué)》編輯向前給陳忠實寫信,告訴他,《信任》榮獲1979年度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這對于陳忠實來說,無疑具有重要意義,他心里無比高興。此時距離他第一次發(fā)表小說已經(jīng)過去7年,這個獎項是對他7年來在文學(xué)上努力的肯定。更讓他為之鼓舞的是,評委是讀者,是讀者以投票的方式選出最優(yōu)秀的作品,說明他的作品得到全國讀者的認可,獎項自然更有“含金量”?!氨痹醋砸粋€壞消息,陳忠實的妻子王翠英突然病倒了。妻子是家里的頂梁柱,她突然病倒,陳忠實的思想負擔也大了起來,許多事情處于擱淺狀態(tài)。
1982年底,不惑之年的陳忠實正式調(diào)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西安分會(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名正言順地成為一名專業(yè)作家。從發(fā)表第一篇習作,稱自己為業(yè)余作者,到成為專業(yè)作家的這一天,他花了整整25年。在省城里當專業(yè)作家,頭銜雖然變好聽了,但紛繁的環(huán)境讓他無論如何也安不下心,寫不出滿意的作品來。于是,陳忠實決定回到白鹿原的老屋去,專心寫作。
1987年8月,陳忠實到長安縣查閱縣志和有關(guān)黨史、文史資料。一天晚上,他與《長安報》記者李東濟在旅館,一邊喝酒、吃桃,一邊閑聊。兩人說得投機,陳忠實第一次向外人透露他要創(chuàng)作《白鹿原》的消息。
說著說著,陳忠實談起自己艱難的、屢屢受挫的創(chuàng)作歷程,感嘆自己已是個年近半百的人了,“死還不是一死了之,最愧的是愛了一輩子文學(xué),寫了十幾年小說,死了還沒有一塊可以墊頭的東西呢”。關(guān)中民俗,亡者入殮,頭下要有枕頭,身旁還要放其他物什,這些東西,有時是由死者生前準備或安排妥當?shù)?。陳忠實說:“東濟,你知道啥叫老哥一直丟心不下?就是那墊頭的東西!但愿——但愿哇但愿,但愿我能給自己弄成個墊得住頭的磚頭或枕頭喲!”(邢小利《陳忠實傳》)
這時,陳忠實在中短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上已基本停筆半年。這種創(chuàng)作上“聚氣”的準備,他不輕易告訴別人。即使是和他交情頗深的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當代》雜志主編何啟治,他也只是透了點底,并“隨即叮囑他兩點:不要告訴別人,不要催問。如同農(nóng)家婦女蒸饃饃,未熟透之前是切忌揭開鍋蓋的”。
1988年4月1日,春暖花開,白鹿原上萬物生機。醞釀已久的陳忠實在草稿本上寫下第一行字:“白嘉軒后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里娶過七房女人”——《白鹿原》的創(chuàng)作正式拉開序幕。
寫作的過程當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寫得不順、遇到怎么也跨不過的溝坎,煩躁乃至氣餒時,陳忠實就會在夜靜時分,挪一張小凳,坐在中院那破爛不堪的兩幢廈屋之間,尋覓捕逮廈屋爺?shù)纳雴?。廈屋爺是陳忠實祖父的兄弟,謝世前曾住在上房和西邊的廈屋里。陳忠實小時候夜半如廁時,對面窗戶往往會傳來廈屋爺深沉而又舒緩的呻喚聲。
廈屋爺就是一個典型的關(guān)中男人,不過那時的陳忠實對這樣的呻喚聲不以為意,不曾想,寫作《白鹿原》時,這呻喚聲竟“扯開了那道朦朧的紗幕,打通了我和白嘉軒那一茬人直接對視的障礙”,讓他清晰感知到“和白嘉軒、鹿三、鹿子霖們之間一直朦朧著的紗幕扯去了,他們清楚生動如活人一樣走動在我的小書房里,腳步聲說話聲咳嗽聲都可聞可辨”。這讓陳忠實驟然興奮起來,第二天,他的心境便能逐漸恢復(fù),又能以一種沉靜的心態(tài)打開稿紙。后來,作品完成后,陳忠實曾說,“我在《白鹿原》書里構(gòu)思的人物和生活背景,是我廈屋爺這一茬人的生活歷程”。
來過陳忠實故居的讀者可能很清楚,陳忠實的寫作環(huán)境其實很一般。故居里,只見眼前有兩排左右對沿的關(guān)中混磚房,有父母的居室、陳忠實的居室,還有《白鹿原》創(chuàng)作室。創(chuàng)作室實際上就是個書房,在這個不大而簡陋的空間里,擺放著舊時的桌椅、沙發(fā)和一張低矮的圓桌。寫字臺上的眼鏡、稿紙和鋼筆還一直擺在平時的位置。陳忠實身居陋室,胸懷天下,他就是坐在我眼前的這張圓桌旁,花了4年時光,完成《白鹿原》這部民族文化巨著。
1989年1月,《白鹿原》初稿完成,共計40萬字。隨后兩年,陳忠實在初稿的基礎(chǔ)上不斷補充和修改,寫到最后10萬字時,他還曾寫信給朋友李禾,說自己陷入長篇而不能解脫,并稱年內(nèi)一定要完成。
陳忠實一直準確無誤地記著,寫完《白鹿原》書稿的最后一行文字,并劃上最后一個標點符號的時間,是1991年臘月廿五日(公歷1992年1月29日)下午。這對他來說,是一個難忘得有點刻骨銘心的冬日下午。寫完的那一瞬,他如釋重負:
……是從一個太過深遠的地道走到洞口,驟然撲來的亮光刺激得我承受不住而發(fā)生暈眩;又如同背負著一件重物埋頭遠行,走到盡頭卸下負載的重物時,業(yè)已習慣的負重遠行的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被打破了,反而不能承受卸載后的輕松了。(陳忠實《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
陳忠實出門散步,走到河堤的石壩上抽了一根煙,然后平靜地回到小院里,為自己煮了一碗面條,他形容,“這是我?guī)啄陙沓缘米顝娜莸囊煌朊鏃l”。
書稿完成后,接下來就是發(fā)表了。陳忠實始終沒有忘記,19年前,在自己還是一個業(yè)余作家時就開始向他約稿的何啟治。兩人自彼時起結(jié)下深厚友誼,多年來互相惦記,聯(lián)系不斷??粗约盒量鄬懲甑暮窈褚晦麜?,2月下旬,陳忠實提筆給何啟治寫信,告知他這本叫做《白鹿原》的長篇小說已經(jīng)寫好,正在修改中,并將于3月下旬完成,他想把書稿交由何啟治來發(fā)表。
何啟治收到陳忠實的信后,決定派當代文學(xué)一編室的負責人高賢均、編輯洪清波一起去拿稿。3月23日一早,西安正值春雪天,陳忠實早早就安頓好生病的老母親,步行七八里趕到遠郊汽車站,再搭乘頭班車進城,在火車站接兩位北京來的編輯。把編輯安頓好后,陳忠實又趕回家對書稿作最后的修改。
兩天后,陳忠實再次從白鹿原老家趕來,將厚厚的書稿交給了他們。中午,陳忠實請兩位編輯在金家巷作協(xié)后院的家里吃午飯,妻子王翠英給客人做了一頓頭茬韭菜做餡的餃子。多年后,洪清波回憶對陳家的印象:“一個副廳級的作協(xié)副主席,家里的狀況可以詮釋一句成語:家徒四壁……令人唏噓?!?/p>
7月初,《當代》確定在1992年第6期至1993年第1期連載《白鹿原》。1993年6月,《白鹿原》正式出版,第一版第一印印數(shù)達1.5萬冊。同年,陳忠實當選陜西省作協(xié)主席。1997年12月,第四屆茅盾文學(xué)獎揭曉,《白鹿原》赫然在列。陳忠實總算苦盡甘來,正如他在《白鹿原》中所寫:“活著就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結(jié)束的最后一刻;熬過去掙過去就會開始一個重要的轉(zhuǎn)折,開始一個新的輝煌歷程?!?/p>
法國文豪巴爾扎克說:“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碑斈辏谥衅≌f《藍袍先生》寫成千把字時,陳忠實突然覺得,在自己生活了大半輩子的白鹿原古老南原上,陳舊而又生動的記憶如灞水般涌來,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欲念瞬間打開。
如今,我也站在這原上,讀著《白鹿原》,試圖捕捉陳忠實所見的那幅美好的鄉(xiāng)村圖景:
田野已經(jīng)改換過另一種姿容,斑斕駁雜的秋天的色彩像羽毛一樣脫光褪盡蕩然無存了,河川里呈現(xiàn)出一種喧鬧之后的沉靜。灌渠渠沿和井臺上堆積著剛剛從田地里清除出來的包谷稈子。麥子播種幾近尾聲,剛剛播種不久的田塊裸露著濕漉漉的泥土,早種的田地已經(jīng)泛出麥苗幼葉的嫩綠……大地簡潔而素雅,天空開闊而深遠。(《白鹿原》)
——這是中國農(nóng)村一軸多么斑斕多彩、讓人過目難忘的畫卷。在陳忠實的筆下,古老的渭河平原散發(fā)著勃勃生機,在字里行間給讀者以心靈的震撼。如今,《白鹿原》的發(fā)行數(shù)量已超過200萬冊,且被改編成秦腔、話劇、舞劇、電影、電視劇等多種藝術(shù)形式,這在當代文壇上是比較罕見的。
2016年4月29日,陳忠實先生駕鶴西去,我頓時淚盈于睫。想起和先生的幾次見面,情景歷歷在目,先生的諄諄教導(dǎo)鏗鏘有力。
斯人遠去,讓人無比傷感,社會各界紛紛以不同方式悼念。記得那天,我也去了省作協(xié)參加先生的告別儀式,路上一個小插曲讓我難忘。
當天下午兩點多,我搭出租車前往位于建國路的省作協(xié)。上了車,司機說:“你去省作協(xié)?”我說:“是?!彼緳C說,“我知道那個地兒”,他開始和我拉話,“你是不是去吊唁陳老師?”我點點頭,心里正詫異這位司機對省作協(xié)的關(guān)注。
聊了幾句后,司機說自己姓陳,以前曾租賃過省作協(xié)大院的門面房,與陳忠實有過一面之交。他說,陳忠實那時上班喜歡提著一個破舊的黑色皮包,每天走到傳達室,親自取自己的報紙和信件,取了后,就夾在胳膊底下走進辦公室。有一天,看到陳忠實在大院里散步,陳師傅就鼓起勇氣讓陳忠實給自己寫幾個字,陳忠實二話沒說就寫下了“鴻鵠凌云,氣貫長虹”八個大字,還與他合了影。陳師傅覺得不好意思,就說要送點潤筆費給陳忠實,陳忠實聽了,言辭堅定地回絕:“你把我老漢當成啥了?!笔⒚拢愔覍嵰廊黄揭捉?、慈祥和藹、淡薄名利,這讓陳師傅至今念念不忘。臨下車時,陳師傅叮囑我,“去了代替我磕幾個頭,這是對陳老師最大的感謝和懷念”。
回望陳忠實先生的一生,無論是散文還是小說,他都寫盡了農(nóng)村日常的形形色色,在古老的白鹿原上,他不斷堅守和突圍,追求強烈的美感,每一部作品的字里行間都充溢著真實質(zhì)樸、深沉靈動。他總是直抒胸臆,感天、感地、感時、感世、感人、感物,用文字呈現(xiàn)自己心靈的獨白,在真實生活的基礎(chǔ)上,表達超凡的生命體驗和濟世情懷。無論人格還是思想,他都令人崇敬和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