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黃炳坤?
公司里的人在央視、工人日報等新聞客戶端發(fā)現(xiàn)了他的身影。沈陽“抗疫大白”黃炳坤,和他的志愿者工友,在全封閉小區(qū)除雪、修電燈、清運垃圾,還背著42公斤重的洗衣機,一口氣上六樓,送進居民家……奮戰(zhàn)“紅區(qū)”16天,直至全城“清零”。
黃炳坤是誰?他是我們身邊熟悉的陌生人,一位平凡的職場人。年初,新冠襲沈。自詡“非骨干小卒”的鉚工黃炳坤等普通員工自主爭先,在《請戰(zhàn)書》上簽名。在民企服務隊里,我與他的交流只是護目鏡里汗蒸眼眶的神情。
還記得“撤場”時的情景。樓院里搖出一片耀眼的小國旗,居民噙著淚水喊著“我愛戰(zhàn)‘疫暖陽”?!芭瓮€有相見的時候,讓我們緊緊相守”,半導體里的單曲循環(huán)伴著答謝聲,喧囂如流。
“民企人也是巍峨社會大廈的承重墻?!币晃毁Y深媒體人這樣評價自主公益的行為。這是對以非公經(jīng)濟為主體的中小微企業(yè)的隆重褒揚。凡企業(yè)都有社會性。自主公益,每一個參與者都是認真的。
美國心理學家德西有個“自主人”人性假說。他認為,三大要素可以激活人的內(nèi)在動機:自主,我能決定自己的選擇;勝任,我能做到;聯(lián)結,愛與被愛。我想,從這個認知出發(fā),黃炳坤們的人性之光,正是企業(yè)文化的燃點。樂于助人的主動性人皆有之,企業(yè)家常組織一些公益活動,內(nèi)卷的“打工人”也會釋放出活力、奉獻、超越,促人力躍升為資本。
有畫家朋友約我去看他的油畫展。發(fā)現(xiàn)藝術之油畫,近看,一塌糊涂;中看,審美;遠看,出意境了。竊以為,唯有公益無遠近,血色暈染寸心知。
“雨后的青山好像淚水洗過的良心”,作家冰心“致良知”的筆力,不同于金庸俠肝義膽之江湖?!氨狈接幸皇酌窀?,只有黃河的肺活量可以歌唱”,余光中先生的家國情懷是詩化的。而魯迅先生的理性尤讓人稱是:“道德這事,必須普遍,人人應做,人人能做,又于自他兩利,才有存在的價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