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形勢下,色彩是天然的粉刷匠,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色彩無處不在,每一個人對顏色都有自己的想法,展示了不同的色彩心理學。美術給人的第一沖擊力是色彩,結合實際情況,搭配出不一樣的色彩,就可以建立不同的作品。色彩心理學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體現(xiàn)了不可忽視的價值和作用,只有合理地使用,才可以提升學生是審美能力,豐富學生的色彩理解,擴大作品的感染力。
關鍵詞:色彩心理學;教學活動;高校
一、引言
隨著現(xiàn)代藝術的發(fā)展,大眾對現(xiàn)實的審美需求也開始逐漸地提升,并且向著多元化的方向實施發(fā)展。色彩心理學入手的藝術教學中,不僅需要探究其中的繪畫直覺表現(xiàn),還需要合理的分析色彩個性化的問題,向著產(chǎn)業(yè)化、實用化和市場化的方向實施發(fā)展。實際教學中選取景色,需要加強學生的想象力,提升作品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專業(yè)技能,重視色彩搭配能力,提升美術審美層次,落實色彩心理的主要內容,增強學習效率和美術審美效率[1]。應用色彩心理學過程中,并不是需要統(tǒng)一的心理分析,需要根據(jù)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因材施教,保持個性化的發(fā)展,找到學生的閃光點。在實踐的歷程中,教師還需要將教學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合理的搭配色彩,找到自己喜歡的顏色,激發(fā)學生的熱情。不同年齡、職業(yè)、區(qū)域人群的色彩心理反應等都可以合理的統(tǒng)籌規(guī)劃,加大視覺感觸。色彩教學是美術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需要根據(jù)基本的色彩屬性,落實創(chuàng)新教育[2]。鑒于此,教學活動中如何運用色彩心理學呢?
二、高校心理建設時色彩心理的應用要點
(一)鑒賞課
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學生缺少較高的藝術修養(yǎng),更多傾向的是模仿,缺少創(chuàng)造性,很少從藝術的角度去思考這些問題。高校在實施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提升學生的色彩欣賞能力,加大視覺沖擊力建設。在本質基礎上,鑒賞其中的實質部分,并且加大色彩心理的感應。學生只有色彩心理敏感以后,才可以傳授大量的理論知識,達到藝術鑒賞的主要目的。從傳統(tǒng)的視角看,更加傾向的理論上的教學方式[3]。需要學生從色彩的角度看,創(chuàng)新對應的教學方法,也可以使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將很多關注色彩心理學的藝術作品呈現(xiàn)到大家的面前。加大學生的觀察力與感悟能力,找到不同時期美術作品搭配的要點,為以后的美術鑒賞提升做好良好的基礎準備。
(二)課外活動
在實施教學活動的時候,美術與實際的生活本身就存在著較大的邏輯關系,傾向于很多的大自然。學生以往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傾向的是死板的教學方式,此種教學方式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建立課堂活動的時候,就需要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大自然中取景和寫生,探究色彩搭配的主要作用和價值。術課文活動的同時,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分析學生對色彩的初步認知。有的學生喜歡藍色,就會在實踐中重點的關注這個色彩,然后將其體現(xiàn)到自己的作品中。在藝術鑒賞的時候,需要根據(jù)不同的色彩表現(xiàn),向著因材施教的發(fā)展方向實施延伸,加大色彩的搭配程度。尤其是一些具有實踐的活動,就需要加大色彩量的控制,提升色彩搭配能力,增強的審美能力[4]。結合生活中的街道、櫥窗或者大樓等,落實自己的內心世界。在服裝搭配的時候,可以根據(jù)當前的流行元素,找到不一樣的落實方式,把握顏色的深淺,保證整體性的同時,還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時代感。對于學生來說,只有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有效把握住這些色彩,才可以應用好色彩心理學。最大限度,根據(jù)實際,提升色彩心理的指導,增強自身的繪畫色彩能力,保持有效的認知和感悟。只有在良好的把握中,合理的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那么才可以在合理的整合中,縮小這個差距,開闊自己的視野。
三、高校色彩心理學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路徑
(一)色彩屬性的心理效應在教學中運用
色彩的教學也不應再只限于高中應試類的色彩基礎教學,需要從實踐的需要出發(fā),最大限度提升大學生的色彩使用能力,保持科學的發(fā)展路徑。在剛開始的時候,需要以靜物色彩練習和色彩教科書的臨摹為主,之后就需要根據(jù)學生對色彩的基本把控,合理的落實教學活動,減少其中存在的局限性,解除禁錮的思想,從不同的視角,探究不一樣的心理反應,根據(jù)的尺寸、重量和材料等方式,找到色彩冷暖的變化。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會遇到一些關于色彩心理學的問題,需要在合理的分析中,有效的統(tǒng)籌規(guī)劃[5]。從藝術教育的角度看,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增強藝術作品審美。也就是說,色彩基礎知識屬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色彩屬性不僅是冷暖的色彩寫照,也存在溫度之間的差異,需要根據(jù)冷色或者是暖色,加大內涵的聯(lián)想。海洋、森林等在使用色彩繪畫的時候,就需要保持其中的涼爽、清凈,給予大家一種冷色的感覺。但是,暖色調在使用的時候,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會想起來火焰、陽光,這些都會給予大家熱情、溫暖的感受。這些感受就是色彩心理學所帶來的主要作用,可以在第一印象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發(fā)展效應。對顏色的認識也不僅僅局限于這些地方,在色彩基礎課堂中,教師在制作PPT的時候,也會根據(jù)學生的色彩屬性,找到自身需要落實的內容和地方,分析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在真實的實踐中,很多人都會使用冷色調的方式進行制作,這樣給大家呈現(xiàn)的更多是沉著冷靜。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保障適當?shù)奈龑W生的注意力。例如:國際體驗設計大會峰會演講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在舉辦的過程中,面對這樣的大型演講,辛向陽教授的PPTT背景色和字體顏色全部使用的都是灰色的冷色調。此種方式,就可以很好的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并且發(fā)揮色彩心理學的主要價值。再例如,進行食品類的廣告設計的時候,制作PPT的時候,就可以使用橘色、奶油色彩的顏色,這些顏色就可以很好地詮釋內涵,但還是使用藍色調冷灰色調的話,就會顯得有些不太貼切[6]。
(二)色彩輕重心理在教學中的運用
美術色彩心理學有著其自身獨特的規(guī)律,只有學生掌握色彩后,才能評價他人的作品,真實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并且優(yōu)化自己的不足。在生活中,大家可以直觀的感受到黑色壁紙裝飾的房間中會比白色的空間顯得更加的小。例如:某個外國企業(yè)的工廠中很多人都在抱怨平時的箱子太重,之后,這個老板就結合色彩心理,在箱子外面涂成了白色,在心理上就會感受到白色的重要較輕,緊接著大家的抱怨也就減少了。這個案例就是告訴大家,色彩心理學在生活和工作實踐的時候可以展現(xiàn)出獨到的價值,并且合理的解決一些實際上的問題。美術作品《吶喊》中,大家就可以明顯的感受到色彩輕重之間存在的差異性,這些都是精神上的追求,也是真實的心理映射?!秴群啊繁旧砭褪亲髡咴谟龅浇^境時候所創(chuàng)作的,民間流傳的版本很多,但是,不管是哪一個版本,都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當時情況下的絕望。人物心理的黑暗沉重和黑色的人物保持了較高的一致性,在整體的色彩使用的時候,需要有暖色調,并且落實其中的重量感,形成強烈的絕望[7]。
(三)色彩象征意義在教學中的運用
色彩學家伊頓在其《色彩藝術》中,就直觀的表達了色彩對心理和生理等內容上的影響。在實踐的過程中,大家的認知不能是片面的,需要在合理的整合中,提高道德修養(yǎng),并且加大色彩的物理性質、生理性質以及心理性質的落實。不管是哪一種組合,都需要結合大眾的心理變化,提升藝術審美,加大藝術效果建設。例如:在美術教學中,大家都可以知道,黑與白是無彩色,可以真實得反應客觀性。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進行比較,黑白的體驗就會給大家更多的資料性感受。在實施室內設計的時候,大家可以看到風格出現(xiàn)了多元化的發(fā)展,田園、地中海、異域風情、中式、歐式等都展示不同的心理暗示和心理追求,也存在他們獨有的代表性色彩。對于地中海的風格中最多使用的是群青色,這樣就會給大家一種在海邊的感覺。大家在對家居實施設計的時候,基本上需要保持一定的溫馨性,不管是色彩的發(fā)展,還是個性化的建設,都需要落實基礎,找到屬于自己的歸屬地。例如:飯店、酒吧、學前教育機構等地方,都需要把持顏色的飽和度,落實柔和的淺藍[8]。在一些兒童樂園中,就可以看到鮮艷的藍色,這些色彩都需要根據(jù)不一樣的場合合理的使用。色彩心理學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的使用,并且挖掘多元化的建設方式。落實色彩心理學元素,加以思考,找到合理的優(yōu)化方式。
總結:隨著社會的進步,色彩心理學在高校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以學生為中心,加大學生對色彩的認知,讓學生深刻的感受色彩,加大色彩的把握度與敏感度,形成自身獨特的心理色彩。在內心的想象力中,讓色彩以作品的方式呈現(xiàn)到大家的視野當中,提高感知能力,增強色彩的使用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婧軒.色彩心理學在食品包裝設計中的運用——評《食品包裝設計》[J].食品工業(yè),2020,41(8):1.
[2]施瑤,劉雯斐,丁束毅,等.色彩心理學在幼兒園室內設計中的應用——以鄭州木子國際幼稚園為例[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21(6):3.
[3]張鼎,高楠.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主題教育活動中的實踐探索——以周口師范學院為例[J].知識文庫,2020(13).
[4]王瑩.高校英語教學中加強農(nóng)村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評《英語教學設計》[J].熱帶作物學報,2020, v.41(08):251-251.
[5]龍麗,葉宏.社會心理學視角下學生群體的心理動力問題分析——以高校教育情境為例[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0,33(3):2.
[6]計秋萍.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體驗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以《學習真有趣》為例[J].大眾心理學,2020(3):2.
[7]武金雙."喚醒合作發(fā)展"模式——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實施策略[J].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2021(10):1.
[8]李萍.教師與學生進行心理溝通的方法研究——評《教師與學生的心理溝通》[J].化學教育(中英文),2020,41(9):1.
作者簡介:夏伊喬,出生年月:1989年6月,籍貫:江蘇省泰州市,民族:漢族,學歷:博士在讀,職稱:講師,研究方向:美術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