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租房成為年輕人的“避雷”冒險
近日,針對長租公寓頻繁“爆雷”亂象,北京、深圳率先出手。北京市五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通知,明確規(guī)定住房租賃企業(yè)向租客預收的租金數(shù)額不能超過3個月租金,禁止“長收短付”經營模式,嚴格控制“租金貸”撥付對象,并提出建立押金托管制度。同期,深圳市也下發(fā)《關于開展住房租賃資金監(jiān)管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從開設租賃資金專戶、實行租賃資金監(jiān)管、規(guī)范住房租金消費貸款等方面作出規(guī)定。那么,您所在的城市也對租房做出規(guī)定了嗎?
@奧特曼
有人說,在大城市租房就像一場前途未卜的“避雷”冒險:不管是一不小心住進“隔斷房”“甲醛房”,撞上熱愛音樂外放、作息顛倒的室友,還是沒看清中介在合同中埋藏的“霸王條款”,都會讓年輕人的租房生活變得一地雞毛。若是不幸遇上中介跑路,不僅數(shù)萬元房租打了水漂,租客也要面臨被掃地出門的風險。
@事與愿違
一些長租公寓并沒有安心深耕租房領域,通過解決現(xiàn)實痛點、為租客提供舒適居住空間的方式,實現(xiàn)長足發(fā)展,而是用不斷加杠桿的方式快速獲利,攪亂租房市場。此前“爆雷”的許多長租公寓,都是利用租金貸、“長收短付”(即收取租客租金周期長于交付房東的租金周期)等方式,把預付租金匯集的龐大資金池挪作他用,甚至不加限制地從事高風險投資。一旦投資失敗,中介跑路,租客就成了被迫為“爆雷”埋單的受害者。
@不鳴則平
住房租賃資金缺乏有力監(jiān)管,是導致長租公寓亂象頻發(fā)的核心痛點。此次北京、深圳兩地重拳出擊,是直擊痛點,對癥下藥。設立租賃資金專戶,才能避免投機企業(yè)亂伸手,隨意將租客的租房用款拖入金融風險之中。對“高收低租”“長收短付”等經營模式進行禁止或嚴格限制,也是推動租房市場回歸正軌,實現(xiàn)長遠有序發(fā)展的必要舉措。
@草原一頭牛
只要規(guī)范做事,努力打造出真正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長租公寓的未來發(fā)展大有可為。這既對租房市場的規(guī)范化、成熟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預示著更加廣闊的商業(yè)機遇。對此,相關部門除了嚴格監(jiān)管,也有必要通過進一步增加租賃用房、用地,利用稅收優(yōu)惠等方式,鼓勵長租企業(yè)開展有益探索。
翻轉君
大城市的租房者中,年輕人是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讓每一位在外漂泊者都能“居者有其屋”,使人人都能樂居,不必因租房的種種不確定因素提心吊膽,才能為他們解除后顧之憂,以更加輕松昂揚的姿態(tài)拼搏奮斗。
年輕人在異鄉(xiāng),不妨融入“附近”尋找城市歸屬感
到處“流動”已不奇怪,幾乎是當下年輕人的常態(tài),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遷徙”,總能夠看到流向的回歸與出發(fā)。而今年“打工人”普遍的原地過年,又攪動年輕人無處安放的靈魂。故鄉(xiāng)總是親近又疏遠,都市青年的歸屬感在哪里?有人說,我們都在“懸浮”中。最近,有人開始對“附近”感興趣,有沒有想過,理發(fā)店的Tony老師、小區(qū)門口的保安大哥、對門不知名的鄰居,都可能是我們歸屬感的靈魂人物。那么,你的“附近”是什么樣呢?
@生花
當下,至少在一部分行業(yè),年輕人的工作環(huán)境越來越把人機械化,要你加班、付你高工資,節(jié)奏加快,而同事之間的額外交流是非常少的,甚至互相不知道對方的真實姓名。這就把一個人重要的社會關系打碎了,年輕人在職場失去了一個社會支持系統(tǒng)。我們會看到,即便一些年輕人年薪幾十萬,也依然過得不幸福。
@聽雨軒
如果一個人有強大的“小世界”,會更從容。“小世界”有兩層含義,一是志同道合、能互相扶持的朋友,二就是物理空間的“附近”。你和“附近”的人不一定總要互相幫助,但我想提倡的是,你可以去了解那些理發(fā)的、賣菜的、搞衛(wèi)生的人,了解自己的生活空間是一個怎樣的構成。
@一兒
歸屬感是重要的,但還是要回到“附近”的概念,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附近感”。它包括兩層意思:一是現(xiàn)在流動性非常強,我個人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很多人不一定在某個城市待很長時間,如果要把地圖上一個個點都當作自己的認同對象、歸屬對象,不太現(xiàn)實。所以,對更加切近的東西產生歸屬感,會更加重要,它跟你每天的生活都聯(lián)系在一起。
@鐵樹一枝花
不要被一些抽象的象征性符號裹挾,要從真實的、日常生活的經驗中出發(fā);歸屬這個詞,原本就有一點被動的含義。環(huán)境是不變的,就看你能不能進入,進入了就歸屬了。但我們一定要意識到,歸屬感其實是需要你去積極投入的,鄰里互動、社群互動,這對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來講,似乎是需要努力學習的,要克服“社恐”,去與“附近”交流。也許,當你和公司門口的保安順暢交流后,你從他們的生活中得到的能量和營養(yǎng),會是你的財富。
翻轉君
“北上廣”這些中心城市其實吸引的是沒有什么社會背景,或者說不愿依靠社會背景的年輕人。他們在相對小的地方更容易被社會關系裹挾,而在大城市,規(guī)則比較清晰、相對公平。所以,與其說向往中心,不如說向往公平。只有你站穩(wěn)腳跟,才能從容對話,即便最后你還是不能接受,但也不會有焦慮感和受傷感。知道了你是怎么來的、他是怎么來的,那我們不妨找個最大公約數(shù)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