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培 梁齊坤 王甫珍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融安糧食儲備庫有限公司 545400)
稻谷從收獲到儲藏、銷售的整個過程中,儲藏一直占據(jù)著極為重要的位置。而稻谷在儲藏期間,最容易受水分、溫度和微生物活動的影響[1]。不適宜的儲存環(huán)境極易導致蟲害霉變的發(fā)生,使得糧食品質急劇下降[2]??照{控溫儲糧技術可以營造一個低溫儲藏的環(huán)境條件,降低外界高溫對倉溫、糧溫的影響,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動[3]。廣西屬于高溫高濕地區(qū),夏季高溫時間長,為此,我公司開展了空調控溫儲糧技術試驗,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1.1 倉房基本情況 選定18號倉為試驗倉,19號倉為對照倉。兩倉均為2010年建設,結構相同,倉長44.4 m,寬19.5 m,高8 m,裝糧線高6 m。
1.1.2 儲糧基本情況
兩倉儲糧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試驗倉與對照倉稻谷品質情況
1.1.3 試驗儀器與設備
控溫設備:KFR-72GW/K81+N3分體掛壁式空調4臺,功率為2.1 kW;軸流風機2臺,功率為0.125 kW;糧情測控系統(tǒng)。
品質檢測:101-1型電熱鼓風恒溫干燥箱、實驗礱谷機、水分粉碎磨、分析天平(0.0001 g)、電子天平(0.01 g)、錘式旋風磨、振蕩器、全自動脂肪酸值滴定儀等。
1.2.1 空調控溫方法 試驗倉18號倉從4月~8月采用空調不間斷控溫,溫度設定為20℃。對照倉19號倉采用軸流風機定時排積熱。通過糧情測控系統(tǒng)監(jiān)測整倉糧溫變化情況。定期扦取試驗倉和對照倉樣品,對稻谷品質進行跟蹤化驗。
1.2.2 扦樣方法 每月按GB/T 5491-1985進行扦樣一次,對稻谷品質進行化驗分析。扦樣點為東南、西北、中間3點。分為上層、中上層、中下層、下層4層,共12個點。
1.2.3 品質測定方法 按GB/T 5497-1985進行水分測定。按GB/T 20569-2006進行脂肪酸值測定。
試驗期間,試驗倉和對照倉的大氣溫度、倉溫和糧溫變化曲線如圖1和圖2。
圖1 試驗倉三溫變化圖
圖2 對照倉三溫變化圖
由圖1、圖2可以看出,外界氣溫對19號倉的倉溫和糧溫有較大的影響。倉溫隨著外界氣溫的升高而升高,平均糧溫呈上升趨勢,最高達到23℃;而18號倉配有空調,溫度設定為20℃,倉溫基本維持在22℃左右,平均糧溫維持在20℃以下。
試驗倉和對照倉的稻谷品質檢測結果見表2。
表2 18號、19號倉水分和脂肪酸值變化情況表
根據(jù)表2可知,試驗倉和對照倉整倉糧食水分均有所下降。其中,18號倉作為試驗倉,整倉糧食水分從12.0%降為11.8%,整體降幅0.2個百分點;19號倉作為對照倉,整倉糧食水分從12.3%降到12.2%,整體下降0.1個百分點。
試驗倉和對照倉的脂肪酸值均呈上升趨勢。其中,18號倉的脂肪酸值從21.3(KOH/干基)/(mg/100g)升至21.6(KOH/干基)/(mg/100g),整體上升0.3(KOH/干基)/(mg/100g);而19號倉的脂肪酸值從21.4(KOH/干基)/(mg/100g)升至22.3(KOH/干基)/(mg/100g),整體升高0.9(KOH/干基)/(mg/100g),增幅明顯大于試驗倉。
試驗倉主要采取空調制冷,溫度設定為20℃,噸糧費用是11元,對照倉的噸糧費用是0.18元??照{控溫的噸糧成本顯著高于軸流風機控溫方式。
3.1 通過空調向倉內源源不斷輸送冷源,可以有效降低夏季高溫對糧溫的影響。在將平均糧溫控制在20℃以下后,達到準低溫儲存環(huán)境,大大提高了糧食度夏的安全性。
3.2 對照倉脂肪酸值增幅明顯大于試驗倉,因此,空調控溫措施可以減緩脂肪酸值的增加速度,對延緩稻谷品質劣變有一定作用。
3.3 由于采取空調制冷控溫,使得倉內特別是糧堆的濕度降低。倉內濕度的降低使試驗倉儲糧水分散失高于對照倉。因此,空調控溫措施對糧堆水分的影響大于軸流風機控溫。
3.4 試驗倉空調控溫儲糧成本大大高于對照倉的控溫成本??照{控溫措施雖然效果較好,但其噸糧費用過高。因此,在未來發(fā)展過程中如何降低冷源獲得的成本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