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妮, 馬作峰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武漢 430065)
咳喘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其病因多樣,病機復雜,在古今中醫(yī)文獻中被大量探討,《素問·咳論篇》中對于咳“皆聚于胃,關于肺”的認識對后世影響深遠。張仲景撰寫《傷寒雜病論》(以下簡稱《傷寒論》)時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創(chuàng)立了諸多治療咳喘的方劑,其處方思路既是對“聚于胃,關于肺”思想的繼承,又對其有所發(fā)展,為后世治療咳喘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
《素問·咳論篇》云:“此皆聚于胃,關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認為咳與肺胃密切相關,歷代醫(yī)家對于此句的解讀角度多樣,大抵可分為以下兩類。
第一類偏向于從病理產(chǎn)物影響肺胃而致咳來理解。如吳崑[1]認為此句是上承三焦咳而言,是指三焦虛邪聚于胃腑、熏蒸肺臟而致咳嗽,將“關”作“關系”解;劉完素[2]認為,是病邪從胃上入于肺而致咳嗽,尤其重視痰飲從胃入肺而致咳;吳謙[3]則認為是胃有濁邪,脾胃為肺所輸之精氣有失清肅,而致“水精之濁,難于四布”,強調(diào)肺受脾胃之精氣不清而生痰是咳嗽的根本原因。
第二類則更偏向于從肺胃的生理特點與解剖部位來解釋。如馬蒔[4]認為胃為五臟六腑之主,諸臟腑皆靠胃受納水谷而養(yǎng),若胃受邪則各臟腑易受影響而發(fā)為咳,又因為肺朝百脈,肺先感邪則可傳于其他臟腑,故言“此皆聚于胃,關于肺”,強調(diào)其他臟腑易受肺胃所傳之邪而發(fā)為咳。王冰[5]則認為此處是承接上文,“三焦”當指中上二焦,因為“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脈,乃化而為血”。即中上二焦的解剖關系和生理功能離不開肺胃,因此說咳皆“聚于胃,關于肺”。
上述醫(yī)家對此句的解釋皆有其獨到之處,總體看來,雖然在某些細節(jié)上的認識有些分歧,但大部分都是認為“聚于胃”是有邪匯聚于胃中,此處的“胃”是指廣義之胃,即脾、胃、大腸[6],“關于肺”是胃中之邪進入或影響及肺。
對于“聚于胃,關于肺”的涵義,雖然各代醫(yī)家有多種解釋,但將其運用到治療之中時其靶點總不離肺胃兩端。張仲景《傷寒論》中的大部分治咳方劑也體現(xiàn)出這樣的特點,尤其是其治療水飲致咳的方劑,更是體現(xiàn)出在治咳時對肺胃并重用藥方法的重視。
《素問·評熱病論篇》云:“諸水病者,故不得臥,臥則驚,驚則咳甚也。腹中鳴者,病本于胃也?!薄端貑枴な緩娜菡撈酚衷疲骸按日?,是水氣并陽明也?!薄饵S帝內(nèi)經(jīng)》(以下簡稱《內(nèi)經(jīng)》)中這兩句經(jīng)文明確提出水氣致咳的重要特性,并表明水氣與胃密切相關。同時由于肺與胃通過經(jīng)脈相連,而水又有流動之性,其聚于胃中之時易循肺脈從胃上入于肺,致肺胃之中皆有停飲,故治療這種咳證須肺胃兼顧。張仲景臨證多采用辛散如細辛、干姜等藥物,以散邪化飲為主,再輔以宣肺降逆如麻黃、半夏等,共同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這種對水飲致咳之發(fā)病機理的深刻認識,以及在治療中肺胃并重的用藥方法,顯然是繼承于《黃帝內(nèi)經(jīng)》“聚于胃,關于肺”的思想。
以小青龍湯為例,《傷寒論》第40條:“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描述的是外有表邪、胃有寒飲,引發(fā)喘咳渴利等諸多或然癥。此證中既有表邪束肺,又有寒飲停于胃中,并循肺脈上入于肺,因此張仲景取麻黃、桂枝宣肺散寒,以細辛、干姜、半夏化肺胃水飲。姜辛夏3味藥本就以辛散溫化為用,得麻桂辛溫相助則散飲之力尤強。張仲景又恐發(fā)散太過,故用芍藥、五味子監(jiān)制諸藥,炙甘草調(diào)和之,全方蠲飲散寒,重在化肺胃之飲,以求飲寒除則咳喘自平。若遇兼有煩躁者,則加石膏以散熱邪,成小青龍加石膏湯,寒溫并進,以散肺胃水飲、解表邪而平咳喘。
又如厚樸麻黃湯,《金匱要略》用治“咳而脈浮者”,脈浮說明邪多居表,所以張仲景取麻黃、細辛宣肺散寒,石膏清瀉胃熱。又咳為氣逆,故取厚樸、杏仁、半夏降肺胃逆氣。因胃氣通降是肺氣肅降的必要條件,所以張仲景降肺氣不僅用肺經(jīng)藥物,還時常搭配能降胃之厚樸、半夏等,肺胃同降能取得更好的降逆效果。同時,干姜與細辛、半夏合用還能化肺胃飲氣,再配小麥、五味子斂散安正,以防耗散太過。厚樸麻黃湯原文雖不詳見癥,但觀其內(nèi)含姜、辛、夏、味這種張仲景常用的化飲組合,應是用治外邪內(nèi)飲之方。
以上兩方用藥絕大多數(shù)歸于肺胃二經(jīng),既重視散侵襲肺臟之邪氣,又強調(diào)化匯聚肺胃之水飲,體現(xiàn)出張仲景對《黃帝內(nèi)經(jīng)》肺胃理論的深刻認識和臨床治咳肺胃并重的用藥特點。
張仲景對“聚于胃,關于肺”的理解并不局限于咳證,他用治咳證的條文中常??却⒁姡缧∏帻垳皞?,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小青龍加石膏湯“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又如越婢加半夏湯“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說明咳與喘的發(fā)病機制是非常相似的,所以將“聚于胃,關于肺”的適用范圍拓展到喘證中也是科學的。這點在他的治喘方中,也得到了深刻的體現(xiàn),如大承氣湯、葛根芩連湯、麻杏甘石湯等,均是其將“聚于胃,關于肺”思想用于治療喘證的實例,其效果經(jīng)過上千年的檢驗,至今仍在臨床廣泛使用,是張仲景對《黃帝內(nèi)經(jīng)》“聚于胃,關于肺”思想的一個重要發(fā)揮。
以大承氣湯為例,《傷寒論》第242條:“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是說胃中有燥屎導致腑氣不通,熱氣聚于胃中不降而上迫于肺則發(fā)為喘證??梢姶蟪袣鉁C之根本在于邪實阻滯導致氣機不降,而喘只是“關于肺”的結(jié)果。因此方中用大黃、芒硝、枳實蕩滌胃中實邪,再用厚樸下肺胃逆氣,使腑氣暢通,從而達到治喘的效果,這無疑是對“聚于胃,關于肺”思想的運用。
這種以胃為主要靶點治療喘證的方法,亦可見于葛根芩連湯中?!秱摗返?4條:“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是指太陽病誤下,導致邪趁虛而入,聚于胃中化而為熱,逼迫津液則成下利,上迫于肺則成喘逆。故張仲景用葛根、黃連、黃芩解胃熱、瀉胃火,黃芩又有瀉肺火之力,能防胃火上炎入肺,再以甘草補益肺胃之氣調(diào)和諸藥,防止過于寒涼而傷正。與大承氣湯證不同的是,葛根芩連湯證中聚于胃之邪為熱,而大承氣湯證中聚于胃之邪則為燥屎,除都有喘證外,兩證的表現(xiàn)一為瀉利,一為不通,完全相反。但張仲景謹守“聚于胃,關于肺”之病機,對不通者蕩滌之,瀉利者直清里熱,以祛聚于胃中之實邪,達到降肺平喘的作用。
除胃以外,張仲景還提出治胸膈以平咳喘的思路,通過攻逐水飲、驅(qū)除停留于胸膈之邪,達到安肺胃之氣而平咳喘的效果。由于胸膈位于心肺之下,肝胃之上,邪若匯聚于此,或上迫心肺,或下滲于胃,不僅易發(fā)咳喘,還可能導致其他重癥,故張仲景取效力峻猛之藥,急驅(qū)邪出,以求邪去正安,是治療某些頑固咳喘的有效手段。
如十棗湯,《金匱要略》云:“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庇衷疲骸胺蛴兄э嫾?,咳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歲,宜十棗湯”,主要用治膈間有停飲導致的頑固性咳喘,因膈上為心肺所居,支飲逼處其中易使榮衛(wèi)不行,神魄無居[7]166,故治當急去其邪。張仲景用大戟、甘遂、芫花三藥逐臟腑經(jīng)隧胸脅之水,作用范圍廣、藥力強;再用大棗煎湯調(diào)服顧護胃氣,培土生金。由于支飲所處部位旁偏而不正中,尋常藥物用之恐怕力有未逮,故張仲景用藥重在急去其邪,同時投以補中益氣,一是顧護正氣,二是防止邪去既虛,又生他變。
十棗湯所體現(xiàn)的攻逐水飲、瀉肺護胃的治療原則,為后世治療咳喘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F(xiàn)代學者多將其用于肺心病、肺氣腫、慢阻肺等重癥的治療[8,9],用于頑固咳喘的并不常見,可見此類方劑尚未引起學界足夠重視。
以上三方均是張仲景將“聚于胃,關于肺”的思想運用于喘咳治療的實例,不直接從肺入手,而是謹守“聚于胃,關于肺”的病機,通過治療胃或胸膈達到平喘止咳的效果,表明除咳證外,“聚于胃,關于肺”的思想亦適用于喘證。
《靈樞·五邪》中記載:“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薄鹅`樞·脹論》中也說:“肺脹者,虛滿而喘咳”,都說明只要有邪犯肺即可發(fā)為咳喘??梢?,“聚于胃,關于肺”雖然強調(diào)咳喘關乎肺胃,但其重點在肺。故《傷寒雜病論》中記載的數(shù)個方劑都以肺作為治療的主要靶點,再稍佐胃經(jīng)藥物,最終達到邪去咳止喘平的效果。
如葶藶大棗瀉肺湯,《金匱要略》原文:“肺癰胸滿脹……咳逆上氣,喘鳴迫塞,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是指在肺癰將成未成之初,邪盡壅聚于肺,使人喘咳不得臥,故用葶藶子急瀉肺中水氣,大棗煮水緩和藥力,兼以補益胃氣。本方中由于邪成于肺,因此張仲景取葶藶子直清肺中濁邪,胃經(jīng)藥物僅用1味大棗煮水,既能防止葶藶子傷正,又有補益胃氣、培土生金之效。與之相似的還有皂莢丸,“咳逆上氣,時時吐濁,但坐不得眠,皂莢丸主之?!狈街性砬v歸于肺經(jīng),祛痰之力最猛,能清肺中痰濁,達到“急則治標”的目的,以棗湯調(diào)服亦是為緩其藥力,兼能補胃以扶正。
又如越婢加半夏湯,“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贝俗C病人“目如脫狀”,脈浮且大,可知是風火挾水飲填塞肺中[7]109,因此方用麻黃散肺經(jīng)風邪,石膏清胃經(jīng)里熱,生姜和半夏祛痰化飲,大棗與甘草補中益氣,以防石膏、麻黃清散太過。由條文中的“目如脫狀”可知,本證中飲邪主要填塞于肺中,故方中生姜和半夏雖然同時歸于肺胃二經(jīng),但其用于此處主要是為散肺中痰飲,兼有防止痰飲犯胃的作用,所以全方仍然是以肺為主要的治療靶點,旨在通過祛除肺中邪實達到平喘的效果,胃經(jīng)藥物大棗與甘草則是為扶正而設。
以上兩方均是重在清肺中諸邪,輔以胃經(jīng)藥物顧護正氣,提醒我們對于“聚于胃,關于肺”的思想,不能僅從肺胃的相互關系來理解,單純的邪聚于肺亦能引發(fā)咳喘。同時治療胃中無邪的咳喘,仍應輔以少量補胃藥物,以求顧護正氣,培土生金。
張仲景還認為治療肺胃的病變不能局限于肺胃本身,而是要基于五臟、經(jīng)絡等相關理論,全面考慮。他提出了從腎論治咳喘的思路與方法,由于腎虛會導致水液無制,引發(fā)水飲上射肺胃,易生咳喘,故治當補腎利水,引水從小便而出,典型的如真武湯與豬苓湯,為我們認識“聚于胃,關于肺”思想提供了新的角度。
真武湯是治邪入少陰、下焦虛寒之方,《傷寒論》第316條:“少陰病,二三日不已……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蔽暮笥指健叭艨日?,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一兩,干姜一兩。”此條主要是描述腎陽虛導致水液無制、上射肺胃,故為咳為嘔。對于這種起于腎之咳,張仲景用附子溫腎,同時能助脾胃陽氣,有利于溫化停于肺胃之水飲;又用茯苓、白術健脾利水,以使肺胃、四肢之水能下輸膀胱;再以生姜、細辛、干姜散肺胃水飲;最后用芍藥、五味子收上逆于肺胃之氣。由于水起于下,因此本方在用姜辛味治飲結(jié)構(gòu)的同時,尤其注重淡滲利水,引水從小便而出,這也是張仲景治療腎虛水泛之咳喘的一般規(guī)律。
豬苓湯則是少陰寒證向熱證轉(zhuǎn)化時的用方,《傷寒論》第319條:“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此時病情已從真武湯證單純的腎陽虛向腎的陰陽兩虛轉(zhuǎn)化[10],咳而嘔渴表明水飲挾熱,聚于肺胃,故治療當滋陰以泄熱,甘淡以逐水。方用茯苓健脾利水;豬苓、澤瀉、滑石利水滲濕,其中澤瀉既能清泄腎火又能治胃中停水,滑石歸于肺胃二經(jīng),搭配豬苓、澤瀉共引肺胃水飲從下而出;阿膠質(zhì)滑,能利水道,可助諸藥逐水,又其功效養(yǎng)腎陰、益肺氣,能防止水飲再犯肺胃。全方補泄同用,體現(xiàn)出張仲景對腎虛而泛于肺胃之水氣,采用滋陰降火、“引而竭之”的治療原則。
這種從腎認識咳喘的思想亦源自《黃帝內(nèi)經(jīng)》?!鹅`樞·經(jīng)脈》云:“腎足少陰之脈,起于小指之下……其直者,從腎上貫肛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庇衷疲骸澳I病者,腹大脛腫,喘咳身重,寢汗出,憎風?!蹦I主水液,肺通調(diào)水道,脾轉(zhuǎn)輸津液,三者功能相輔相成,而足少陰腎經(jīng)又與肺相連,若腎虛不能制水,肺亦難以通調(diào)水道,水液不行停于肺胃則成咳喘。張仲景在此基礎上立法處方,肺胃脾腎同調(diào),既是對《黃帝內(nèi)經(jīng)》相關理論的繼承,又是對“聚于胃,關于肺”思想的發(fā)展。
“聚于胃,關于肺”的思想出自《黃帝內(nèi)經(jīng)》,在《傷寒論》中得到了具體應用及進一步的發(fā)展。張仲景治療咳喘的方劑中共使用52種中藥,其歸經(jīng)中有肺經(jīng)者占38種,是總數(shù)量的73%;有胃經(jīng)者21種占總數(shù)量的40%;同時歸于肺胃二經(jīng)者13種,占總數(shù)量的25%,明顯能看出其治療咳喘時對肺胃的重視。涉及到具體用藥,則化飲喜用干姜、細辛、半夏、五味子組合;降逆喜用厚樸、杏仁、半夏;解表多用麻黃、桂枝;利水化濕常用茯苓、白術;斂散用五味子、芍藥;補中用大棗、甘草等,這其中的處方思路與用藥規(guī)律,為“聚于胃,關于肺”的思想做了詮釋和佐證,提示我們治療咳喘應肺胃并重,從肺胃入手分析咳喘的病機,對臨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