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陽,李智武,任子杰,3,吳飛達,管俊芳,3,高惠民,3
(1.武漢理工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2.內蒙古東盛硅藻土科技創(chuàng)新產業(yè)園有限公司,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3450;3.礦物資源加工與環(huán)境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 武漢 430070)
硅藻土作為一種重要的非金屬礦,廣泛應用于過濾、吸附、催化等領域。在世界已探明硅藻土儲量排名中,中國居第二,僅次于美國,已在10 多個?。ㄗ灾螀^(qū))發(fā)現(xiàn)硅藻土礦70 余處[1],其中優(yōu)質硅藻土分布在吉林長白山地區(qū)(臨江市和長白縣)、內蒙古、廣東徐聞、云南騰沖等地[2-3]。根據礦石中硅藻含量與SiO2含量的不同,硅藻土礦可分為硅藻土、含粘土硅藻土、粘土質硅藻土、硅藻粘土等幾種礦石[4]。硅藻原土常與其他礦物伴生,例如石英、長石、高嶺石、蒙脫石、水云母、綠泥石等黏土礦物和黃鐵礦、錳礦、菱鐵礦等自生礦物[5-6]。
硅藻土中可溶性鐵的存在不利于后續(xù)工藝的進行,嚴重影響產品性能[7-8],直接決定了硅藻土的價值,硅藻土助濾劑的白度和可溶性鐵含量受原土中鐵含量的影響[9],催化劑載體工業(yè)要求將原土中鐵含量控制在1%以下。當原土中鐵含量大于限定標準時,應設法除去[10],去除方法的選擇與含鐵礦物種類和賦存狀態(tài)有關,目前關于硅藻土中鐵賦存狀態(tài)的研究只有針對臨江盤狀硅藻土[11],商都管狀硅藻土鐵賦存狀態(tài)的研究未見報道。因此,進行鐵賦存狀態(tài)研究是實現(xiàn)商都管狀硅藻土高價值開發(fā)利用的關鍵[12-13]。
試樣:原土來自內蒙古某公司,經顎破機、對輥破碎機將其破碎至-2 mm,采用堆錐法混勻、環(huán)割法縮分制得具有代表性試樣。
主要儀器:X 射線衍射儀(RIGAKU 公司,日本,D/Max-IIIA 型),X 熒光光譜儀(PAN Alytical B.V.公司,荷蘭,Axios advanced 型),電子探針顯微分析儀(日本電子株式會社,JXA-8230/JXA-8230 型,加速電壓:0~ 30 kV),掃描電鏡儀(JEOL Ltd.公司,日本,JSM-5610LV 型)。
取代表性試樣進行X 射線熒光分析(XRF),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X 射線熒光分析結果/%Table 1 Results of X-ray fluorescence analysis
Na2O 0.63%、MgO 1.56%、K2O 1.45%。原土化學組分中SiO2含量不高,根據化學成分判斷,屬于三級硅藻土。原土中Al2O3含量較高,說明黏土礦物含量較高,燒失量為11.86%,說明有機質含量高,原土質量較差。
取代表性試樣進行XRD 物相分析,分析結果見圖1。
圖1 原礦X 射線衍射圖譜Fig.1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of the raw diatomite
由圖1 可知,原土中主要有石英、高嶺石、伊利石、蒙脫石、綠泥石、長石類(鈉長石和鉀長石)、非晶質的SiO2,還含有一些鐵礦物(赤鐵礦、褐鐵礦)、鈦礦物(金紅石)。綜合化學成分分析及XRD 物相分析,該硅藻土的礦物組成半定量結果:硅藻45%~ 48%左右、石英22%左右、伊利石8%左右、蒙脫石6%左右、高嶺石5%左右、鉀長石4%左右、鈉長石4%左右、綠泥石4%左右、鐵礦物1%左右。
高嶺石、蒙脫石等黏土礦物具有很好的粘結性和可塑性,是陶瓷、耐火材料等的重要原料[14]。結合XRF 及XRD 分析可知,該硅藻土低硅,富鐵鋁,黏土礦物含量較高,用于建筑材料領域時,可使材料制品具有很好的粘結性、易成型,如制備輕質保溫隔熱材料、硅酸鈣板等[15]。
取代表性試樣進行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測試,結果見圖2。
圖2 原土掃描電子顯微鏡Fig.2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of the raw diatomite
由圖2 可知,原土中的硅藻主要呈管狀,管長約為10~ 30 μm,管直徑約為5~ 20 μm,殼壁上規(guī)則排列邊長約為0.5 μm 的方形小孔。管狀藻粗細、長短不均,破損較為嚴重。殼壁、管內及孔洞均附著較多黏土。
經比表面積測試可知,試樣的單點BET 比表面積為55.84 m2/g,Langmuir比表面積為77.64 m2/g,總孔體積為0.12 cm3/g,平均孔直徑為8.58 nm。結合形貌特征及比表面積測試可知,該管狀硅藻土呈中空結構,孔壁上微孔排列整齊,大小均勻,是一種極佳的天然多孔材料,且硅藻殼壁較厚實,有很好的承載能力,能成功地用于催化劑載體[16-17]。此外,該硅藻土孔隙度好,與長白、臨江地區(qū)盤狀硅藻土[18-19](比表面積約20~ 30 m2/g)相比比表面積較大,是一種更好的吸附材料,在凈化空氣和處理污水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應用潛能。
為詳細了解原土中鐵的分布特征,對試樣進行電子探針-能譜分析,其微區(qū)分析圖譜及測試點見圖3、圖4。
圖3 選區(qū)1 微區(qū)背散射電子像和選點能譜Fig.3 Backscatter electron image and select point energy spectrum in constituency 1
表2 選區(qū)1 微區(qū)分析化學成分結果/%Table 2 Results of analysi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constituency 1
圖4 選區(qū)2 微區(qū)背散射電子像和選點能譜Fig.4 Backscatter electron image and select point energy spectrum in constituency 2
由以上結果可以看出:
(1)點1 處含S、Fe 較高,應為硫化鐵礦(黃鐵礦),Si、Al 含量相差較大,應是硫化鐵礦和少量粘土(綠泥石)在硅藻殼體上粘附;
(2)點2 處主要為Si 和Al,含鐵比點3 處低,而K、Mg 更多,同時有少量S 元素,應為黃鐵礦、石英、蝕變的長石、綠泥石混相。
(3)點3 處主要是Si 和Al,含鐵較高,出現(xiàn)少量K,應為石英、伊利石和綠泥石或蒙脫石的混合相。
表3 選區(qū)2 微區(qū)分析化學成分結果/%Table 3 Results of analysi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constituency 2
由以上結果可以看出:
(1)點1 處為Fe 富集處,應為粘附了少量粘土礦物的鐵氧化物(赤鐵礦、褐鐵礦)顆粒。
(2)點2 為Ti 元素富集處,該點化學成分復雜,應為少部分硅藻殼體碎屑和粘土雜質(綠泥石或伊利石)及少量氧化鐵粘附鈦礦物顆粒上。
(3)點3 處富含三氧化二鋁,應是制樣加入的剛玉粉造成。
(4)點4 處于條帶狀的粘土礦物上,鋁硅比約為1:3,應為高硅粘土礦物粘附有硅藻碎屑和氧化鐵礦物,亦或為含鐵粘土礦物(綠泥石或伊利石)。
(5)點5、點7 處均為鐵富集處,含鐵較多,另出現(xiàn)錳的富集,應為錳鐵礦并伴有粘土和二氧化硅,點5 處有少量磷酸鹽礦物。
(6)點6 處為硅富集處,應為粘附了含鐵粘土的硅藻碎屑。
由電子探針-能譜分析結果可知,商都管狀硅藻土中鐵主要以鐵氧化物(赤褐鐵礦)、鐵錳氧化物(錳鐵礦)、硫鐵礦(黃鐵礦)金屬礦物顆粒和氧化鐵膜粘附粘土雜質形式存在,赤褐鐵礦粒度約為4~ 8 μm,鐵錳氧化物粒度約為4~ 13 μm,黃鐵礦粒度約為2~ 6 μm,氧化鐵膜粒度約為1~3 μm。由此可知,降低商都管狀硅藻土鐵含量的方法應以磁選為主,若需獲得更低鐵含量的精礦,需要進行酸溶去除氧化鐵膜。
為進一步降低商都管狀硅藻土鐵含量,以實現(xiàn)其高價值開發(fā)利用,進行磁選實驗。磁選條件為:分別采用一段、兩段磁選,礦漿流速1.0 cm/s,脈動頻率400 r/min,磁場強度1.3 T,磁選介質為細鋼棒。將經過一段、兩段之后的磁選精礦進行X射線熒光分析(XRF),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一段磁選X 射線熒光分析結果/%Table 4 X-ray fluorescence analysis results of one-section magnetic separation
由表4 可知,經過一段磁選后硅藻土主要化學成分為SiO265.05%,Al2O312.65%,F(xiàn)e2O35.83%,二段磁選后硅藻土主要化學成分為SiO265.67%,Al2O312.19%,F(xiàn)e2O35.50%,經過磁選后Fe2O3含量均降低兩個百分點,相比于一段磁選,二段磁選后Fe2O3含量更低,但各個成分含量變化幅度不大。實驗結果表明,經過磁選可以有效地降低商都管狀硅藻土鐵含量。若需獲得更低鐵含量的精礦,需進一步開展酸溶實驗。
(1)內蒙古商都硅藻土主要化學成分為SiO2 61.36%,Al2O312.78%,F(xiàn)e2O37.88%,XRD 及微區(qū)成分分析可知該硅藻土中含有長石、石英、黏土類(綠泥石、蒙脫石、伊利石)和少量磷酸鹽非金屬礦物顆粒,鐵主要以赤褐鐵礦、鐵錳氧化物、黃鐵礦和微細氧化鐵膜的形式存在,粘土礦物顆粒集聚體中鐵較為富集。降低商都管狀硅藻土鐵含量的方法應以磁選為主,如需獲得更低鐵含量的精礦,需要進行酸溶去除氧化鐵膜。
(2)商都硅藻土中硅藻主要為管狀,管長約為10~ 30 μm,管直徑約為5~ 20 μm,殼壁上規(guī)則排列邊長約為0.5 μm 的方形小孔。中空結構,微孔排列整齊,大小均勻,孔隙率高,比表面積較盤狀硅藻土更大,在建材吸附調濕、催化劑載體、廢水吸附、助濾劑等領域均具有較高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