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米飯都不一定能頓頓管飽那年歲,如能吃上一頓“肉大碗”,對莊上人來說,是難以企及的奢望!這與平常日子里偶爾搞點葷腥打打牙祭可不是一回事,得碰上男婚女嫁、砌屋上梁、賀周做壽等正經(jīng)大事,親戚登門隨禮,才會擺上這“肉大碗”。
也有人把“肉大碗”說成“六大碗”,其實,莊上人習慣將正規(guī)的酒席稱之為“肉大碗”,酒席上必定有“肉”,而且,這“肉”屬主菜、大菜?!傲笸搿眲t是從菜的數(shù)量而言,也并不就只是六道菜,乃概言菜之多,一道又一道,實質(zhì)上也是指酒席,不擺上滿滿一桌大碗菜肴,就不像酒席的樣兒。
吃“肉大碗”,少不了“紅燒肉”和“肉坨子”這兩道菜。“紅燒肉”是大菜,“肉坨子”是硬菜,沒有這兩道菜肯定不能算是“肉大碗”,這酒席絕對撐不了場面。俗話說“無魚不成席”,然而少了“紅燒肉”和“肉坨子”,那酒席就夠不上規(guī)格,簡直不成體統(tǒng),得罪了“舅老爺”,會當場掀翻酒桌子。
辦大事,肉的用量很大。通常,按照主家擇定的吉日,舅、姑、姨等一干長輩、老表們提前一天到來,正日又一整天,第三天中午吃罷“散席酒”,賓客才陸續(xù)回去。有時,路遠難得走動的親戚還會留上幾日。也有的主家辦完事,弟兄姊妹輪著再請公共親戚分別過上一天,即所謂的“接延”。幾天酒席頓頓有肉,吃早茶也少不了“肉坨子”粉絲,沒個幾十甚至上百斤肉還真得掛相。買肉開銷比較大,況且還要憑計劃供應(yīng)。所以,大多人家為了辦大事,早已養(yǎng)好一頭肥豬,提前找殺豬匠“脫白”,紅的白的盛滿一澡桶。
“紅燒肉”隨取隨用,“肉坨子”卻得提前做好。自家人手不夠,請上鄰居幫忙,挑肥瘦相間的肉條切成小塊,借兩三張大砧板,一人兩把刀,幾人一同雙手輪番起落剁斬,“噼哩噗?!崩_陣勢,只見那薄刀上下翻飛,白肉、紅肉混雜,砧板面上鋪了厚厚一層。有人打門前經(jīng)過,只聽這動靜,就知道這家要忙大事了。這邊,小肉塊被剁成了肉糜;那一邊,已燒好一鍋糯米飯。晾好了的糯米飯,與肉糜拌在一起,由一名稍通廚藝的大嬸操作,加入蔥姜末、雞蛋清、醬油、鹽、酒等佐料,用力旋攪,直至肉、米飯、調(diào)料充分勻凈和成一體。待一大鍋菜油燒熱,將肉糜團成小元宵狀,放進預(yù)備好的水淀粉里沾一下,投入滾開的油鍋。不一會兒,香味塞滿了廚房,漫出了院子,傳遍了半個街巷。放學的孩子聞香而歸,抓起熱燙燙的現(xiàn)炸肉坨子,急不可耐地張口就咬,燙得“嚯嚯”直叫喚,吹兩口又咬,嘴里“嘶嘶”地卻忍禁不住,一個下去再抓起一個。
到親戚家出人情,一般都會帶上小孩,有時乃至全家總動員。平常日子過于清苦,乘著親戚家辦大事,大人盡可能也讓孩子吃上幾頓“肉大碗”。雖然酒席上不一定安排孩子就座,但自會有奶奶、舅母、姑媽、姨娘之類女長輩關(guān)照,在廚房忙里騰空盛碗飯,上面堆滿“紅燒肉”和“肉坨子”,這實實在在的“肉大碗”吃得小家伙嘴上油嘟嘟的。遇有本莊隊上人家大事正席請莊客,關(guān)系較好的,也會帶上孩子一同赴宴。席間,把小孩抱坐在大腿上,自己吃酒的同時,穿插夾菜給孩子吃。帶了孩子的大人也很自覺,上到“紅燒肉”“肉坨子”,自己會留意少吃一些,從自己的“份兒”里勻給小的吃。也會有熱心的桌客,推說自己嫌肥、怕膩、胃口不好等等,有意多夾幾筷子菜幫著照應(yīng)小孩。
10 來歲的孩子,大人就不便帶著出席了。遇有哪家做事,“跑忙的”上門約莊客,為了讓正長身體的孩子多點油水,就推說自己另有事沒空,到時讓兒子代替前去。而后,認真地交代兒子參加酒席的一應(yīng)規(guī)矩。先是座位,哪里是上崗子,哪里是下崗子,上崗子主人家都有特別的安排,下崗子也有講究,還有斟酒的位置,有的主人家也有人選,其他位置可以隨便坐。但這還要看人家堂屋放了幾桌,不同的擺放,座位大小也相應(yīng)變化。再是禮數(shù),要曉得尊稱長輩,少插言、不亂說話,咳嗽時注意避開一旁等等。最緊要的,反復(fù)叮囑:“紅燒肉”上桌,切莫先動筷子,老規(guī)矩要等主人出面打好招呼,再燃放一掛小鞭,這才可以開吃。吃肉時不要在碗里挑,只在靠近自個兒的碗邊搛;吃“肉坨子”,人家是按每人3 個上碗,最多只能吃3 個,切切不可吃超了,饞死了也得忍住、熬住。
正因為難得吃一回“肉大碗”,所以有人吃了“肉大碗”免不了會炫耀一番。吃了酒,滿面紅光,嘴唇油亮,倒背著手踱著方步,一搖一擺。有人的地方,特意停步搭話:“都在這做什哩呀?吃了嗎?”微微的酒氣熏人。“啊吆,這看上去剛吃了‘肉大碗’么?”抬了抬下巴:“嗯啦,才在西頭老孫家。不錯,不錯,‘肉坨子’里糯米飯不多。”還有沒吃“肉大碗”也裝相的,燉咸菜放了點油,熱乎乎的飯吃得頭臉發(fā)汗,臉色竟也微紅,吃完并不擦嘴,留著油光,徑往街口而去。路邊折一段掃帚枝兒,邊走邊剔牙,見了人,煞有介事地吐出塞牙的內(nèi)容。“吆吆,今兒又吃了‘肉大碗’?”路人明知故問?!澳膲K呢?小咪咪,咪了兩口罷了?!彼补首髦t虛。又有人高聲道:“大隊干部常常有人請,看你三天兩天‘肉大碗’,你倒快趕上大隊書記啦?!本枚弥@人便得了個綽號叫“二書記”。
“肉大碗”真的叫人羨慕,一年到頭累苦累活,一日三餐清湯寡水,肚里無油,嘴中無味,夢里有時都夢著吃“肉大碗”。關(guān)于“肉大碗”那些事兒實在無法言盡,其中滋味比“紅燒肉”和“肉坨子”更為豐富、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