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那天接到一個寫作任務,要在哈爾濱采風幾日。
深秋遇見晴朗的日子,冰城便通透明亮起來。
我住的那個賓館離省政府不遠,處于城市中心的黃金地段,房間便有些逼仄。除去一張雙人床和一張寫字桌,就只剩轉(zhuǎn)身的地方了。
好在,它是朝陽的。晨光來了,便活潑潑地跳進來。
喜歡有陽光的屋子,陽光給人溫暖和安慰,也可以調(diào)合心情,治愈悲傷。打開窗子,讓干爽的秋風牽著陽光的手一起涌入,帶走上一位旅人的氣息。
到樓下的鮮花店買一支粉百合,插在玻璃杯中,放在寬闊的大理石窗臺上,這緊湊而陌生的房間便有了一點家的味道。有時,歡喜和溫馨需要自己制造。
那天上午是個響晴的天兒,想出去走走。
下了樓便是和平路。這是一條平常的道路,只不過,道路兩邊有了兩行柞樹的修飾,這條秋天的路便有了一番韻味。
起初我是不認識這樹種的,只覺得樹冠渾圓自然,像充滿朝氣的青年,健美而有力量。走近細看,葉子也好看。小巴掌大的樹葉自然地垂掛著,讓我想起了大報恩寺內(nèi)用紅絲線系在樹上的許愿牌。風一吹過,那些美好的祈福便各自騰飛、如愿抵達了。梨型的葉片,邊緣是一支細毛筆精心勾勒的波浪,到了底部又舒緩而鄭重地收筆。大自然是位偉大的畫師,就這樣在這些草木上涂涂畫畫了億萬年,早已經(jīng)收放自如,渾然天成。
穿過人行道,就是中山路了,沿著這條路一直走,到了一個熟悉的小區(qū)。
其實我是故意這樣走的,我想再看看那里。
2018年早春,我?guī)е鴥鹤幼庾≡谶@個小區(qū)里,一直陪伴他讀完高中最后的三個月課程。
插圖:李雪琳
人生最關鍵的時刻,誰愿意離開熟悉的環(huán)境,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重新適應呢?
那一段時期,不知是什么原因,在重點校讀書的兒子強烈抵觸學校寒假時組織的補課,正處在高考沖刺階段,我這個當媽的心急如焚。有一天,我實在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當著同事的面失聲痛哭。
興許換個環(huán)境能好些。我也是這樣想的。
在房屋中介網(wǎng)上翻了好久,才在學校附近找到這處房子。出租屋老舊,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風格。地板上鋪了一層卷了邊的地板革,東西屋各有一張床,一張大的,一張小的;還有一組一開門就“吱吱“作響的木衣柜,一部壞掉的洗衣機。衛(wèi)生間很狹小,板凳上面放一個塑料盆就是洗手盆。馬桶一側(cè)勉強能站立一個人的位置,頭上頂著一臺熱水器。
兒子愛干凈,唯一的要求就是能沖澡。
鋪的蓋的、吃的用的都是從家里運過來的,搬了一次家的感覺。
好在這是個朝陽的房子,臥室和廚房都朝南,陽光充足,這是我滿意的地方。
這個房子沒有一盆綠植,從家里掐了幾枝綠蘿的嫩莖,在宜家買了一支細頸玻璃花瓶,窗臺有了一點綠色,就添了一絲生動。
在兩棟樓之間,豎著排列著三棵大楊樹,快趕上六層樓那么高了。我剛搬來的時候,冰雪還未消融,那樹也枯寂著。
天氣一天天轉(zhuǎn)暖,樹跟著活泛起來。從星星點點的黛綠到一枝枝的嫩綠,再到滿樹的濃綠,這幾棵熬過嚴冬的樹,一點一滴的努力都被站在窗前的我發(fā)現(xiàn)了。
發(fā)現(xiàn)無處不在。小區(qū)院子里靠近老墻根處有許多棵老榆樹。我不知如何計算樹齡,單從樹干交錯盤纏的藤蔓和折斷的主干來看,猜想它們是在小區(qū)興建時種下的。料峭的春風里,那些偏愛老榆樹的麻雀開始集結(jié)了。起初是幾只,后來是幾十只,快到晌午時便落得滿樹都是了。在陽光下,麻雀蓬松著羽毛,倆倆湊在一起,輕啄著對方,像是在為對方梳洗,又像是在呢語。是兄弟?是姐妹?是愛人?不得而知。
這是個寧靜而有秩序的小區(qū),大家都在恪守著公德,沒有激昂的廣場舞音樂,沒有嘈雜的人聲,甚至很少聽到汽車喇叭聲。只有那群麻雀在不停地吵鬧,“喳喳喳”“啾啾啾”,叫啊叫,最后連成了一片,讓人覺得這個沉睡的春天和草芽無關,和嫩葉無關,全是被麻雀的叫聲喚醒的。
不知在何時,也不知何故,也許就在下一秒鐘,叫聲戛然而止。這讓我想到了頭插羽毛、身披獸皮的部落首領。鳥兒之中也有首領嗎?是誰暗自發(fā)出指令,讓它們同時閉上閑碎的小嘴,難忍地沉默幾秒?
經(jīng)胸乳暈入路腔鏡與傳統(tǒng)開放手術治療CN0 stage期甲狀腺癌的臨床效果 … 李俊生,等(6):712
院子里的秋千還在,兩個小孩輪流坐在上面蕩悠起來,蕩得高了些,一個害怕地尖叫著,另一個得意地大笑。
我是在夜里獨自蕩過幾次的。那情景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想起在幼兒園時從秋千上跌落,擦破了膝蓋,一個同班的小男孩扶起了我,找來老師幫我洗去泥沙,抹上藥水。我不知道男孩的名字,他的樣子一直存在我的記憶中。只是幾十年了,即便和他對面相逢,也只當做陌生的路人。
蕩得高了,便暈暈的。也可能是被香氣熏的。滿院子的丁香花都像約好的似的,在同一天爭搶著一齊開放了。那香味濃郁熱烈,隨風四逸擴散,飄在院子里,飄到院子外。我不懂丁香花的種類,只看到顏色的差異:有紫的、粉的、白的;有三瓣的、四瓣的、五瓣的,還有六瓣的。人常說,找到五瓣丁香是幸運的人,那找到六瓣的人是幸運的二次方嗎?
那輛賣煎餅果子的移動手推車還停在小區(qū)門口,快到中午了,攤主還沒來。
剛來的那段時間,總要在兒子下晚自習的時候到小區(qū)門口迎一迎。下來早了,就在他家攤一份煎餅果子,煎兩個雞蛋堡做夜宵。
北京和天津的煎餅果子流傳到東北,不知變了多少味道。東北人喜咸,便把甜面醬換成了咸辣的東北蒜蓉辣醬,又別出心裁地撒上一捏孜然。這攤主口味更重,每次都在面餅上刷上厚厚一層辣醬,吃起來都有些齁挺了??蛇€是想買。在深夜十一點鐘的冷風中,捧著一份又香又熱的吃食,等著最親的人回家,有點暖意,有點疲憊,也有點幸福。十八年的日日相伴,就要在那個春天鄭重地點上一個不知道什么樣的標點符號,心中五味雜陳。
從小區(qū)出來,注意到對面的一個高檔餐廳已經(jīng)變了名字。“漁人碼頭”的“漁”換成了“浴”。看來,餐廳改成了洗浴,還能汗蒸。只不過隨手改動了一個字,內(nèi)涵卻相隔了十萬八千里。“漁人碼頭”那聽起來頗有些歐美、頗有些詩意的感覺蕩然無存。
路口有一家生鮮連鎖店,顧客絡繹。走進店里挑了幾個桔子。金黃的桔皮油亮亮的,像是涂了蠟,摸摸又不像。應季的水果種類多得不得了,光是桔子就有很多種,前面冠上的地名便是桔子的產(chǎn)地,像云南蜜桔、贛南蜜桔、宜昌蜜桔,涌泉蜜桔等。蜜桔一般都是無核的,這和小時候吃一瓣要吐出三四個籽的桔子相比,要好吃得多。科技的進步關乎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相比之下,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要比過去好許多,可是人們依舊懷念過去。懷念是慣常的、也是必然的,誰不留戀那些無憂無慮的童年和奮斗過的青春歲月呢?可一轉(zhuǎn)眼,那些日子就像小鳥飛過了天空,再也不會回來。
走上二樓,蔬菜柜臺的店員大都換了人。樓上不似樓下,是不用自己動手挑選的。蔬菜都擺在玻璃柜里面,想買多少,就稱多少。好在菜很干凈,質(zhì)量也不錯。所以,每到下班的高峰,柜臺旁經(jīng)常排起長隊。
記得賣土豆的男人很愿意搭訕,我去過兩次便記往了我,一去便主動和我打招呼,叫一聲“美女”來了。我說想要幾個,多大的,他便殷勤地幫我挑。
另一側(cè)面食柜臺里的工人都在各自忙碌著,只是我最想看見的那個長得像林妹妹一般,細眉細眼的姑娘不見了。小姑娘不到二十歲的樣子,頭發(fā)挽進白帽子里,兩只小手被油面浸潤得白嫩細滑,胳膊和手腕與那小手是極為匹配的,也是細溜溜的。那女孩低著頭,緩慢地、一下一下地揉那團面,又好像在想事情,不時有些羞澀地抿著嘴笑一下。春天來了,與春天有關的故事無需導演和編劇,都是自然而然生發(fā)、演繹的。
拎著幾個桔子往回走。一位牽著泰迪的大媽在電話里焦躁地喊叫著,是在告訴對方她所在的位置。那只小狗倒是沒受主人情緒的影響,蠻興奮地嗅著電線桿底下的一叢野草。我在她旁邊停頓下來,可她并沒有向我這個路人求助的意思。是我多心了。
快到午飯時間了,路兩邊的餐廳飄出炒菜的香氣。
那年春天,為了給那個高考生做可口的飯菜,我不知在這條路上來來回回走了多少次。即便出來買個菜也要簡單修飾一下自己,春天就該有春天的裝束:把桃紅色涂在唇上,把梨花白和鸞尾藍穿在身上,當然,那條褲子是時興的破洞牛仔褲。
生鮮對面是個小廣場,廣場南面有個土坡,坡上種滿了桃樹和榆葉梅。春風撲面的人行道,粉白連著粉紅的小廣場,花間透出了一縷縷春光,花瓣各自找準了位置,安靜、精致地開著,走上那條買菜的路,心底便會飛出許多悠揚美妙的歌聲。春天來了,那些冰冷的、艱難的日子一天天暖開了。希望也跟著一點點萌發(fā),帶著春天的光影和色彩。
走著走著,有些餓了。路邊的小店不多,看見有一家門臉很小的飯館,牌匾上有“牛肉”的字眼。推門進屋,女服務員迎了上來。吃食很簡單,有肉,有面,有飯。
點了一份牛肉飯,有一碗原汁牛肉湯,一碗米飯,另外贈送一碟小菜。說是小碗牛肉,端上來的卻是比想象大一些的大碗。七八塊牛肉煨在清亮的湯汁里,三四片香菜點綴,牛肉軟爛,湯很燙,很鮮美。
服務員又殷勤地告訴我:湯和米飯都是免費添的。
什么都不用添,已經(jīng)足夠了。幾口湯喝下去,整個人都暖了。
我身后的一個男人喊服務員加湯。加了湯,他又很響亮地一下一下地喝湯。他說昨晚喝多了,這個湯剛好解酒。我回頭看過去,男人果真蒼白著臉,大醉過一場的樣子。
到吧臺買單,忽然聽到蟲子“吱吱”的叫聲。吧臺的酒柜上,一大一小,兩只蟈蟈裝在帶孔的罐子里。大的拖著一個肥碩的肚子,倒掛在瓶口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大肚子”蟈蟈吧。小的就是常見的那種,沒什么出奇的地方。男主人見我感興趣,笑著說:養(yǎng)著玩兒的。我又問:它們打架嗎?忽然又想起,好斗的應該是蛐蛐。男主人哈哈一笑,我也跟著笑了兩聲。又好奇,秋天的蟈蟈為什么還穿著夏天的綠衣服?
走出很遠了,還在回味一碗牛肉湯的味道。只是沒有留意店名是叫“牛肉湯”“牛肉面”還是“牛肉飯”。我記住了這個地方,隱藏在樓宇之間的小店。還要再回來的,獨自一個人,一湯一飯,一頓一點都不浪費的簡餐。人生至精、至簡,這些足矣。
等了一個長長的紅燈,穿過斑馬線,轉(zhuǎn)個彎就到住處了。抬頭看見省政府院子里有兩棵火紅的楓樹。蹲在柵欄邊上,胳膊伸進柵欄挑了三片落葉,一片深紅,一片鮮紅,一片桔紅。這里來來往往的人不少,只有我一個人在撿樹葉。一位路人回過頭瞟了我一眼,我也看了他一眼。畢竟,這滿地的落葉在他們眼中,比不得秋天的白菜、蘿卜和土豆。不遠處,一位清潔工在將樹葉掇成一堆,準備運走。
我下了電梯,關上房門,還未脫掉外衣,便將這三片樹葉夾在《啄木鳥》雜志里。
我要留著它們。三片紅葉可以證明,在2020年的秋天,我沿著2018年春天的路,重新走過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