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穎尹
縱觀卡夫達的一生,是在踽踽獨行的生命歷程中不斷索求灰燼中唯一之星火,而用生命之火鍛造的文字獨白成為其一生孤苦之載體,正是這種視寫作為真誠伴侶的赤子之心,卡夫卡的文字中透視出個人悲辛與時代洪流。其早期求學經歷也為寫作時跳出固有窠臼作出了極大貢獻,在《審判》等小說中,都折射出對公平和自由等法律精神的理性思考和深入探討。文學作品與法律作品兩者,似乎代表著感性與理性兩種涇渭分明、互相排斥的意識形態(tài),然而,卡夫卡是獨具一格的,他在自身知識結構基礎上,打破文學與法律的壁壘,搭建一座更有可能去挑戰(zhàn)既有意識形態(tài)與價值觀的橋梁,實現文學幻想對法律理性在認識世界進程中的必要補充,也成就了卡夫卡藝術的獨特性與開創(chuàng)性。
“通往沃伯爾克雷的路,局限。身在魔鬼之中仍然尊重魔鬼?!雹賉奧]卡夫卡:《誤入世界:卡夫卡悖謬論集》,第62頁,葉廷芳等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讀卡夫卡,總會好奇何種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造就個人如此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警覺性,又如何在感性文學思維下實現制度與社會造成人性扭曲的理性思考。他徹底扭轉了固有文學觀念,悖謬的故事構造轉變原有的邏輯思維,語言上也進行審美慣性及思維慣性的革新,成為二十世紀文學主潮“現代主義”文學的奠基者之一。然而,回顧他的平生,卻會失望地發(fā)現這是如此平凡甚至乏味的短短幾十年,正如1920年某個秋日,站在窗前的卡夫卡望著不遠處的布拉格市中心,“我的一生都被圈在這個圓圈中了”。仰望卡夫卡,何嘗不是對人類形而上創(chuàng)造力的驚嘆,這本該轉瞬即逝的平庸一生,卻偏偏在人類歷史進程的浩瀚星空中發(fā)出意識覺醒的巨響,但卡夫卡式文學出現卻又絕非偶然:他的一生都與“父權”抗衡,直接或間接地譴責父親“專制猶如暴君”,卻總是渴望父親的理解與支持;寄托家庭港灣帶來歸屬感,卻數次訂婚后解除婚約;形單影只唯獨寫作相伴,卻在臨終前叮囑將作品付之一炬。在時代與個人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漂泊感與矛盾感,成為這位將作品包裹在隱晦氛圍中、對生活陰暗面癡迷的作家精神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他也恰恰通過悖謬荒誕藝術很好地回應時代與命運疊加的多重“無家可歸”。
卡夫卡出生的1883年,德國戰(zhàn)爭的炮火剛停,俾斯麥的“鐵血政策”正雷厲風行?;\罩在反抗和轉折的年代,預示著如履薄冰的人們承載著超出個人經歷更多的不安、恐懼、憋悶等灰暗情緒。廢舊革新中陳舊價值觀的轉變使時代思想脈搏根基面臨動搖,奧匈帝國土崩瓦解前的統治與歐洲現代潮流的思想悖逆,猶太民族的無家可歸與受歧視的命運,奠定了卡夫卡一生的精神基調和無法卸下的沉重精神負擔,也成就了卡夫卡第一層面的“無家可歸”??ǚ蚩ㄒ簧殡S作為猶太人的自我仇恨感,這種無法掩飾的刻骨銘心的痛苦,甚至讓卡夫卡一度想要過上逃遁的生活。而語言使用上產生的孤獨感同樣摧毀了卡夫卡的安定感,1900年的布拉格人口僅有五十萬人,使用德語的卻大約只有三四萬人,卡夫卡就是其中之一。這極大限制了他選擇學校與專業(yè)的范圍,甚至所著的作品傳播都需要翻譯。雖然孤獨感成為他創(chuàng)作內驅力最重要來源之一,對增強作品思想內涵的凝重感和深邃性大有裨益,但這種無所歸依的“異鄉(xiāng)人”狀態(tài),進一步強化了卡夫卡作為一座孤島存在,他曾在給自己交往的女子書信中多次提到身為一個猶太人具有的心靈無所依的痛苦:
這種欲望有點永恒的猶太人的性質,他們被莫名其妙地拖著、拽著,莫名其妙地流浪在一個莫名其妙的、骯臟的世界上。①葉廷芳:《卡夫卡及其他:葉廷芳德語文學散論》,第21頁,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9。
完完全全無家可歸,非發(fā)瘋不可,日益虛弱,毫無希望。②葉廷芳:《卡夫卡及其他:葉廷芳德語文學散論》,第21頁,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9。
第二層面的“無家可歸”來源于卡夫卡與父親一生不能達成的和解??ǚ蚩ǜ叽罂嗟母赣H赫爾曼,一生篤信奮斗的艱辛終將歷練成堅毅的心智,他期望通過年少獨自謀生總結出的經驗教育敏感的卡夫卡,讓他在生活這場戰(zhàn)役中成為一名幸存者——粗暴而野蠻的父親無疑不能成為脆弱好學的卡夫卡家庭溫暖的港灣。在卡夫卡的作品中,不難找出對家庭的厭棄與恐懼:“我一直把我的父母當作對我的迫害者”,《審判》中主人公約瑟夫·K的叔叔在得知他背負刑事訴訟案件時,唯一關心的也是家族的榮譽。無法從家庭獲得慰藉的卡夫卡,更多地開始考量親情的忠誠與善意,甚至從熟人社會中挖掘出人性的劣根性。但另一方面,性情錯綜復雜又具有獨特個性的卡夫卡一生未走出父親龐大的身影,在他眼中,父親意味著最高的權威,是他衡量一切事物的標尺。正是在這種厭棄與依戀雙重作用與痛苦折磨下,卡夫卡面對權力時表現出的壓抑與惶恐,抵抗的無力與軟弱,從生活中延伸到作品中。他唯一寄予情感的只有寫作——“除了寫作,我一無是處”——但周圍的環(huán)境卻障礙重重,從1912年在文學上初露鋒芒到1924年去世的十多年間,卡夫卡一度期望能夠獲得封閉獨立的空間和充足的時間,沉浸在高度集中的思想中創(chuàng)作,為此他向父親提出資助兩年費用暫離職業(yè)的要求,但專橫的父親則對他無法維持家庭生活必需的寫作愛好嗤之以鼻。
追溯卡夫卡內心飽受矛盾與敏感折磨的一生,不難發(fā)現與其作品無論故事視角還是寫作技巧,都大膽跳出傳統格局相比,他的生活卻在同一向心力作用下周而復始的運作,從未實現軌跡的離經叛道??ǚ蚩ㄔ趯W習階段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學生”,正是努力嚴謹的秉性支撐卡夫卡哪怕在熱愛文學的前提下,仍取得了布拉格德語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工作上,卡夫卡畢業(yè)后在一家半官方的“勞工事故保險公司”謀得一份與文學南轅北轍的工作,為此他時常反思且沮喪“這不是工作,而是腐爛。”但在同事眼中,卡夫卡卻恪守職責,謹小慎微。始終籠罩在猶太人的自卑與父親強權陰影下的卡夫卡,似乎更想成為“上進的普通人”,在生活軌跡的編碼上,他以謙卑的姿態(tài)抵擋外界的侵蝕,小心翼翼維護內心強韌有力的執(zhí)拗,時刻警備不容一絲越軌可能性。超過正常量度的壓抑,導致卡夫卡急需一個疏導情緒的出口,于是,當遠離家庭和工作、嘈雜人群和復雜社交,卡夫卡乘著透過窗欞的月光瞭望另一個卸下面具的自己,對現實世界超乎常人的深刻領悟,讓他此刻迎來了真正屬于自己的世界,他馳騁在無邊無際、無需偽裝的思想天地,將真實的自己賦予紙筆之間。無疑,卡夫卡過于執(zhí)拗,哪怕在人生任一節(jié)點上與現實握手妥協,他也會符合世俗且勤勞的父親的期許,成為一個聰明的猶太商人,過上娶妻生子、衣食無憂的平凡生活。然而,被選定的天才又如何能輕而易舉放下超越時代的使命,“卡夫卡”這個名字注定與世界相連——這也是卡夫卡生前始料未及的。性格執(zhí)拗也為他一生未放棄文學提供先決條件,卡夫卡并非完全順從父親讓他學習法律的安排:在大學期間,他閱讀了大量尼采、黑貝爾等人的作品,1902年最早的一本集子《觀察》即已寫成,作家友人之間的交流與通過文學活動快速融入文學圈,為卡夫卡后期創(chuàng)作打下扎實基礎,也是他無所歸依的人生零星的光和火。在他的作品中非常強調并自愿遵循理智與秩序,對人性的多維度考量后觸發(fā)的對“惡”之本源探討,也總是站在跨時代的人類精神文明高度,這注定現實生活中的瑣碎追求無法成為他精神飽滿的必備條件,也注定他短暫的一生終將進行跨時間線的高密度靈魂對話,即便遠方是更為寂寥的星球和宇宙,即便有生之年獲得的回音微乎其微,然而,這是支撐卡夫卡負重前行的唯一歸依。
內向的卡夫卡也曾渴望有一座同樣的孤島與其遙遙相望,然而憂郁和孤獨的卡夫卡顯然無法學會在親密關系中妥協,甚至在遭受與兩位姑娘先后訂婚又解除婚約后視婚姻為“一生迄今最恐怖的東西”,不愿與世俗為伍、對婚姻的定位太高和強調精神思想空間的獨立,導致直到1922年41歲病逝仍是孑然一身。
年年相似的布拉格街頭,金色暮光中卡夫卡獨自趕往位于捷克布拉格城堡黃金巷22號的家,19世紀初的捷克人與身形瘦弱的卡夫卡擦肩而過,無人意識到這個常年受到失眠、疼痛和神經衰弱困擾的纖細猶太人,在百年后作品將散布于世界各處的書店,成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飄零的民族、冷漠的家庭、為了生計的工作、結婚的理想屢屢破滅,讓卡夫卡始終無法在神秘而滿含敵意的世界中找到歸屬感,他用生命體驗證實了對這個世界的陌生感和異己感。對人類內在和外在雙重生存狀態(tài)的執(zhí)著思考,讓他的內心充盈著一個龐大的精神世界,卡夫卡用文學手段將人性的思考與批判躍然紙上,也成為他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多年的法律學習為卡夫卡文學藝術極具法哲學思維陳設鋪墊——他并非是一個意識形態(tài)作家,他對政治意識的敏感、對受壓迫者的同情和對掌權者的懷疑正是得益于法律學習??ǚ蚩ㄒ詣?chuàng)作短篇小說為主,在其短促的一生中僅寫就《訴訟》《城堡》和《審判》?!秾徟小愤@部誕生于有史以來最慘烈戰(zhàn)爭——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小說,創(chuàng)作前后時間卻長達四年。追索這部小說產生過程冗長的原由,難以繞開法學博士出身的他對“罪”與“法”的深入斟酌與精打細磨,雖然寫作時間與戰(zhàn)爭年代高度重合,卻未留下任何戰(zhàn)爭痕跡,但作品將壓抑氣氛與人性哲理思考貫穿于始末。
三十歲生日當天早上,權力等同上帝法令的腳本砸在銀行經理約瑟夫·K頭上,年輕有為、勤勉守則的K面對毫無預期的逮捕令,自然展現出難以接受的驚慌與震怒。故事彌漫著邏輯完備的互異性。為期一年仍是自由之身、精神背負“罪責”的K不遺余力地奔走、慷慨激昂的抗議與辯護,直至最后牧師的出現——經歷了從最初的憤慨到最后毫無反抗的順從——整個過程充分展示了“卡夫卡圖式”:恐懼、孤援、困惑與荒誕。故事主線并非圍繞K以何罪被逮捕,而是如何在難以拆解的法律體系中洗刷冤屈。沒有人愿意放棄自我利益考量,以卵擊石。故事中出現的房東太太、合租人、律師、畫家,都處于“法門之外”非權力核心地位,秉持對現有權力統治無條件服從的信念,采取淡化主題的回避態(tài)度規(guī)勸無罪可認的K認罪——似乎他罪有應得,無人關心他形而下是否實施有罪行為,但所有人都認為他應該接受形而上“有罪”宣判。
在法的門前站著一個守門人。一個鄉(xiāng)下人來到這個守門人面前,請求見法,但守門人說現在不能允許進去。鄉(xiāng)下人以為法律應該是人人都可以隨時接近,沒有料到這等困難,于是他決定等待獲得進入的許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鄉(xiāng)下人生命步入盡頭之前,守門人卻對他說,其他任何人都無法在這里取得進入的許可,這個入口是專門為鄉(xiāng)下人而設。①[奧]卡夫卡:《審判》,第253-254頁,姬健梅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邂逅牧師成為整個故事的高潮與邏輯終點:和牧師故事中的鄉(xiāng)下人對比,K工作體面,但顯然仍不處于能夠左右權力本體發(fā)生改變的主體地位。之所以將K設定為與社會弱勢群體大相徑庭、前途光明的體面年輕人,更能反襯卡夫卡筆下權力的無限性和荒誕性——大部分人隨時有可能一夜之間淪為權力的“玩物”。每個人都可能重復K的命運,在法門外無能為力的徘徊直至精疲力竭,飽受無路之苦。最后,“像一條狗”死去,法的大門仍然敞開,K的羞恥仍將長存人間。死意味著真正的無罪釋放嗎?顯然在卡夫卡邏輯中死亡并非解決問題的必選之項,而恰恰是對荒誕罪責的屈服,解決之道是不斷面對悖謬的條款并與之相抗衡,但在畸形的社會制度與法律信仰的裝飾背景下,此種通道顯然落入另一沒有希望和沒有確定性的虛無縹緲的無限循環(huán)中。小說最后,K在光明褪去的夜晚九點毫無尊嚴的被處決,以噤若寒蟬的收尾預示希望落幕,荒誕還在延續(xù)。
空洞和虛無的法律讓房東太太等一眾普通階層習慣了對K罪責的緘默不語,對司法核心權力的望塵莫及。法律成為社會倫理的直接反映——對K接受法院強加之罪的推波助瀾,揭示了他們內心的冷漠和對正義普遍性的否定,同時也記錄了因害怕反抗法律帶來的詆毀他們價值觀和話語權的負面影響。顯然,《審判》中規(guī)范大多數的法律成為大多數的奢侈品,法律之門中永恒不滅的、熠熠閃耀的光輝成為普通人仰望的威權,極權社會統治下“無法支配自己的生活”壓垮了人們,衍生了“自我壓抑”的產物。
在《審判》中卡夫卡堅持“集體道德意識的雪山崩塌,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批判視角:無論是初審法官辦公桌上擺放著不專業(yè)、內容猥瑣的書籍,或是處理案件過程中暴露出對k個人情況的生疏狀態(tài),都反映了法院工作人員對法律莊嚴性的褻瀆和工作態(tài)度的懶惰與失職;宗教的原罪意識深深植入古魯巴赫太太等人的腦海之中,在他們的視角中,背負著沉重的罪感在世界上平靜度日是為人熟知的真理;缺乏自省和反抗意識縱容貪污、腐朽的權力肆意擴張,《空蕩蕩的審訊室里/大學生/辦事處》一章中,空氣污濁而沉重的令人作嘔的“法庭”,人們卻在第二次第三次到來就已經習慣這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久而久之甚至對自由和新鮮空氣產生排異;走廊上的被告始終無法立直的身軀,總是駝著背,彎著膝蓋,像街上的乞丐一樣站著……不言而喻,《審判》并非僅僅對K個人罪行的審判,而是通過隱喻進行與外在罪刑無關的、內在生存狀態(tài)本質和危機的總審判,正如卡夫卡所言:“我們發(fā)現自身處于罪孽深重的狀態(tài)中”。那么,處于卡夫卡審判輻射范圍內可能成為下一個或下下個約瑟夫·K的平庸之惡的個人是否應該承擔“有罪”之責?正如守門人雖然從未向鄉(xiāng)下人敞開法律大門,但他并沒有欺騙的主觀意圖,甚至多年來極盡義務,從未擅離職守,直到最后法律之門閉合一刻。故事線中的布斯特娜小姐等一眾人物對K“有罪”的規(guī)勸雖與真實正義背道而馳,卻恰恰與當時社會主流道德觀念相契合??梢姡颂庁熑卧u判標準關切中心從來不是基于道德的個人自我善惡,而是指向是否有益人類歷史進程中精神文明的正向發(fā)展。社會與個人之間始終保持著某種必要的張力,維護政體的穩(wěn)定性是每個集權主義統治最關心的事項,而民眾意識的毫無限制將會危及政治體的存亡,因此運用權力壓制或激勵民眾使其視效忠為最高政治德性成為主要目標,一言以蔽之,道德并不是一個固定點衍化而來,它充滿了善和惡在漫漫歷史中永不停息的斗爭與換位,而墮落的獨裁統治直接導致社會道德天平偏差性地傾向非正義“惡”的一方。在此情況下,“審判”意識形態(tài)機器下缺乏思考和責任感的個體平庸之“惡”,確有苛責之嫌,畢竟獨立意識的覺醒不是憑借一己之力即可一蹴而就。但卡夫卡在《審判》中折射與強調平庸之惡,意義不是全然指謫民眾愚忠或急于歸責,而是其本身就具有認識到內在意識形態(tài)存在問題的獨立意義,也是對灌輸政治性意識形態(tài)的上層建筑進行強有力的吶喊與發(fā)難——向河里扔進一塊石頭,水面就會泛起漣漪。
雖然K從內心早已對司法的莊嚴、圣潔、強制產生懷疑,但和大多數人一樣,選擇行為上遵守法院的規(guī)章。愚昧的罪惡悲曲從來都是缺乏獨立思考的人們的共鳴,K的悲痛遭遇絕非個人行為偏差導致的偶發(fā)性事件,而是普通大多數集體意志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就此認為K在整個謀篇布局中處于徹徹底底受害者的弱勢地位,顯然又蠡酌管窺存在邏輯不合理性和解讀片面性。當K在固有善惡標準的價值判斷基礎上,積極選擇對分崩離析的司法體系逆來順受,水到渠成地注定K成為“沉默的大多數”,罪惡世界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平庸之惡中流砥柱的一分子。
小說多次隱喻K的結局,是缺乏獨立意識和責任擔當導致的結果。《被捕》中K在得知自己無故被逮捕后意識到:“只要一被抓住,就失去某種意義上仍然擁有的優(yōu)勢,因此,他摒棄了快速解決的方法,選擇一種穩(wěn)妥方式,就會像干凈的傷口自然愈合。”第一次妥協表明K其實同為強權下的投機取巧者,為維權之路越來越狹窄暗藏脈絡。最后如同“狗”一樣死去的結局,實則是卡夫卡對筆下塑造的主人公軟弱性格和不愿承擔責任“有罪”的譴責。關于責任承擔的探討,第九章《在大教堂》的寓言發(fā)人深省:法律被描繪成一扇由一個守門人看守的大門,通向法律意味著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鄉(xiāng)下人試圖通過等待的方式期望法律大門為他打開。可直至行將就木之時,他問守門人:“明明大家都在追求法律,為什么這么多年以來,除了我都沒有別人要求進入呢?”守門人告訴他:“其他任何人都無法在這里取得進入的許可,因為這個入口是專門為你而設的。”這個寓言是整部小說的寓言,故事是凌空開在悖謬邏輯上的譏誚之花,可“希望”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之于K,之于鄉(xiāng)下人,之于現實中的民眾。法律大門之所以沒有為他們敞開,正是因為他們將屬于自己的責任托付給以妥協為前提、空洞的“希望”,最終將時間徹底浪費在毫無意義的等待中。
卡夫卡認為,公正的衰弱,我們大家都參與其中,許多人甚至知道它,但誰也不愿承認我們生活在不公之中,因此我們發(fā)明遁詞,談論社會的、心靈的、民族的以及其他種種不公,為的是美化唯一的罪責,我們自己的罪責。無獨有偶,《西緒福斯的神話》中加繆同樣強調人類生存狀態(tài)的荒謬支出不是生活是充滿希望還是充滿絕望,而是生活是以自我為中心還是應當承擔社會責任。①[英]伊恩·沃德:《法律與文學》,第 195頁,劉星、許慧芳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7?!秾徟小吠ㄟ^描述法律運行情況,深入探究作為個體的人參與法律的動機,進一步揭示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在獨裁統治下道德軟弱、缺乏意志、承受壓力時幾乎主動的屈服,被認為平庸之“惡”的外在表現。但無論是法律規(guī)范還是道德標準,都無法根據人類生存狀況需求一夜之間被改變,因此只有確證存在著一種能夠自動地發(fā)揮作用,使人們不被感情或自私迷惑而理性地下判斷的能力,不用束縛于個別事例被包括于其中的標準或規(guī)則,而是相反,能否通過判斷活動產生它自己的準則——只有在對這種能力的假設下,才有希望在這十分不牢靠的道德基地上冒險發(fā)現一塊堅固的立足之處。①[美]漢娜·阿倫特:《反抗平庸之惡》,第56頁,陳聯營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審判》中干凈明了語言下全面鋪陳對令人玩味的“法”的沮喪,看似拋去寫作技巧的虛構故事在作者筆下一揮而就,實則是卡夫卡在審視內心過程中,對威權恐懼和壓抑的外在投射,鑄就文字的同時也是燃燒生命的歷程:
K從畫家提托瑞里那里得知,釋放有三種可能:真正的無罪釋放,表面上的無罪釋放,以及拖延。最終K沒有選擇“四肢著地在地上爬”的表面上的無罪釋放,做律師的狗,拖延下去,永遠落后于時間。②[奧]卡夫卡:《審判》,第338-340頁,姬健梅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卡夫卡一生都生活在不知名的威權陰影之下,憂慮與畏怯啃噬他的內心,進一步加強了他對包括政府與父母等任何權力的審視。他的作品中時常將進行社會控制的權力視作能夠摧毀一切的壓迫者,將代表監(jiān)視的權威視作混沌不清世界中撕裂平靜的罪孽。
“其實一切都屬于法院”。??隆兑?guī)訓與懲罰》介紹了一種全景敞視主義微觀權力運行機制,在這個模式中權力根據一種連續(xù)的等級體制統一地運作著,每個人都在這種機制下被不斷地檢查和分類。隨之,權力通過滲透功能方式進行等級網絡的完整管控,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jié)?!秾徟小分锌ǚ蚩ㄒ暯窍聶嗔\行模式,同福柯全景敞式權力模式不謀而合——人物塑造上,故事情節(jié)中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法院工友、律師、畫家、牧師,都與法院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步調一致的為權力發(fā)聲;機構設置上,隱喻權力的法院具有地點設置隨機性的特征,就像畫家對K說所言:“這就是法院辦事處,你難道不知道這里是法院辦事處嗎?畢竟每個閣樓上幾乎都有法院辦事處?!睂徟腥掌诤蜁r間的不固定性,也在本質上揭示了審判的重點在于被告人每過一段時間去法官處報到的密切監(jiān)督性。貫穿整部小說的人物和法院代表著無處不在的權力眼睛,到處都是機警的監(jiān)視目光和毫不停歇的監(jiān)督,任何細微的行動都難以擺脫監(jiān)視,構成了失去自由的卡夫卡式權力壓抑和??碌囊?guī)訓微觀模式。在這種模式之下,審訊不再是對犯罪事實進行審查的必要過程,而是成為權力監(jiān)督形式主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例如第一次審訊中,K像是被無意選上的丑角,站在臺上慷慨激昂的辯解達到的唯一目的,只是取悅臺下作為公職人員的“觀眾”。整個審判充滿了幻想的繆妄性和戲劇性,當莫須有的罪名隨機落到K固定位置上時,事態(tài)的發(fā)展已經不受自由意識所調控,接下來決定發(fā)生什么,生存或死亡,早已成定局,過程只是一場必不可少的演出。整場以權力為核心內容的戲劇部署之所以留給K自述清白的時間和希望,似乎只是為了通過K情緒的輸出凸顯戲劇的可觀性,司法人員、斯特納小姐、牧師先生等人都是可有可無佐證權力存在的提線木偶,甚至K本身也是整個事件的旁觀者——正是這種被壓制的無力感反襯出權力猶如一張密不可破、雜亂難以梳理的網絡籠罩在渺小的個體空間。
法院作為權力象征性符號不免對其反復無常的神秘性感到失望,“法院不會向你要求什么。你來了,它接待你;你要走,它允許你離去?!边@種隨意性最直接體現在K明明觸犯了法律,卻直到三十一歲生日被處決前夜仍為自由之身。處于戲劇中心地位的法院,因為缺乏強制力難免讓人感受到處于權力下猶如被丟棄在茫茫黑夜中,卻又不得不找到以供行走的道路的無助與恐懼。畏懼與慌亂一點點吞噬人的意志,這也很好地解釋為何K在一開始并沒有將案件放在心上,到最后卻慢慢妥協屈服。而造成權力神秘性的原因是連續(xù)的分權消解了它的權威性,增強了無規(guī)律性和流動性,單個權力中心逐漸被多個權力中心所替代,直至權力最后呈現為一種無中心的模糊狀態(tài),讓整個法律體系落入渙散無意的絕望境地。權力的無中心狀態(tài)另一直觀表現形式是,無論K、商人在為案件賣命奔波過程中,只能求助于低位階法律工作人員,這種絕望的求助本身就是絕望的衍生物:“當K懷著沒有把握的希望跑去見一個不認識的畫家,而且他必須承認這希望十分渺茫?!睓嗔Ρ患毞譃椴煌瑢哟蔚奈浑A,封閉的、被割裂的權力根據連貫的森嚴等級體制運作著,意味著固定在自己位置上的普通民眾,無法越過權力層級的壁壘實現自我保護。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的權力之門似乎存在,那束永遠不熄滅的光既是人們追隨的希望,也是海市蜃樓般的空想。作品中無論是實體還是程序所展現出的無序性與任意性,都完全與法律所強調的公平正義、服務民眾的內在基本信念和價值取向背道而馳,而缺乏可預測性、普遍性與強制力的法律似乎示明權力對低位階群眾唯一保障和訴求都歸結于服從。
極權統治下人民意志和權利保障微不足道,在卡夫卡視角下的立法者眼中,人不外是罪犯和膽小鬼,他們的行為只取決于暴力威脅和懼怕。藐視被統治者的切身利益也延續(xù)到辯護人身上,在公職人員眼中,他們不是公平正義的守護者,而只是了解案情的必要紐帶:“光是分配給律師的那個低矮狹窄的小房間就顯示出法院對這些人的蔑視”。權力高高在上,以主宰者的姿態(tài)凝視匍匐在其腳下的民眾,像野獸一樣將人權關進籠子肆意踐踏,不屑一顧、為所欲為。沒有正當合理的法律程序保障權益情況下,維權無門的人們,不約而同地在心灰意冷的邊緣反復試探,抱以希望。商人布羅克在長達五年的訴訟疲勞戰(zhàn)中,幾乎耗盡所有財產和時間,即便清楚律師在整個案件中的價值微乎其微,仍舊將律師給予的不確定的希望視作救命稻草——在司法系統的漏洞中大部分辯護人進行賄賂和探聽,這是被告人唯一關于案情的信息來源。在權力的威脅下,人們徹底處于慌亂無措狀態(tài),對所有與它沾邊的人和事下意識地選擇毫無尊嚴和原則的卑躬屈膝:法院工友和他太太對法學院大學生和初審法院的隱忍態(tài)度、法院辦事處走廊中被告人見到法院工友集體起立致敬、律師胡德家中掛著初審法官的畫像等線索,都是卡夫卡在提醒讀者微觀權力強勢地入侵與壓迫下,完整的個人意識和信心正在被一步步被摧毀。
妥協是潰滅的開始,不牢靠的堤壩系統注定洪水泛濫。短暫的屈服只是缺乏獨立意識的片刻迷失,倘若沒有每個人都理解、而只是每個人都自愿服從的真理,那么這種秩序本質上是粗野的暴力,都是遲早要在真理需求的壓力下四分五裂的籠子。人民的信心是擁戴每個政體和組織最不能流失的根本基礎。然而,在《審判》中本該威嚴的法院顛覆成喧鬧、嘈雜的社交娛樂場所,隨時更換審判地點甚至在堆滿無用雜物的客房中設立法院辦事處,人們自然無法將死水一般流淌在他們生活中、無序且模糊的法律視作信仰,抑或更嚴重的后果正在悄然逼近,在極端的盲目遵從下,人們逐漸失去對司法實體與程序公正性的雙重信心:第一份答辯書通常都會被擱置一旁、無人閱讀,正印證看護蕾妮對K主動“認罪”的規(guī)勸:不要再這么不肯退讓,面對這樣的法院是無法自衛(wèi)的,必須要招認。這意味著無論如何奔走和辛勞,都無法扭轉案件輸贏的結果。這場沮喪的洪水淹沒所有人的信心,以至K的叔叔得知K陷入刑事訴訟后的反應,是被銀行除名、連累親戚和受到徹底的屈辱。換言之,面對現有法律體系和權力系統,忍氣吞聲是唯一選擇,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公開秘密,也是信心匱乏的最主要體現。
《審判》將權力肆無忌憚的擠壓個人內在和外在生存空間、公眾在不合理制度下被逼至懸崖絕境的可悲展現得淋漓盡致,不良的制度最終導致人們懷疑包圍他們的法律機器是侮辱人格的畜圈。而個人作為組織的小分子,決定了公眾內部運動模式和整體框架結構,輕視或無視個人價值和意義將難以規(guī)避整個體系土崩瓦解的風險,只有良性的制度給予個人相對的自由和絕對的信心,才能激發(fā)他們基于信賴產生效忠的積極性,啟動和推崇制度的自動運轉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