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
摘要:基于素質教學背景下,為有效提升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教師應結合當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及教學內容采取多種方式開展課堂教學?;诖?,教師可采取積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問題導向牽引下逐步發(fā)現語文閱讀問題,進而有效實現對學生的思維開發(fā),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問題導向 小學高段語文 閱讀教學 優(yōu)化策略
語文閱讀能力對學生后續(xù)成長以及學習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過程中,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教師可通過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讓學生自主探究,并通過文本素材的解讀來掌握閱讀技巧,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后續(xù)閱讀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一、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存在問題的淺析
在當前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過程中,一些客觀因素限制著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首先,以往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略顯陳舊,在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更為注重學生文本理解能力的教學,忽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一味地強調閱讀理解方法以及解題技巧,而忽視了采取多元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興趣,從而讓學生認為語文閱讀學習是一項枯燥乏味的工作,這并不利于學生綜合閱讀能力的提升。其次,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相對死板,教師過于注重講授相應閱讀技巧,對于小學生而言,枯燥且乏味的閱讀技巧講解難以激發(fā)其學習興趣,而小學階段又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教師更應當結合學生現階段的知識水平以及心理特點來進行教育教學。最后,在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忽視對學生閱讀問題的啟發(fā),不利于學生后續(xù)自主開展拓展閱讀。
二、問題導向下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優(yōu)化策略的探究
(一)基于學生興趣提出問題,喚起學生閱讀激情
在基于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其能夠從教師的閱讀教學活動中發(fā)現興趣點,從而能夠自主搜集相關閱讀素材進行補充學習。教師在針對學生的興趣提出問題進行閱讀教學時,應充分結合當前階段學生的關注點,采取多種趣味性教學方式開展閱讀教學,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各項閱讀活動中,為其后續(xù)開展小組討論以及閱讀知識探究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在開展《落花生》這部分內容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在閱讀過程中梳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的文章整體脈絡,指導學生體會花生背后所蘊含的深層次含義,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來鞏固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的重難點。首先,借助播放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對“種花生”有直觀的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提出問題:“文章幾次談到花生的可貴之處,用意是什么?”這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仔細閱讀并進行要點的羅列,教師便可鼓勵學生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文章脈絡,感悟情感基調;最后,通過學生自主閱讀以及相互交流,逐漸感悟理解文中“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含義,并從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在反復閱讀中加深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而當學生產生閱讀激情之后,更有助于學生開展后續(xù)語文知識的學習,使其能夠在后續(xù)閱讀學習中既掌握課本內容,也能夠體會背后的文本所蘊含的情感,綜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
(二)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問題,深入理解閱讀文本
為進一步使學生深度理解語文閱讀文本,高效掌握語文閱讀知識,教師還應當為學生提供小組討論的平臺,讓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能夠自發(fā)進行閱讀與討論活動。具體而言,教師可為學生提供合作討論問題的平臺,通過“圓桌派”等小型課上閱讀問題的研討,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并能夠就教師所拋出的問題進行閱讀與反思,通過學生間思維的碰撞來進行交流。此外,教師也應當引導學生開展文本素材之后的閱讀技能的練習活動,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悟文本所蘊含的情感以及價值觀等,達到語文育人的目的。最后,教師還應當進行拓展教學,使學生能夠逐步產生知識遷移能力,在閱讀過程中為其開展寫作活動提供素材,也為其后續(xù)開展語文知識的更為高效的練習奠定基礎。
例如,在講授《自相矛盾》這部分內容時,為進一步使學生掌握“自相矛盾”這一成語的來源,并知曉這一成語背后的故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閱讀學習。首先,教師可以播放名家朗誦版課文,通過讓學生聆聽為其掃除生字障礙;其次,教師可以借助小問題的引入來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同學們,你們能舉出‘自相矛盾的例子嗎?生活中有哪些自相矛盾的事情呢?”通過簡單小問題的提出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文本的探究,學生在《自相矛盾》視頻觀看過程中進行整體感知,開展自主閱讀,勾畫重點字詞,借助自由朗讀來掌握這部分知識;最后,教師為學生介紹這則寓言的背景知識,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來進行自主講述。通過這種形式的教學,更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深入理解閱讀文本,既能夠理解這則寓言所講授的內容,也能知曉“自相矛盾”等類似的寓言,逐步拓展知識面,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深入理解知識。
(三)通過問題驅動課后探究,綜合提升閱讀能力
在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為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當采取問題驅動的方式讓其開展自學活動。只有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主人,才能夠讓學生在問題導向下積極開展閱讀活動,提升其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需要給予學生一些“問題引子”,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在問題牽引下主動開始相關內容的探究與深入閱讀。而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較為關鍵的一點是,教師應當結合文本閱讀引導學生進行實踐練習,使學生能夠在生活化的場景中運用語文知識,也能夠在生活中發(fā)現閱讀素材以及打開更為廣闊的閱讀視野。最后,教師也應當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使其能夠讀寫結合。
例如,在講授《古人談讀書》這部分內容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古人讀書的方法和態(tài)度,反思自身的學習方法與態(tài)度,教師可這樣開展閱讀教學。首先,讓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夠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提出以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古人讀書的故事?誰能夠給我們講一講?”通過小問題的提出來調動學生課程參與的積極性。其后,給予學生足夠的探究時間,讓學生作為課程主人圍繞“朱熹讀書的獨特方法以及讀書好處”這一話題,進行閱讀探究與總結,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可以暢所欲言。最后,教師為學生布置開放性課后作業(yè),讓學生結合自身生活體驗來進行探究,并結合“讀書”這一話題進行閱讀素材的收集,學生可以在下一節(jié)課進行閱讀與展示。通過這種形式的教學,能更有效地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在問題驅動下積極探索,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有助于其掌握相關知識,切實提升文本閱讀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時刻把握問題意識來引導學生積極開展閱讀活動,并能挖掘學生的興趣點來巧設問題,進行有意識地引導,讓學生通過小組探究來高效解決閱讀問題,促使學生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掌握相應的閱讀技能,為其開展語文知識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吳軍華.談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指導探析構建[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9).
[2]徐芹.基于問題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20(06).
[3]高先麗,李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深度學習:內涵、特點與策略[J].教學研究,2019,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