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靜 程佳銘
【摘 要】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廣泛應用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學科知識和教學法知識,教師還需要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并能夠?qū)⑿畔⒓夹g知識技能有機融合到教學中,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標,有策略地、有效地與信息技術協(xié)同合作,把自己的一桶水拓展成汪洋大海。在教育環(huán)境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里,信息技術和教師不是競爭的關系,而應該是共生協(xié)作的關系,各有其生態(tài)位,對學生的成長發(fā)揮著相應的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師知識結構;協(xié)調(diào)合作;教育生態(tài)系統(tǒng);教學目標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1-7384(2021)01-009-04
教師如何與信息技術協(xié)同合作,是學習科學和教育中一個重要的議題。本文標題中的“一桶水”來自于一個耳熟能詳?shù)谋扔?,“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是傳統(tǒng)上對教師知識儲備的要求。而面對信息技術時代的比特海,教師即使有一桶水也未必足夠。教師如何有策略地、有效地與信息技術協(xié)同合作,把自己的一桶水拓展成汪洋大海便至關重要。
人工智能是目前炙手可熱的科技話題之一,正如一篇新聞標題所問,“人工智能能夠徹底取代老師嗎?”該新聞里還提到一個對比試驗,結論是人工智能“碾壓”教齡17年的老師[1]。
盡管教師兢兢業(yè)業(yè)教書育人,卻不斷有各種力量試圖用技術取代教師。然而經(jīng)驗表明,過去這些通過技術取代老師的努力都沒有成功。其原因之一是功能單一的教學機器無法滿足教學過程中的多樣需求,其二是實踐操作上的重重困難使其難以推廣普及。
但是,以電腦和網(wǎng)絡為代表的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正在改變這種情況。信息技術的多媒體和互動特性使浸入式學習成為可能,其智能性也在不斷地改變和完善。此外,和以往的學習機器不同,信息技術已經(jīng)在短時間普及推廣,無所不在。目前大部分人的求知探索、社會交往、購物理財、休閑娛樂以及工作教育等,都與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密不可分。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給社會帶來了劇烈的變化和深遠的影響。這些變化從量上來說是巨大的。英特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摩爾在1965年提出的“摩爾定律”認為,科技的發(fā)展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其中發(fā)展變化最快的是信息技術,而且有越來越快的趨勢[2]。早在1970年,美國社會思想家阿爾文·托夫勒在《未來的沖擊》一書中就預測到,未來社會的發(fā)展將會是“在太短的時間有太多的變化”[3]。他所預測的未來社會已經(jīng)來臨,這就是我們所處的時代的真實寫照。
從質(zhì)的角度來說,當前社會發(fā)生的變化是根本性的。人工智能已經(jīng)在很多方面超越人類,無人駕駛的汽車行駛在路上,人工智能機器人隨處可見,如在天安門前巡邏的機器人警察,人工智能甚至擊敗了人類頂尖圍棋高手。
不僅僅是教師行業(yè),這種量變與質(zhì)變給所有的領域都帶來了影響。首先,很多傳統(tǒng)工作已經(jīng)消失或者即將消失。2017年美國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報告預測,到2030年,美國將有7300萬的工作會被自動化的技術所取代[4]。
其次,信息技術將會創(chuàng)造并帶來很多新的工種。過去十年已涌現(xiàn)出一些前所未有的工作領域和工作機會,而一些傳統(tǒng)的工作也被拓展到新的領域,多種自媒體和互動型網(wǎng)絡平臺的廣泛使用使得各種形式的網(wǎng)絡創(chuàng)業(yè)成為可能并日益繁榮。
此外,人們在職業(yè)生涯中極有可能主動或被動多次更換工作甚至工種。美國勞工部2018年的統(tǒng)計顯示,目前人們平均每4.2年就更換一個工作[5]。這意味著人們要不斷地學習和適應新的工作。
所以,我們都要不斷地面臨社會變化的考驗,而這些變化大多跟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相關。Brynjolfsson和McAfee在《與機器競賽》一書中指出:“現(xiàn)在對一個只具有普通技能的人來說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因為電腦、機器人和其他的電子技術會以驚人的速度習得同樣的技能”[6]。
這些變化和挑戰(zhàn)對于教育行業(yè)的啟示是必須要積極主動做出改變和調(diào)整。第一是要改變看問題的視角。信息技術與教師不應該是競爭的關系,而應發(fā)揮各自長處,協(xié)同合作。第二是改變策略。有意義有效率地使用技術,把教師從機械性、線性的教學活動中解放出來,投入到更有創(chuàng)新性、更人性化的活動中去。第三是改變教師的角色。從講臺上的無所不知的智者轉(zhuǎn)變?yōu)閷W生身邊的引導者[7]。
那么,教師如何跟技術協(xié)同合作呢?
2006年,Daniel Pink的暢銷書《全新思維》或許能對我們有一些啟發(fā)[8]。Pink提出我們正在從信息時代進入概念時代。信息時代以左腦思維為主導,而左腦思維的特點是序列性的、直白的、功能性的、文字的和分析性的。這些特性正是信息技術最為擅長的領域,以這些特性為主導的行業(yè)將會被自動化的信息技術所取代。而概念時代是以右腦思維為主導,右腦思維的特點是即興自發(fā)的、隱喻式的、審美的、情景的和綜合性的。右腦思維的工作需要具有整合能力,能夠進行情感表達,關注具體的情境,具有創(chuàng)造性,并且能夠掌握整體和大局。這些能力至少現(xiàn)在還不能被技術所取代。
如果將這一模型應用到教學中來,首先要考慮的是教學中的主要目標。教學目標有很多種分類方法,比較有影響的是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法,包括三個領域:第一是認知方面,關注知識的掌握;第二是心理運動,關注技能的習得,第三是感性方面,關注心理、情感、態(tài)度、自我等的發(fā)展。布魯姆進一步把認知方面的學習目標分為六類,按照思維層級由低到高由易到難依次是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估和創(chuàng)造[9]。越是思維層級低且簡單的目標,越容易找到合適的技術或者資源來實現(xiàn)。例如,記憶是最常見也是學生花時間最多的教學目標。基本上所有學科,尤其是入門時,都有大量的知識需要記憶,如乘法口訣、漢語拼音、英語字母、物理公式、元素周期表等。而目前也有大量的技術資源,如軟件、應用和游戲等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記憶知識。技術的長處便是能夠不知疲倦地幫助學生進行重復練習并提供基本的對錯反饋。因為這些知識是具有普遍性的,一種技術產(chǎn)品可以服務無數(shù)學生。
而越是思維層級高且有難度的目標,越難找到合適的技術來實現(xiàn),也越需要教師的參與,比如創(chuàng)造,其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概念。寫作文是一個典型且常見的創(chuàng)造類目標,創(chuàng)造一篇文章需要學生表達思想情感或觀點。目前市面上找到一個幫學生寫作文的技術產(chǎn)品比找一個幫忙記憶的技術產(chǎn)品要困難很多。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具有極大的個體性,不能千篇一律。因此,寫好作文需要有教師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意見和指導,而這種個性化反饋是技術的短板。
所以,教學分類目標可以幫助教師分析日常的教學目標和活動,厘清那些為了實現(xiàn)低層次的學習目標而具有普通性的活動,如提供練習、掌握基本知識等。這類活動可以更多地使用技術來協(xié)作完成,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高層次的學習設計活動中,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幫助,幫助他們實現(xiàn)思維層級高且有難度的學習目標。
當然,在所有的層次中,技術都能在不同程度上為教師提供協(xié)助。在師資的培養(yǎng)過程中,一般對教師具備的知識有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對學科知識的掌握,二是對教學法知識的掌握。也就是說,教師不僅知道應該教什么,也知道應該怎么教。這一教師知識結構模型是由斯坦福大學教授Lee Shulman在80年代提出來的[10]。2013年,Mishra和Koller在Shulman的模型上加上了信息技術知識,提出了一個教師知識結構的新模型[11]。他們提出教師應該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并把信息技術知識與學科知識相結合,與教學法知識相結合,整合為信息技術、學科知識和教學法自然融合的知識結構。
這兩個模型為我們在教學活動中有意義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技術提供了一些啟發(fā)。具體來說,信息技術可以作為教學工具、教學內(nèi)容、教學資源和教學環(huán)境 。
第一,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在日常教學中已經(jīng)非常普及。需要注意的是,如杜威所言,所有的孩子都天生自然而然地有四個本能:探索、表達、交流和創(chuàng)造[12],相對應的,在教學中應給學生提供通過技術進行探索、表達、交流和創(chuàng)造的機會。
第二,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內(nèi)容,即讓學生能夠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探索、表達、交流和創(chuàng)造,不僅掌握使用技術的知識和技能,還要理解信息技術可能帶來的潛在危險以保護自己。學生應成長為信息時代合格的信息公民,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以適應人生中所要面臨的發(fā)展變化。因此,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內(nèi)容并不只是電腦課老師的任務,其他學科老師在日常教學中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的影響更為深遠。
第三,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資源。網(wǎng)絡世界是知識的汪洋大海,除了各類開放資源和公開課以外,還有很多專家學者和優(yōu)秀教師在網(wǎng)上授課、答疑和分享。教師所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適時地把適當?shù)膶W習資源介紹給學生。比如圓周率這一概念的講授可以使用網(wǎng)紅李永樂老師的視頻資源,而授課老師則著重為學生答疑,根據(jù)學生的情況提供個性化指導。
第四,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環(huán)境。在傳統(tǒng)的教室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地使用各種信息技術營造合適的教學環(huán)境。在疫情期間被迫火遍全球的網(wǎng)絡教學,以及混合教學、翻轉(zhuǎn)課堂、線上線下融合教學其自身也具有很多優(yōu)點,需要教師耐心探索與思考。另外,很多新興科技為教學提供了新的環(huán)境,比如游戲和模擬環(huán)境中的學習、虛擬現(xiàn)實等等。這些正在興起的學習環(huán)境會隨著人工智能、游戲設計和虛擬環(huán)境設計等技術的發(fā)展對教育模式和環(huán)境產(chǎn)生深遠影響。
除去使用技術進行認知和技能方面的教學外,布魯姆的教育分類法還提到了第三個教育領域,即學生的心理情感和社會認知等方面的發(fā)展。學生的動機、興趣、自信心、情感等不僅對學習有影響,對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也至關重要。而教育是教書育人,第三個領域的重點即是育人。不言自明,相對技術而言,第三個領域是人類教師的最大優(yōu)勢。教師對學生的啟發(fā)引導是學生心理以及自我認知發(fā)展和情感成長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一位好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可能終身難忘,其原因便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互動建立的感情和聯(lián)系。而對技術來說,盡管我們從電腦網(wǎng)絡中獲取了信息與知識,卻沒人會視電腦如父母。相反,人人都急于更新電腦和手機,永遠追逐最新一代的產(chǎn)品。所謂的網(wǎng)癮實則是對網(wǎng)絡中的內(nèi)容上癮,而非對具體的科技著迷。然而對于老師,我們可能不記得老師教的具體知識,但是對老師這個人卻念念不忘。當然,即使是在心理情感發(fā)展方面,信息技術也能夠分擔教師的任務,為教師提供各種資源和幫助提高其專業(yè)能力。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又說,教師是辛勤的園丁。如果把教育環(huán)境看作是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這些比喻都很貼切。在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里,技術和教師應該是共生的關系,各有其生態(tài)位,對學生的成長發(fā)揮著相應的作用。技術是教學的工具、內(nèi)容、資源和環(huán)境,而教師是引導者、園丁和守護者,是導師,甄別篩選最適合學生的資源和支持系統(tǒng),因材施教;也更是激勵者,啟發(fā)鼓舞學生成長,追求自己的夢想。
通過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教師擁有的不是一桶水,而是汪洋大海,而且能夠帶領學生暢游在知識的海洋里。
參考文獻
洪泰幫Aplus. 人工智能時代,教師會被徹底取代嗎?[EB/OL].(2019-09-10)[2020-12-12]. https://www.sohu.com/a/340135189_473474.
Mack. Fifty years of Moores law[J]. IEEE Transactions o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2011,24(2): 202-207.
托夫勒. 未來的沖擊[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6.
Manyika, Lund, Chui,等. Jobs lost, jobs gained: What the future of work will mean for jobs, skills, and wages[EB/OL].(2017-11-28).[2020-12-12]. https://www.mckinsey.com/featured-insights/future-of-work/jobs-lost-jobs-gained-what-the-future-of-work-will-mean-for-jobs-skills-and-wage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U.S. Department of Labor, The Economics Daily, Median tenure with current employer was 4.2 years in January 2018 [EB/OL].[2020-12-12] https://www.bls.gov/opub/ted/2018/median-tenure-with-current-employer-was-4-point-2-years-in-january-2018.htm.
布林約爾松,麥卡菲.與機器賽跑[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3.
Zhao, Zhang, Lei 等.Never Send a Human to Do a Machines Job: Correcting the Top 5 EdTech Mistakes[M]. CA: Corwin,2015.
平克.全新思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安德森. 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
Shulman.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86, 15 (2): 4-14.
Koehler, Mishra, Cain. What is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ACK)?[J]. Journal of Education, 2013,193(3):13-19.
Dewey.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The School and Societ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