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卉(南京藝術學院 電影電視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3)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境內的電影業(yè)以上海最為繁榮,留下的影片檔案記錄也最為豐富。其他地區(qū)如中國東北部的電影業(yè),除“滿鐵”和“滿映”作品外,留下的痕跡相較于前者少了許多,又因其“偽滿”的特殊時空屬性,更加命運多舛。但這些作品檔案的發(fā)掘與研究依然有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價值,這其中就包括本文要談到的哈爾濱本土電影公司出品的影片《心》。
圖1 電影《心》海報
在中國傳媒大學24號樓的電影傳奇館內,陳列著一張名為《心》的電影海報。據(jù)該館工作人員李貴榮介紹,海報發(fā)現(xiàn)于哈爾濱,上書文字也顯示這是一部與哈爾濱有關的影片,但因幾經(jīng)流轉,其具體來處已無法查證;又因為海報所示影片在各中國電影史專著中無任何記載,近年來也并無專人研究,所以很長時間以來這張海報及電影都以神秘的面貌示人。
1895年,電影在法國誕生,次年即傳入上海,很快擴展到全中國;同樣在1896年,還發(fā)生一件重大歷史事件,即清政府與沙俄簽訂《中俄密約》,后者隨之獲得了在中國東北修建鐵路的特權。
東北地區(qū)政治格局因《中俄密約》的簽訂而改變甚巨。東北地廣人稀,交通發(fā)達,加速了當?shù)亟?jīng)濟結構的轉變?!肮性谥袞|路未筑以前,本一片荒漠,三十年間,由曠野而成村落,由村落而成都市”。1903年,中東和南滿鐵路的建成通車,使荒蕪的東北漁村哈爾濱,迅速成為該地區(qū)最大的水陸交通樞紐和商埠。人口聚集,經(jīng)濟繁榮,城市規(guī)模不斷擴大,哈爾濱迅速成為與沈陽、長春、大連齊名的東北四大都市之一。
電影屬于娛樂業(yè),間接受益于經(jīng)濟繁榮,哈爾濱的興盛,同時也推動電影業(yè)在東北的發(fā)展。據(jù)現(xiàn)有考證,電影放映者的足跡早在1899年前后就已到達哈爾濱,借勢這座新興城市發(fā)展的東風,到20世紀20年代后期,哈爾濱影院數(shù)量已躍居全國第三。更有研究顯示,從人均占有影院數(shù)量看,哈爾濱已超過影院總數(shù)排名第一的上海,人均占有量全國第一。
但這座城市在九一八事變后遇到了新的巨大變革。偽滿洲國成立之初,哈爾濱的建置暫未變動?!?933年7月1日,哈爾濱特別市正式成立,哈爾濱首次成為獨立于北滿特別區(qū)和各省之外,相當于省一級的行政建置。一直到抗戰(zhàn)勝利之前,哈爾濱電影業(yè)基本處于被日偽政府壟斷的狀態(tài)。然而,這其中也不乏例外,本文要考證的史料就是一例。
自2012年起,本文作者開始關注該海報《心》的相關信息。隨著新的資料陸續(xù)被發(fā)掘,一度被影史遺忘的電影《心》的輪廓較之前已更加清晰。鑒于以往并無學者專門論述,特著小文一敘,從海報及同時期歷史檔案、媒體報道、學術文獻等入手,嘗試挖掘該影片在哈爾濱電影史上存在的痕跡,并結合幾類證據(jù),推斷匯總出影片更為豐富、準確的信息。其中部分重要影片信息,從未在學界披露,在本文中首次公開。
從圖1可以看出,這是一張名為《心》的電影上映在即時的宣傳海報。海報落款“哈爾濱印書局印”,尺寸為53厘米×77厘米,黃底紅字,紙質厚實,有折痕但基本保存完好。
除影片名之外,海報上的文字還直觀表現(xiàn)了三種信息。
第一,演職人員信息。
海報上所署的職員表中,主演麗特、偏正正、非非均可推測為演員藝名,且目前無據(jù)可考,但監(jiān)制王獻齊應為本名。在海報的日常展陳過程中,曾有多位前來參觀的學者表達過觀點,認為“王獻齊”是民國時期上海著名電影演員王獻齋名字的錯誤書寫,但因后者在哈爾濱生活時年紀尚小,也并無在哈爾濱參加電影工作的記錄,且無其他有力證據(jù)支撐,故此觀點無法被采納。
第二,放映空間及場地信息。
如圖1所示,《心》為哈爾濱明聲影片公司作品,上映地址為“大西洋”,疑似影院名。據(jù)史料記載,哈爾濱霞曼街上確實曾有一座由意大利人范斯白創(chuàng)辦的大西洋電影院,但明聲影片公司的存在還須考證。
第三,時間信息。
依據(jù)“本片準于十月二日(仲秋節(jié))”公演這一信息,電影傳奇館內工作人員曾經(jīng)推測,1925年的中秋節(jié)即是公歷的十月二日,和海報信息一致,故影片上映時間應為1925年。但大西洋影城的創(chuàng)辦時間已是1926年,晚于推測上映時間,這一觀點也未得到其他史料支撐,故仍不可確定。此外,此海報上印有的印刷單位“哈爾濱印書局”,經(jīng)查存續(xù)于偽滿洲國時期,也非20世紀20年代。
至此,影片《心》海報所攜帶的信息分析告一段落。在將研究的關注點向外擴展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歷史研究、檔案管理及媒體人員也都曾注意到這部影片的存在,與之相關的更多信息陸續(xù)浮出水面。
2015年11月29日,《光明日報》刊登的文章《哈爾濱:城史文物館珍藏城市記憶》中有這樣一段內容:“城史館的一些藏品十分引人注目,如……東北地區(qū)最早的電影制片機構——創(chuàng)辦于1932年7月的哈爾濱‘寒光’和‘明聲’公司——拍攝的電影《人間地獄》《心》《可憐的她》海報?!?016年,哈爾濱城史文物館參與主辦《往日華彩——哈爾濱早期外僑音樂、電影資料珍藏展》,部分展品照片得以在網(wǎng)絡上流傳,其中一張正是影片《心》的說明書。
圖2 電影《心》說明書,哈爾濱城史文物館藏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傳媒大學電影傳奇館的庫藏不斷被整理,兩份《心》的電影說明書也陸續(xù)被發(fā)現(xiàn)。
圖3、圖4 電影《心》說明書兩張,中國傳媒大學電影傳奇館藏
1.電影《心》說明書一
如圖所示,圖2與圖3兩張電影說明書內容相同,但后者保存更為完整,前者因破損而遺漏的文字也得以補全。頁面左側文字:
“哈爾濱明聲影片公司首次出品 心
(心)的本事 東飛
紈绔子甄克謙。夤緣得入哈爾濱摩拿哥大學。甄天性惡劣。日事追逐。同校有女同學邵媛者。固一貞淑之閨秀也。與同級男生鄭一凡者頗相善。鄭品學兼優(yōu)。為全級冠。故同學輩。咸加敬重??酥t對之。難甚羨妒。然實莫可如何也。
一日。適值假期。邵獨處無聊。因往教室尋鄭。擬作花園游。至則不意鄭已他出。而克謙在焉。方為其密秘工作。邵媛欲前窺。甄起嚇突之。并施以調戲。正強吻中。而鄭歸。甄遂窘逃。
是時諸同學擬作郊外野餐。見甄來。乃群架之去。于途中又遇女同學李淑芳者。亦被該等擁行。及至野餐時。某同學。勸酒于淑芳。甄在旁竟大感醋意。立起抨擊。同學等素恨克謙。乘機群撻子。時一凡與邵媛并同學甘美娜等。適乘車兜風經(jīng)此。遂為解圍。甄不但無感。且疑伊之受創(chuàng)。系一凡嗾使。自是。甄之對鄭。由嫉妒而變?yōu)殂暫抟印?/p>
小人心腹。專施報復。一日鄭父接一信。系隱名者。內容備言一凡如何不務學業(yè)。行為不端。及父閱后。大發(fā)雷霆。遂至書與該校長。對一凡。須嚴加管束。校長突接此信。初頗莫名所以。繼將此書與一凡觀。始悟系克謙所為。以無佐證。姑置之。甄見一計未售。遂又致書于邵宅。在克謙以為詭秘異常。洋洋自得。不意所有事跡。已均被學校探悉。遂被革除。甄至是益恨一凡入骨。
光陰荏苒。瞬經(jīng)半載。一凡于暑假期內。整裝歸里。甫入家門。即被老父逐出。雖經(jīng)多方剖白。終至無效。無已。乃之身返哈。自謀生活。并時與邵媛嬉游。克謙自被革后。無惡不為。此時已淪為匪黨。一日見一凡與邵媛攜行。不覺舊仇新恨。齊上心來。更思有以中傷。以泄積憤。遂以利誘王小貞李淑芳二人。對一凡表示親昵。乘機而資難間。一凡以小貞系舊日同學。遂墜圈套。殊不知小貞此時已為克謙之黨羽也。數(shù)番陰謀。終生效果。邵之對鄭遂漸由誤會而至決裂矣。
克謙素愿既償。而為小貞及淑芳之報酬所窘。無奈。乃決意合伙行搶一凡。正搜索間??酥t以槍威嚇一凡。失慎竟誤斃其伙。槍聲一鳴。警察立至??酥t遂遭逮捕。天網(wǎng)恢恢??芍^疏而不漏矣。
克謙既入獄。飽嘗鐵窗風味。一凡非惟不銜前仇。反時往慰問。并濟以金錢??酥t午夜捫心。深悟前非。遂決心懺悔。無何。以一凡之奔走。得某權勢奧援。終于出獄。乃亟為一凡邵媛等撮合。一洗昔日之罪惡。從此克謙亦割頭換面。竟為良善云?!?/p>
頁面右側為劇照兩張、明聲影片公司logo及兩個文字框:
“本片的美景——全是本地風光
本片的演員——全是哈埠仕女
本片的精彩——全是心血結晶
本片的劇情——全是腦汁構成
提倡人道 改善惡風 銀壇光芒 藝術先鋒
介紹
本公司第二次出品!本公司為發(fā)展藝術起見出片力求偉大迅速現(xiàn)已將第二次出品劇本采選妥善系社會劇情現(xiàn)正開始練習陽歷年前或可問世云?!?/p>
這一版說明書中包含兩個重要信息:一為“哈爾濱明聲影片公司首次出品”,將《心》在明聲公司的存在加以明確,并附加了“公司首部作品”的定位;另一處宣傳語中所用描寫“本片的演員——全是哈埠仕女”印證了《心》的本土地域屬性。此外,對劇情的描述非常之完整。
2.電影《心》說明書二
另一版說明書(圖4)上則提供了更多的劇照,還包含了一張“本片主演麗特倩影”,并有與海報相同名單在內的影片演職員表及民國時期常見的宣傳用語。
“監(jiān)制 王獻齊 主演 麗特 偏正正 非非
演員表 甄克謙·偏正正 鄭一凡·非非 邵媛·麗特 甘美娜·陸西 王小貞·孟君 李淑芳·張慧霞 校長·謝德萬 教授·季明 季成·劉鏡濤 錢笑顏·楊萬珍 匪首·王子嘉 邵母·王玉坤 邵兄·弼宸 邵弟·小傻子 鄭父·劉冠顯 小舞星·安娜
緊張?zhí)幠苁鼓銦嵫简v 驚險處能使你不寒而栗 香艷處能使你神魂顛倒滑稽處能使你噴飯突涕
本片特色 風景穿插勝過圖畫美麗
表情深刻能動觀眾心弦 光線清晰有如秋夜之月 情節(jié)曲折令人不可捉摸”
兩張宣傳單上提供的信息非常豐富,綜合海報和兩份說明書上的文字,可以完成如下信息的建構:《心》為1932年成立的哈爾濱明聲影片公司首部電影,而海報里提到的王獻齊的具體身份和影片《心》實際攝制、上映的時間還需更多史料支撐才能得以破解。
2019年2月,通過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收藏委員會成員、南京藝術學院特聘研究員余泳老師提供的線索,筆者在《哈爾濱電影志》一書中終于找到了與影片《心》對應的信息。
曾任哈爾濱市電影公司史志辦副主任的姜東豪老先生,用二十年的時間完成《哈爾濱電影志》的書稿,為追溯影片《心》的歷史提供了大量翔實的背景資料。書中四處專門提及本次研究的相關內容:
第一編《四個概要》第二點提到:哈爾濱“解放前的電影制片廠共有兩家,……明聲制片股份有限公司(廠長:王獻齊),成立于1932年,結束于1936年(地址在道里區(qū)警察街)”。
第七編《哈爾濱電影起源與發(fā)展》中提到中國人首創(chuàng)的地方電影制片長寒光、明聲兩廠“在永茂號照相館配合下,完成有《人間地獄》《可憐的她》《心》等數(shù)部默片,在遼、吉、黑三省上映,后經(jīng)上海轉入南洋放映”。
第十編《電影人物》中對“從影先驅”賈蓉的描寫中提到,“明聲惟一出品賈蓉獨立編導的故事片《心》,1933年10月2日首映于道外平安(今新聞)電影院前……反應動蕩年代大學生生活”。
第十六編《大事記》中明確寫道:大同二年(1933年)9月27日,大西洋電影院映出明聲出品影片《心》;10月2日(中秋節(jié))平安有聲電影院上映本埠明聲影片《心》。
因題材所限,《哈爾濱電影志》在2003年9月首印時僅僅發(fā)行了1000冊,且沒有查詢到再次印刷的信息,所以流傳并不廣泛。而這之后出版的《黑龍江電影史話》《哈爾濱電影地圖》等著作都簡要提及了本片,且基本沿用了《哈爾濱電影志》中的說法。
書中有三處信息值得關注:
(1)關于《心》放映時間地點,書中兩處信息有矛盾之處,第十編稱1933年10月2日的放映為首映,第十六編則將首映時間描述為同年9月27日,10月2日為再次放映。在與現(xiàn)哈爾濱市電影公司工作人員鄭文發(fā)溝通中得知姜東豪老先生已故,其在本書中所提及的信息無法再次確認。但綜合這些信息可知,《心》在1933年10月2日確定曾經(jīng)放映過。此外,影片在哈爾濱大西洋電影院和平安有聲電影院兩處的放映順序也是一大疑問。結合海報信息,10月2日的放映場所應為大西洋影院,而非平安影院。
(2)《哈爾濱電影志》第十六編和本文介紹的《心》海報中都包含“10月2日(中秋節(jié))”這一信息,而明聲公司存續(xù)期內的1933年10月2日為農(nóng)歷八月十三。這一說法應與中國的傳統(tǒng)民俗有關,中國北方部分地區(qū)在歷史上曾將“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為中秋節(jié),俗呼為八月節(jié)。街市繁盛,果攤泥兔攤所在皆是”。
(3)書中關于該片編導賈蓉的資料出處標注為“1984年齊市《文史通訊》第四期,《漫議賈蓉》一文”,但經(jīng)查該期刊并未發(fā)現(xiàn)此文。姜老先生在該書自序中提到,最終成稿時他的身體狀況出現(xiàn)問題,得家人協(xié)助才得以成書,故此處注釋也許有誤。幸而在20世紀90年代出版的《哈爾濱文史人物錄》一書中能夠查詢到人物信息“賈容”,提及“他和劉煥秋等自籌資金組建了寒光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拍了兩部無聲影片。一部為《可憐的她》,另一部為《人間地獄》。1936年寒光股份有限公司倒閉,他被明聲影片公司聘去,在那里編導了一部反映大學生生活的影片《心》”。人物描述與姜東豪先生的記錄基本相符,雖在影片制作時間的記錄上有偏差,但都確定了賈的編導身份。
至此,在綜合研究電影海報、影片說明書、前人著作、方志史料、媒體報道后,影片《心》的考證有了新的進展。已有研究稀少且信息皆有疏漏,現(xiàn)通過考證基本可確定:1933年,哈爾濱第一批電影制片廠中的明聲影片公司首部作品——影片《心》由廠長王獻齊監(jiān)制并聯(lián)合當?shù)赜烂栒障囵^攝制完成,同年10月2日曾在大西洋影院上映。該片編導賈容(蓉),主演麗特、偏正正、非非,主要劇情圍繞哈爾濱摩拿哥大學一女兩男三位學子之間的情感糾葛展開。前文提到的首映時間和地址的最終確認還需更多資料支持。
哈爾濱這座在十九二十世紀交替時崛起的新興城市,為電影業(yè)在當?shù)匕l(fā)展營造了良好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無論是被歷史遺忘的《心》,還是那些尚未得以被發(fā)現(xiàn)、記錄在冊的影片,都曾誕生并放映。但因為地域遠,沒有引入成體量的影片創(chuàng)作隊伍,所以哈爾濱的電影制作業(yè)遠不及電影放映業(yè)發(fā)達。而歷史在1931年的轉折更讓這座城市的電影業(yè)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很快就風光不再。在對影片《心》的考證過程中,也能側面了解到哈爾濱作為日偽敵占區(qū)的影片創(chuàng)作境遇。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侵占中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次年2月5日,哈爾濱為日軍所陷。偽滿洲國建立后需要電影作為其宣傳工具,但直到1937年(偽康德四年)8月14日,偽政府頒布“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xié)會法”,才正式成立“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xié)會創(chuàng)立總會(滿映)”。
從現(xiàn)有資料可以看出,在1932年之前,清末民初的哈爾濱既有影院又有影業(yè)公司,除俄國人曾經(jīng)創(chuàng)辦的麻生電影園和光明電影社開展電影制片工作外,曾有一家名為遠東的電影公司1920年開始將上海的國產(chǎn)電影引進哈爾濱,促進了上海電影的傳播。據(jù)《遠東報》和《濱江時報》記載可推斷,該公司一直到偽滿洲國成立前夕還在正常營業(yè)。而偽滿洲國成立之初,哈爾濱的建置暫未變動,成立于1932年的哈爾濱寒光影片公司和明聲影片公司實則是首批由中國人創(chuàng)辦的哈爾濱乃至東北地區(qū)本土電影制片機構。
據(jù)《黑龍江電影百年》一書統(tǒng)計,1923年及之前的黑龍江電影銀幕完全被外片所占領,1924年后開始了國產(chǎn)片與外國片的銀幕之爭。1926—1932年間的國產(chǎn)片中,除少數(shù)炫耀忠孝節(jié)義、玉潔冰清、浪子回頭、棄婦等維護封建禮教與改良主義之作品外,武俠神怪片統(tǒng)治著整個銀幕。
《心》的劇情圍繞大學中兩男一女的感情糾葛展開,題材屬于該時期占國產(chǎn)影片比重較大的社會倫理愛情題材,影片宣傳單中提及該公司計劃出品的第二部作品也“系社會劇情”。結合寒光公司同期出品的因父親嫌貧愛富導致女兒愛情悲劇的《可憐的她》和描述貧困的賣花女愛情之路及其籌資開辦工廠幫助失業(yè)災民的《人間地獄》,可以看出這幾部電影進一步豐富了上海以外地區(qū)國產(chǎn)電影的創(chuàng)作力量和作品,題材上都表現(xiàn)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現(xiàn)實生活,敘事方法傳統(tǒng),宣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觀念。
九一八事變后,“電影審查迅速成為加強國家統(tǒng)制的一部國策”。1934年3月13日,(日本)內閣會議簽署《電影統(tǒng)制委員會規(guī)則》,成立“電影統(tǒng)制委員會”;1935年11月,主管電影的兩個政府機關——內務省和文部省推動成立官民合辦的“財團法人大日本電影協(xié)會”,使其與作為政府機構的“電影統(tǒng)制委員會”相協(xié)調、相配合。協(xié)會聲明中明確其成立目的在于“使電影是大日本帝國的國策”。1937年8月2日,偽滿國務院通過了“電影國策案”,8月21日正式建立日偽統(tǒng)治東北人民的宣傳機構之一“滿映”。
正是基于這樣的歷史背景,1932年由于引進影片的成本日益增加而成立的寒光影片股份有限公司,1936年前后受偽滿國策電影的排擠而倒閉。明聲影片公司的情況雖沒有專門的史料描述,但其所面對的困境與寒光大抵相同。寒光、明聲之后,東北地區(qū)的電影制片業(yè)由“滿映”所替代,電影這一藝術形式被用于推行殖民主義政策,宣傳殖民主義文化。
影片《心》在中國電影史中的缺失,既有年代久遠檔案難尋及邊陲城市的重要電影進程時常被中心城市遮蔽等原因,同時更要歸因于其所屬的復雜時間和地點——日偽時期的東北地區(qū),該時該地的電影作品討論一度被“滿鐵”和“滿映”研究所覆蓋。但《心》的特殊性在于,它是由中國人首創(chuàng)的本土電影制片業(yè)力量自發(fā)組織創(chuàng)作的作品,其性質遠遠不同于“滿鐵”和“滿映”。
本次研究在以往基礎上取得了三個方面的推進:一,發(fā)掘了已有學術考證中未曾出現(xiàn)過的新史料——《心》的電影海報,并將其與該影片的其他檔案、文獻之間以作品為線索,在考證過程中完成統(tǒng)一梳理;二,對現(xiàn)有研究中給出的放映時間、地點提出了質疑,完成了以往文獻中《心》的放映地點與海報信息的互證;三,本次研究過程是對偽滿初期哈爾濱本土電影制片業(yè)作品內容形態(tài)的一次專門呈現(xiàn),也是以明聲電影制片廠為主要對象的首次研究。
哈爾濱早期電影文化的輝煌事實并不被大眾所知曉,各種早期中國電影史著作因為種種原因對其缺乏應有關注和表述。在本次研究后依然有疑問待解答,如:現(xiàn)有資料顯示寒光電影廠成立于1932年7月,明聲廠則只有年份,如何斷定寒光建廠早于明聲?既然《人間地獄》《可憐的她》《心》等片被上海購入后轉至南洋放映,是否還留下了其他線索?期待隨著更多史料的發(fā)掘和研究者的努力,為《心》,也為中國電影史研究做出更多的貢獻。
(感謝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李玥疫情期間協(xié)助作者在哈爾濱查找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