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烈毅
封底上的畫
我把娜塔麗亞·內(nèi)斯特洛娃的《鳥》從一本詩歌雜志的封底上撕了下來, 緊緊地壓在書桌的厚玻璃板下。這幅畫非常偶然地成為我每天都會面對的一個場景??粗@幅畫就可以順利地進(jìn)行我的寫作嗎? 答案不是肯定的。這幅畫并非總能給我的寫作帶來靈感。我也有厭倦的時候,即便是娜塔麗亞·內(nèi)斯特洛娃畫的《鳥》,即便這幅畫上有海灘和不停俯沖向人群撲食面包的海鳥。有很長時間我都忘記了它的存在了,但總是在某些情緒發(fā)生的時候想起去看一看它, 這些情緒是和畫面上的氛圍有著某種相同的氣息的。
一本詩歌雜志, 只有這印了一個人的畫的某一頁被我珍藏了起來。我撕開了雜志,卻一點也不感到痛心,這或多或少會讓編這本雜志的人感到沮喪, 但總有一個人會竊喜異常, 他就是那個力排眾議固執(zhí)地要把這幅場景怪異的畫印在封底的人嗎?他通過這樣的方式尋找到同樣喜歡這幅《鳥》的讀者,但他永遠(yuǎn)也無法知道他們是誰。我至今對于娜塔麗亞·內(nèi)斯特洛娃知之甚少,查閱了資料,僅了解到她是一個俄羅斯的女畫家,生于二十世紀(jì)四十年代,現(xiàn)在已經(jīng)老了,但還不算太老。娜塔麗亞·內(nèi)斯特洛娃畫這幅畫的時候是四十四歲, 和我現(xiàn)在同齡, 這讓我想起每個人的中年時期都會有內(nèi)心的某種激蕩。我只希望她的畫風(fēng)能夠像這幅《鳥》一樣保持下來,不要改變, 為了我這塊已經(jīng)很多年未曾移動過的玻璃板, 也為了讓我能從容地從湍急的中年走向平靜的晚年。
我的自畫像
我這一生可能只會喜歡幾個畫家,安德魯·懷斯是其中的一個??吹剿漠嬜鞯臅r候,我是十分年輕的,但他的水彩畫恰恰滿足了我對于傷感的需求。年輕而傷感,如果我能夠替自己畫一幅自畫像的話, 我會用“年輕而傷感”這個定語來形容它,但我無法使用色彩來表達(dá)。我承認(rèn), 年輕的時候,我在安德魯·懷斯的色彩氛圍中生活了一陣子, 我十分矯情地喜歡上了我所居住的這個小城中和他的畫作上的風(fēng)景相似的一些地方,甚至不可救藥地喜歡上了秋季。
那時, 我以為我身上帶著濃烈的安德魯·懷斯水彩畫的氣息,我心安理得地藏匿在一個畫家的身體里生活了一段時間,度過了動蕩的青年時光。那時, 我孤傲而傷感,可惜我無法為自己作畫。我無法給這個世界留下我的自畫像,這是十分可惜的。
我現(xiàn)在的寫作是在一種綿延的敘述中進(jìn)行著的, 無法用色彩畫出的就用語言來表達(dá)。我最終要完成自己的自畫像,用我的語言和文字。無法像安德魯·懷斯那樣用焦干的水彩顏料在畫布上用力抹出一些筆觸和擦痕, 我會用一種綿延的敘述勾勒出我的形象來。我的自畫像是委婉的表達(dá)。
迷失
在寫作時我多么像一只動物。這是我在讀了卡夫卡的小說《地洞》之后所得出的一個結(jié)論。我多么像小說中描寫的那個無名的小動物,整天地挖著洞,往深處挖,不愿把自己露出來。它挖洞是因為它總是恐懼著有人找到它,對它進(jìn)行威脅,破壞掉它的洞,甚至一口咬掉它的尾部。它挖的洞蜿蜒錯綜, 就像一個迷宮。它從不愿終止下來, 一刻也不停, 否則它就感到惶恐和絕望。有時我想,我也是多么享受這種“挖洞”的狀態(tài)啊, 我希望自己能有一支奇異的筆以使我不停地寫下去,沒有結(jié)束的時候。在一種類似于翱翔的狀態(tài)里, 我在自己的洞里飛,我一邊挖一邊潛行,但我不是管道修理工,我不需要找回來的路。我希望,我的寫作是一種真正的迷失。
飄逸而出
每個寫作者都有自己的姿勢。我知道海明威是站立著寫作的,他強壯無比。他熱衷于觀看斗牛和獨自垂釣。寫作的姿勢不是自己選擇出來的。從現(xiàn)實來看,我寫作時的姿勢是極為普通的,坐在桌前,面對著陽臺和窗戶。有時我坐了很長時間, 雙腿麻木,身體如木生根,這時我極其希望有人把我懸掛起來,掛在一個釘子上,以便讓我放松緊張的身體。繼而,我癱軟了,成為達(dá)利油畫《記憶的永恒》中的那面“軟鐘”。我們最難對抗的正是時間。所以,我的寫作從根本上來講是基于對時間的對抗。包括此時,我也無法阻止時間嘀嗒流逝。
如果我會彈鋼琴, 我必定嘗試以一種懸空的方式來彈奏樂曲, 我至今沒有見過一架懸浮在半空的鋼琴, 也沒見過一個懸空演奏的鋼琴家。這笨重的樂器被眾人小心翼翼地用鋼絲吊離地面, 正基于我對于它輕盈的想象。在事物笨重的另一面,一定有著輕盈和空靈的靈魂在歡唱。在半空中撳動琴鍵的時候, 我的心靈已經(jīng)和那些繃緊的鋼絲繩有著某種感應(yīng), 它們在天花板和鋼琴之間發(fā)出微妙的顫音。此時,我所有彈琴的動作只是為了激發(fā)每一根鋼絲繩的情感。同樣地,日久天長,我每日每夜寫作時所面對的陽臺和窗戶已經(jīng)化作了某種虛幻的場景,而有時,我竟也會在最愜意的時候驀地產(chǎn)生出一種從房間里飄逸而出的感覺。
它的焦急、惶然和痛苦
我很少談?wù)撐业娜怏w。對于身體成長的狂喜僅出現(xiàn)在我的青春時期, 我僅有的一尊赤裸裸的人體雕塑深深地埋在羞澀的青春記憶里。那匆匆易逝的青春,就在那匆匆地對自己身體的凝視里?,F(xiàn)在,脫去所有的衣物, 溫水淋浴成為我每天下班后必須要完成的事。我匆匆地在盥洗室的鏡子里看了一眼自己的身體就躲進(jìn)雨絲一樣密集的溫水里。無人見過我青春時代的肉體,僅有我自己。我的衰老正在一天天地發(fā)生,我的靈魂不再和肉體較勁, 它知道我的肉體僅僅是一個模具。我慢慢地洗刷著自己,不再像青春時那樣充滿好奇和狂喜, 我的靈魂接受著溫水的撫慰, 它有時需要這種類似于手撫的軟物質(zhì)。
我的靈魂不排斥物質(zhì), 而我的肉體需要一些精神。我要感激的是,我的肉體總是配合著我完成某些特殊的情緒。我憶起在童年時戲弄過的一種小蟲子, 只要我們撥弄它的身體, 它就會蜷縮成一團(tuán)在地面上滾動。那時我們不懂事,那時我們不知道它有多么的焦急、惶然和痛苦。
向外翻轉(zhuǎn)
我沒有寫日記的習(xí)慣, 但喜歡的總是一些短小的句子,一些言辭的片段。這讓人覺得我好像在有意分割著自己的生活。在某些日子里,我詞不達(dá)意,陷入彷徨,我無法連詞成句, 只有一些情緒在我的內(nèi)心擠著、壓著,一旦尋找到身體的一個切口,它們就會噴薄而出。我讀過一些人的日記,卡夫卡、齊克果以及紀(jì)德的,我試圖研究他們的生活和精神狀況, 以及他們痛苦糾纏的愛欲和火星四濺的人生信念。在讀這些日記的時候, 我感覺到有一把火在手掌中燃燒著,一些灰燼落在我的肩膀上。這些日記比他們的作品更深地影響了我, 影響了我的寫作。而這些偉大的日記終究是瑣碎和日常, 可里面的一些短句子卻像一把小提琴在狠狠地拉著。作為一個光明正大的日記“偷窺者”,我從沒想過我應(yīng)該退場,相反,我不斷地進(jìn)發(fā)、進(jìn)發(fā)??膳碌氖?,這些遠(yuǎn)逝者的日記里的生活每天都在向外翻轉(zhuǎn),正一點一點地成為我的日常。每個日記“偷窺者”都是這樣的嗎?
原地不動地生活
在很長時間停筆不寫的時候, 我想到了遠(yuǎn)游。該去什么地方呢?有時一幅畫上的風(fēng)景就可以激發(fā)我的靈感。我原地不動地生活了很多年,我只希望我的體驗深刻些,再深刻些,即使我的生活如此的匱乏。在很長時間沒有動筆之后, 我往往不能為一篇文章找到合適的開頭。有時我離開房間到陽臺上去, 仿佛覺得自己已經(jīng)變成另外一個人。我對于空間的要求極其簡單,我的抽屜里擺放的雜物已經(jīng)超過了一百種, 這表明我一直過著一種世俗且凌亂的生活。我到哪里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躲開一些人和一些嘈雜, 我必須保證每天真正獨處一兩個小時,甚至更多,不和任何人交談。我想寫的也許只是像薩米耶·德梅斯特《在自己房間里的旅行》這樣的一本書,不同的是我只想把自己研究透。迄今為止,我的知音很少, 但我總是想象著他們?nèi)齼蓛傻刈咴诖蠼稚?,他們互不溝通也不交流,他們只是為了我而踽踽獨行在夜色中?尤其是在下霧的夜晚。他們熱切地期待著我就像我盼望著他們。
想象中的作品
我半夢半醒地躺在沙發(fā)上, 想象著自己尚未寫出的作品, 我的構(gòu)思給我?guī)頉_動的快感。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情欲也終究會越來越淡,但這并不表明我不需要。它會在某些時刻突然變得異常強烈。我的寫作同樣需要情感的積累和身體內(nèi)某些分泌物的堆蓄, 只不過, 在經(jīng)歷多年的寫作之后, 這種等待變得漫長, 然而它一旦被激起,就像我的情欲一樣迸發(fā)出猛烈的鈍力。我永遠(yuǎn)有一部沒有寫出來的作品, 一篇尚且走在路上的文字, 這是我至今不斷寫作的原因。我永遠(yuǎn)寫不出我想象中的作品,我每寫下一個句子、一個片段,也許只是向它走近了一點而已。
置身于電影院里的黑暗
一部電影,在考慮了很多細(xì)節(jié)之后,才能接受我的觀察。我就是這樣觀看波蘭斯基導(dǎo)演的電影《鋼琴師》的。我觀察電影畫面中的每一個細(xì)節(jié), 我的目光有時落在了畫面的次要區(qū)域, 我甚至觀察電影里的每一扇窗戶和每一面鏡子, 我試圖通過發(fā)現(xiàn)些微的破綻來滿足我的挑剔習(xí)慣。
我既震撼又處于一種旁觀者的冷靜之中。我難以寫下一篇像樣的觀后感。從主觀上講,我逃遁內(nèi)心的震撼,癡迷于冷靜的觀察。我難以記住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我無法將故事完整地復(fù)述一遍, 我要寫的觀后感是一種模糊的感覺。我曾經(jīng)一個人坐在電影院里,花費了漫長的時間觀看電影《飄》,但如今只剩下一個狂風(fēng)中的畫面深刻在腦海中, 并且這個畫面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發(fā)生著某些演變, 我知道它最終會變得面目全非。我看了無數(shù)場電影,也或許什么都沒看。我只不過是在電影熒幕前坐了一段時間,用的是電影院里的椅子,置身于電影院里的黑暗。
負(fù)重
我的寫作大多數(shù)時候是在夜晚進(jìn)行的。我在白天為了生活而奔波。寫作至今也不是我的一種放松方式,恰恰相反,我在寫作中往往變得更加緊張了, 我要獨自面對很多沖突。我希望居住的這座舊樓的樓頂上有一個泳池,以便我在里面緩慢游弋,沒有人知道這個樓頂上有一個泳池存在,更無人知道我是怎樣來到這個樓頂上的泳池中的。如果有一天我突然放棄了寫作(這可能嗎? ),關(guān)于樓頂泳池的想象便會自然消失———我已經(jīng)再不需要這種負(fù)重了。 盡管想象泳池是為了讓自己松弛, 但這種想象本身就是一種負(fù)重。
風(fēng)格
我相信我的風(fēng)格會變得越來越怪異,只有越來越怪異, 人們才會全身心地容納和接受。這是因為每個人其實都是怪異的存在者。我迷戀于米爾豪瑟在他的小說中將一個人的妻子演變成一只人情味十足的青蛙,只有在這種怪異的變形中,我們方能看到我們庸常的生活和業(yè)已干枯的情感中,那些動人心弦的瞬間。
我認(rèn)為“獨具一格”和“查無此人”幾乎就是同義詞。我相信人們將難以在我的寫作中尋找到那個日常生活中真實的我(或者說是極其虛假的我),他們將難以置信地面對這個越來越怪異的我, 他們原以為我會小心謹(jǐn)慎地生活下去,一直到老,到死,他們根本不相信我會在寫作中成為一個“查無此人”的人。我在一個小城,我的一生也許看上去波瀾不驚,沒有任何故事發(fā)生,這像我曾經(jīng)喜歡的一種法國小說的風(fēng)格。很多人都是在按照這種小說的風(fēng)格活著,一直厭倦到死也無法體會最平淡的部分里往往有令人震驚的細(xì)節(jié)。我不是在寫一部怪異的作品,也不是在談一些怪異的事,我強調(diào)的依舊是生活,怪異生活的本身,我的風(fēng)格永遠(yuǎn)不會超出生活。
如果我在下午寫作
如果我在下午寫作, 我要和黃昏的光線融合在一起。我要等到黃昏的光線開始在我的房間里逡巡的時候才動筆, 也許我只會寫上半個小時或者一刻鐘。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我要抓緊寫下對黃昏的感受。如此說來, 我所有在下午的寫作只是寫下了關(guān)于黃昏的感受,或者說是,帶著黃昏的感覺去寫。
在某一個時期里, 我同意人們把我稱為黃昏寫作者。天黑下來是遲早要發(fā)生的事,我在房間里不可能就這樣坐下去,我一旦起身站在窗前欣賞夜景, 一種黃昏的疲倦就會席卷而來。
如果我在下午寫作, 我動筆的時間會隨著黃昏悄然到來, 前面的時間都是一種漫不經(jīng)心和等待, 我期待房間里的光線柔和是奢侈的。而現(xiàn)在我喜歡上了午夜寫作,沒有陽光,這和下午的寫作終究不一樣。我還喜歡上了車廂寫作, 關(guān)于一節(jié)廢棄車廂的想象我至今也沒有放棄。我始終在寫作中挑剔著對于光線的要求, 這是我的偏執(zhí)性格使然。
語調(diào)
如果我找到了一種語調(diào), 我就可以暢快淋漓地寫下去。但這種語調(diào)在哪里?我總是在一種暢想中期待著遙遠(yuǎn)的作品, 它是一個即將誕生的生命。在模糊的把握中我試探了幾次,但什么也沒有寫出來。潛伏在我身上的那個寫作者, 最終什么語調(diào)也沒有發(fā)出。
有時我讀一本封面素潔的文學(xué)雜志,也許只是為了遇見我想要與之說話的人。他是誰呢? 他是在《傾向》這本流傳在民間很久的詩歌雜志中獨自低語的卡瓦菲斯嗎? 當(dāng)我感受到他以獨特的語調(diào)率領(lǐng)他所有的詞語大軍浩浩蕩蕩地在夜色里行進(jìn)的時候, 我認(rèn)為我讀到過的他的所有的詩都是一首詩。作為一種單調(diào)語調(diào)的沉迷者,我從不深究言辭背后的重重意義, 我完全可以透過這種獨特的個人語調(diào)感知這個人的靈魂。語調(diào)發(fā)聲,語調(diào)循環(huán)往復(fù)地饋贈我們以靈魂。
備忘錄
我在一本舊書的扉頁上寫下: 此書購買于江邊公路。在人們看來,我這樣做無非是想讓所有向我借書的人能夠據(jù)此想象我購買這本舊書時的場景。我完全可以寫下多的句子,添加更多的詞匯,甚至完整地記述我那天徘徊在舊書攤前的情景。但作為一個吝嗇的寫作者, 我的暴露僅到此為止。我承認(rèn)自己是一個對“江邊公路”抱有舊情的人,但“此書購買于江邊公路”并沒有任何的感情成分。我不是隨手記下淘書的地點,在思量了很久之后,我才決定寫下如此簡單的備忘錄。我的寫作也許就是一種縮句練習(xí), 在少得不能再少的文字里包含著一些暗示。人們要么接受這些暗示,要么搖著頭走開,另覓絢麗的風(fēng)景。我的寫作是暗風(fēng)景,是一條江邊公路。
我的居住
只要關(guān)上廚房的推拉門, 廚房里就會傳來風(fēng)的呼嘯聲。這不是幻覺,在刮著北風(fēng)的日子里, 我的廚房不需要改裝就成了某種簡單的樂器。在所有的房間之中,我對廚房情有獨鐘,它不是我寫作的地方,但在刮風(fēng)的日子里帶給我遐思。
我的居住需要一些秘密, 比如我從未對人說過我和對面樓頂上一只灰鳩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這只灰鳩站立在一根天線上,梳理羽毛或者獨自瞭望, 這和我寫作時的某種狀態(tài)有些相似。我一個人站在廚房里,朝著對面的樓頂望著,無論灰鳩出現(xiàn)或者不出現(xiàn),總有一根天線在那里豎立著, 它是某些會飛的事物所向往的棲息之處。
樓頂上什么也沒有,空空蕩蕩,但一只鳥短暫的停留足可以讓我重新對這個世界神思向往。我佇立在明亮的廚房里,期待著這一丁點的新鮮視象打破自己對生活的厭倦。當(dāng)灰鳩重又出現(xiàn)的時候,我覺得,我的寫作在經(jīng)歷了不可避免的自我重復(fù)和郁結(jié)之后,又可以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