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華秀,朱鎮(zhèn)華,鄧晗薇,賓 驥,李凡成
(1.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中醫(yī)臨床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 2.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湖南 長沙 410007)
變應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易感機體接觸致敏原后產(chǎn)生的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導的,以突然和反復發(fā)作的打噴嚏、鼻塞、鼻流清涕和鼻癢等為主要癥狀的鼻部黏膜慢性炎癥反應[1]。AR的特點是治療周期長、發(fā)作反復、難以治愈等,臨床上易出現(xiàn)鼻部及眼部的伴隨癥狀。近年來,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全球AR患病率逐年升高,約為10%~40%[2-3]。根據(jù)美國2015年AR臨床指南的相關索引[4],避免接觸過敏原、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及特異性免疫治療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治療手段,其中應用廣泛的一線治療藥物是鼻用糖皮質激素和第2代鼻用或口服抗組胺藥,雖然其起效較快,但從長期的治療結果看,其不僅存在易復發(fā)、遠期效果難以保證等缺點[5],還使得機體的敏感性降低,從而可能引發(fā)不良反應[6-7]。中醫(yī)對AR的治療是基于患者的整體,糾正機體陰陽失衡的疾病狀態(tài),從而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中醫(yī)學認為,該病多因肺脾腎的虛損,風寒之邪乘虛入侵所致,故用鼻敏片治以溫肺祛風、補腎健脾、攝津止涕,長期臨床應用的療效顯著。本研究旨在以寒證AR豚鼠模型為研究對象,通過檢測豚鼠血清中IgE、白細胞介素(IL)17和IL-10的含量,鼻黏膜中輔助性T細胞17(Th17)/調節(jié)性T細胞(Treg)、特異性轉錄因子維甲酸相關孤兒受體γt(RORγt)和叉狀頭/翅膀狀螺旋轉錄因子(Foxp3)蛋白的表達水平,探討Th17/Treg細胞的免疫機制,為臨床上應用鼻敏片治療AR提供理論依據(jù)。
1.1.1 藥品與試劑:雞卵清蛋白(索萊寶生物公司,貨號:1031H052);氫氧化鋁[Al(OH)3](Thermo Fisher公司,貨號:PF201964);豚鼠IgE、IL-10和IL-17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劑盒(上海晶天生物公司,貨號:20190729);兔抗豚鼠Foxp3蛋白多克隆抗體(bioss公司,貨號:BS-10211R);兔抗豚鼠RORG蛋白多克隆抗體(bioss公司,貨號:BS-6217R);氯雷他定片(上海拜耳醫(yī)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10970410,批號為JS08187);鼻敏片由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中藥房提供。
1.1.2 實驗動物:普通級雄性英國種豚鼠40只,體重250~350 g[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動物實驗中心提供,動物批號:SCXK(湘)2014-0010];正常飼料飲食外給予包菜或胡蘿卜。
1.2.1 造模及給藥:將40只豚鼠隨機分為4組,即模型組、氯雷他定片組、鼻敏片組和空白組。適應性飼養(yǎng)7 d后,前3組以復方?jīng)鏊?卵清蛋白(OVA)致敏法復制寒證AR模型,空白組正常飼養(yǎng)。參照陳小野等[8]改良后的復方寒涼藥制備寒證模型,采用黃柏-知母-生石膏-龍膽草(質量比為1.5∶2∶1∶1.2)煎制成200%(濃度)的水煎劑灌胃(10 ml/kg),1只1次4 ml,1日3次,于第17日起改為1日4次灌胃給藥,用藥28 d。參照AR動物模型(草案)制備豚鼠模型[9],按卵清蛋白30 mg+[Al(OH)3]3 g+0.9%氯化鈉溶液100 ml配制混懸液,每只豚鼠隔日腹腔注射1 ml,共行7次基礎致敏。配制2%卵清蛋白(卵清蛋白)0.9%氯化鈉溶液,用移液槍進行雙側滴鼻激發(fā),1個鼻孔1次50 μl,1日1次,共行7次滴鼻激發(fā)。造模成功后,隔日給予卵清蛋白(卵清蛋白)1 g/L滴鼻以維持模型。造模后,按體表面積法計算給藥劑量,氯雷他定片組豚鼠的給藥劑量為0.903 mg/kg,鼻敏片(組方:黃芪20 g,白術10 g,防風6 g,麻黃5 g,當歸10 g,細辛3 g,巴戟天10 g,淫羊藿10 g,蟬蛻6 g,五味子6 g,白芍10 g,甘草6 g,白蒺藜10 g)組豚鼠的給藥劑量為10.117 g/kg,其余兩組豚鼠給予0.9%氯化鈉溶液4 ml,均灌胃給藥,治療15 d,每日分2次給藥。
1.2.2 血清、鼻黏膜的采集及檢測方法:用10%水合氯醛溶液(0.1 ml/20 g)麻醉后心臟采血,以3 000 r/min(離心半徑為13.5 cm)離心15 min后取血清,并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定其血清IgE、IL-10及IL-17的含量。取一側鼻黏膜于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后,經(jīng)石蠟包埋切片,行蘇木素-伊紅(HE)染色,光鏡下觀察其病理組織形態(tài)。另取一側完整鼻中隔及黏膜放入Eppendorf管,并移入-80 ℃低溫冰箱保存待行Western blot法測定鼻黏膜中RORγt、Foxp3蛋白的表達。
1.2.3 豚鼠行為學評價:依據(jù)《實用中醫(yī)證候動物模型學》《中醫(yī)虛證診斷標準》等對寒證模型復制是否成功進行評價[8,10]。寒證動物模型表現(xiàn)為畏寒,活動減弱,攝食、飲水量降低,耳廓、爪趾顏色淡(白),舌唇淡(白)等癥狀。參照相關文獻[11],對其鼻部癥狀進行疊加量化法評分,其行為學總分>5分表示造模成功。
治療前后癥狀評分結果顯示,治療前,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氯雷他定片組及鼻敏片組豚鼠鼻部癥狀評分均顯著升高,差異有極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15 d后,與模型組比較,氯雷他定片組、鼻敏片組豚鼠鼻部癥狀評分顯著降低,差異有極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組間比較,氯雷他定片組、鼻敏片組豚鼠鼻部癥狀評分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四組豚鼠治療前后鼻部癥狀評分比較分)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結果顯示,治療后,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豚鼠血清IgE、IL-17含量明顯升高,血清中IL-10含量明顯降低,差異有極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模型組比較,氯雷他定片組、鼻敏片組豚鼠血清IgE含量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清IL-10的表達水平明顯升高,而血清中IL-17的表達水平明顯降低,差異均有極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組間比較,氯雷他定片組、鼻敏片組豚鼠IgE、IL-10及IL-17水平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四組豚鼠治療后血清IgE、IL-10及IL-17水平比較
以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作為內參,其表達相對值用各條帶的灰度值與GAPDH比值表示。結果顯示,治療后,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豚鼠鼻黏膜Foxp3蛋白表達明顯降低,模型組豚鼠RORγt表達明顯升高,差異有極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模型組比較,氯雷他定片組、鼻敏片組豚鼠鼻黏膜Foxp3表達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RORγt表達明顯降低,差異有極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組間比較,氯雷他定片組、鼻敏片組豚鼠Foxp3、RORγt表達量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圖1。
表3 四組豚鼠治療后鼻黏膜Foxp3和RORγt的相對表達量比較
圖1 Western Blot檢測豚鼠黏膜RORγt與Foxp3的表達
光鏡下豚鼠鼻黏膜病理檢查結果顯示,模型組豚鼠鼻黏膜上皮結構紊亂,黏膜水腫,組織間隙出血或伴血管擴張充血,間質中大量炎癥細胞浸潤明顯;空白組豚鼠鼻黏膜上皮組織結構完整,未見擠壓變形的炎癥細胞等;治療后,與模型組比較,氯雷他定片組、鼻敏片組豚鼠鼻黏膜炎癥反應明顯減輕,見圖2。
A.模型組;B.氯雷他定片組(治療后);C.鼻敏片組(治療后);D.空白組A.model group; B.claritin group(after treatment); C.Bimin tablets group(after treatment); D.blank group
中醫(yī)學認為,AR屬“鼽嚏”“鼻鼽”范疇。《臟象》曰:“肺開竅于鼻,肺屬金、腎屬水、金水同源?!薄夺t(yī)法圓通·鼻流清涕·卷一》曰:“鼻流清涕一證,有從外感而致者,有從內傷而致者,從外感而致者,感受外來之客邪,客于肺經(jīng),閉其清道,肺氣不得下降,清涕是出……從內傷而得者,由心肺之陽不足,不能統(tǒng)攝津液,而清涕出,腎絡通于肺,腎陽衰而陰寒內生,不能收束津液,而清涕亦出?!盵12]認為本病是由肺脾腎三臟功能的虛損,風寒之邪氣乘虛侵入而致的本虛標實證,肺氣虛則衛(wèi)表不固,腠理疏松,風寒之邪氣乘虛侵入累及于鼻,邪氣客于肌表,而使陽氣壅滯于內無法泄越,故見噴嚏外出而為嚏;且寒邪之氣壅肺,使其失于清肅,鼻竅不通故為鼽[13]。根據(jù)其病因病機特點,結合現(xiàn)代藥理學成果,得到經(jīng)驗方鼻敏片,以益氣固表、祛風散邪的玉屏風散配合溫肺腎陽、祛散風寒的麻黃附子細辛湯,并加健脾攝津止涕的藥物化裁而成,可標本同治?,F(xiàn)代藥理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麻黃中的槲皮素有消炎、抗過敏及抗病毒等作用,且可抑制免疫反應[14];細辛揮發(fā)油的消炎、抗真菌及抗過敏等特性,可減輕AR的臨床癥狀[15];黃芪多糖可促進抗體生成以調節(jié)免疫[16];白術多糖能活化T淋巴細胞以調節(jié)其免疫[17];防風多糖在抑制黏膜的炎癥反應方面收效顯著,可調節(jié)免疫應答[18]。
既往研究結果表明,AR屬IgE介導的Ⅰ型變態(tài)反應,其發(fā)病機制研究主要集中在Th1/Th2細胞失衡方面,認為其發(fā)病是因Th1/Th2細胞失衡而使Th2細胞的表達增多,從而表現(xiàn)出以嗜酸粒細胞浸潤為主的炎癥反應[19]。近年來,研究者發(fā)現(xiàn)其發(fā)病還與Th17、Treg的免疫失衡密切相關,進一步為AR的治療機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20]。研究結果表明,Th17、Treg在CD4+T細胞的基礎上進行分化,且在功能表現(xiàn)上相互制約,從而維持機體免疫狀態(tài)的穩(wěn)態(tài)[21-22]。其中,RORγt是Th17細胞獨特的轉錄因子,F(xiàn)oxp3是Treg細胞的特異性轉錄因子,其表達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Th17、Treg細胞的功能變化和狀態(tài)[23-24]。Th17細胞可分泌IL-17、IL-6、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趨化因子CXCL1、趨化因子CXCL5及基質金屬蛋白酶等,使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不斷聚集,進而導致炎癥細胞發(fā)生浸潤、組織遭受嚴重破壞,從而參與機體免疫的系統(tǒng)調控[25-26]。Treg細胞通過分泌IL-10、轉化生長因子β等抑制炎癥的因子,使得Th2細胞的活性降低,IgE的合成減少,并使嗜酸性粒細胞及細胞因子的募集、活化功能減弱,從而使其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癥狀得到緩解[27]。
本研究結果顯示,鼻敏片對于鼻部炎癥所致黏膜水腫有著較為明顯的療效,且可降低血清中IgE的含量,減輕豚鼠噴嚏、流涕及抓鼻的鼻部癥狀,從而達到治療AR豚鼠的目的。鼻敏片可顯著升高血清IL-10水平,降低血清中IL-17的表達,從而糾正Th17/Treg細胞的失衡,緩解免疫炎癥反應,其可能通過增強Foxp3蛋白的表達,抑制RORγt蛋白的表達,從而調節(jié)Th17/Treg細胞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