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習近平外交語言的煉字藝術

2021-04-18 22:33高瑜
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21年1期
關鍵詞:習近平

高瑜

摘 ?要:外交語言體現(xiàn)國家意志和國家理念。習近平外交語言意思明通、傳達平穩(wěn)、語勢強健,修辭效果強烈,體現(xiàn)消極修辭的典范特征。習近平外交語言綜合運用語音要素,如配置音節(jié)、協(xié)調平仄,音律抑揚頓挫、節(jié)奏曲折往環(huán),語音效果多樣;區(qū)別使用同義詞、對比選用反義詞和甄別運用類義詞,語義表達精確嚴密、生動活潑。習近平有效得體的煉字藝術,構建了富有吸引力的國家修辭,是外交語言的標桿,對提升國家形象,促進國際交流,具有巨大的時代價值。

關鍵詞:外交語言;煉字藝術; 習近平

中圖分類號:H1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4437(2021)01-0073-05

注重煉字,是自古以來中國文人寫詩作詞著文的一個重要傳統(tǒng)。比如,北宋詩人陳師道指出: “學詩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盵1]。盧延讓的“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顯示了詩人對詞句反復思索的狀態(tài);杜甫的“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表達了詩人對“既聊短述,絕不出語平平”的創(chuàng)意造言的追求;蘇軾的“一字見工拙”,表明了對能夠影響全篇思想的一字的推敲。

外交語言作為國與國之間在跨文化語境下的對話,也要重視煉字。習近平作為國家主席,在國際重要外交場合的講話、訪談和署名文章,要以最權威的形式體現(xiàn)國家意志和國家理念,更需要字斟句酌。這些文本的“立格”“命意”是要在世界上樹立有感召力的國家形象,講好中國故事。用字越精準,煉字的藝術性越強,越能把故事講好,增加說服力和感染力,引發(fā)關注與認同。

古代漢語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一個詞往往就是一個字。現(xiàn)代漢語中,雙音節(jié)詞占絕對優(yōu)勢。古代所說的煉字,在現(xiàn)代文本中也可稱為遣詞。字與詞都有音、形、義三個維度,煉字,也應該在字詞的音、形、義三方面上下功夫。

習近平主席在其外交語言中非常重視煉字,特別是針對字詞的音和義,他巧妙地運用漢語語音要素,靈活地利用漢語語義差異,展示出高超的煉字藝術。

(一)巧妙運用漢語語音要素

在字詞的語音方面,煉字有多種形式,基本原則是“根據題旨情境的需要而對字(詞)的音節(jié)、平仄、韻的協(xié)和等進行調配。” [2]326 習近平外交語言中基于漢語語音要素的煉字藝術,在這三方面都有體現(xiàn)。

1.字詞的音節(jié)配置

現(xiàn)代漢語詞匯包括單音節(jié)詞、雙音節(jié)詞和多音節(jié)詞。雖然雙音節(jié)詞勻稱、和諧,比例更高,反映語言的發(fā)展趨勢,但單音節(jié)詞,比如一些文言詞語仍然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習近平外交語言就十分重視單音節(jié)詞的使用。如:

(1)空氣、水、土壤、藍天等自然資源用之不覺、失之難續(xù)。(《在聯(lián)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2017年1月18日)①

例(1)中的“用”和“失”兩個動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后面要跟事物,即“用什么”“失什么”。后面用“之”,指代前文的“空氣、水、土壤、藍天”。全句意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力避工業(yè)化帶來的生態(tài)創(chuàng)傷,尋求永續(xù)發(fā)展之路。

(2)規(guī)則應該由國際社會共同制定,而不是誰的胳膊粗、氣力大誰就說了算,更不能搞實用主義、雙重標準,合則用、不合則棄。(《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演講》,2018年11月17日)

例(2)中的“則”是連詞,意為“便、就”,通常用來連接條件與結果的分句。此句中的 “合”是條件,“用”是結果;“不合”是條件,“棄”是結果。意在強調全球治理要尊重規(guī)則,符合峰會促進包容、規(guī)劃共同未來的主旨。

(3)人類今天所處的安全環(huán)境仍然堪憂,地區(qū)沖突和局部戰(zhàn)爭持續(xù)不斷,恐怖主義仍然猖獗,不少國家民眾特別是兒童飽受戰(zhàn)火摧殘。(《在中法全球治理論壇閉幕式上的講話》,2019年3月26日)

例(3)中的“堪”是助動詞,表示“足以”,修飾動詞“憂”,表達對當前世界安全的深切憂思,說明人類要破解和平赤字,必須建立共同、合作、可持續(xù)的新安全觀。

音節(jié)的配置,還體現(xiàn)在音步上。音步,是指“音節(jié)組成的單位”[3],單音節(jié)詞、雙音節(jié)詞、多音節(jié)詞能形成不同的音步。習近平外交語言中大量使用不同音節(jié)的詞,形成不同的音步。如,惠本國、利天下等,是1+2形式的音步;公平性、有效性、協(xié)同性是2+1形式的音步;自我完善、天下太平、天下為公等是2+2形式的音步;敢為天下先、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等是2+3形式的音步。這些包含三個以上音節(jié)的 “超音步”,表現(xiàn)了音律的和諧美和節(jié)奏感。

2.字詞的平仄協(xié)調

現(xiàn)代漢語有四聲,分別為陰、陽、上、去,可歸為平、仄兩類。平聲包含陰平與陽平,仄聲包含上聲與去聲。通過煉字,做到字詞平仄的協(xié)調,追求語言表達的聲律美,是現(xiàn)代漢語中一種普遍的修辭目標。

習近平外交語言也十分注重字詞平仄的協(xié)調和使用。如:

(4)“一帶一路”延伸之處,是人文交流聚集活躍之地。民心交融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在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總部的演講》,2016年1月21日)

例(4)中的“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兩兩相對,交錯配置,意為民心交流溝通,應以心換心,在于交往的點點滴滴,能在潤物無聲中實現(xiàn),是既等不得又急不得的“慢工細活”。

(5)我們要共同建設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伙伴關系。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異,也是伙伴。朋友多了,路才好走。(《謀求持久發(fā)展 共筑亞太夢想》,2014年11月19日)

例(5)中的兩個成語“志同道合”(仄平仄平)、“求同存異”(平平平仄) 采用了不同的平仄搭配。隨后的俚文俗語“朋友多了,路才好走”(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也是類似的構成。該句用通俗的語言、辯證地闡述了中國不以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為界限,協(xié)和萬邦,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構建和諧世界的追求。

3.字詞的韻腳選擇

在語音上的煉字還包括字詞音韻的協(xié)和,即常說的押韻,在習近平外交語言中經常用到。如:

(6)中國人民相信,只有和平安寧,才能發(fā)展繁榮。這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外交辭令,而是思想自信和實踐自覺的有機統(tǒng)一。(《共同開辟中菲關系新未來》,2018年11月20日)

例(6)的“信”“寧”“榮”屬于近韻押韻,“計”“一”屬于同韻押韻,以優(yōu)美的音韻表達了中國崇尚和平、講信修睦,為世界和亞太和平做貢獻的信念。

(7)蒙古國有“鄰里心靈相通,命運與共”的諺語。 (《在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的演講》,2014年8月22日)

例(7)中的“通”“共”屬于同韻押韻,以明快的節(jié)奏傳遞了對中蒙兩國友鄰和睦的期待。

(二)靈活利用漢語語義差異

任何語言中都有很多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類義詞的存在?,F(xiàn)代漢語高度發(fā)達,意義大致相同或相近但色彩、風格、適用對象有差異的同義詞(近義詞),意義大抵相反或相對的反義詞,表達同一概念、同一語義場的類義詞都很豐富。習近平主席充分利用漢語語詞豐富性和多樣性帶來的得天獨厚的煉字空間,在外交語言中大量運用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類義詞,展示了精湛的語言藝術。

1.同義詞(近義詞)的使用

凡是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就叫做同義詞[4]204。習近平通過使用同義詞(近義詞),避免重復、呆板、沉悶,取得了同中有異、相得益彰的效果。如:

(8)我們愿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以政策溝通、設施聯(lián)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合作重點,通過共建“一帶一路”給中拉人民帶來更多實惠,促進中拉合作優(yōu)化升級、創(chuàng)新發(fā)展。(《開創(chuàng)中阿關系新時代》,2018年11月28日)

例(8)接連使用了“溝通”(使兩方能通連)、“聯(lián)通”(聯(lián)結通連)、“暢通”(毫無阻礙地通行或通過)、“融通”(融合通達)、“相通”(互相通融)五個近義詞,與五個不同的適用對象“政策”“設施”“貿易”“資金”“民心”相搭配,意在表明中拉通過各領域的重點合作,行穩(wěn)致遠地共建“一帶一路”。

(9)反對為一己之私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反對以鄰為壑、損人利己,各國一起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實現(xiàn)世界長久和平。(《在中法全球治理論壇閉幕式上的講話》,2019年3月26日)

例(9)接連使用了“以鄰為壑”“損人利已”兩個同義詞。前者意為將鄰國當作溝坑,把洪水排到鄰國,帶給別人困苦災難,后者意指為得到好處而損害別人利益。習近平通過字面的變化,表達類似的意義,強化了對為私利“挑起事端、激化矛盾”行為的譴責。

2.反義詞的使用

語言中詞意義相互矛盾、對立的詞,就是反義詞[4]212。習近平在外交語言中將反義詞成對配合使用,揭示事物相反或相對的關系,突出了事物的本質特征,使表意周到辯證。如:

(10)歷史學家早就斷言,經濟快速發(fā)展使社會變革成為必需,經濟發(fā)展易獲支持,而社會變革常遭抵制。我們不能因此踟躕不前,而要砥礪前行。(《在聯(lián)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 》,2017年1月18日)

例(10)中,“支持”和“抵制”,“踟躕不前”和“砥礪前行”分別為兩組反義詞,在語境中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突出了經濟全球化帶來發(fā)展失衡、治理困境等嚴峻問題,國際社會持續(xù)推進、進行社會變革的必要性。

(11)當今世界的變局百年未有,變革會催生新的機遇,但變革過程往往充滿著風險挑戰(zhàn),人類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合作還是對抗?開放還是封閉?互利共贏還是零和博弈?如何回答這些問題,關乎各國利益,關乎人類前途命運。(《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演講》,2018年11月17日)

例(11)中,“合作”與“對抗”、“開放”與“封閉”、“互利共贏”與“零和博弈”,這三組反義詞的搭配使用,不露聲色地傳達了我國對各國合作交流的立場和態(tài)度,促使各方對各國利益與人類前途命運進行深入思考,作出正確抉擇。

3.類義詞的使用

類義詞指屬于同一個語義場,表示同類概念,而沒有上下義、同義或反義關系的一組詞[5] 。習近平外交語言中也常有類義詞的連續(xù)排列,增強了語勢,修辭效果非常強烈。如:

(12)中國夢就是要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在澳大利亞聯(lián)邦議會的演講》,2014年11月17日)

例(12)中的“國家”“民族”“人民”都是名詞,是同類概念,構成同一類屬的語義場,“富強”“振興”“幸?!倍际切稳菰~,是同類概念,也構成同一類屬的語義場。三組類義詞的排列使用,強調了在國家、民族和個人構成的命運共同體中,國家利益、民族利益與每個人的個人利益密不可分,國家富強夢、民族振興夢與個人幸福夢雖然具體內涵不同,但都與中國夢融為一體。

(13)和平、改革、發(fā)展是中東各國的普遍需要,穩(wěn)定、安寧、幸福是中東人民的共同追求。(《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2018年7月11日)

例(13)中的“和平、改革、發(fā)展”和“穩(wěn)定、安寧、幸福”作為主語,是同類概念,是同一類屬的語義場;“中東各國”和“中東人民”作為定語,是同類概念,也是同一類屬的語義場。兩組類義詞的并列表達,凸顯了中東各國的共同需要和中東人民的共同追求。

清人劉淇在《助字辨略》中寫道:“一字之失,一句為之蹉跎……”漢語中的每個字詞在整個語言體系中沒有高下之分,但不同的字詞在具體句子中的表達效果卻有優(yōu)劣之別,會導致不同的接受效果。吳禮權認為,修辭學對字詞的研究要“看某一字(詞)在特定的語境情境中是否確已產生了超乎尋常的表達與接受效果。” [2]385

通過對字詞語音和語義的精心錘煉,習近平用看似平凡、普通的字詞構建了簡潔明通、平順豐富、精確生動的語言風格,在跨文化語境下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歷史、文化藝術、軍事科技等眾多領域復雜議題的對話中,展現(xiàn)了高超的語言藝術,以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向國際受眾有效傳播了外交信息,講述了中國故事,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一)凸顯迥然不同、多種多樣的語音效果

自古以來中國的修辭都注重對音節(jié)進行配置,對平仄進行協(xié)調,對韻腳進行選擇,產生迥然不同、多種多樣的語音效果。比如,單音節(jié)詞、雙音節(jié)詞和多音節(jié)詞由于音節(jié)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音步,時值相等、規(guī)則出現(xiàn)的音步會帶來活潑生動、強烈的節(jié)奏感。漢語中的每個字都有聲調,平仄的協(xié)調和交錯,能產生抑揚頓挫的音律美。押韻,或說韻腳的選擇,不僅能像平仄一樣產生抑揚頓挫感,還能造就音韻曲折往環(huán)的律動美。

習近平外交語言在語音形式方面的煉字努力,主要體現(xiàn)在其對音節(jié)的配置、平仄的協(xié)調、韻腳的選擇等語音要素的綜合使用。煉字帶來的效果,使得他的講話別有風味,讓國際民眾想聽愿聽,在表情達意上實現(xiàn)預期的目標。如:

(14)常言說,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面對世界經濟形勢的發(fā)展演變,全球經濟治理需要與時俱進、因時而變。(《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2016年9月3日)

例(14)的“事”與“制”屬于同韻押韻。韻腳的重疊,把聽眾的注意力引向“小智”與“大智”的辯證關系,從而認識到在世界經濟發(fā)展中,要超越解決具體問題的“小智”,走向探索形成共同行為與合作模式體制的“大智”。韻腳的選擇,使這段講話讀起來朗朗上口,易于理解和記誦,聽起來和諧整齊、抑揚有致、曲折往環(huán),富有聲律美和節(jié)奏感,給聽者諧和順暢的審美享受,更易接受語義內容,大大增強了語言的表達效果。

(二)實現(xiàn)精確嚴密、生動活潑的語義表達

在語義方面的煉字,是對字詞加以調配和使用,通常包括對同義詞區(qū)別使用,對反義詞對比選用,對類義詞甄別運用,能使語義表達更生動、準確。同義詞區(qū)別使用時,能表達更加精確嚴密的思想,能表現(xiàn)更加明朗顯豁的語言,能避免重復,讓語言生動有變化;連用時,能加重語氣,從而起到修辭上的強調作用。反義詞常常表達矛盾事物的對立面,能清楚論述觀點,讓語言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是修辭中對比、映襯的常用手段。類義詞常因“同類”的相同點而顯出整齊,又因“不同的事物或形狀”的不同點而顯出錯綜,在語匯修辭中很有特色。

習近平外交語言在語義方面的煉字努力,是通過對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類義詞的巧妙運用實現(xiàn)的,詞語選擇精當,詞義表達準確,彰顯了語言表達的深厚功力。如:

(15)正如中國人喜歡茶而比利時人喜愛啤酒一樣,茶的含蓄內斂和酒的熱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讀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習近平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2014年4月1日)

例(15)中,茶的“含蓄內斂”和酒的“熱烈奔放”是一對反義詞,從語義上看,似乎不可調和,但習近平把茶酒并置,以酒的甘美醇厚,比擬人際的親密無間,以茶的清新自然映射人際的寧靜淡泊,勾畫了兩種十分精彩但卻極其不同的相處方式,意在說明中歐兩大文明殊途同歸又相映生輝,各美其美而美美與共的大同境界。這種反義詞之間的明確對比,讓語義的表達非常清晰、明確。

(三)形成意思明通、用詞平穩(wěn)的修辭文本

從傳統(tǒng)修辭的角度,煉字總體上屬于“消極修辭”。消極修辭的概念在我國最早是由陳望道先生提出的。他認為,消極修辭從內容方面,“應該討論如何才得把自己的意思明通地表出來”,從形式方面,“要討論如何才得把自己的思想平穩(wěn)地傳達給別人” [6]。也就是說,藝術性的煉字,既要看表達的內容是否明確通順,切情恰境,還要看表達的形式(這里指“用字”)是否與內容貼合,恰如其分,要兼顧內容的通順與形式的簡練。陳骙在《文則》中指出:“且事以簡為上,言以簡為當。言以載事,文以著言,則文貴其簡也。文簡而理周,斯得其簡也。讀之疑有闕焉,非簡也,疏也?!盵7] 意思是說,寫文章應求簡潔明快,“以簡為上”,但“簡”不是茍簡,必須做“理周”,即用盡可能少的語言把道理說得周密,不能讓讀者感到“疏”和“闕”,影響內容的正確傳遞。

習近平外交語言中對字詞音節(jié)的錘煉,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消極修辭的這一典范特征。比如,我國古代文言詞基本上是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習近平在其外交語言中經常使用單音節(jié)詞,除上文所舉“之”“則”“堪”外,常用的還有“其”“所”“者”“皆”“俱”“愈”“而”等。如:

(16)我一直強調中國要做學習大國,不要驕傲自滿,不要妄自尊大,而是要謙虛謹慎、勤奮學習,不斷增益其所不能。(《在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的演講》,2014年9月18日)

例(16)中的“其”是人稱代詞,是實指,對象是“中國”,具體可指中國的黨員干部。

上述單音節(jié)詞的使用,簡潔雅致,古典韻味十足,相比白話文,讀起來鏗鏘有力,聽起來毫無沉重拖沓之感,不僅符合陳骙所說的“以簡為上”,使文章達到簡潔凝練的修辭效果,凸顯了語言的古樸雅致,同時又使所要表達的內容符合陳骙所說的“理周”,表達的內容明白精確,通達順暢,可謂“意思明通”,而詞句又切情切機,不盈不縮,可謂“傳達平穩(wěn)”。

國家修辭是“以國家為修辭主題,以建構國家形象、提升國家國際地位、協(xié)調國家關系、解決國際爭端為目的的修辭行為和現(xiàn)象?!盵8]國家元首的外交演講語篇是最權威、最受關注的國家修辭,是交際主體國家在與交際受體外交互動的過程中,運用有效得體的修辭手段建構、呈現(xiàn)、塑造國家形象的重要渠道。習近平外交語言的煉字藝術,切合中國傳統(tǒng)修辭中的消極修辭理念,是對國家修辭實踐最生動的詮釋。

劉勰的《文心雕龍》說,“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精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從,知一而萬畢矣。”[9] “字不妄”是指句中每個字都用得準確妥帖,不虛妄?!耙蜃侄洹笔侵缸质蔷涞幕?,通過字的線性流程來表現(xiàn)句的“格局”“邏輯”和“用意”?!罢癖径模欢f畢”,是說振動了樹根,樹葉也隨之搖動,了解了事物的根本原則,就能概括事物的全貌??偨Y起來,煉字對句子建構的成敗至關重要。

習近平外交語言的煉字藝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通過對字詞的精準操控,在跨文化語境中準確、有效地呈現(xiàn)外交演講的主題,構建了和諧的話語生態(tài)環(huán)境。

首先,當人類社會面臨著和平、發(fā)展和治理等“三大赤字”的不斷困擾和恐怖主義、極端主義、霸權主義等方面的持續(xù)挑戰(zhàn)時,習近平以一個負責任大國領導人的擔當,在其外交演講語篇中,充分運用國家修辭策略,堅守“和而不同”的立場,從“求同存異”到“聚同化異”,主動承擔國際責任,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從被動的“跟隨者”變成主動的“領導者”,以跨越文明的胸襟,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xiàn)“共贏共享”“共聯(lián)共通”,為全球治理發(fā)出中國聲音,詮釋中國智慧,提出中國方案。

其次,中共十九大報告強調,中國要同各國一道,共同建設新型國際關系,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的外交語篇談到,國與國交往的新路,是對話而不是對抗,是結伴而不是結盟。一字之差,語義相反,表明中國超越冷戰(zhàn)思維,摒棄霸權主義的追求。他還談到,中國對他國權益不“覬覦”,對他國發(fā)展不“嫉妒”,不搞“遠近親疏”,不“拉幫結派”,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也是“中國氣派”“中國信念”。這些修辭表述都充分展示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戰(zhàn)略思想和外交理念。

再次,公共外交的核心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交流與信任感的增強”,通過“有效利用政府首腦的個人魅力和風范來展示中國的和諧形象” [10],增強國家的對外軟實力。國家修辭是體現(xiàn)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手段。利用當前我國不斷上升的有利國際地位,從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各方面向世界證明中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一個值得信賴的國家,為中國在世界舞臺打造、塑造了一個積極、正面的形象,“展示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增強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盵11] 當一個國家的行為得到國際社會的理解,當一個國家的發(fā)展推動了國際社會的發(fā)展,當一個國家的戰(zhàn)略、政策、舉措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同時,這個國家的形象就會不斷提升。

習近平以深厚的政治智慧和學識修養(yǎng),以獨特的煉字藝術構建了富有吸引力的外交語言,讓國際社會喜歡聽、樂意聽,擴大了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

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絡化的推動下,“地球是個村莊”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相互理解、相互溝通與相互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因此成為未來世界發(fā)展的必然。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不僅涉及政治、經濟、軍事,也與語言密不可分。良好的國家修辭,有助于促進國與國之間的相互理解,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習近平外交語言高超的煉字藝術,在國際場合實現(xiàn)了有效的傳情達意,講好了中國故事,傳達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意識,構建了良好的話語生態(tài)環(huán)境,強化了中國的對外軟實力,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形象,成為跨文化語境下國與國之間語言交往的一面旗幟、一個標桿,具有巨大的時代價值。

————————

注釋:

①此語料與其他語料來自人民網、新華網。

參考文獻:

[1]何文煥.歷代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1981:14.

[2]吳禮權.現(xiàn)代漢語修辭學 [M].第3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

[3]馮勝利.論漢語的“自然音步”[J].中國語文,1998(01):40-47.

[4]胡裕樹.現(xiàn)代漢語[M].重訂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5]邢福義.現(xiàn)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19.

[6]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8:42.

[7]華宏儀.漢語消極修辭 [M].修訂本.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2:462.

[8]陳汝東.新興修辭傳播學理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169.

[9]劉勰.文心雕龍[M].陸侃如,牟世金,譯.濟南:齊魯書社,1995:426.

[10]吳友富.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和傳播[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139.

[11]李家祥.國家軟實力問題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1.

猜你喜歡
習近平
習近平,大國抗疫與經濟重啟
習近平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之“策”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少年兒童
習近平的外交足跡
習近平用典
習近平的會議外交:談問題,交朋友
習近平總書記在清鎮(zhèn)職教城考察
知之深 愛之切
標題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