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周乾
濮陽市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河南 濮陽 457000
冠心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臟病,發(fā)病率較高,是由于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而導致冠狀動脈循環(huán)障礙,造成心肌缺氧和缺血,甚至壞死的一種心臟疾?。?]。臨床癥狀常表現(xiàn)為心前區(qū)劇烈疼痛,可伴氣促、惡心、眩暈等癥狀,心力衰竭是冠心病患者常見的合并癥,冠心病合并心衰后不僅嚴重影響患者身體機能,同時還會增加患者殘疾、死亡風險,因此,對其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十分重要[2]。本研究即對冠心病合并心衰采取介入治療的早期臨床療效進行了分析探討,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于濮陽市人民醫(yī)院行介入治療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仡櫺苑治雠R床資料,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31~72歲,平均年齡(51.56±9.78)歲,病程3~14年,平均病程(8.56±3.25)年;研究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31~72歲,平均年齡(51.56±9.78)歲,病程3~15年,平均病程(8.79±3.36)年。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經(jīng)臨床確診為冠心病合并心衰者;對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參與本次研究者;無其他系統(tǒng)嚴重臟器疾病者;無先天性心臟病者。排除標準:住院資料不完整者;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合并惡性腫瘤者;治療依從性較差者。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內科治療,對患者日常生活習慣進行糾正,幫助患者養(yǎng)成適量運動、低鹽低脂飲食等習慣,并予以擴血管藥物、ACEI類藥物、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治療,治療期間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嚴密監(jiān)測。
研究組予以介入治療,具體手術方法如下:首先行冠脈造影,經(jīng)橈動脈或股動脈等穿刺部位置入導管,對患者的病變血管行多方位造影,確定病變血管,制定適宜的手術治療方案,術前予以300 mg阿司匹林腸溶片(國藥準字為J20130078,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300 mg氯吡格雷片(國藥準字為H20133115、樂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負荷量口服治療,同時給予肝素鈉注射液(國藥準字為H32022088,常州千紅生化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靜滴,劑量100 U/kg,每1 h加1 000 U,術中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支架,并用西羅莫斯洗脫,并依據(jù)冠脈具體病變情況處理支架。
觀察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BNP與心功能指標,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統(tǒng)計。BNP采用免疫放射測量法(IRMA)進行檢測,采集患者血漿,使用Shionoria BNP放免試劑盒測定,心功能指標主要有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與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等。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治療前后BNP水平和心功能指標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BNP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組BNP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BNP水平對比(±s) 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BNP水平對比(±s) 分
組別對照組(n=40)研究組(n=40)tP治療前2569.12±224.47 2567.48±225.14 0.033 0.974 BNP水平治療后580.13±162.54 302.14±101.38 9.178 0.001
治療前兩組LVESD、LVEDD和LVEF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LVESD、LVEDD和LVEF等心功能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對比(±s)
對照組(n=40)研究組(n=40)tP 34.56±5.85 34.47±5.84 0.069 0.945 30.69±4.79 27.14±3.10 3.935 0.001 57.48±9.47 57.82±9.63 0.159 0.874 49.87±6.58 41.23±6.25 6.021 0.001 41.23±5.26 41.51±5.13 0.241 0.810 49.13±6.47 54.10±5.16 3.798 0.001
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狹窄導致心肌缺血和缺氧甚至壞死的一種疾病,病情復雜嚴重者血管管腔阻塞,可導致患者猝死。該病合并心力衰竭后,會增加治療難度[3]。該疾病致殘率、致死率均較高,對患者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因此,需對其采取早期積極有效的治療。
BNP為心房腦鈉肽,可對人體心臟內分泌功能進行有效評價,為心衰定量標志物,可有效反映左心室收縮功能和右心室與瓣膜功能障礙情況[4]?;颊呷舫霈F(xiàn)心肌缺血、缺氧、壓力過大或壞死等癥狀時,體內BNP水平就會明顯升高,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合并心衰時體內BNP含量明顯升高,顯著高于正常健康人群,該指標可有效反映患者的心衰嚴重程度與臨床治療效果[5]。LVESD、LVEDD和LVEF等心功能指標可有效評估患者心臟功能。
目前治療冠心病合并心衰以常規(guī)內科治療和介入治療為主。常規(guī)內科治療以糾正患者日常習慣和藥物治療為主,但該方法在心功能改善方面效果較為欠佳[6]。介入治療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具有安全性高、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現(xiàn)已成為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首選治療手段。介入治療可疏通狹窄、受阻或發(fā)生閉塞的冠脈血管管腔,使其通暢,緩解動脈梗死,有效改善心肌血流灌注,預防左室重構,從而有效提高心臟內分泌活動,降低BNP水平,同時介入治療可提高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癥狀,改善心功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促進預后,并可及時進行血運重建,進而及早挽救大量冬眠心肌和頓抑心肌,改善心室重構,但也有研究指出,并非所有行介入治療的患者均能獲益,年齡小、胸前導聯(lián)無病理性Q波、術前出現(xiàn)心絞痛癥狀、既往無糖尿病病史等原因是介入治療可能獲益的獨立預測因素,若無更先進的治療手段,在患者無嚴重禁忌癥的情況下應及早行介入治療。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BNP、LVESD、LVEDD和LVEF比較無差異,治療后研究組BN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且研究組LVESD、LVEDD和LVEF等心功能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可見介入治療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針對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采用介入治療方案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其BNP水平,并改善LVESD、LVEDD和LVEF等心功能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