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晚唐流寓文學研究的綜述與展望

2021-02-13 03:35陳煜菲
石家莊學院學報 2021年1期
關鍵詞:貶謫文人文學

汪 鈺,陳煜菲

(1.仰恩大學人文學院,福建 泉州 362000;2.安徽師范大學 文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以學術界新興流寓文學視角,關照晚唐這一文學史研究的熱門時代的具體研究,雖為數(shù)不多,但也不乏先行者。為更好地梳理研究歷程、把握研究現(xiàn)狀、確證研究意義,并指導該領域內(nèi)的進一步研究,有必要對已開展的有關研究進行綜述,并在此基礎上對未來研究作出展望。而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主要包括兩個大的方面:其一是流寓文學文化本身的理論探討與構建,其二是具體的晚唐時期流寓文學研究。由于自覺的流寓文學研究開始較晚,故而將與此相關的貶謫文學、地域文學等研究成果亦包括在內(nèi)。茲從上述兩點展開綜述,并在此基礎上對未來的研究趨勢作一展望。

一、“回歸文人本位的理論探索”——流寓文學理論研究綜述

我國流寓文學實踐肇基很早,《詩經(jīng)》中的《黃鳥》等篇目、《楚辭》中屈原的幾乎所有作品都是典型的流寓文學作品。相應的,《詩小序》與《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等也可以視為最早有關流寓文學的論述。太史公雖已述及“屈原放逐,乃賦離騷”,但當時先賢顯然沒有形成自覺而系統(tǒng)的流寓文學視角與運用此視角開展研究的意識。在古代,“流寓”一語原本廣泛使用于歷史書寫中,尤其是地方志中常有以“寓賢”“流寓”為名的專傳。而遲至清乾隆朝,才有云南保山人袁文揆纂輯《國朝滇南流寓詩略》,以蔡平教授的說法,這便是“文學最早的‘流寓’觀照”[1]。

近代學術方法與學術規(guī)范建立以來,雖有以日本學者今關天彭1928年出版的《日本流寓的明末諸士》、陳寅恪先生1941年發(fā)表在《清華學報》上的《讀〈哀江南賦〉》等作品問世;新時期以來,復有以“武漢大學尚永亮、黑龍江省社科院李興盛、新疆大學周軒主導的湖湘貶謫文學、東北流人文學、新疆流人文學研究三個流寓文學研究重鎮(zhèn)”[1]為代表的一批學者開展了為數(shù)不少的流寓文學具體個案研究。然而,從實踐到理論、從特殊到一般畢竟需要一個不短的過程。我國真正意義上的流寓文學、文化本身的理論構建不僅開始較晚,而且首出于歷史學者的有關研究。李興盛先生在《中國流人史與流人文化論集》中,基于對流人史的研究,提出了“流寓文化”的概念。他認為,“流寓史是歷史學中屬于專史類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研究與闡述一個地區(qū)流寓者產(chǎn)生、發(fā)展的歷史與其歷史作用的學科”[2]11,而流寓文化是“流寓史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文化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流寓者這一社會群體在與自然、社會相互作用的各種關系中所創(chuàng)造與傳播的一切知識體系的總和”[2]11。

流寓文學概念的提出,包蘊和發(fā)展于文學地理學的研究當中。梅新林《中國文學地理形態(tài)與演變》從文學研究的角度探討了文人的流向問題,將之分為向心型、離心型和交互型。跟隨文人的流向,文學地理進行著從三秦區(qū)域到中原區(qū)系再到吳越區(qū)系的遷移轉(zhuǎn)換。王學泰先生的《游民文化與中國社會》一書聚焦于流民對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學的影響,其中的游民多為知識分子。這些研究均涉及流寓文學理論的領域,雖然并不是將流寓文學作為主要對象,但非常具有啟迪作用。

流寓文學本身的理論構建肇始于2012年的“流寓文化與雷州半島文人研究學術研討會”。該會論文結集為《流寓文化與雷州半島流寓文人研究》一書。蔣寅在《一種更真實的人地關系與文學生態(tài)——中國古代流寓文學芻論》一文中指出“流寓文學是一種更真實的人地關系與文學生態(tài)”[3],關注近十年來文學的地域性研究逐漸成為學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將文學視為發(fā)生在一定空間場域中的現(xiàn)象,成為考察文學問題的一個新視角。不過,在地域文學研究中潛藏著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該如何定義人與地域的關系。該文試圖從流寓的角度考察人、文學與地域的關系,以古典文學所表現(xiàn)的人與地域的隔闊感、融合感及地域?qū)α髟⑽膶W的接受與認同為例,揭示流寓作為人與地域更真實的關系以及流寓文學對于地域文學史研究的意義,并兼及中國古代地方文化研究中流寓意識的形成。蔡平的《中心與邊緣——中國古代文學流寓現(xiàn)象透視》則從主體的空間流轉(zhuǎn)與主客認同、主體空間轉(zhuǎn)徙的主客選擇、主體空間轉(zhuǎn)徒的向心與離心三個方面,對流寓現(xiàn)象的內(nèi)涵、發(fā)生、表現(xiàn)等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

近年來,《中國社會科學報》也刊載了若干文章探討流寓文學的有關理論。理論的探討離不開對既往研究的全面回顧。蔡平教授在2015年以《文學史脈絡的生成與地域分布的清晰化呈現(xiàn)》為題,對既往的流寓文學研究進行了綜述。該文從“流寓視角的古代文學研究概貌及價值”“流寓經(jīng)歷中的古代文人研究”“流寓狀態(tài)下的古代文人作品研究”“古代流寓文學的接受研究”四個方面對當時既有的流寓文學研究予以綜述。在此基礎上,他認為,流寓文學不同于既往的文學通論、分體文學論與“諸如山水文學、宮廷文學、宗教文學等以文學書寫對象為研究視角的學術推衍”[1],而是一種以文人生存狀態(tài)為本位的研究。他進而認為,“中國古代流寓文學研究便是著眼于古代文人轉(zhuǎn)徙流寓經(jīng)歷中所生成的文學現(xiàn)象及其相關問題的全面考察”,并指出“流寓文學的研究將啟發(fā)和推動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實現(xiàn)學科構成意義上的現(xiàn)代轉(zhuǎn)換和新變重組;奠定以流寓的視角進行中國文學歷史書寫的基礎,打破傳統(tǒng)的中國古代文學的認知模式,建立文學經(jīng)典闡釋新的話語系統(tǒng),使長期缺席于古代文學個案研究和文學史書寫的文人及其作品確立起他們應有的位置”。[1]李永杰的《“流寓”概念探源》則在歷史溯源的基礎上,著重探討了流寓的概念,指明“流寓”一詞最早出于《后漢書·范廉傳》,并就“流寓”概念的界定采訪了蔣寅、張學松等較早關注該領域的專家學者。蔣寅認為,流寓是個中性詞,包含了貶謫的遷徙在內(nèi),“所謂流寓文學,也就是僑居異鄉(xiāng)者所創(chuàng)造的文學”[4]。相比之下,張學松則將是否出于無奈或者不得已作為界定“流寓”的關鍵。“流寓,‘不得已’離開本土而移居他鄉(xiāng)”[4]是其給出的定義。而蔡平教授《中國古代流寓文學研究視閾》一文則在張學松教授的基礎上作了補充。他認為:“一個人并非為生活所迫、被逼無奈,也并非因罪被流貶,而完全是一種流寓者的自主選擇,為的是離開家鄉(xiāng)和親人去開拓一片新天地,從而改變現(xiàn)有的生存處境。這種情況流出時或許是滿心歡喜的,但到寓居地后的處境卻更為艱難,因而孤獨感、無助感更加強烈,心中升起一種羈留他鄉(xiāng)、思念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漂泊之感。”[5]平心而論,在具體的流寓文學文化研究中,蔣寅教授的定義雖然更為全面,可以作為廣義的流寓文學的定義,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過于寬泛,難以凸顯流寓文學的核心特質(zhì);而張學松教授的定義則顯得過于狹隘,照此研究,不免有所遺漏。依照蔣寅教授的定義,文學史上的絕大多數(shù)作品都是“流寓文學”,除了居鄉(xiāng)之作,幾乎無所不包。若照此將非京籍文人在京的應制、奉和甚至是館閣創(chuàng)作,杜甫早年壯游齊魯和晚年飄零巴蜀湖湘時的作品,白居易早年循例出任京畿縣尉、晚年主動分司東都時的創(chuàng)作與被貶江州時的創(chuàng)作一并被視為流寓文學,那么涵蓋太廣,嚴重缺乏特異性,實際的研究指導意義不強。而張學松教授給出的定義則無法涵括其本人流寓文學研究的實際,他將客寓京城備考學子的創(chuàng)作也視為流寓文學,這便與其“不得已”的定義核心相矛盾。他在《論中國古代流寓經(jīng)典之產(chǎn)生機制——以杜甫、蘇軾為中心》一文中,由于定義的局限,不得已將蘇軾的《和子游澠池懷舊》作為定義外的特例納入,有失嚴謹。蔡平教授的補充,則無疑彌補了張學松教授的不足,又避免了失之寬泛,在流寓文學文化的研究實踐中更具備可操作性。

其實學者們對于流寓文學定義的分歧,實質(zhì)上是自身對流寓文學本質(zhì)理解的差異。蔣寅教授仍將流寓文學置于傳統(tǒng)的地域文學領域內(nèi),將之與以籍貫為依據(jù)的傳統(tǒng)地域文學研究相比較,認定其“為一種更真實的人地關系”[3]。而蔡平顯然更關注客寓心理這一內(nèi)心體驗,誠如其所謂“流寓現(xiàn)象一旦發(fā)生,必涉及因何而流寓、離開流出地、自流出地至流寓地、到達并寓居流寓地的全過程。這一過程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存在流寓者主體情感與心態(tài)的變化,也關涉到與流寓者的流寓行為發(fā)生關系的所有因素,只不過在整個流寓過程中有時偏重于客體因素對流寓者的改變,有時則偏重于流寓者對客體因素的影響”[5]。而其本人強調(diào)流寓文學應向文人本位的回歸,而非地域本位,顯然就更偏重于作家的主體性因素。他提出:“為實現(xiàn)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現(xiàn)代轉(zhuǎn)換,研究視角的轉(zhuǎn)變、由作品本位轉(zhuǎn)向文人本位的研究,將創(chuàng)作行為視為古代文人一種特定的生存狀態(tài),將作品視為文人生存狀態(tài)的藝術再現(xiàn),從而在關注人的真實境遇上使古代文學研究成為實現(xiàn)古今人平等對話與心靈共振的媒介?!盵5]實則,回歸文人本位,這也更貼合文學生成的本質(zhì)?!拔膶W是人學”,是作家獨特的精神創(chuàng)造,審美活動更是“人類本質(zhì)力量的對象化”,作家的外部生存狀態(tài)唯有通過內(nèi)心感受這一媒介才能間接作用于作品,外部生態(tài)的外因必須通過內(nèi)因才能起作用。以此觀之,蔡平教授的定義與理解才真正更合乎文學創(chuàng)生規(guī)律的本質(zhì),真正體現(xiàn)了古代文學學科的現(xiàn)代轉(zhuǎn)換。

2019年,張學松復在《清華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上發(fā)表《論中國古代流寓經(jīng)典之產(chǎn)生機制——以杜甫、蘇軾為中心》一文,進一步以具體例證申述流寓文學經(jīng)典的產(chǎn)生機制。該文認為,“流寓經(jīng)典產(chǎn)生的根本因素是作家的流寓遭際”[6]80,包括精神孤獨在內(nèi)的生存困境是流寓經(jīng)典產(chǎn)生的內(nèi)因,流寓導致客觀上的閑暇與心情的閑適,加上流寓地山水風物的“江山之助”,從時空兩個維度揭示了流寓經(jīng)典產(chǎn)生的外部客觀因素。這三者的交互作用正是流寓文學經(jīng)典的產(chǎn)生機制。另外,劉剛在《中國古代文人流寓心態(tài)的多樣呈現(xiàn)》一文中,以苗君稷流寓遼東這一個案作為切入點,還原了其內(nèi)心世界。該文指出苗君稷的內(nèi)心一方面掙扎于“主客認同”問題,另一方面又深受孤獨與鄉(xiāng)思之苦的折磨。除此之外,他還必須直面自身對時間與價值的焦慮。同時,作者亦發(fā)現(xiàn)苗君稷身上具備一些積極向上的心理力量——能充分利用流寓地的文化資源,消解了相當部分的負面情緒。該文雖立足于明末清初的個案,卻極具典型性與代表性,對今后探討其他作家的流寓心態(tài)富有啟發(fā)性。上述兩文均從具體的研究實例出發(fā),進一步驗證了作為內(nèi)因的文人流寓心理與作為外因的外部生態(tài),尤其是地緣生態(tài)二者在流寓文學生成過程中的作用機制。

就流寓文學的研究內(nèi)容而言,蔣寅教授將“僑居異鄉(xiāng)者所創(chuàng)造的文學”[4]全部納入,在操作實踐中過于寬泛。而且,并非所有僑居異鄉(xiāng)的外部生態(tài)都必然導致主體的客寓心理。張學松教授的另一篇文章《“人生到處應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中國古代流寓文學的基本內(nèi)容與特征》,將中國古代流寓文學的基本內(nèi)容概括為如下三端,即“‘流寓者的書寫、書寫流寓者、流寓者書寫流寓者’”[7]。從邏輯角度而言,第三端不過是第一、二端的特殊情況。其主要特征又可分為“凸顯鄉(xiāng)國之思與漂泊之感”“流寓者生存狀態(tài)的真實記錄”“自然風物、民情民俗之地域色彩的展示”。從中不難看出,只有第三點與傳統(tǒng)地域文學研究關聯(lián)緊密。張學松早已不是簡單地將流寓文學放置在地域文學的理論框架內(nèi),將之視為某地流寓者的創(chuàng)作,而是將流寓作為一種人的存在方式,重在內(nèi)心感受與客觀的存在狀態(tài),地域因素只是作為存在的外部環(huán)境之一端。蔡平的《中國古代流寓文學研究視閾》一文則提出,流寓文學研究應“體現(xiàn)文人本位的回歸”[4],以文人群體為最主要的研究對象。該文進一步明確了流寓文學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均在人而不在地,關照文人在流寓這一存在狀態(tài)下的創(chuàng)作。他認為:“從以往古代文學研究成果看,除了以‘流寓’立意之外,尚有立意于‘僑寓’、‘流貶’、‘貶謫’、‘謫居’、‘遷謫’、‘謫宦’、‘寓居’、‘流徙’、‘流人’、‘流放’、‘逐臣’、‘徙居’者,這些無疑都可以歸于流寓問題。其實,還有幾種情況也是應被納入流寓文學研究范圍之內(nèi)的。第一種情況是:一個人并非為生活所迫、被逼無奈,也并非因罪被流貶,而完全是一種流寓者的自主選擇,為的是離開家鄉(xiāng)和親人去開拓一片新天地,從而改變現(xiàn)有的生存處境。這種情況流出時或許是滿心歡喜的,但到寓居地后的處境卻更為艱難,因而孤獨感、無助感更加強烈,心中升起一種羈留他鄉(xiāng)、思念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漂泊之感。對文人來說,則會將這種感受通過文學作品表達出來。第二種情況是:他人流寓,我等作詩文為之怨,如歷代詠昭君的詩文。第三種情況是:王朝更迭之際,前朝人被迫用事于新朝者,他們雖然身仕新朝,內(nèi)心卻充滿了對家國敗亡的惋惜與思念以及用事于新朝的無奈。也許生存的地理空間并未發(fā)生多少變化,但主客關系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由前朝的主人心理變而為新朝的客寓者心境。此類文人及其作品往往在古代文學研究中被稱為‘遺民’文學,但從流寓視角看,依然可以納入流寓文學研究的視閾?!盵5]蔡平教授所認定的流寓文學的研究領域,總體而言,與其對流寓文學的定義一脈相承,無疑較張學松教授所言更為全面,唯是所補充的三種特殊情況,細究之下,不宜全盤采用。第一種情況,作家雖然主動離鄉(xiāng),但其感受到的以漂泊感、孤獨感、無助感為核心的客寓心態(tài)是一致的,理應被納入;第二種情況,作家雖然身未流寓,但代人書寫時,已通過審美想象與共情,實現(xiàn)了創(chuàng)作主體與作為客體對象的主客渾融,同樣體驗到了作為客體的流寓者的內(nèi)心感受,亦應被納入研究范圍;第三種情況則應區(qū)別對待,蓋因被迫用事于新朝,卻未“流寓”的遺民,雖然在歸屬感缺乏等方面與流寓者有相似之處,但畢竟未有流寓之實,內(nèi)心體驗終究與流寓者有所不同。遺民心理與流寓心理并不能簡單等同,比如:其或有易代之悲,卻絕少有不平之鳴;或有無力回天之恨,卻并不常有“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孤獨感。同時,對于未曾流寓的遺民,異域文化的熏染與江山之助等作用于流寓文學的外因亦不存在。其實,將未曾流寓的遺民及其創(chuàng)作納入,這也與蔡平教授本人關于流寓文學研究的定義相左。正如前述,他認為,“中國古代流寓文學研究便是著眼于古代文人轉(zhuǎn)徙流寓經(jīng)歷中所生成的文學現(xiàn)象及其相關問題的全面考察”[1],而轉(zhuǎn)徙流寓經(jīng)歷作為其定義的核心要件,恰恰是未曾流寓的遺民所不具備的。雖然并不能將未曾流寓卻被迫出仕的遺民創(chuàng)作等同于流寓文學,卻必須注意到,王朝更迭會使流寓者成為遺民,具有于新朝的客寓心態(tài)與漂泊異鄉(xiāng)的流寓心理、亡國的易代之悲與個體的身世之悲、無力回天的遺恨與壯志難酬的遺憾,雖分別因國家與個體而生,卻在心理結構上具備同構性,交疊強化后必然使得個體作家的內(nèi)心體驗更為豐富且深刻,作品的意涵的深度與廣度必然得以大為增進。這是包括晚唐五代在內(nèi)的異代之際的流寓文學研究中,必須予以著重關注的。

二、凸顯地域與時代因素的具體研究——晚唐地域、貶謫、流寓文學研究綜述

地域文化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人們感興趣的話題,有關唐代地域文化研究近年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戴偉華教授的《地域文化與唐代詩歌》一書是這方面的集大成著作,該書對地域文學進行了分地區(qū)的論述。其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將過去主要以詩人籍貫為主的地域文化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分析,轉(zhuǎn)換為以詩歌創(chuàng)作地點為主的地域文化與詩歌創(chuàng)作的研究;在編制《唐文人籍貫數(shù)據(jù)庫》和《唐詩創(chuàng)作地點考數(shù)據(jù)庫》基礎上,分別討論了唐詩中所體現(xiàn)出的地域文化意識、文學創(chuàng)作的歷史傳統(tǒng)與詩人生存的地域空間在詩歌中的表現(xiàn)和差異,并對弱勢文化和域外詩給予了關注。值得重視的是,該書與蔣寅教授將流寓視為比籍貫更真實的人地關系的主張一致,重在詩歌的創(chuàng)作地域。戴偉華教授在該書中同時提出“地域詩學”這一理論范疇,認為“它旨在說明在人類精神生活中,對文化的選擇與地域性的關聯(lián)”[8]14。同時,戴偉華教授編寫的《唐詩創(chuàng)作地點考數(shù)據(jù)庫》更是為流寓文學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方便、可靠的檢索工具。李定廣教授的《唐末五代亂世文學研究》雖非專門性質(zhì)的地域文學或流寓文學專著,卻切實地論及了唐末文人集中流寓形式,即因蹭蹬科舉,流寓長安;因傳食諸侯,入幕他鄉(xiāng);或因輾轉(zhuǎn)避亂,客寓終老。其指出,晚唐時期存在著“普遍苦吟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一方面既因文人“蹭蹬科舉,流寓京城”而形成,復又影響到詩人處于其他流寓狀態(tài)時的創(chuàng)作。此外,該書將唐末五代文學創(chuàng)作與作家心理悲劇的抒瀉與消解緊密聯(lián)系,而無論是心理悲劇的生成還是消解,俱與流寓直接相關。孫振濤的博士學位論文《唐末五代西蜀文人群體及文學思想研究》雖然仍立足于地域文學視角,卻已經(jīng)在首章大量涉及如韋莊、鄭谷、李洞等唐末流寓此地文人的文學思想與創(chuàng)作實踐,探討了蜀中文人以流寓此地為主的生成態(tài)勢以及與流寓高度相關的人格心態(tài)。郝紅霞的博士學位論文《中晚唐文學的南方化》雖然亦是立足于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和考察,但最后一章——幕府與南方文學,主要闡論了李商隱與杜牧的幕府創(chuàng)作,屬于晚唐流寓文學的范疇??傮w而言,該文對閩南、荊楚、江南、嶺南等地本土作家與文學著筆更多,于流寓作家群體與流寓詩歌關照尚顯不足。同時,自1985年竺岳兵先生在《經(jīng)濟生活報》上發(fā)表《浙東唐詩之路》、1995年肖瑞峰在《文學遺產(chǎn)》上發(fā)表《浙東唐詩之路與日本平安朝漢詩》以來,唐詩之路研究亦成為近年學界的一大熱點,并在浙東唐詩之路的基礎上,延伸出浙西唐詩之路、兩京驛道唐詩之路、大庾嶺唐詩之路等多條唐詩之路研究,涉及李商隱、許渾、顧非熊、張祜、徐夤、方干、李群玉等一眾晚唐作家。其關注重點也從早期“天光水色的自然景觀和回響著歷史足音的人文景觀”[9]37,轉(zhuǎn)向山關水隘背后的“一種特有情節(jié)”[10]13。

入幕是唐代文人常見的一種流寓形式。戴偉華教授早期的著作《唐代幕府與文學》,在考證幕府制度源流之后,列舉駱賓王、陳子昂、高適、杜甫、岑參、李益、韓愈、杜牧、李商隱等作為“初盛中晚”唐的代表,主要從詩歌、散文、傳奇三種體裁分析唐代文人如何與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幕府產(chǎn)生關聯(lián)并由此影響到他們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人生軌跡。同樣,也是采用文史互證的方法試圖去闡釋唐代文學發(fā)展的影響因素。所惜作者雖注意到“中唐以后入幕人數(shù)更多”[11]23,且在小李杜之后的唐末時期韓偓等在幕之作,成就亦高,但由于當時學界對該段文學的一貫輕忽,該書雖有涉及,終未能如前述“初盛中晚”時段各代表作家一樣,專辟章節(jié),予以論述。

貶謫屬于流寓的一種形式,貶謫文學自然也是流寓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尚永亮先生對唐代貶謫文學的研究深受學界推重,其研究專著主要有《貶謫文化與貶謫文學——以中唐元和五大詩人之貶及其創(chuàng)作為中心》和《唐五代逐臣與貶謫文學研究》。前者以韓愈、元稹、柳宗元、劉禹錫、白居易等元和貶謫詩人為代表,探索了流寓文化與流寓文學之間的關系,“探討了中唐元和貶謫文學的發(fā)展軌跡,悲劇精神和時代特征”[12];后者則以唐五代的逐臣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為研究對象,指出“到了唐五代,貶謫之頻繁,人數(shù)之眾多,均遠邁前代”[13]2,并將唐五代的逐臣按時空分布劃分為四類:初唐神龍逐臣、盛唐荊湘逐臣、中唐元和逐臣、晚唐亂離逐臣,分別探討各逐臣群體形成的歷史政治背景、文人貶謫心態(tài)、貶謫文學的創(chuàng)作特征等相關問題。此外,還對唐五代逐臣的別詩加以研究,分析了逐臣別詩的“回歸情結”、藝術表現(xiàn)及傳播方式。尚永亮先生的研究從元和五大詩人拓展到整個唐五代,全面構建了唐五代貶謫文學的立體框架,而且突破了傳統(tǒng),研究方法較為新穎,文化學、政治學、地理學、心理學、傳播學等多種研究方法交叉運用,尤其是計量分析法的引入和采用令人耳目一新,使得論述更有說服力。尚永亮先生顯然是將貶謫作為人的一種存在狀態(tài),以文人而非具體的貶謫地域為本位展開研究,其具體研究范式與手段具備很高的方法論價值,值得在整個流寓文學的研究中加以推廣。另外,吳在慶“在《唐代文士的生活心態(tài)與文學》(黃山書社,2006年版)一書第四編‘貶謫的生活心態(tài)與文學’中,對貶謫者在貶謫途中、貶謫地的生活、心態(tài)、文學創(chuàng)作等諸多方面進行了闡述”[14]12。

直接以“流寓”為名的創(chuàng)作,近年來亦有不少。以群體作家為對象的流寓文學研究,有周建軍先生的著作《唐代荊楚本土詩歌與流寓詩歌研究》。該書以漫游、宦游以及流貶而來的人士為主,“對其產(chǎn)生的現(xiàn)實背景做了一番考察,更主要的則在于對他們文學創(chuàng)作的分析”[14]12。在第二部分也即第四、五、六章,論述了唐代荊楚地區(qū)的流寓文學。首先,對唐代荊楚地區(qū)的流寓文人進行考述,揭示了文人流寓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現(xiàn)實背景即唐代的流貶制度以及漫游風尚;其次,分析唐代荊楚流寓詩歌哀怨、山水、民俗三大主題;再次,以杜甫的夔州詩、元稹的江陵詩、柳宗元的永州詩為例,利用個案研究對唐代荊楚詩歌進行微觀剖析,其中,亦有部分篇幅關涉晚唐時期流寓此地的作家。楊丁宇碩士學位論文《中晚唐五代江西地區(qū)流寓文人對地域文化的影響——以江州為例》,主要論及上至中唐,下迄五代時期流寓江州的文人對本地文化的影響。其著重點在以白居易為代表的中唐詩人,僅在第三章對晚唐時期流寓該地的貫休、齊己、方干、杜荀鶴、許棠等人略作描述,認為他們承襲了中唐姚賈一派的苦吟習慣與幽僻詩風。單篇期刊論文方面,黎愛群的《生態(tài)隱喻下的唐宋北部灣流寓詩研究》與本課題研究范圍存在交集,作者將流寓視為一種生存狀態(tài),從生態(tài)隱喻視閾研究唐宋北部灣流寓詩,“旨在探析自然生態(tài)、心靈生態(tài)與文學生態(tài)對流寓者心理結構、價值觀念、審美結構等所造成的影響”[15]183。較有啟發(fā)意義的是該文所謂的文學生態(tài),并不局限于唐宋北部灣這一具體的時空,而是將唐宋以前歷代流寓文學皆囊括在內(nèi)。誠然,身處流寓狀態(tài)的作家,除了就近取材之外,在文學史中與前代流寓文學經(jīng)典產(chǎn)生共鳴,是更為普遍的情況。郭素華的《晚唐詩人周樸在福州的流寓生活及其創(chuàng)作》一文則從周樸這一晚唐作家著手,探討了其流寓生活與創(chuàng)作,對個體流寓者的研究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具體范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臺灣中央大學學者李宜學的《論李商隱流寓桂林時期詩作的空間書寫》一文。該文乃以李商隱流寓桂林時期詩作為研究對象,企圖透過文本分析,探賾詩人此一階段的心靈世界。其運用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空間詩學》中所揭示的空間理論,探討了李商隱如何選擇性地描繪桂林當?shù)氐纳剿L物與民俗,以承載其流寓困境所致的負面情緒,并通過營構高閣中一方籠罩幸福輝光的私密空間撫慰敏感的心靈、寄寓還鄉(xiāng)的希望。該文借鑒西方理論,又緊密貼合文本,分析細密而獨到,是對李商隱桂幕生涯較好的闡釋。

三、理論與時代的共同召喚——流寓文學新視角下的晚唐文學研究展望

綜上所述,無論是流寓文學理論的研究還是具體的流寓文學研究實踐,都有了相當程度的進展,但仍存在如下問題:首先,在理論層面,關于流寓與流寓文學的定義和內(nèi)涵的爭議尚未解決。表象背后其實是關于流寓文學立足點的根本爭論,是將流寓視為“一種更真實的人地關系”[3]20,將流寓文學納入傳統(tǒng)地域文學的理論框架之內(nèi),作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抑或是認同流寓文學應立足并回歸文人本位,將其視為一種文人的存在狀態(tài)加以研討。上述爭論急需更多具體的研究實踐作為支撐,并加以解決。其次,就具體的流寓文學研究而言,亦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研究仍未能完全擺脫舊有的地域文學研究的框架,仍將流寓作家群體與創(chuàng)作視為某一地域作家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多僅能凸顯流寓作家與該地域之聯(lián)系,對流寓者的內(nèi)心世界開掘不夠,而這恰恰是決定流寓文學所呈現(xiàn)的藝術風貌、所能達到的藝術成就的決定性因素。傳統(tǒng)流寓地的山水風物與地域文化僅能作為外因,起到輔助性作用。另一方面,流寓文學研究對時代性因素凸顯不足,與時代文學風貌勾連尚欠緊密。因此,能夠凸顯時代因素,并以文人為本位,深入探索流寓心態(tài),兼及異域風物、異質(zhì)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具體流寓文學研究在當下顯得十分必要。

既有的晚唐文學研究已是古代文學研究領域的“熱門”,各角度與各領域的研究成果已不可謂不豐碩,但流寓作為一個晚唐作家普遍的經(jīng)歷與長期的存在狀態(tài),對該時期的作家作品與文學活動均有重大影響。相較既往的貶謫文學、文學地理學等研究視角,流寓文學或更為全面,或與文學的關聯(lián)更為緊密、更具本質(zhì)性。而且,晚唐時代的文人因為蹭蹬科舉、傳食諸侯甚至避亂他鄉(xiāng),流寓便成為一種較之前代更為普遍的存在狀態(tài)。同時,由于文壇的支離破碎,藩鎮(zhèn)割據(jù)導致的地域間相對隔離,使得作家的孤獨感與漂泊感格外強烈;又因為身處末世,對政治的不滿、易代之悲與自己的身世之慨相疊合,互相交織、強化,在流寓文學史上又富于典型性。晚唐流寓文學研究雖兼?zhèn)淞酥匾?、必要性、可行性與典型性于一身,但由于這一視角的提出與自覺使用的年限尚少,所以參與的學者與有關論著并不多,既有的成果也僅僅是有關個別作家與少數(shù)地域的蜻蜓點水式的涉及,并無涵蓋整個時代的專論問世。目前流寓文學領域內(nèi)僅有的兩篇博士學位論文《游子·寓賢——元末明初流寓江南的江西文人研究》《明初中原流寓作家研究》均聚焦于元末明初這一時代,而藝術成就更高、影響更為深遠的晚唐時代卻鮮有問津者。

總之,一方面,流寓文學理論框架已初步成型,其意義與價值已漸為學術共同體所公認;晚唐文學方面,史實、文獻考辯、作家作品研探乃至數(shù)據(jù)庫的建設等基礎性工作已臻成熟,貶謫文學、文學地理學研究業(yè)已開展有年。同時,流寓文學領域呼喚能夠凸顯時代因素的具體研究作為支撐。另一方面,晚唐文學領域亟待流寓這一新興研究視角的統(tǒng)攝。故而,在研究理論與文獻基礎業(yè)已夯實的情況下,晚唐流寓文學研究同時兼?zhèn)淞丝尚行?、必要性與典型性的特點,理應水到渠成,成為學術界重點聚焦的新趨勢與新方向。

猜你喜歡
貶謫文人文學
我們需要文學
古代文人與琴棋書畫
蘇軾的貶謫生活
古代文人的雅號由來
文人吃蛙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非同凡響的秋歌
探究劉禹錫、柳宗元的貶謫之路
明清鼎革之際文人不同出路
我與文學三十年
肥西县| 宁远县| 元谋县| 灯塔市| 叶城县| 嘉禾县| 岳阳市| 夏津县| 隆德县| 唐山市| 海盐县| 雷州市| 时尚| 上栗县| 留坝县| 宁城县| 根河市| 和林格尔县| 涟源市| 福贡县| 曲水县| 凤山市| 青龙| 西和县| 武定县| 黑水县| 吉水县| 永修县| 英吉沙县| 马尔康县| 化德县| 琼海市| 襄汾县| 胶南市| 色达县| 定边县| 呼伦贝尔市| 文山县| 华阴市| 雅江县| 蓬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