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耀耀
摘要:語文詩歌閱讀則是一項具有審美性質的學習活動,學生通過閱讀學習形成對于世界更為清晰的認知,其對于學生自我表達能力以及鑒賞能力起到極大的促進性作用。伴隨新課程改革逐步深入,關于語文詩歌閱讀的全新方法則逐步引起教師的重視與關注,站在整體閱讀的視角上解讀詩歌,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針對整體性閱讀,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分析語文詩歌整體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整體閱讀;詩歌教學
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意識到構建整體閱讀框架的必要性,將整體閱讀體系滲透到詩歌教學中,關注學生自我閱讀思維的培養(yǎng),深化學生們對于詩歌的理解,增強學生語文詩歌知識的積累。
一、獨立預習詩歌,設計整體詩歌思考題型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倡導學生自主合作以及獨立思考的學習方式,積極努力構建開放性以及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因此教師重點關注學生語文詩歌的預習環(huán)節(jié),激勵學生們進行思考,從整體視角上深入感知語文詩歌知識點,從不同視角進行問題設置,提出思考題型,引發(fā)學生們對于詩歌進行獨立思考。同時教師在設計思考題型的環(huán)節(jié)中,應當注重貼合學生實際,讓學生們對于思考題型深入探究,預習中掌握詩歌整體性內容。
比如《登高》閱讀教學中,在上課之前,教師為學生們提出問題:
學生1:共有八種。有風、天、猿、渚、沙、鳥、落木和長江。特點是急風、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鳥、落木蕭蕭和長江滾滾。
學生2:急風則說明風很大,也是秋天的風,不僅吹在詩人的身上,更是吹進了詩人的心里。天高闊遠,在茫茫天地間,詩人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哀猿則讓詩人的心中更加增添了一分悲涼……滾滾長江東逝水,東逝的流水則讓人聯(lián)想到時光流逝以及人生苦短。
學生3:詩句中的“艱難”則是國家的命運和自身的命運連接在一起了,而且詩人自己處境艱難,還在擔心國家的命運,我們可以看到詩人身上憂國憂民的品質。
學生4:詩人想要借酒消愁,但是自己卻身患重病,卻不能喝酒,本想一醉解千愁,奈何無法如愿,心中的愁緒積郁,愁上加愁。
學生們在對于預習單中的問題進行思考與解讀中深入剖析詩歌內容,對于詩歌形成了整體性認識,也為學生下一環(huán)節(jié)持續(xù)探究詩人情感做好鋪墊。
二、整體解析詩歌,解讀詩人整體思維框架
注重分析詩歌的結構,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們從結構入手深入掌握詩歌整體內容。解讀詩歌的結構本身就是對于作者的寫作思路的探究,進一步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詩歌的層次,概括詩歌的中心思想,并從中深入體會作者情感。中國詩歌中的結構形式多樣化,其不同結構形式彰顯出不同的情感,在深入剖析詩歌結構中解讀詩歌,深化詩歌認知。
比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過程中,教師引領學生們共同解讀詩歌的結構,首先解讀詩歌明線,從全景式大江東去到近處的就亂石穿空,對于懷古的人與事情,則是由遠及近,從遠處的千古風流人物到三國周郎,最后到自己,由遠及近,從一般到具體,從而進一步把握詩人情感,借詠史抒發(fā)作者積極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業(yè)無成的感慨。之后從詩歌內容上進行結構解讀,則將其擬定為三項,也就是自然、英雄與常人,認真探究發(fā)現(xiàn)他們的等級在逐步降低。首先教師帶領學生們從常人的視角上解析,采取仰視角度,則會產(chǎn)生一種英雄比常人偉大,以及自然與英雄更為偉大的感受。而站在自然的視角上分析,采取俯視的視角,則會產(chǎn)生英雄比自然渺小,而常人又比英雄渺小的認識,在對于結構分析中,劃分為自然、英雄以及常人三個結構層次,仰觀英雄與自然,則心胸開闊,情緒高昂,俯察平凡人生則認識冷峻,心境悲涼,但悲涼過后則是一種釋然──因為人生極小,那么人生的煩惱也就極小了。
三、整體概括詩歌,歸納總結形成整體認知
在對于詩歌進行深入解讀中主要是對于古詩內容進行綜合性研讀,則是從局部到整體的環(huán)節(jié),從現(xiàn)象進入到本質環(huán)節(jié)。而對于詩歌的中心思想的概括,是在對于詩歌內容深入分析基礎上對于詩人情感的感慨,引領學生們從詩歌學習中感知詩人情感,理解詩歌的內涵,在整體性解讀中促進學生閱讀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由于詩歌作品以及內容形式的不同,其概況中心思想或者主題方法各有不同之處,但是總體而言,站在詩歌整體視角上進行情感解析,幫助學生們對于詩歌內容的學習形成整體性認知,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比如《夢游天姥吟留別》教學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們從詩歌中的夢境中入手,品位詩歌知中的思想情感,首先整體分析詩歌內容,彰顯李白的“夢游之旅”,完成下列表格:
從整體框架中進行分析,詩人究竟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怎樣的夢境呢,同時詩人的心情究竟是怎樣的呢?學生們對于整體詩歌進行解讀,了解到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個離奇變幻、五彩繽紛的夢境。詩人徜徉其間,心神完全被奇特之景所吸引,“心顏”大開,幸福無比。等到詩人醒來之后他的心情是怎樣的呢?讓學生們回歸到詩句中尋找,明確“長嗟”“惟”“失”反映了詩人從夢中驚醒后面對著現(xiàn)實時的痛苦惆悵,最終學生們在歸納總結中深刻認識到了詩人的情感體驗——人生如夢,并深刻認識到李白的夢境恰恰暗含了他的一生,從最初帶著理想進入到長安,結果始終不被重用,最終被放還,一場盛宴結束了,自己則被現(xiàn)實狠狠的打了臉,那么自己的夢也就醒了。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詩歌閱讀教學本身是一種注重整體性感知以及整體把握的一種教學方法,善于強調從整體出發(fā),促使學生們在閱讀學習中獲得整體性感知,之后對于詩歌內容進行整體性解讀,把握詩歌情感,品位作者所傳遞的思想,最終促進學生們高效完成語文詩歌學習任務,符合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韓永杰,梁曉燕. 關于語文整體閱讀教學的定位及策略的思考[J]. 參花(下),2020,(09):50-51.
[2]張玲. 高中語文整體性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研究[D].伊犁師范大學,2020.
28275005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