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偉德
(中石油第二建設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60)
全接液裝配式不銹鋼浮盤是一種新型浮盤,采用不銹鋼折彎焊接成型結構,堅固耐用,抗沖擊能力強,使用壽命在20 年以上,具有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等優(yōu)點。利用全平面整體密閉浮箱組裝成大面積浮盤,能夠使浮盤浮箱緊貼在油面上,與罐內液面形成全接觸狀態(tài),沒有油氣揮發(fā)空間,因而能大大降低油品儲存損耗,減少VOC 排放。
某化工廠常壓罐區(qū)于2018 年開始進行全接液蜂巢式浮盤的更換工作,對6 臺非氮封罐逐臺進行浮盤更換。生產(chǎn)廠家擁有全接液蜂巢式浮盤的相關專利,其專利可以降低罐頂可燃氣體的揮發(fā)量,增強了儲罐運行的安全性和環(huán)保性。從2018 年4 月開始逐臺進行施工,歷時2 年,2019 年5 月完成全部6 臺儲罐的浮盤更換工作。6 臺儲罐投入運行后,相繼出現(xiàn)浮盤傾覆、泛液情況,最短運行時間為185 天。
全接液式浮盤主要由浮力單元、連接梁、密封裝置、自動通氣閥、立柱、人孔等組成。全接液蜂窩式浮盤其設計目的一是為了增加單個蜂窩箱的強度;二是為了保證當單個蜂窩箱出現(xiàn)蜂窩板穿刺或邊緣角焊縫開裂時,液體不會從進液的蜂窩芯擴散到其他蜂窩芯。
浮力單元采用全接液蜂窩結構,箱體材質為不銹鋼304,內置鋁合金3003 蜂窩芯,上板厚度為1.0mm,下板厚度為1.0mm,蜂窩芯以熱壓黏接在箱體內,箱體采用全焊接方式連接。浮盤的浮力單元(蜂窩箱)應滿足氣密性要求,蜂窩浮板焊縫須逐個進行不小于0.2MPa 的氣壓性泄漏實驗。蜂窩箱可拆卸更換,任何箱體泄漏后,浮盤應能漂浮在液面上且不產(chǎn)生任何傷害。蜂窩箱內置鋁制蜂窩芯,每個蜂窩芯之間產(chǎn)生獨立空間,即使受到穿刺性傷害,液體也只能充滿單個蜂窩孔的空間,不會流入其他蜂窩孔內,不影響浮盤整體浮力。
圖1 蜂窩示意圖
連接梁以T 型結構承重,上面采用壓條與蜂窩箱壓接形式,同時,采用螺栓與T 型梁相連接。
采用軟泡沫囊式一次密封,采用浸液式結構,密封在升降時,密封部分始終與介質溶液接觸,減少浮盤與儲罐的氣相空間。
設計儲液密度按儲罐數(shù)據(jù)表,儲液密度高于700kg/m3按700kg/m3算,低于700kg/m3按實際密度算,浮盤的設計浮力不小于總重的2 倍和浮盤上升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之和。浮頂處于漂浮狀態(tài)時,下表面應與儲液全面接觸。 浮盤在落底或漂浮狀態(tài)下,浮盤任何部位(0.1m3)均能承受2200N 的集中載荷,保證兩人在內浮頂上任意走動,無論內浮盤漂浮或落在支柱上,保證浮盤不受損傷和產(chǎn)品不濺到浮盤上,且任意兩塊浮板泄漏后,浮盤仍能漂浮在液面上不產(chǎn)生附加的危害。
1)方案1:選取PLC為控制器傳遞控制信號,以電動機的驅動源,驅動拉桿機構實現(xiàn)口徑調節(jié),齒輪傳動實現(xiàn)旋轉調節(jié),并通過滑移小車在導軌上運動實現(xiàn)前后位移調節(jié)。
主梁及其支撐件厚度為2 ~3mm,整個浮盤只有支撐主梁,缺少垂直方向的次梁;
次梁與主梁間沒有進行有效連接;
基于以上原因,支撐結構只能起到局部加強作用,無法起到整體支撐的作用,導致浮盤的整體結構強度不足。
在收發(fā)油過程中,浮盤隨油面上下浮動,在儲罐與浮盤密封摩擦力作用下,主梁翼板的螺栓連接位置就會因反復升降產(chǎn)生交變應力,最終導致主梁翼板折彎,這是傾盤的主要原因。
采用自攻螺絲連接,破壞了蜂窩箱板的嚴密性,油品介質通過自攻絲邊緣和底板黏接邊緣滲入蜂巢內部,最終導致蜂窩板內部灌滿液相介質,蜂窩失去浮力。生產(chǎn)廠家改進后的蜂窩箱采用螺栓連接,每個蜂窩箱至少有10 個以上的螺栓預留孔,泄露點較多,存在大量潛在進液點。
圖2 黏接的蜂窩芯脫開
API650 中規(guī)定,若使用黏接劑,說明書中必須有黏接劑黏結性質的測試數(shù)據(jù),黏結材料應與儲罐介質、連接材料及使用工況相容,其工作可靠性與元件本身相當,接頭的尺寸和強度應能承受內浮頂?shù)脑O計載荷而不破壞、不泄漏,其預期壽命要和內浮頂?shù)氖褂脡勖嗟?。黏合劑應與接觸的儲液和進行浮動測試用的水相容。
箱、板之間使用的黏接膠為不耐芳烴的環(huán)氧樹脂類產(chǎn)品,極易被介質中的苯類所溶解失效。生產(chǎn)廠家改進后的浮盤螺柱與浮板上下面采用銅墊+彈簧墊+防松螺帽方式,密封不可靠,罐內油品氣相揮發(fā)依舊可以從間隙處溢入浮盤上部。
內浮頂加上其所要求的內部浮力應支撐至少兩倍其自重的重量(包括浮艙、密封件和其他所有浮頂及附件的重量),加上額外浮力,其抵消了在進料過程中罐壁和密封所產(chǎn)生的摩擦阻力。更換浮盤的多為投用多年的儲罐,因制造誤差,使用過程中的變形,導致造成儲罐罐壁圓度超差。廠家測繪時,未將罐壁的變形因素考慮在內,新浮盤與罐壁間密封間距預留不夠,導致浮盤與罐壁摩擦力過大,是儲罐卡盤的主要原因。
6 臺儲罐浮盤發(fā)生故障后,生產(chǎn)廠家對其產(chǎn)品進行了改進更新,具體改進措施如下。
蜂窩箱制造壓制成型后用膠黏接而成,箱體厚度為65mm,連接方式為自攻螺絲連接,頂部壓條與浮盤間采用環(huán)氧膠黏接。
在第一代的基礎上將箱體厚度增加到100mm,其他形式未做調整。
材質為鋁合金,蜂窩箱制造時提前預留貫穿浮板的螺栓孔,所有封板全部采取焊接成型,箱體厚度為100mm。安裝時,頂部壓條與浮盤間采用螺栓連接,并采用了防松動螺帽、黃銅墊圈等防泄漏措施。
在第三代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材質為不銹鋼金,整體厚度為220mm,其他形式未做調整。
其中第二代產(chǎn)品在投用后,仍發(fā)生故障,第三代和第四代產(chǎn)品仍在使用觀察中。
從測繪設計入手,確定合理的浮盤邊緣密封間隙;逐臺對儲罐內壁變形情況進行測繪,制造貼合實際的浮盤邊緣件,確保浮盤上下沉浮不卡澀。
改進浮盤結構,浮盤主梁、次梁要完全連接,使整個浮盤保持相同的受力結構,提高浮盤整體強度。
改進密封形式,黏接劑極易老化或溶于油品介質;后續(xù)改進的密封形式采用銅墊+彈簧墊+防松螺帽方式,密封不可靠,建議采用其他有效的密封方式。
浮盤進液時,無法查找、判斷具體哪塊蜂窩箱進油,儲罐正常的工藝處置無法滿足檢修要求,人工開孔放油的難度極大,檢修人員始終可能在油氣狀態(tài)下作業(yè),風險太大,建議蜂窩箱增加泄油孔。
增加浮盤邊緣圍板高度和量油孔高度,防止泛液。
在浮盤的設計選型中,應根據(jù)儲罐儲存介質的性質、儲罐幾何尺寸,尤其是儲罐的變形狀況進行綜合考慮,合理布置支撐結構,確定密封型式。目前,市場上全接液浮盤產(chǎn)品較多,但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規(guī)范,尚處在產(chǎn)品的研發(fā)或迭代更新階段,各生產(chǎn)廠家為了迅速占領市場,產(chǎn)品尚未定型、成熟就推廣應用,給罐區(qū)帶來了新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