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光瑤 林思為
內(nèi)容摘要:《紅字》是美國文學史上一部重要作品,具有豐富的文學內(nèi)涵和較高的文學欣賞價值。現(xiàn)有研究多從小說主題、象征主義、宗教以及語言風格等角度來解讀這部作品,對人物形象的心理分析相對較少。本文利用拉康的精神分析法中的語言觀,探究男主人公丁梅斯代爾的行為及其內(nèi)心波動與語言的相互關系,闡明語言對人們心理的影響并豐富了對該著作的解讀。通過此研究,讀者能更深刻地理解《紅字》男主人公的心理變化的原因和小說中故事發(fā)展的合理性。
關鍵詞:精神分析法 語言觀 拉康 《紅字》 丁梅斯代爾
一.引言
《紅字》是美國著名作家霍桑的一部重要作品,具有豐富的文學內(nèi)涵和較高的文學欣賞價值。小說自發(fā)表以來,學界對其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研究視角也呈現(xiàn)多維度,如關注小說中角色和事物的象征內(nèi)涵(劉慧娟 2013;Zheng 2017;Zhang 2016);詮釋小說人物形象的神話或宗教原型(趙文瓊 2011;Hariyanti & Nurhayati 2017);解讀小說作者的女性意識,發(fā)現(xiàn)小說女主人公的女性主義覺醒(陳美 2009;陳瑋 2019);分析文本的超驗主義特征(李顯文、王義文 2011;安安 2008);探索小說中的荒野和森林意象的意義(黃立 2003;趙靜茹 2016);與其他作品的橫向比較(洪常春 2006;宋婷 2011);探究接受美學視域下的期待視野 (付曉丹 2013;萬慧 2014)。除此之外,也有研究嘗試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分析小說主人公的心理活動(王曉曉 2009;Diamond 2018;ISAOGLU 2015;Mazhar, Khan, & Khosa 2018)。由此可見,對于這部心理分析小說開創(chuàng)者的作品而言,現(xiàn)有研究主要以小說的情節(jié)、意象以及人物形象為研究對象,來探究該小說所蘊含的主題、社會意義和“人性”的解讀。雖然也有一部分研究從精神分析視角進行解讀,但主要以情節(jié)分析為主,很少探究人物內(nèi)部自身的心理變化如何表現(xiàn)在語言層面,對讀者如何從文本語言逆推出人物的心理活動過程卻鮮有研究涉及,而這一點對提高讀者的小說解讀和欣賞能力尤為重要。本文擬以拉康的精神分析語言觀為理論指導,分析小說男主人公丁梅斯代爾矛盾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其語言如何反映其內(nèi)心的復雜變化,揭示語言對人物塑造的作用,給讀者提供解讀和賞析小說文本的一個新視角。
二.拉康的精神分析語言觀
(一)語言塑造人的主體性
人的主體性是由語言塑造的,這一觀點最初在拉康的題為《話語和語言的功能和范圍》的論文提出(1953),在文中拉康探討了語言在人的主體性形成中的作用。傳統(tǒng)意義上, 人們認為語言是人們?nèi)粘I钪薪涣鳒贤ǖ墓ぞ撸?說話人意識到自己的言語行為及其所傳達的意義。拉康則關注語言在人與人的談話關系中的作用,即語言與主體間性的關系,認為人的主體性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在其成長過程中,說話者借助語言來構(gòu)建自己的主體性, 因此由此產(chǎn)生的主體是語言的主體, 服從于語言。岳鳳梅(2005:53)認為“在拉康看來, 主體只不過是受語言束縛、被語言折磨的動物。 我們雖然是講話的主體, 然而,在語言中, 我們從不可能完全表達我們心中所想, 在我們所說和我們實際上想說之間總存在一些距離?!黧w不再是語言的執(zhí)行者, 而是受語言支配, 被語言述說著?!?由此可見,人的主體性很大程度上是由說話者的語言所決定的。
拉康認為主體存在三層結(jié)構(gòu),即想象、象征和實在,想象來自于鏡像階段,象征又源自想象,象征最終形成實在。想象界雖然產(chǎn)生于鏡像階段,但并不隨鏡像階段的消失而消失,而是繼續(xù)向前發(fā)展進入成人主體與他人的關系之中,即發(fā)展至象征界并與之并存。薩若普 (1992:84) 認為這三層秩序是主體存在的三種不同階段, 它們與現(xiàn)實性相聯(lián)系, 但又獨立于現(xiàn)實性。每一秩序都被賦于不同的功能。無論何時任一秩序的改變都會影響其他秩序的重新定義。薩若普(1992:85~86) 指出“在想象的秩序中,一個人對他人的理解是由他自己的意象所塑造的。被知覺到的他人實際上或至少部分上是一種投射?!蓖鯂己蛷垥晕模?003:41)指出想象界是人的個體生活或人的主觀性的領域,它在主體的個體歷史的基礎上形成。想象界執(zhí)行著類似弗洛伊德的“自我” 的功能, 但它不受現(xiàn)實原則支配,而是遵循著視覺的或虛幻的邏輯。想象界是“妄想功能”、不現(xiàn)實的幻想的綜合。王國芳(2019:115)指出:拉康認為象征界是由想象的主體向真實的主體的過渡。王國芳和張曉文(2003:42)指出:拉康所謂的象征界, 是由語言、 社會與文化的象征現(xiàn)象構(gòu)成的一個人格層面。在這一層面上,主體通過言語活動表達其欲望和情感,把自己納入語言交際的網(wǎng)絡,同時,在主體性的確立過程中,主體也被異化,與真實的自己分離得越來越遠。
(二)實語與虛語
借鑒海德格爾對言語真實性的區(qū)分,拉康(1953)把精神分析中的主體語言分為“實語”和“虛語”。前者指交際主體在脫離自我虛擬的想象階段進入真實自我的象征階段中所說的言語, 是交際主體在與另一主體言語交往中所形成的無意識內(nèi)容;后者則是指交際主體在自我虛擬的、不真實的想象階段中所說的言語, 它阻礙交際主體交往中的“ 實語” 的說出。 在精神分析當中, 當交際主體講述想象的“虛語”時,其所言說的不是真實的能指。在心理分析時, 分析者首先引出話題, 被分析者自由聯(lián)想,從而引導交際主體說出其內(nèi)心的“ 實語” 。拉康(2001:280)認為被分析者在講述中所呈現(xiàn)的笑話、雙關語、以及表達口誤或否定,其實是無意識內(nèi)容的真實顯現(xiàn),關注這些無意識內(nèi)容有助于人們了解說話者的真實意圖,因為“主體用這種否定的方式講述被自我壓抑的無意識真相, 否定本身肯定了‘他者的存在”(岳鳳梅 2005:51)。常引用的例子如:“‘你認為我要說一些侮辱的話, 但是, 我真沒這個意思。”(岳鳳梅 2005:53),言下之意則實際上是隱晦地表達了“我想侮辱你”。因此,在分析主體心理時應時刻注意主體的“虛語”背后所隱含的“實語”,才能理解交際主體的真實意圖。
(三)潛意識的本質(zhì)
精神分析的治療會談在拉康看來是患者(被分析者)與醫(yī)生(分析者)間的一種話語交流,其中,被分析者是主體,分析者是“他者”。分析者的作用就是促使虛的言語轉(zhuǎn)變?yōu)閷嵉难哉Z(王國芳 2019: 154)。拉康認為潛意識是大他者的話語,在精神分析的治療會談中,分析者即大他者。因此,分析者的話語就是被分析者的潛意識。這種潛意識先于語言表述,代表的是“被剝奪了語言表述的那些思想內(nèi)容”(拉康 2000:10)。拉康同時強調(diào)潛意識不是主體的一個純個人的領域, 而是人際互動的結(jié)果。他認為潛意識存在于你我之間,具有同語言一樣的結(jié)構(gòu),其作用像語言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一樣。
霍紅(2014)于《拉康的語言觀研究——語言維度中的主體建構(gòu)及其“在世”的現(xiàn)身狀態(tài)》指出:關于潛意識,拉康提出兩個重要的命題。其中一個即為:“潛意識是大他者的話語”。拉康認為,真實的交流涉及到的不僅是兩個主體,還應包含著兩個客體,即:兩個主體之間所謂的交流只是主體自我之間的想象性關系而已。在拉康選集之《論精神錯亂的一切可能療法的一個先決問題》中,曾提出以下模式(引自霍紅 2014:64.):
S代表主體,即被分析者;a代表主體的自我,或說想象的自我;a代表想象的他人;A代表大他者以及他人的主體。A—>S為“語言之墻”,是一條代表潛意識的軸線。a—>a為想象軸線。當主體S與主體A說話時,言語首先會到達a想象的他人,而不是A,即S—>a軸線。然后沿著想象軸線,回到主體自我的a中,即a—>a。而從始至終,主體S的言語都未曾到達另一主體A。也就是說,主體S在a處聽到A發(fā)自a的某種言語,而實際上這種言語是S自己的經(jīng)過改變了的言語(在分析會談中,分析者指是把被分析者或主體S的言語返回給主體),主體S的言語經(jīng)過S—>a和a—>a的語言轉(zhuǎn)換,經(jīng)過潛意識作用稍加改裝后,以潛隱的方式返回S,即A—>S。主體S的本身卻未能意識到這一點。在A到S 方向上潛意識起了作用,所以可以說“主體的潛意識是大他者的話語”。
三.拉康語言觀視域下的《紅字》男主人公的心理分析
(一)分析者話語下的丁梅斯代爾
在《紅字》中,男主人公是一位矛盾的、具有雙重人格的牧師。在大家眼中,畢業(yè)于英國名牌大學的丁梅斯代爾天資聰穎,學術(shù)成就斐然,善于言辭和具有強烈的宗教熱情,在同行中深受聲望。文中描寫道“許多人說,他的話如同天使的聲音一樣感人肺腑,人們把他看成是上帝派來的神圣的人,甚至認為連他的腳踏過的地方都是神圣的,少女愿為他保貞潔,老人渴慕死后葬在他身邊?!庇纱丝梢姡且晃或\的教徒,對上帝的敬畏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也正因為如此,正如雷旭輝 , 陳亞斐(2008)指出,丁梅斯代爾是矛盾的:一方面,由于人的天性和一時的激情,他背叛了他所篤信的宗教,背叛了“上帝”;另一方面,由于狂熱的宗教信仰和自身懦弱的性格,想認罪又不敢,他變成了信徒心目中完美的教士,拖著沉重的“腳鐐”,繼續(xù)傳道布教。這造就了他的公開和隱蔽的兩個自我。
小說中,齊靈沃斯以醫(yī)生的身份接近丁梅斯代爾,并以試探性的語言有意無意地迫使丁梅斯代爾說出因世俗嚴禁的事實。而這社會道德規(guī)范和風俗習慣就是拉康語言觀中的大他者。在精神分析中,齊靈沃斯就好比分析者,而丁梅斯代爾則是處在潛意識下的,并尚且未能形成主體的被分析者?;艏t(2014:95)認為分析者的主要目的在于像實在界一樣,激起被分析者說的欲望,使被分析者意識到自己的真正欲望。在《紅字》中,男主人公內(nèi)心的真正欲望是能夠公然懺悔自己的犯下的罪行-通奸,卸下內(nèi)心愧疚,即便這需要舍棄令人敬仰的崇高職位-牧師。王國芳(2019:160)在《后現(xiàn)代精神分析:拉康研究》中指出作為聽者的分析者,不僅要傾聽被分析者講些什么,更重要的是傾聽被分析者的意圖,即判斷講者想說什么。在語言觀中,就體現(xiàn)為分析者要善于尋找被分析者話語中所隱含的所指。在《紅字》中,丁梅斯代爾以能夠繼續(xù)積德行善以補償過去的罪惡為由,為支持掩蓋罪行的一方作辯護。而作為分析者的齊靈沃斯,在知曉事實真相的前提下,以墓地里采來的黑草藥為起點,引入是否應該將可恥的罪行白于天下的話題。齊靈沃斯雖以男主人公表面所持觀點相對立,實則為男主人公的潛意識。 因為在拉康理論中,潛意識是大他者的話語,而在分析性會談中,大他者則是分析者。《后現(xiàn)代精神分析:拉康研究》中,王國芳(2019:89-90)指出:拉康認為,大他者,包括父母親、行為規(guī)范、傳統(tǒng)習俗、分析對話或分析者等。但這些概念并沒有固定的意義,如同漂浮的能指沒有對應的所指,需要在特定語境下形成特定的意義。在《紅字》中,這個大他者即指清教徒所提倡的對婚姻的嚴肅態(tài)度和虔誠信仰。在這種宗教的影響下,正直善良的人只能生活在憂郁、恐懼之中,抑制著自己人的本性和對美好事物的渴望,生活在鐵面無情、壓抑人欲的清教統(tǒng)治中。
丁梅斯代爾是可悲的。他虛偽、懦弱又自私,是宗教事業(yè)的犧牲品。他想認罪,但又不敢公開承擔自己的罪責。在丁梅斯代爾與海斯特的對話中,丁梅斯代爾為被分析者,牧民為分析者,即大他者(王國芳于2019:89年指出:在分析性對話中,大他者為聽他人進行談話的主體)?!都t字》中,丁梅斯代爾通過向海斯特言說,實則是向教民表達:“想我這樣一個靈魂已經(jīng)毀滅的人,由怎能拯救他人的靈魂呢?”通過拉康模式分析,丁梅斯代爾作為主體S向牧民交流時,由于“語言之墻”(即潛意識)的存在,丁梅斯代爾的言語不能到達牧民,而是先到達丁梅斯代爾自我的“想象的牧民”,而后,又由想象軸線到男主人公真正的自我a中,這一過程后,男主人公最終接收到的實際上是自己通過潛意識改變后的話語。從中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兩點:首先,這句話是丁梅斯代爾針對大他者“教民”所說。其次,丁梅斯代爾是想表達“拯救他人的靈魂,怎能輪到我這樣一個靈魂已經(jīng)毀滅的人呢?”強調(diào)自己罪孽深重,而非自己能否具備教化牧民的能力。所以說,在拉康的模式中,丁梅斯代爾的言語并不是對海斯特或牧民說,但是他們卻是必要的,因為他們是男主人公言說的真正對象。由此可見,由于狂熱的宗教信仰和自身懦弱的性格,想認罪又不敢,不可避免地變成了信徒心目中完美的教士,拖著沉重的“腳鐐”,繼續(xù)傳道布教。
(二)實語與虛語糾結(jié)中的丁梅斯代爾
在《紅字》中,男主人公認為:“把人們的思想和行徑暴露出來,不能算是一種報應?!睂崉t,是男主人公心理獨白:“贖罪就應坦白罪行”。通過拉康語言觀中對于言語層面的否定的解釋,我們可以跳過男主人公具有偽裝性的言語,探索其真實想法。王國芳(2019:93)指出:拉康認為,潛意識在言語中或在一個句子的水平上表現(xiàn)出來,就是否認。拉康認為,無論話語中否認什么,它都是潛意識的材料。否認是被壓抑事物逃過自我審查,而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方式。拉康認為潛意識就是他者,而他者不同語境有著不同的含義,在《紅字》中,他者于男主人公的則代表著禁欲和對教義的絕對遵循;那么男主人公的潛意識則為應公開自己的罪行,而非擔任著宣揚教義的職位卻做著與此相悖的罪行。在其內(nèi)心深處,他感到自己是一個罪人。人們越是敬仰他,越是崇拜他,他心里的罪惡感也就越深。所以,在他看來,獲得救贖的唯一途徑就是:認罪。
(三)拉康語言觀下塑造的丁梅斯代爾人物主體
在《紅字》中,男主人公不愿放棄學識淵博、品行高尚的牧師形象。在他人眼里,他是受人尊敬愛戴,是與犯下羞恥通奸罪行的海斯特形象相反。鏡像階段對自我的整體性認識,是一種想象的虛幻水平的認識。在《紅字》中,男主通過對受人愛戴的牧師形象的確認而形成自我,而這樣理想形象的是與已犯過通奸罪行的形象相背。 根據(jù)拉康的精神分析學,男主人公不愿坦白罪行,是因為通過他人而認識的自己是他所愿意讓別人見到的一種“自己”。王國芳(2019:113)在《后現(xiàn)代精神分析:拉康研究》一書中指出:想象界產(chǎn)生于鏡像階段,但并不隨著鏡像階段的消失而消失,而是繼續(xù)向前發(fā)展進入成人主體與他人的關系中,即發(fā)展至象征界并與之共存。其中,鏡像在兒童心理學中,是一種研究嬰兒的自我意識時使用的方法,即通過觀察嬰兒對鏡子中自己的形象(即鏡像)的反應,從而確定自我意識發(fā)生的時間。鏡像階段,曾被用于法國兒童心理學家瓦龍的研究中,他發(fā)現(xiàn)嬰兒在鏡像的活動與他們自身的活動之間看到了一種聯(lián)系——鏡像即自我。在拉康理論中,鏡像階段不僅應用于兒童對自我的辨認,還將其運用于主體結(jié)構(gòu)分析中,即鏡子只是一種象征性的說法,通常情況下,我們每個人都將他人作為鏡子,并通過其而認識自己。因此,在男主人公不愿坦白罪行的階段中,他仍然尚處于想象階段。
在《紅字》中,男主人公出生于清教徒生活環(huán)境,受語言在社會的具體表現(xiàn)的影響——即嚴肅、禁欲、提倡節(jié)儉的觀念,成為了一位品行端正學識淵博的牧師,備受眾人敬仰。王國芳(2019:115)指出:拉康提出象征界基于兩個前提:一.語言是于先主體而存在的客觀條件。語言在社會中的具體表現(xiàn)可以是文化傳統(tǒng)或神話傳說等等,這些存在構(gòu)成了一個龐大且強大的存在體。每個學習語言的兒童都必須屈從于這個存在體之下,而無法完全駕馭它。人只是語言符號作用過程的產(chǎn)物,而非這個過程的成因或起源,即人只是能指的結(jié)果,而不是能指的原因。因此,男主人公是清教徒大背景下的產(chǎn)物,也可以說是語言的產(chǎn)物。二.在《紅字》中,男主人公在一時過錯與海斯特私通后,因清教的思想傳統(tǒng),男主人公意識到自己做出了與自幼在語言習得的傳統(tǒng)相背的罪行。王國芳(2019:115)指出:拉康認為語言經(jīng)驗是實際生活經(jīng)驗的替代。對語言的掌握以及對符號的應用,便在人們的經(jīng)驗和表達這種經(jīng)驗的符號之間造成了一種分裂、分離的關系。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分裂的程度會越來越深,最終成了人們無法突破的限制-語言出現(xiàn)的同時帶來了原始壓抑,導致了潛意識的產(chǎn)生。所以,當男主人公向齊林沃斯談論認罪是否算是補償罪惡時,所表達出的語言與并不能完全傳達出自己渴望認罪的想法,因而帶來壓抑,導致渴望認罪的潛意識的產(chǎn)生。
在《紅字》中,男主人公的心理發(fā)展由想象進入了象征階段,表現(xiàn)為公開認罪,面對現(xiàn)實。在想象階段,男主人公沉迷于眾人眼中的德高望重的牧師形象,這個階段的他是“小他”,看到的是鏡像階段沒有參照物的自己。最終,男主人公的認罪體現(xiàn)了他接受法權(quán)重壓下的生活,遵從象征界的大他者的法則。張海蓉(2005:108~109)指出:人類語言的出現(xiàn)與兒童進入語言之網(wǎng)中一樣——是一個從自由的想象界步入受到社會法權(quán)道德限制的象征界過程。兒童在鏡像階段與自身的形象認證被拉康稱為“初級認證”,因為在這個時期的自我缺乏一個參照習,以至無可避免地陷入無知;只有在象征階段,自我才可能得到這個參照——符號的差異性,并且加入到主體之間的交際中去,從而消滅無知。在語言結(jié)構(gòu)中,符號的差異性是指,只有存在“我”的對立面——“你”“他”“她”,“我”這個位置才得以存在。在主體三層結(jié)構(gòu)說中,符號的差異性體現(xiàn)為:主體通過象征界中的大他者——“想象秩序”而形成。“想象秩序”可以包括父母親、行為規(guī)范、傳統(tǒng)習俗等等。因此,男主人公的認罪正是他接受“想象秩序”的體現(xiàn),這種接受是男主人公向大他者的屈從,是大他者的法權(quán)之下生存的終極表達。
四.結(jié)語
本文通過運用拉康的精神分析法中的語言觀,對《紅字》中男主人公丁梅斯代爾內(nèi)心愧疚卻不肯認罪的矛盾心理淺析,以此來更好地解釋男主人公所作所為的原因及其內(nèi)心變化波動與語言的相互關系,從而也能更好地闡明拉康的新精神分析法中的語言觀所述的語言對人們心理的影響,及語言對人類主體性的建構(gòu)。
希望通過此研究,我們將更能深刻地理解《紅字》男主人公的心理變化的原因和小說中故事發(fā)展的合理性,及了解拉康的精神分析法中語言觀所述,并為讀者提供一個新角度以品讀此經(jīng)典。
參考文獻
[1]Diamond, D. B.(2018). " That self was gone!" the transformations of Arthur Dimmesdale in The Scarlet Letter: A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 American Imago, 75(4): 647~683. Project Muse.
[2]Hariyanti, T., & Nurhayati, D. (2017). Pearl in Hawthorne's The Scarlet Letter: A socio-religious perspective. AWEJ for Translation & Literary Studies, Volume 1. Elsevier.
[3]Isaoglu, H. (2015). A Freudian psychoanalytic analysis of Nathaniel Hawthornes The Scarlet Lett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3(32), 499~511.
[4]Lacan, J. Ecrits: A Selection. London, UK: Routledge. 2001, p.280.
[5]Mazhar, S., Khan, A., & Khosa, D. (2018). Univers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 guilt and redemption: An analysis of The Scarlet Letter and Raja Gidh. Global Language Review, 3(1), 78~96.
[6]Sarup, M. (1992). Jacques Lacan. New York: Harvest Wheast-sheaf, 84~86.
[7]Zhang, K. (2016). Research on names' implications of Hawthorne's The Scarlet Lette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Computing Technology (ICEMCT-16), 456~458. Atlantis Press.
[8]Zheng, D. (2017). An analysis of symbol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Language, Art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CELAIC 2017),378~381. Atlantis Press.
[9]安安.從《紅字》看霍桑的超驗主義思想[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9): 115~117.
[10]陳美.霍?!都t字》女性主義意識的探析[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9.
[11]陳瑋.美國文學中關于女性主義的闡釋探討——以霍?!都t字》為例[J]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II), 2019(4):100~105.
[12]付曉丹.《紅字》文本分析的接受美學視角[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工程科技I),2013(6):55~57.
[13]洪常春.宗教桎梏下的愛情——《紅字》與《荊棘鳥》之比較[D].安徽大學,2006.
[14]霍紅.拉康的語言觀研究——語言維度中的主體建構(gòu)及其“在世”的現(xiàn)身狀態(tài)[D]. 吉林大學,2014.
[15]黃立.夢中的迦南——關于《紅字》中的森林意象[J].西南民族大學(人文社科版),2003(11):196~200.
[16]雷旭輝,陳亞斐.《紅字》男主人公悲劇人性探析[J].湘南學院學報(社會科學II), 2008(3):39~42.
[17]劉慧娟.論霍?!都t字》中的象征意義[D].山東大學,2013.
[18]拉康:《拉康選集》, 褚孝泉譯[M].上海:上海三聯(lián)出版社, 2000.
[19]李顯文、王義文.“A”字的延異性與聚斂性探析——《紅字》超驗主義思想解讀[J].外國語文(哲學與人文科學), 2011(S1):13~16.
[20]宋婷.《紅字》與《專使》心理描寫對比研究[J].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II), 2011(5):108~110.
[21]王國芳.后現(xiàn)代精神分析:拉康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
[22]王國芳,張曉文.結(jié)構(gòu)主義精神分析學的主體理論評析[J].教育研究與實驗(社會科學II),2003(4):39~42, 52.
[23]萬慧. 論《紅字》中悲喜交加的美學風格[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II), 2014(4):76, 96.
[24]王曉曉.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解讀《紅字》主人公[J].語文學刊(教育版),2009(8):81, 91.
[25]岳鳳梅.拉康的語言觀[J] .外國文學,2005(3): 48~53.
[26]張海蓉.后結(jié)構(gòu)主義精神分析解讀:《紅字》中的海絲特[J].巢湖學院學報(社會科學II), 2005(4):104~110.
[27]趙靜茹.花園和森林——《紅字》中荒野意象的生態(tài)解讀[D].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2016.
[28]趙文瓊.從神話原型批評理論看《紅字》中的人物形象[J].社科縱橫(社會科學II),2011(7):177~178.
說明:本文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傅光瑤,第二作者:林思為,第三作者:鄭樂伊,第四作者:雷沉靜
(作者單位:福建醫(y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