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其勛
(河南省基礎教育教研室,河南鄭州 450016)
2021年3月21日曾祥芹先生仙逝,享年86歲。我用嵌入了“曾祥芹”三字的挽詞和挽聯表達了自己的哀思。挽詞是“曾仁智勇”四字,挽聯是:“力率精銳,三域攻堅,碩果累累,書香飄四海;將升天國,八面呈祥,芹獻篇篇,文章傳五洲?!?/p>
不禁想起曾祥芹、劉蘇義《歷代讀書詩》中引述的陸游《讀書》詩:“古人已死書獨存,吾曹賴書見古人。后之視今猶視古,吾書未泯要有取。賈生痛哭漢文時,至今讀之有余悲。魏征嘻笑封德彝,生亦豈責絳灌知。窮秋風雨臥孤館,萬事悠悠百年短。垂死功成亦未晚,安知無人嘆微管?!?/p>
陸游認為,人去書存,要珍惜生命,垂死功成亦未為晚。他這種鞠躬盡瘁、奮斗至死的人文精神,被祥芹先生發(fā)揚到淋漓盡致的程度。因此,我化用“智者仙去書猶存”,作為本文的大標題。對于他勤勉教書、勤苦治學的人生,我認為可用中國儒家的“仁”“智”“勇”三種精神來加以形容和概括。
首先,說說作為“仁者”的祥芹先生。2010年10月16日,中國閱讀學研究會、中國文章學研究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語文教育專業(yè)委員會三家聯合,在河南師大舉行“曾祥芹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國內外200多位學者與會,贊譽其為“語文教育的拓荒牛”,“三棲著名學者”,“一語雙文”新語文觀的創(chuàng)立者、“實用文章學”的領軍人和“漢文閱讀學”的奠基者。40年來,全國各地三個學科數百位長幼有別、學有專攻、性格各異的研究者,聚集在先生周圍,優(yōu)勢互補,團結協作。祥芹先生若沒有誠懇謙遜、兼容并包、廣納異見、擇善而從的博大胸懷,不可能團結這么多有志、有識之士。
第二,說說作為“智者”的祥芹先生。他一生獨立專著有8本、主編著作有23本、合作主編有7本,計出版論著38種,達1300多萬字??v觀代表作《曾祥芹文選》等,主編多于獨著。但我深知,先生主編的每一本專著,絕非掛名應景,而是從宏觀策劃、整體構思、設計綱目、行文斟酌,到修改潤色、審核定稿,無不親歷親為,一一躬行,都是嘔心瀝血,一字不茍的。若非有大智慧,怎能駕馭如此內容浩繁、博大精深的學科群?
第三,要說說作為“勇者”的祥芹先生。1983年春,他左腎患癌在北大一附院做了切除手術。此后他開始“以學術成果去贏得生命,讓生命在治學中得到延伸”的“新長征”。他生前曾多次住院,右手顫抖不能握筷執(zhí)筆,他就練習左書;1998年以后又學習使用電腦,擊鍵寫作。2004年在幾近失明時,仍以病殘之身撰寫《文章知識新視點》。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祥芹先生何止是衣帶漸寬,心力交瘁?他是學術研究的“拼命三郎”,矢志不渝,“雖九死其猶未悔”。他曾當面向我歷數其九死一生的種種劫難,卻始終伴之以笑語,好像說的是別人的病痛。他以“向死而生”的樂觀心態(tài),硬是從死神手中搶回了自己30年的學術建樹期。
在學術研究上,祥芹先生更是罕見的勇者。他的書房取名“拓荒齋”,以此自勵,勇于探索,迎難而上。在語文教育天地,致力于抓重點,補弱項,填“空白”,拓“疆土”。28年前,我曾以《語文教育的“拓荒牛”》為題,贊揚他這種最可貴的科研性格,表達對他的科研勇氣的敬佩之情(《語文教學通訊》1993年第1期)?,F在“拓荒牛”已為他本人認可,也成為學界同仁對他的敬稱。
子書猶存吾常讀,良師功成心無悔。后之視今猶視昔,微斯人吾誰與歸?謹以我的所見所聞略述祥芹先生的學術成果。
祥芹先生是最早倡導 “一語雙文”新語文觀的學者之一。1980年發(fā)表的《呼吁開展文章學的研究——語文教學科學化芻議》中,他認為語文理論的三大支柱是語言學、文章學、文藝學,對應的是語文學科內容的語言、文章、文學三大部分。這是開辟“雙文論”的新語文觀,是實用文章學的獨立宣言,宣示了文章學與語言學、文藝學的“三足鼎立”。
1988年祥芹先生與張會恩發(fā)表《論文章與文學的分野》,2018年發(fā)表《揚棄“一語一文”舊語文觀,普及“一語雙文”新語文觀》……30年間,祥芹先生的一系列重磅文章,讓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逐漸認同了“一語雙文論”。
新語文觀的要義是“雙文論”,他從本質特征、信息內容、體裁樣式、結構法則、整體風貌、寫讀技術六個角度,列舉出“文章和文學本質特性的35種差異”,發(fā)前人所未發(fā),可謂包舉無遺,有理有據,雄辯地證明:不論是社會應用,還是語文教育,文學絕不能代替文章!在祥芹先生看來,缺少文章教學的語文教育,是不完整的,將貽害無窮。
“一文論”有缺陷,“雙文論”才完整!不管別人怎么輕視、非議、抵制、反對,祥芹先生40年如一日,“堅持”守護“完整”的語文教育,絕不退縮,并且不斷創(chuàng)新,用有聲的話語和無聲的文字,豐富“一語雙文”論的學術內涵,使之在學術叢林中一枝獨秀。
我1957年從教,1987年成為河南省教研室的中學語文教研員,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和研究中,認識到文章教育的重要性,義不容辭地支持“一語雙文論”,我的論文《期待著理論研究的突破》《中學語文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吹盡狂沙始得金》《“實用文體”獻疑》《“文學教育”面面觀》《文章課程:不容漠視的存在》都在為之搖旗吶喊。雖然人微言輕,還是多少增加了一點音量。
一位學者,能在一個領域深入開掘,有所建樹,已屬不易。祥芹先生同時在三個學科披荊斬棘,破舊立新,實在難得。
祥芹先生曾談到他的治學體驗和感悟:一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矢志不移,堅持到底;二是“百煉成鋼繞指柔”,迎難而上,愈挫愈奮;三是“學海迷茫未有涯”,戒驕戒躁,反思得失?!鞍宓室昀?文章不寫一字無”。 許多當代學人耐不住寂寞,祥芹先生倡導語文教育的“一語雙文論”, 坐了40年冷板凳,至死還在為之奔走呼號,確有“精衛(wèi)填?!钡某嘧忧閼?難能可貴!
祥芹先生是最早舉起實用文章學旗幟的學者之一。在“文革”后的一片荒漠中,文章學是亟待開墾的處女地,發(fā)出這樣的呼聲,確實需要學者的識見和勇氣。
1980年8月,祥芹先生與北京師范學院張壽康先生開始通訊。兩位學者“一信如故”,不謀而合,志趣相投,共同奠定文章學研究的基礎。1991年8月張先生仙逝后,祥芹先生遵照囑托,組織同仁編寫文章學專著。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先行者常常是孤獨的。對文章學的學科地位,既有外界的不理解,也有學科內部的意見分歧。祥芹先生據理力爭,闡明文章學有不可替代的獨立研究價值。他獨具只眼,敢于對官方權威觀點發(fā)起挑戰(zhàn),他秉承鄧小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命題,旗幟鮮明地提出:“社會科學也是生產力”,并用來統攝和闡發(fā)現代狹義文章學,確立了文章學在“兩個天地”的坐標位置。這是祥芹先生文章學理論的特色之一。
“山重水復疑無路”(陸游),“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都可以借用來形容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在學術研究領域,要在原有學科體系的空白處和夾縫間開創(chuàng)一門新興學科,其難度怎么形容可能都不過分。俯首甘為“拓荒?!钡膶W術性格,催促他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攀登巍巍書山、弄舟茫茫學海的艱難之旅。
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在古代文章發(fā)展的史料中爬羅剔抉。他對甲骨文、《道德經》《文心雕龍》、唐宋八大家及文章世家的探討,多是前人未曾深入研究的課題。如《〈道德經〉:文章學的元典》,洋洋45000字的巨型論文,似乎可以單獨出書。祥芹先生在《文章本體學》中提煉的30個概念體系,正是從梳理古代散珠碎玉般文章史料中鑄造出來的。他曾認真地反復鉆研過周振甫的《中國文章學史》、程福寧的《中國文章史要略》、張會恩的《文章學史論》、賀汪澤的《先秦文章史稿》、陳良運的《中國歷代文章學論著選》,從中汲取了有益的營養(yǎng),印證、豐富、修正、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
從古今文章家的個案研究中尋覓規(guī)律。他對古代老子、孔子、墨子、曾子、孟子、莊子、荀子、司馬遷、王充、揚雄、曹丕、陸機、摯虞、蕭統、劉勰、唐宋八大家、朱熹、桐城派諸家、梁啟超等文章大家的文章實踐和文章理論,都作過深入的探究。特別是對曾氏家族的先祖曾參、中世祖曾鞏、近世祖曾國藩,他義不容辭地獨自挑起搜集、分析、研究、論證、著述的重任。他的《曾子文章學》約150萬字,我曾有幸事先詳讀其全部書稿,受益非淺。2019年煌煌大著由商務印書館隆重推出,上下兩冊,1377頁,蔚為出版盛事。
他對實用文章學的現代先驅夏丏尊、葉圣陶、朱自清,更做過系統的研究,在繼承、篩選的基礎上又有所發(fā)展、超越。他對當代文章學家張壽康、蕭士棟、程福寧、張會恩、王欽韶、周楚漢、李光連、劉業(yè)超等的評介,既提取了各家的文章學思想,又總結了文章本體、文章寫作、文章編輯、文章閱讀、文章教育各方面的經驗,這些都表明他的虛心博取、發(fā)展創(chuàng)新。
用相關學科的理論對文章多光聚焦。對文章學體系的建構,他從錢學森的的思維科學總體構架,追溯到庫恩的科學學三級體系(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工程科學),提出了“一體兩翼三應用”的內容體系,他關于文章本體、客體、主體的歷史回顧和總體構架,開啟了文章學作為一門可以與語言學、文藝學鼎足的大學科的廣闊天地。祥芹先生對文章系統的規(guī)律潛心研究15年,寫出《文章系統規(guī)律論》,其內外兼顧,突破了只談內部規(guī)律的局限;其寫讀一貫,區(qū)分了寫作學的一翼與文章學的兩翼;其常變相生,超越了單講線性規(guī)律、不顧非線性規(guī)律的偏頗。這“三突破”使文章規(guī)律的研究達到了空前的水平。
帶領團隊集體攻堅,不斷自我超越。三十多年來,我曾先后與祥芹先生主編《文章學與語文教育》《閱讀學新論》《快讀指導舉隅》三本專著,合著《文章知識新視點》。他把主要精力用于主編或參與主編的集團作戰(zhàn)。他既尊重學有專長的同輩學人,從中汲取思想的火花,集中同仁的智慧;又不遺余力地扶植后學,手把手地傳幫帶。在審讀書稿時,不少稿子表述不到位,我親眼看到,祥芹先生常常重新改寫,有的初稿只保留了40%。正是祥芹先生無私奉獻的精神把研究團隊凝聚在一起,正是他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推進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也正是他“事必躬親”的一貫作風保證了著作的學術水準。
文章學研究屢經磨難,命途多舛,是在備受歧視的困境中進行的,沒有正式戶口、課題位置、經費資助、發(fā)表園地、雄厚隊伍、社會聲援,在“六無”的學術背景下,研究特別需要學術勇氣和意志,其成果有時只能“借雞下蛋”。面對種種質疑與責難,祥芹先生不驚不懼,不卑不亢,自有主見,自有掂量,自有思忖,自有取舍。他善于把壓力變?yōu)閯恿?把批評變?yōu)樯钊胙芯康男缕瘘c。從某種意義說,他的研究正是在眾目睽睽的監(jiān)督之下,迎難而上,破解一個個疑團而不斷前進,步步走向深入的。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睂W術研究必然有意見相左,即使是好友知交,也難免牴牾。祥芹先生追求理論研究的深刻新穎和學科體系的嚴謹縝密,我卻常常從實踐可行性的角度提出疑問,有時甚至于言辭激切。他在深思熟慮之后,也能欣然采納我的意見,而毅然改變一些說法、作法乃至于多年的習慣。對于年屆耄耋的學者,可想而知并非易事。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蓖鯂S以這三句詞來比喻古今成大事大學問者三種境界中的第三種境界。實用文章學研究從發(fā)軔、入軌、繞行、涉水、爬坡,已走過40年的艱難歷程。40年于歷史不過是短暫一瞬,就祥芹先生個人而言,卻是一生中最富創(chuàng)造力的歲月。40年間,實用文章學從無到有,研究者隊伍由少到多,研究成果由簡到豐,關注和認同者由鮮到眾。
1995年上海教育出版社鄭重推出《文章學與語文教育》,此書再版4次,廣泛傳播于大、中、小學語文教育界,已成為各高校語文課程教學論碩士生、博士生的必讀書目。2007年后第三套“文章學叢書”《文章本體學》《文章閱讀學》《文章教育學》相繼出版,這三部力作,至少是文章學在內地成功的一個顯著標志。
祥芹先生對現代應用文的研究,多次參與國際交流,還應邀到海外講學,得到新加坡、菲律賓、日本、馬來西亞、緬甸、新西蘭等學者的高度評價。曾先生所撰《〈文心雕龍〉章法論》,已入選中華章法學會主編的《章法論叢》第三輯,用繁體字重排于2009年7月在臺灣出版,更說明其文章學研究成果已在學界產生影響。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痹壬鳛閷嵱梦恼聦W的先行者,回眸征程應笑慰,前村柳暗又花明。莫愁前路無知己,此行自有后來人。
在眾多研究領域中,祥芹先生為閱讀學傾注的心血和汗水最多,成果也最引人注目。祥芹先生與董味甘教授等,1991年創(chuàng)建了中國閱讀學研究會,任副理事長,1993年任常務副理事長,1995年到2009年一直擔任理事長。為“振興閱讀科技,強化閱讀教育,培育讀書人口,營造書香社會”, 14年期間,殫精竭力,著書立說,廣結名流,獎掖后秀,帶領學會骨干同心協力,引領閱讀新潮,為漢文閱讀學的發(fā)展,創(chuàng)立了不可漠視的功績。學界一致肯定,他是中國當代閱讀學的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之一。
祥芹先生曾主編《百家讀書經》(1989年),《歷代讀書詩》(與劉蘇義合編,2001),爬羅剔抉,匯編資料,為后續(xù)的研究作了厚實的鋪墊。
祥芹先生閱讀學的奠基之作當數1992年河南省教育出版社的《閱讀學叢書》(《閱讀學原理》《閱讀技法系統》《文體閱讀法》《古代閱讀論》《國外閱讀研究》五冊,大象出版社2002年已再版)。當年我及時寫了簡評《〈閱讀學叢書〉一瞥》,指出叢書運用系統方法,構建學科體系;既重理論探索,更重實踐運用;研究時空跨度大,內容信息容量多。(《河南日報》1993年1月11日)
祥芹先生主編、我和王繼坤任副主編的《閱讀學新論》(語文出版社1999年第1版),是又一座閱讀學大廈。由中國閱讀學研究會集學會內外19位閱讀學者共同撰寫。出版后,顧黃初、饒杰騰等多位著名學者先后發(fā)表10多篇評論,高度評價其最鮮明的特色是“整體觀”和“民族化”。《閱讀學新論》標志中國閱讀學理論研究的成熟,是集20世紀之大成的高峰之作,是從普通閱讀學到漢文閱讀學的第一次飛躍。
祥芹先生和我共同主編的《快讀指導舉隅》(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上編闡述漢文快讀科技原理;下編先總論漢文快讀訓練要領,然后以實例講小學、中學、大學、成人快讀訓練。這是一部兼具理論探討和實際應用的閱讀專著。
祥芹先生帶領25名研究生編著《閱讀改變人生》(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3年),重在闡明閱讀的社會功用。祥芹先生在序中說:“閃光的人生始終伴隨著閱讀,高明的閱讀不斷改變著人生”,實為警辟之論!我及時寫出書評《細數那二十五顆珍珠》,把25章比喻為一串25顆語言的珍珠,也暗喻25位作者有珍珠般的晶瑩的心。(《教育時報》2003年6月18日)
綜觀祥芹先生的閱讀學說,可以歸納、簡括為“四觀十論”:
一是中國閱讀學歷史觀。吸取我國傳統閱讀的精華,借鑒國外閱讀研究的成果,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漢文閱讀學理論體系。
二是閱讀的“四體合一”觀。即“閱讀本體是閱讀主體與閱讀客體、閱讀介體的辯證統一”。其“十論”是:1.本質特性論,2.完整過程論,3.基本規(guī)律論,4.能力結構論,5.漢文閱讀特色論,6.詩性文化論,7.內外宇宙論,8.改變人生論,9.悅讀享受人生論,10.閱讀主體間對話論。
三是閱讀術的“三法”訓練觀。即“精讀、略讀、快讀一條龍”的讀法系統觀,并將“三法”擴充為“閱讀的十八般技藝”:精讀8法包括朗讀背誦法、涵泳默會法、疑問思辨法、經驗匯兌法、八面受敵法、互文對讀法、表達閱讀法、遷移閱讀法;略讀5法包括默讀瀏覽法、提綱挈領法、不求甚解法、搜尋獵讀法、擴散參讀法;快讀5法包括無聲閱讀法、一目十行法、循章歸旨法、意會神攝法、思維導圖法。
四是閱讀教學改革觀。即為語文課程改革大聲疾呼,反復宣傳“一語雙文”新語文觀。
曾先生的閱讀學說,經歷了30多年的孕育、誕生、發(fā)育、成長,已赫然挺立,像一個健壯的青年,正大步向前邁進。(甘其勛《曾祥芹教授和他的閱讀學說》, 《山東圖書館季刊》2008年第2 期)
縱觀當代閱讀學理論研究的發(fā)展,有兩次突破使研究起了質的飛躍:從普通閱讀學到漢文閱讀學是第一次飛躍;從《文學閱讀學》到《文章閱讀學》,則闡明“雙文閱讀”同異、促進二者和諧發(fā)展的第二次飛躍。
他明確了文體閱讀的共同規(guī)律。中國古代閱讀史上,“文章”與“文學”兩詞的含義時而交叉,時而互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解難分。二者有許多共同規(guī)律。如“披文得意”“修身養(yǎng)性”“學問思辨”“知人論世”“博約相輔”“能入能出”“以意逆志”“《易》無達占”等經典名言兩者皆適用。
他廓清了文章閱讀有別于文學閱讀的獨特個性。如“運思及物”“經國濟世”“篤行實踐”“切己省察”等,只適用于文章閱讀,并不適合于文學閱讀。從閱讀客體看,文章閱讀多用理性思維,遵循形式邏輯的普遍規(guī)律。從閱讀主體看,文章讀者對象相當明確,功利性較為明顯;情感和想象的成分弱于文學閱讀。從閱讀本體看,文章閱讀過程最終要落實到“篤行”;文章閱讀要選擇適當的方法,或精讀,或略讀,或快讀;而文學閱讀除研究者之外,一般讀者只需瀏覽、欣賞即可;文章閱讀以理解內容、吸取智慧為主。但文章、文學的分野并非黑白分明,一目了然。要全面深刻地闡述文章閱讀不同于文學閱讀的獨特個性,是一項艱巨的學術任務。
他指出了文章、文學和諧發(fā)展的時代使命。多數人認為文學是“陽春白雪”,文章是“下里巴人”。但《文章閱讀學》理直氣壯地證明,文章閱讀是文體閱讀的“半邊天”,甚至是擁有更多讀者的大半邊天!他在結尾里寫道:“我們的寫作正走著藝術和科學彼此聯姻、共同繁榮之道,我們的閱讀也必然要走審美和實用互相促進、和諧發(fā)展之路?!?/p>
“曾祥芹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共收到論文約50篇,祥芹先生堅持要我主編《“三學”創(chuàng)新論》文集。我從閱讀書稿中獲益良多,并在“編后絮語”中寫道:“祥芹先生的學術思想高屋建瓴,體系嚴整,不是空中樓閣、繡花枕頭、霧里看花、隔靴搔癢;而是能夠引領學術研究、指導教育實踐的真知灼見,是能夠轉化為精神生產力的真才實學,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真理正理。有年輕朋友出于對他的崇敬,尊之為‘大師’,譽之為‘巨人’,我建議:降格為‘名師’‘領軍人’,亦無損于其聲望。”他聞言后欣然表示認可。
早已著作等身的祥芹先生,雖然功成名就,但他總是老驥伏櫪,著述雄心不斷。他還曾設想要寫曾鞏、曾國藩、周樹人、葉紹鈞的“文章學”專論,但終于未酬此志。不過智者仙去書猶存,吾曹賴書見斯文。筆墨當比人命長,傳諸久遠學名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