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美蘭
【摘要】本文通過將教材導語細化延伸、融合補充,以生成導學案的形式,將素材有效調(diào)動起來,讓學生不但有素材可寫,而且可以寫到位。下面,文章從“活用教材導語”“導什么”“怎么導”三方面談談如何設計導學案,為學生開發(fā)習作素材。
【關鍵詞】教材導語;小學語文;導學案;習作素材
無論是城市的學生還是農(nóng)村的學生,他們每天接觸的信息量是上一代人的好幾倍。為何不少學生面對命題習作,卻不知寫什么呢?針對以上情況,筆者在教材導語的基礎上,設計導學案,在素材與命題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學生已有的素材活用起來。
一、活用教材習作導語,生成習作導學案
(一)將導語細化和延伸,生成導學案
統(tǒng)編教材里的習作導語,簡明扼要,以點帶面,開啟思路。筆者在使用教材導語時,沿著教材的思路,把導語細化和延伸;根據(jù)學生的生活實際,把導語進行具體化。如,統(tǒng)編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習作《? ? ?讓生活更美好》,教材導語把素材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看不見的內(nèi)容”,如,“誠信”“夢想”等。第二類是具體事物或活動。筆者在教材導語的基礎上,對可寫的內(nèi)容進行細化分類并延伸,化成“情感類”“美德類”“興趣類”等,而每一類也做到細化。通過細化分類、延伸內(nèi)容,向?qū)W生展示更多不同類別的素材。如此,學生搜索素材更快捷,思路更寬。
(二)將導語和導圖融合、補充,生成導學案
教材在編排中,有的習作導語帶有表格和導圖,但它們是分開的,相對獨立。為方便學生順理成章地習作,筆者把它們?nèi)诤显谝黄?,并在此基礎上,補充輔助習作的內(nèi)容。如,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習作“我做了一項小實驗”,筆者將教材中的表格、導語融合,并補充常見的小實驗名稱,以供學生參考。把教材導語中的“先……接著……然后……最后……”等連詞融合在表格中,形成更適合學生使用的導學案。讓導學案引領著學生學會有序地操作、有序地觀察。這樣,寫起習作來就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二、導什么
(一) “有”中選“優(yōu)”:導出已有的好素材
引導學生回憶已有素材,從中擇優(yōu)。如,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寫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教材導語中配有一幅氣球的圖畫,氣球上寫了九個名詞,分別是“小書蟲”“樂天派”“運動健將”等含有特點的名詞。因此,筆者設計表格式導學案,把人物社會角色分類,如長輩中有:父母、老師、叔叔阿姨等,同輩中有:兄妹、同學、朋友等。在表格中,筆者把常見的特點列出來:勤勞、樂觀、幽默……表格另一列則顯示:勞動模范、樂天派、幽默王子……等蘊含人物特點的外號。這樣,素材列表對學生既有幫扶作用,又有啟發(fā)作用。
(二)“無中生有”:通過導學案促進學生參與活動,創(chuàng)造素材
有的習作題材,學生可能接觸得比較少,在已積累的素材中確實沒有。如,上文提及的習作內(nèi)容 “我做了一個小實驗”,學生在此之前,接觸相應的實驗較少。于是,筆者在導學案中提供了素材庫,實驗名稱有:“水有浮力嗎”“ 熱脹冷縮”“摩擦起電”等,并在學生學習平臺中提供實驗小視頻,讓學生學會初步的實驗操作方法,并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有選擇地觀看實驗小視頻。學生邊看邊做筆記,然后根據(jù)筆記做小實驗。導學案根據(jù)常見小實驗的過程而設計,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切身體驗。這樣,學生不但獲得了素材,而且是新鮮素材。
三、怎么導
(一)以發(fā)散式思維,導出習作素材
生活素材在學生大腦中大多是以時間順序排列的。雖然如此,但令學生印象深刻的體驗卻是充滿立體感的素材。因此,筆者通過發(fā)散式思維,設計導學案。如,統(tǒng)編教材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有你,真好”,學生心中有無數(shù)個“你”,對于此命題,學生有很大范圍的素材選擇。但寫什么好呢?“你”是指誰?導學案以學生視覺為中心,向?qū)W生生活環(huán)境發(fā)散搜索,從不同維度解讀“你”字——“你”有可能是人物,有可能是動植物,也有可能是物品。這種以發(fā)散式思維將其分類,拓寬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從中順利對比、篩選,從而選出自己得心應手的素材。
(二)以循序漸進式,導出習作框架
習作時,學生一般會在動筆前構(gòu)思先寫什么,再寫什么。這就是習作的 “框架”,是習作的提綱。若是優(yōu)秀學生,他們動筆之前,心中早已列出提綱,習作時就能做到胸有成竹。但對于一般學生而言,他們有時會感到困難,寫的內(nèi)容不具體。因此,筆者以導學案的形式,為不同的文章提供不同的“框架”。關于框架的設計,最典型的是寫讀后感的框架設計。如,教學《寫讀后感》這一課時,為降低習作難度,筆者在習作導語的基礎上,為學生搭起一個簡單易記的文本框架:在什么時間讀了什么文章或書?整體感受如何?主要內(nèi)容或印象最深的地方?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更深入地談感受……筆者將以上內(nèi)容通過填空形式,搭成立體框架。通過這樣的引導,大大降低寫作難度,讓學生容易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三)以詢問式點撥,導出習作細節(jié)
細節(jié)描寫能使文章更富真情實感。學生在習作中,往往想起的是情節(jié),忽略細節(jié)。因此,筆者在導學案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習關注細節(jié)。如,統(tǒng)編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習作“多彩的活動”,單元習作重點是“運用點面結(jié)合描寫”。習作導語是“既要關注整個場景,也要注意同學的表現(xiàn),寫一寫他們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痹诮虒W實踐中,為了引導學生寫好“點”與“面”,筆者將教材導語具體化,設計了如下導學問題:關于“面”的描寫:所有人都是怎么樣的? 整個(課室、操場、校園……)像什么?關于“點”的描寫:他們是怎樣的?特別是誰引起你的注意?寫一寫他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通過這樣的引導,使學生有目的觀察與回憶,再現(xiàn)當時的場景與細節(jié),讓學生進行恰到好處的細節(jié)描寫,使習作變得更真實、更生動。
總而言之,有了導學案,學生面對命題習作不再無從下手、無話可寫?;诮y(tǒng)編教材導語設計的導學案,是學生素材與命題習作之間的橋梁,是學生減負的“神器”。
參考文獻:
[1]祝新華.從學生作文心理角度開展作文教學改革[J].課程·教材·教法,2001.
[2]夏丏尊.文章作法[M].浙江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