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青 胡夢婷
女性文學在現(xiàn)當代文學中一直是一個熱點話題。從女性的立場來思考文學問題,或者說,從文學的角度來思考女性問題,是我們重新與這個世界相遇的別樣方式。胡辛就從女性的立場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文學世界。她曾以“女人寫,寫女人”來概括自己的寫作,特別是在她的景德鎮(zhèn)系列作品中,瓷與女性幾乎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guān)系。作為千年文明象征的瓷器就是母體誕下的純潔生命,而生命的孕育離不開窯火的煅燒。在千年窯火的淬煉下,成就了無數(shù)珍貴的瓷之瑰寶,也孕育出了胡辛筆下的女性生命之花。
與張愛玲、王安憶等女性作家立足上海、書寫上海一樣,胡辛也是一個側(cè)重描寫特定地域故事的作家,同時也是較早的一批關(guān)注女性文學的作家??梢哉f,胡辛對于女性文學與地域文學的共生是有著引領(lǐng)作用的。她的處女作《四個四十歲的女人》榮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其作品翻譯成英文、日文,遠銷國內(nèi)外,在世界華人區(qū)中有一定的影響。她的景德鎮(zhèn)陶瓷系列作品被翻拍成影視劇,收視率頗高。胡辛在景德鎮(zhèn)系列作品中對于女性角色的刻畫,既具有地域性,也具有普遍性,引起了社會對女性問題的普遍思考。在她筆下,女性角色是多樣的,女性角色的情感也較豐富,即有著細膩柔和的一面,又有著果敢灑脫的一面,呈現(xiàn)出大眾視野下的另一種視角的女性姿態(tài)與女性魅力??梢哉f,在窯火與女性之間,胡辛參悟到了共同的生命之道,賦予了女性獨有的原發(fā)性、現(xiàn)代性兼具的生命之美。
一、瓷與雌:千年窯火與生命的傳承
景德鎮(zhèn),又名“瓷都”,有著悠久的瓷文化與瓷韻。宋真宗景德元年用此年號命名,殊榮無二。而景德鎮(zhèn)也利用這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自然資源,發(fā)展成了世界瓷都,使得瓷可以以“CHINA”的名稱代表著中國走向世界,彰顯華夏子民的智慧,傳播中華文化。
瓷是永恒的。瓷就如同新生兒一樣,在千年窯火的燒制中誕生,獨一無二地存于世,顯示著自己獨特的價值。瓷又是脆弱的,只要一個踉蹌,它就會成為一攤碎片。然而,即使是碎片,埋藏于那泥土之下,也不會消失,其本真依舊存在,它的價值不會消亡。胡辛曾借小說中人物林陶瓦之口說了一段話:“石會崩,木會朽,人會亡,而瓷,即使粉身碎骨,千年萬載后其質(zhì)也不變。瓷是永恒的信息,是不朽的瓷工的史記。她總是忠實地、依然故我地折射出分娩它的時代特有的光輝?!盵1]所以人們對于這永恒的藝術(shù)精品總是贊不絕口。如同一位偉人,即使百年之后,他給予后代的記憶與財富也依舊是寶貴的。但是,人們只會去贊嘆這瓷的精美,卻忽略了孕育這精美生命的載體與過程。一個瓷器的誕生,是由選泥、成型、曬坯、上釉、燒煉再到出窯后的定型成色。這一道道工序就猶如人類生命的孕育—精子與卵子相逢后育出生命的幼芽,然后在母親的腹中經(jīng)過孕育,最終誕生。這過程看似極盡套路,可這生命的套路卻深藏著無盡的奧秘。千年的甬道,在熱與火的淬煉下,誕生出那精美的生命體。
胡辛在《陶瓷物語》中寫道:“窯門,是一赤裸著的女人,而那女人正叉開雙腿竭盡全力在分娩!那女人就這般赤裸身體地強坐著,一對豐碩的奶子脹鼓鼓又紅彤彤,似已儲藏了足夠的奶水來哺育即將誕生的新生命?!薄耙恢恢辉牙徖锉悴刂鸬慕Y(jié)晶—瓷?!盵2]胡辛借助“樹青”這一人物的視角,將窯火燒瓷比喻成母親分娩,將這深藏于大自然深處的奧秘比擬得如此恰當。這窯體就好似那遠古的圖騰,感召著生命的氣息,充滿神秘;那潔白的高嶺土,或許是儲存于那對豐碩的奶子中的哺育生命之水,感受生命的涌動。那一個個匝缽,宛如一個個含苞待放的生命,在生與死的門口掙扎。生命的傳承看似普通但又潛藏著無限的奧秘。千年窯瓷誕生了一代一代,窯火生生不息,那紅彤彤的炙熱的載體在高溫的燃燒下綿延著瓷的脈息,傳承著景德鎮(zhèn)這古老瓷都的文明。景德鎮(zhèn)的一代代人,也在這方水土中哺育著后代。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千年瓷都深藏著的皇氣與靈氣,讓瓷與人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窯火不熄,瓷韻悠長,而與瓷聲氣相通的生命也呈現(xiàn)出獨特的樣貌,傳承千年。
或許正是因為孕育的艱辛,瓷都總流傳著一種“塌窯”的說法。這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每一位母親在生育孩子時的痛苦與危險,生命與生命的博弈,這是世間最偉大的母性之愛。瓷的誕生,也是一道道工序,然后經(jīng)由千年窯火的煅燒,在一個個匝缽中成長著,最后窯工們將這墻壁砸開,就呈現(xiàn)出一只只精美的瓷器。當然,有時又難免會潛藏著殘損或破碎的瓷。就像新生命的孕育,很多時候也都不那么完美、完整。
在景德鎮(zhèn),這窯火一經(jīng)點燃,就再也未曾熄滅。千年窯火孕育出無數(shù)的瓷,使得它們走向世界,代表中國,在外面彰顯著中國獨有的特色與炎黃子孫非凡的智力。也正是因為這一特色,景德鎮(zhèn)走出了許許多多的陶瓷工藝家與學者,他們奔波于世界各地,宣揚這一文化。他們也深知:是千年窯火與陶瓷,養(yǎng)育著他們,造就了他們,他們是傳承者,亦是創(chuàng)造者。因為生命的誕生是未知的,我們不可能預知那下一個匝缽孕育出的是怎樣精美的生命。
人類的繁衍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道路,有著悠久的歷史,直到今天,這繁衍的腳步也一直在延續(xù)著,探索著。而瓷的產(chǎn)生,似乎也有著這種默契,窯火一經(jīng)點燃,就不曾熄滅,陶與瓷也就在這窯火的煉制中生產(chǎn)出一批批新的生命,而每一個生命,都在散發(fā)著那獨有的魅力,發(fā)揚著自己的價值。就如人一般,從出生到死亡,都在為人類為社會貢獻著自己的價值,也在不斷地變換角色,增加角色,綿延著自己的生命。即使百年之后,這生命的傳承也依舊在延續(xù)。千年的窯火,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但只有與自然結(jié)合,才能創(chuàng)造出新的生命,從而用傳承來回報我們的大地母親。正如胡辛所言:“那卑賤的生命之泥,揉搓著妖嬈的水的精靈,孕懷夢幻般的希冀,墜入熾烈的火的戀膛,苦痛,呻吟,吶喊,狂喜,是新生命的掙扎拼搏亦是云霧般的憧憬,于是,天地歸于平寂時,流瀉出愛的神圣又神秘的結(jié)晶,精瑩高貴,典雅清逸卻極易破碎?!盵3]此處對于生命的描寫優(yōu)美而精致。她將這卑賤的生命之泥幻化成了生命的起點,將這孕育的過程描繪得如癡如夢,叫人感受到孕育生命的艱辛與危險。這誕生的愛的結(jié)晶,又叫人不敢觸碰,因為它是潔白無瑕的,是圣潔的,也是易碎的。生命,給予力量,但又總是脆弱的。
在胡辛的筆下,窯是女人的身體,那窯口便是誕生生命的甬道,而瓷便是新的生命。在千年窯火的鍛造中,窯瓷一批批地生成,生命在涌動,永無止息,就像人類的繁衍一樣。瓷與雌,就這樣達成一種共生關(guān)系。
二、力與麗:原生的自然之子與新生的都市麗人
自然的奧秘太多,她就如同一位女郎,變幻莫測,神通廣大。胡辛筆下的女性也是這么神通廣大。在她的瓷都書寫中,一種散發(fā)著野性的“自然生命力”的女性生命意識,總是和瓷街孕育而新生的都市女性獨有魅力交織在一起,“原生”之力與“新生”之麗既是相對的,亦是共生的。胡辛對于“自然生命力”的追求是熱烈的,甚而至于是羨慕的?;蛟S正是因為這種熱烈的追求,在她的作品中總會塑造那么一兩個釋放天性,散發(fā)著無拘無束的自然生命力的女性,給人以力量感,令人感覺到自然美。但也有著遵循瓷街女性世代教導、溫婉而又堅定、帶著濃郁的瓷街女性特色的傳統(tǒng)麗人。原生的野性與新生的現(xiàn)代性在瓷街女性的身上有分有合,奇正相生。
胡辛在《陶瓷物語》中塑造的“騷寡婦”是一個具有原生的野性生命力的女性形象,用胡穎峰的話說,“她在繁華世界里忽隱忽現(xiàn),像瘋子,又像預言者,更似白色土上的一個原始的母性符號”。[4]一年四季,她衣不蔽體,就如水蛇一般在溪流中若隱若現(xiàn),吃的是山果水茶,飲的是東河溪水,就像這高嶺土地中冒出的一個紅蛇莓,原始的野性在她的體內(nèi)張揚著?;萏芈凇蹲约褐琛分性@樣說過:“我要到森林邊的河岸上,脫掉偽裝,赤身裸體,我發(fā)瘋似的想著它,要它接觸我?!盵5]這自然的吸引力總是不可小覷的?!膀}寡婦”雖為人體,然而她就如同那千年的古樹般,極具野性與原生力量,在無形之中與自然融為一體,散發(fā)出強大的力感,給人以傳統(tǒng)的自然美。
不過,青青才是瓷街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在青青的身上,迸發(fā)出的不是自然的野性,而是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碰撞下的溫婉之美與女性意識。她是傳統(tǒng)道德培養(yǎng)下的生命載體,但又是兼具現(xiàn)代意識的新生女性。青青雖是殘疾,但她意志堅定,渴望獨立,希望得到尊重和平等的對待,這是她作為現(xiàn)代獨立人格的一面。對于愛情,她懦弱,善良,不敢面對,但內(nèi)心又時而開心時而難過。她常常羨慕他人可以和自己所愛之人如此暢快地談論,故而總是以推開、拒絕的方式來折磨著自己。這或許又是她傳統(tǒng)的一面,因為在她的內(nèi)心深處,女性是男性的一個象征物,不健全的她是不值得擁有“健全”的愛情的。
青青的觀念應該是受母親的影響。青青的母親一個人養(yǎng)育著青青,在其他女性的眼里,她是一個守婦道的女人,也是一個能干善良的女人。當愛情來臨時,她與火師傅敢于爭取幸福。然而,傳統(tǒng)的女性們卻極力地勸阻、破壞這段愛情,將其扼殺在搖籃里。她們勸說青青母親:“已做了多年的寡婦,現(xiàn)在放棄實屬惋惜。”這種荒唐的想法表明,她們既是封建傳統(tǒng)觀念的受害者亦是維護者。當然,青青和以母親為代表的老一輩女性還是有區(qū)別的,隨著時代的更替,現(xiàn)代女性的獨立意識在青青身上也有所體現(xiàn)。換言之,青青這樣的瓷街女性已處在覺醒的邊緣,是一個受到傳統(tǒng)束縛但又敢于追求自我的女性。
谷子則是瓷街中的另類代表。她雖是普通女子,卻又讓人覺得非同尋常。谷子的初次出場,就讓人感到一種慵懶自在的美。然而大學畢業(yè)后的谷子卻是一個超凡脫俗千里挑一的現(xiàn)代派姑娘!在滿世界的女人無不濃妝艷抹、真金首飾叮當作響時,她全然一派天然姿色,衣著也極隨意,只是不論什么布料什么款式一到她身上,就顯出一種灑脫奔放、青春迸發(fā)之感。這樣的谷子既散發(fā)著自然的美,亦飽含都市的美,是自然與時代的結(jié)合物。
對于愛情,谷子勇于追求,敢于面對自己所犯的錯誤,并為之承擔責任。在即將成為母親時,她完全不顧他人的反對意見,遵從自己的想法,延續(xù)著生命的傳承,如同千年的窯火,極具傳統(tǒng)自然的力感美。與江波的初次邂逅,面對江波的喜愛,她毫不羞澀,大膽地展示自己的喜愛,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之后再次遇見,谷子無視瓷街人們的異樣眼光,打了個響指,飛下車,朝他撲去。這樣的谷子,自然灑脫,稱得上是自然哺育的女子,是原生的自然之子,不沾染世俗的一點塵埃。而在面對景興時,她鄙視他的懦弱,憤怒于他對于情感的逃避與被接受,唾棄他的“善心”與所謂的責任感。可以說,谷子身上有著現(xiàn)代女性的理性與自然的野性,是一個徹底的覺醒者形象,展現(xiàn)出現(xiàn)代獨立女性應有的氣質(zhì)與風貌,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回歸到女性本有的“第一性”,是力與麗的結(jié)合體。
總體而言,青青與谷子雖然都是瓷街女性的代表,但很明顯青青偏于傳統(tǒng),而谷子則在保持野性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獲得了新生。對于窯巴佬們嚇唬女孩子們不能進窯,否則窯會塌這一行為,谷子是刁橫地說著“就要進!偏要進!”,并身體力行了;而青青,則是乖巧地在外面等待,羞澀得不敢說一句話。青青是傳統(tǒng)的瓷街女性,遵循著老一輩的規(guī)矩,恪守著傳統(tǒng)道德,是地道的瓷街女娃子。而谷子則是守正出新,受到過新知識新思想的熏陶,有自己的想法,受到過大城市女性的感染,是都市與自然孕育下的復合體。相對于青青來說,谷子代表的是瓷街女性的未來,是將力與麗結(jié)合于一體的獨特女性,代表了胡辛對女性生命意識的新思考。
此外,胡辛的景德鎮(zhèn)系列作品中還有一類女性,那就是完全都市化的現(xiàn)代新女性。這類人物的代表是《陶瓷物語》中的苔絲。苔絲本質(zhì)上是一個單純的女子,與谷子一樣,都是現(xiàn)代都市孕育出的獨立女性,在愛情面前勇于追求,不顧世人的眼光,不去思考過多的煩惱,追隨內(nèi)心,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她的生命意識是具有鮮明表現(xiàn)力的。但是她與谷子又有所不同。盡管她單純可愛,也有獨立、自我的一面,但卻缺乏野性的原生力量之美,因而在面對問題時又顯得柔弱、溫順,不夠果敢與剛性,導致她在愛情面前保持著一種既渴望又懷疑、試探的不確定心理,多少有點“小女人”的緊張興奮。她在生活中表現(xiàn)得很灑脫,與母親如同姐妹般的稱呼,看起來有點叛逆,但內(nèi)心是柔和的、溫順的,就像溫室的花朵—美麗,但是經(jīng)受不住自然的打磨,就如同那極易碎的瓷。當然,這與青青恪守傳統(tǒng)道德的柔弱不同,只是現(xiàn)代女性對自身生命力量缺乏足夠體認和自信的表征。
作為一個以“寫女人”為職志的女性作家,胡辛筆下的女性總是復雜的、多樣的。谷子、青青、苔絲包括青青母親、“騷寡婦”等,她們的生活境遇不同,生存狀態(tài)同中有異,展示出現(xiàn)代女性獨特的生存面相和生命意識。她們的遭遇既暗合了胡辛對現(xiàn)代女性的浪漫想象,也透露出胡辛對現(xiàn)代女性命運的獨立思考。
三、婦與附:女性意識與作為“他者”的女人
對女性主體意識的張揚和依附性的批判,是女性文學無可回避的主題。胡辛的景德鎮(zhèn)系列作品,自然也會思考這一命題。
在中國,女性似乎從來就是依附于男權(quán)社會而存在的,尤其是在封建社會時期,女性的權(quán)利是被擱置的;她們必須遵守三綱五常,遵循父權(quán)社會的一切封建道德規(guī)約,秉承著三從四德的古訓。直至今日,這樣的狀態(tài)并沒有得到徹底的改觀。盡管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倡導“人的解放”過程中就興起了女性解放運動,新時期文學中也有很多女性作家在為女權(quán)而吶喊,但破除男權(quán)的根深蒂固,讓女人成為真正獨立的“人”,依然任重道遠。
波伏娃認為,從生物學角度而言的女性的生育本能和從歷史角度形成的“撫幼”職能,是造成女性“第二性”地位的根本原因,女性也因此成為自在的、“內(nèi)在性”的自我,限制了她的“超越性”。胡辛寫女人則首先尊重女性的“內(nèi)在性”。在她的景德鎮(zhèn)系列書寫中,有很多地方都把瓷窯比附為女性,把瓷器的淬煉比喻為女性的分娩,這種對女性“處境”的書寫并非來自他者的凝視,而是女性對自身生命意識的高度禮贊。通過對純美藝術(shù)的鍛造成形而賦予女性生殖功能以高度的儀式感,這是一種對女性“內(nèi)在性”的本質(zhì)特征的尊重,是把女人還原為“人”的表現(xiàn)。就此而言,女性的生殖就不僅是人類繁衍的工具屬性,它本身就具有價值屬性。好比瓷的72道工序雖都由男性來完成,但瓷窯這最重要的載體卻是在模仿著女性的生命體征,其中隱在的女性生命意識的高揚不言而喻。
與女性主體意識的高揚相伴而生的,是對女性依附性人格的批判。在男權(quán)社會,女性喪失了主體意識,就不可避免地成了可以隨意處置的“他者”。俄狄浦斯王弒父娶母的悲劇就是典型案例。正是由于有了父權(quán)社會的不成文規(guī)約,在俄狄浦斯王殺父成功后,他才能順理成章地繼承了一切,包括他父親的女人—他的母親。作為一個女人,即使是王后,最尊貴的女人,也沒有選擇的權(quán)力與爭取的意識,只能依附于顯在的男權(quán),來達到生存的目的。如同低等動物般,往往依附于他者為生,不知道自己的生存價值,只能服從于他者的意志。在胡辛的景德鎮(zhèn)系列作品中,這種依附性女性人格還是很少見的,更多的還是對女性主體性的張揚。
《地上有個黑太陽》中,對于寡婦椒椒闖窯一事,胡辛是花了很多筆墨在上面的:“女人啷樣不能進窯?!看看窯門明明是女人的胸口女人的奶子女人的肚子女人的腿!明明是曉得女人會下崽,明明想托女人的福燒一窯,出一窯結(jié)結(jié)實實的好瓷,還偏偏要人模狗樣禁女人、忌女人、貶女人!”[6]在胡辛筆下,谷子、寡婦椒椒等人要闖窯門時,窯巴佬們都會以“女人進窯,是會塌窯的”這種迷信說法而將女性置于門外。然而,頗具吊詭意味的是,胡辛在小說中總是一而再地宣稱窯的外形與女性身體的同一性。這無形中就消解了這一迷信說法的威權(quán),扯破了男權(quán)社會的虛偽面紗,也讓人從中感受到了女性對男權(quán)的反抗和對自己價值的維護、主體意識的覺醒。
值得一提的是,胡辛還塑造了一系列“寡婦”群像,如《昌江情》中李昌江的母親與《瓷城一條街》中青青的母親,都是寡婦。在男性缺席的背景下,她們毫無怨言地支撐起家庭的重擔,這時家庭的話語權(quán)便自然而然地由父親轉(zhuǎn)向母親。女性也在此刻有了一種主體意識,以一種男性缺失的方式將女性推向了社會中心,強化了女性的自我生存價值觀。從根本上說,這也是胡辛創(chuàng)設(shè)的一種女性擺脫依附性人格的方式。
然而,女性要徹底擺脫男權(quán)的依附性何其艱難。在胡辛的筆下,也多少透露出這樣的信息。比如樹青作為一個新女性,她在見到林陶瓦時,也會自然地流露出愛美之心,對于林陶瓦身邊出現(xiàn)的女子,她首先打量的便是穿著打扮。在這里,樹青對于女性著裝的敏感,是建立在她們能否吸引異性的基礎(chǔ)上的。女性的衣著、外貌等審美依舊是以男性的審美眼光為準則。這種隱性敘事無疑揭示了男權(quán)對于女性的壓制是無形而潛移默化的,套用波伏娃的話說,就是:“一個人之為女人,與其說是‘天生的,不如說是‘形成的?!盵7]
盡管如此,胡辛并沒有停止為女性爭得應有地位的步伐。從最早的《四個四十歲的女人》到她的女性傳記文學系列,再到她的“陶瓷”系列,她始終堅持以女人的姿態(tài)寫女人,寫女人的平凡與偉大,寫女人的“內(nèi)在性”與“超越性”,還原女性最真實的生命狀態(tài)。特別是她筆下的瓷街女性,無論其個性如何,那種女性獨有的生命意識,是溢于筆端的。作為母親,她們對于生命的孕育與傳承,是對女性自然天性的尊重;作為女性,她們又不甘于僅僅成為一個“女人”,在力與美的抉擇中自覺發(fā)出了女性主體生命意識的呼喚。她們依舊掙扎,依舊痛苦,但宛如千年窯火,浴火而新生,開出了最美麗的生命之花。
注釋:
[1] 胡辛:《懷念瓷香》,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5年,第197頁。
[2] 胡辛:《陶瓷物語》,花城出版社,2000年,第84—85頁。
[3] 胡辛:《景德鎮(zhèn)與〈四個四十歲的女人〉》,江西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36頁。
[4] 胡穎峰:《胡辛小說創(chuàng)作論》,《江西社會科學》,2011年第11期。
[5] [美]惠特曼:《草葉集》,鄒仲之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6年,第129頁。
[6] 胡辛:《景德鎮(zhèn)與〈四個四十歲的女人〉》,第139頁。
[7] [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女人》,湖南文藝出版社,1986年,第23頁。
[作者單位:宜春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本文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項目“新世紀以來的江西小說研究”(編號:ZGW161006)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