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康
中華文化是延續(xù)數(shù)千年而未間斷的文明,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獨到的理念、高明的智慧、宏大的氣度和美妙的神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發(fā)展、飽受挫折又不斷浴火重生,都離不開中華文化的有力支撐。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1]中華文化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可以從不同方面進行闡釋,本文從民族心理、文化氣度、發(fā)展道路等角度進行探討,闡明中國智慧和中華文化的優(yōu)良基因,揭示其對國家治理、中華民族和中國歷史發(fā)展的作用,以及其應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霸權主義、引領國際新秩序建構的現(xiàn)實意義。
中華民族的民族心理特征是多方面的,其中較為突出的是寬容和平、誠實平正。這一心理特征,形成中國人仁者愛人、民胞物與的情懷,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協(xié)和萬邦、和平并進的國家和民族關系,安貧樂道、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生活態(tài)度,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和諧相處的包容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態(tài)觀念,等等。
這種心理是由農(nóng)耕文化形成的。農(nóng)耕文化是思考中國歷史一切問題的重要基點之一。中國廣袤的地理空間為人們提供了和平生產(chǎn)的條件,各個民族在中國的大地上只要定居下來,都有條件“耕王之野,立王之廷,逐漸歸化,共同走向安全和諧的正道”(《大道之行·周善甫國學論著》),不需要為爭奪生存空間而競斗。而中原王朝,對“遠人來歸,莫不歡迎而登諸衽席,教化而‘中國之’。所以疆土日辟,結合日固,不斷強大,成為不容輕侮的文化實體?!盵2]另一方面,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包括氣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條件,與世界古代其他文明區(qū)相比,只是中等,如《尚書·禹貢》所說“厥田唯中中”,必須出力耕織,才能不受饑寒;要群體奮斗,才有望豐裕,于是養(yǎng)成崇尚勤儉、群體優(yōu)先和看重實際的民風。此外,中國先哲很早就定下“同姓不婚”的制度,不但達到優(yōu)生效果,提高民族身體素質,而且促進不同氏族之間通婚,加強血緣聯(lián)系,大有利于氏族間的和平與安定。加上德治教化的作用,于是中華民族就形成了良好的民族心理。
中國人很早便已從農(nóng)耕生產(chǎn)實踐中領悟天命和人事的關系。因農(nóng)產(chǎn)之豐嗇,既有賴天時地利之宜否,亦取決于人力之勤惰,故中國人體驗到:大自然有其不易之當然,也有其可易的或然,而人群乃得有參贊化育之應然。所以敬天而不信神,自強而不自恣,相信“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禮記·孔子閑居》)。“不易之當然”就是自然的必然性,即自然規(guī)律,只能遵循,不能違逆,否則就會受到懲罰。這是中國人“聽天命”的一面。“可易之或然”,就是人可以致力之處,這是中國人“盡人事”的一面。人應該做的是“贊天地之化育”(《中庸》),就是遵循規(guī)律,參與自然界,創(chuàng)造多樣的、生機勃勃的世界。由于有這樣澄澈的理性認知,所以中華民族心態(tài)平和,安土重遷,樂群好禮,厚德載物,自強不息,走上了文化的坦蕩正道。
著名國學家周善甫先生在談到中華先賢的治理之道時總結說:
以這樣則天法地、為民立極的達道,來進行治理,就當然會不可干犯而綿續(xù)長存了?!谶@漫長的二千余年間(夏商周),這廓大的區(qū)域,就只有一位共同擁戴的天子,和一種共同凝就的文化所統(tǒng)馭,故得以“一統(tǒng)天下”目之。唯有這樣悠久的時間、廣大的空間和忠厚的人民,才能孕育出這樣寬容和平的文化;反之,要這樣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文化,才能攝引如此眾多的部族,推誠相與于如此廣闊的空間,直達數(shù)千年之久。無疑,這在當時便已是人類無與倫比的最高成就了。[3]
對崇尚寬容和平的中華文化和先賢的治理能力予以最高禮贊。
中華民族誠實平正的心理還與儒家“性善論”的引導和涵養(yǎng)有關。性善性惡,論者各有所主,也各有所據(jù)。而從對人性的不同認知和預設出發(fā),會導出不同的人生路徑和社會治理理念。性善論是中國思想主流,它使中國人追求自我完善,自我約束,嚴于律己而寬以待人,對別人放心,于是努力向善,追求“為善最樂”。相信自己和別人都有向善的天性,總是與人融洽相處,有效保證自我內心愉悅,化除誤會、解決爭端。反之,若認為別人都壞,不信還有善心,那即使我果獨善,也得隨時隨地戒備猶疑,茫茫人世,又有何生趣可言?而自己又如何葆其獨善之心呢?所以孟子言“性善”,不僅出于對人性的正確認識,也出于“為善最樂”的切實理解。
如果預設別人都壞,必然產(chǎn)生猜忌、戒備心理,“以鄰為壑”則爭斗必然增加。相信人性善,必然不會爭個你死我活,即使有矛盾、誤會,也可以通過溝通和讓步化解。相信人性善,讓人活得“有生趣”,讓社會和諧。
平正的民族心理表現(xiàn)在“中庸”的處事態(tài)度上。中庸是追求動態(tài)平衡的中道,是儒家核心思想之一。堯以“允執(zhí)厥中”一語授予舜,舜又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四語授禹。朱熹說“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授受之際,丁寧告戒,不過如此,則天下之理,豈有以加于此哉?”[4]說明中庸在儒家道統(tǒng)中的重要性??鬃映浴斑^猶不及”,就是要求“允執(zhí)厥中”?!霸蕡?zhí)厥中”就是要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找到平衡點,“正確把住兩者的中位”這是中庸的哲學涵義。周善甫先生指出:
這種性、命交資,道、理兼重的中庸之道,就成為孔門教學的最高綱領。求實而不逐利,高尚而不虛玄。萌于善,成于物,復進于更善。積極向上,而從容平正。故為百代所信受而不疑。既培育了不可勝數(shù)的仁人志士,創(chuàng)造了高度優(yōu)美的民族文化,也普遍成為庶民立身處世之風規(guī)。舉世之譽我為有教養(yǎng)的民族者,蓋得于此。[5]
作為一種“立身處世之風規(guī)”,“中庸”就是為人處世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平和恬淡,不走極端,理性地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遇到矛盾,也不激化矛盾,而努力尋求矛盾的合理化解。中庸導出寬容,寬容產(chǎn)生和諧。當然,中庸不是無立場、無原則、無操守,而是依循規(guī)律——“天命所當然”,穩(wěn)妥行事。朱熹說:“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然,精微之極致也?!盵6]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是“極高明而道中庸”,所以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無立場、無原則、無操守的人是“鄉(xiāng)愿”,是孔孟所藐視的,斥為“德之賊”。
中國人的民族心理促進了民族凝聚力、生命力之形成和增強,也有助于增強民族及國家的“自愈力”。寬容便能忍受失誤乃至錯誤,平正便不容易走極端,誠實便勇于反躬自省,最后形成共識與合力,醫(yī)治好傷痛,重新前進,這就是“自愈力”。中國之所以經(jīng)歷許多浩劫,人民“容受了折辱、患難與損失”還沒有崩潰,保持了歷史連續(xù)性和文化連續(xù)性,原因之一是國人“宅心仁厚”,一方面自覺遵守社會基本秩序,不致讓社會之混亂“伊于胡底”;另一方面給治國者留下了改正錯誤、重回正軌的時間和機會。最后醫(yī)治創(chuàng)痛,國人又團結一心,“興致勃勃地奔向明天”。
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1920年應邀到北京大學講學近一年,通過自己的親身觀察和深入研究,寫成《中國問題》一書。他在書中對中國人的品性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中華民族是一個忍耐、和善、含蓄、灑脫、平和的民族,愛好和平,禮貌謙恭。他說:“如果世界上有‘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這個民族就是中國。中國人天生的態(tài)度就是寬容和友好,以禮待人并希望得到回報。假如中國人愿意的話,他們的國家是最強大的國家。但他們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薄爸袊鴼v史上雖然征戰(zhàn)連綿,但老百姓天性是喜好和平的。”中國人的和善、平和、誠摯與西方殖民主義的爭強好斗、蠻橫無理、狂熱挑釁、貪婪無度、野心無窮相比,顯然更有利于人類的健康發(fā)展。
在物質財富的積累已達到較為豐富的程度,國民衣食無虞,中國綜合實力已躍居世界前列的時候,國人要提高幸福感,國家要成為受國際尊敬的大國,國民必須繼承發(fā)揚祖先寬容和平、誠實平正的民族心理,從容、大度、理性地對待社會轉型期的各種問題,克服乖戾、狹隘、陰暗等負面情緒,塑造大國國民心態(tài)和國民形象,共同團結奮斗,開創(chuàng)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華文化孕育于遼闊的國土,中國人一向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信念和“天下大同”的理想,及厚德載物、寬容和平的心態(tài),于是形成了開放宏闊的胸懷與氣度。中華文化勇于包容外來文化,兼收并蓄,并加以創(chuàng)造性轉化,吸納其優(yōu)秀成分為我所用,充實豐富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從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中國思想在世界各大思想體系中,確實有其過人之處。一是中國傳統(tǒng)之道基于普遍人性,不是建立在特定的民族、時代或階層經(jīng)驗之上,更不是建立在宗教基礎上,具有超越特定空間和時代的品質。二是中華文化強調“天下為公”,具有宏偉的價值取向和突出的理性精神,理論正大,著述精嚴,始終在社會生活中發(fā)揮積極作用。三是中華文化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善于以寬容的胸懷吸收其他文化的長處,它不會與其他學說構成對抗性矛盾,也不會讓人變得狹隘和偏執(zhí)。由于這些特點,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華文化就“保有這個偉大、穩(wěn)定、祥和的祖國”,這是中華文化“異常的成功”。[7]
中華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最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對待外來宗教的方式,“它正是以其寬容博大的胸懷,廣泛吸收,熱情研求,虛心驗證,既修證了各宗教的義理,也使傳統(tǒng)文化更加豐富充實起來。”[8]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外來宗教都被中國接納,并在中國大地上和平共處。以伊斯蘭教為例,清康熙年間回族學者馬注幼習儒業(yè),精通伊斯蘭教經(jīng)訓,致力于打通“儒回”,以伊斯蘭教“扶儒”,襄贊國家治理,“修齊治平,垂拱而化”,著成《清真指南》,進呈朝廷。道光間回族學者馬大恩《重刻清真指南敘》說:“粵稽清真道脈之流傳東土,由來久矣。上歷隋唐宋元,屢著褒封。自前明洪武初,敕修天下清真寺,特加優(yōu)獎。延至本朝,恩禮渥隆?!盵9]扼要敘述了伊斯蘭教受到歷代朝廷護佑的過程,表明外來宗教只要遵守中國法律制度、有益世道人心,就會得到尊重,就有生存、發(fā)展空間。
中國主流文化尊重、包容其他宗教文化,其他宗教也主動融入主流文化,實現(xiàn)中國化。明朝云南保山回族詩人馬繼龍,嘉靖丙午(1546)舉人,官至南京兵部車駕司員外郎。其《勉諸兒赴試》(《滇南詩略》卷八)詩說:
淡泊吾儒事,黃齏日二餐。筆花秋炫采,劍氣夜生寒。但遂題橋志,休嗟行路難。自高鐘呂調,珍重向人彈。
這是一首勵志詩,馬繼龍在兒子們參加鄉(xiāng)試前賦詩贈予他們,希望他們考出好成績。馬繼龍信奉伊斯蘭教,但已經(jīng)高度認同儒家文化,所以理直氣壯自稱儒者。詩中表現(xiàn)的就是儒家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是要安貧樂道,以追求知識和真理為人生最高價值和滿足,不要太在意物質生活的清貧,不熱衷利祿虛名;二是無論如何要保持高遠的人生境界,考試當中,要努力展示自己的才華,取得成功,以獲取服務社會的機會,但如果失利,也要坦然對待,不要埋怨,更不作非分的干求??傊晕艺渲?,自強不息,不要自我褻瀆,自輕自賤,寫得入情入理。
中華文化也與進入我國的外來文化和諧共存。保山另一回族文化人物閃繼迪,明萬歷十三年(1585)舉人,官至吏部司務。閃氏家族是保山望族。方國瑜主纂民國《保山縣志稿》說:“永昌郡閃氏,世奉伊斯蘭教,而其行誼,崇儒術,倡佛法,不拘于私門,然亦不礙于其教也。明季閃氏科第相望,而繼迪父子為鄉(xiāng)人所重,其在朝廷凜節(jié),鄉(xiāng)黨澤惠,一家孝友和穆,可為世法矣!”閃氏在明朝,一家三代登進士1 人,舉人11 人。繼迪長子閃仲儼天啟進士,官至禮部右侍郎。次子閃仲侗天啟丁卯(1627)鄉(xiāng)試解元。徐霞客游永昌,受到閃仲儼兄弟的熱情款待,《徐霞客游記》中記述甚多。方國瑜先生這段話表明,文化的交流交融,尤其是“崇儒術”,使各種宗教和諧共存,進而和睦家庭,澤惠鄉(xiāng)里。
由于中華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中國歷史上沒有發(fā)生過宗教戰(zhàn)爭,這是世界奇跡。不同宗教之間的糾紛,歷來是舉世難解的結,因而導致的禍亂,在其他地區(qū)史不絕書。而中國,進入文明時期以后,從來沒有建立過政教合一的統(tǒng)治體制,雖然漢代以降,儒家成了許多王朝的官方意識形態(tài),但儒家屬于世俗思想體系,它的態(tài)度是溫和的、包容的、理性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道并行而不相悖,萬物并育而不相害”,所以沒有西方式的“意識形態(tài)惡斗”①“意識形態(tài)惡斗”是周善甫先生在《真諦和俗諦》中提出的一個概念,本文作者曾做過解析,參閱陳友康《云南讀本》,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34 頁;《仁智氣象:周善甫評傳》,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401 頁。本文采用了這兩本書中的一些論述。,更沒有給人民和國家?guī)砩钪貫碾y的宗教戰(zhàn)爭。中國對宗教性的“意識形態(tài)惡斗”獨具抗體,這是中華文化的優(yōu)良基因。
正是有此文化基因和宏闊開放的氣度,中國敞開胸懷接納西方文化,把自己融入現(xiàn)代化世界潮流,迅速發(fā)展。也是因為有此基因,中國之復興必然是和平復興。中華文化對西方文化及其他外國文化的主動接納和兼收并蓄,預示著文化整合、發(fā)展的又一次大機運。把握好這次機運,中華文化將獲得新的力量,重新發(fā)揮世界性影響。
誠實平正的心理和開放宏闊的氣度體現(xiàn)于國家治理,就是讓中國走上一條崇德重道、和平諧進的發(fā)展道路。
《論語·季氏》載孔子語:“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薄墩撜Z·為政》又說:“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倡導通過文化、道德建設使文明處于高位,感召“遠人”,而不是武力征服,這可以視為中國早期軟實力建設思想。中國遵循這一真理,走出了一條各民族和平和諧、共同進步的成功道路?!渡袝虻洹份d,帝堯恭敬節(jié)儉,明察四方,善理天下,道德純備,溫和寬容,“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嗣骺〉?,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邦。黎民于變時雍?!笨梢娭袊茉缇陀幸缘禄恕⒏姓偬煜碌睦砟詈统晒嵺`。中央政府大體能尊重各民族及其地方政權的權益和體面,尊重他們的文化,同時以“文德”感化和引導后進民族,而各民族也仰慕、追隨中原文化,于是超越夷夏之間的民族界限,形成共同發(fā)展、共享中華榮光的局面,形成基于文化-價值認同的多民族共同體,即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修文德以來之”是中國處理周邊民族和國家關系的基本原則之一,是高尚高明的治理理念。后晉劉昫《舊唐書·南蠻西南蠻傳》在介紹了唐代南方各民族和藩國的基本情況及與唐王朝的關系后總結說:
史臣曰:禹畫九州,周分六服,斷長補短,止方七千,國賦之所均,王教之所備,此謂華夏者也。以圓蓋方輿之廣,廣谷大川之多,民生其間,胡可勝道?此謂蕃國者也。西南之蠻夷不少矣,雖言語不通,嗜欲不同,亦能候律瞻風,遠修職貢。但患己之不德,不患人之不來。何以驗之?貞觀、開元之盛,來朝者多也!
贊曰:五方異氣,所秉不同。維南極海,曰蠻曰戎。惡我則叛,好我則通。不可不德,使其瞻風。
這兩段話的意思是,世界廣大,華夏周邊民族種類眾多,稟賦不同,各有喜好和風俗,但都有尊崇“華夏”之心。至于是歸順還是反叛,取決于中央政府之“德”。因此,劉昫強調,中央政府必須修德,使周邊民族和藩國心悅誠服,主動“瞻風”歸化,協(xié)同并進?!暗技褐坏拢换既酥粊怼薄安豢刹坏?,使其瞻風”,是極高尚高明的治理理念和極寬宏的態(tài)度,也是一種高度的文化自信。
因此,中國處理周邊民族和國家間關系,是以“協(xié)和萬邦”的思想帶動他們共同前進。正如馬克思·韋伯所說,“儒教”本質上是和平主義的。[10]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中華文明歷來崇尚‘以和邦國’‘和而不同’‘以和為貴’……幾千年來,和平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中,刻進了中國人民的基因里?!盵11]
民族問題是世界上最棘手的問題之一。中國在民族問題上,文化觀念重于種族觀念,文化界限深于種族界限。陳寅恪先生說中國古代“種族之分,多系于其人所受之文化,而不在其人所承之血統(tǒng)?!盵12]共同體的價值基礎建立在文化之上,而非宗教或狹義的民族觀念之上。中原地區(qū)以“高程文化”來感化、統(tǒng)合不同的民族,對周邊民族寬容、平和,兼收并蓄,吸納眾流,而各民族也“從風向化”,雙向互動,形成良性民族關系。這是中國的成功經(jīng)驗。納西族學者周善甫先生說:
民族問題,在世界其他地區(qū),歷來都是重大亂因,迄今還仍是難解的結。獨有中華大地上的眾多民族,卻一直有著融洽同化的趨勢。乃至如今作為多數(shù)的龐大漢族,也是由眾多古來民族合成的。過去也不是沒有糾紛,不過總歸理順了,直至今天,境內各民族間并不存在對立交惡的跡象。這在全世界是個特出的表現(xiàn)。
這一成就,我認為仍得諸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與文治政體的感召。只有中央政權能穩(wěn)定地“為政以德”,便總能四裔賓服,卒歸同化,且絕少分裂背離的史例;反之,若文化偏軟,德治不修,便常導致民族間的擾攘弗寧了。史跡斑斑,俱可作證。[13]
中原地區(qū)“修文德以來之”,以高程文化和出色的治理理念、治理實績感召周邊民族的一個典型案例是東漢白狼王對東漢政府的歸順。范曄《后漢書·西南夷莋都傳》載:“永平中,益州刺史梁國朱輔,好立功名,慷慨有大略。在州數(shù)歲,宣示漢德,威懷遠夷。自汶山以西,前世所不至,正朔所未加,白狼、槃木、唐菆等百余國,戶百三十余萬,口六百萬以上,舉種奉貢,愿為臣仆。輔上疏曰:‘今白狼王唐菆等慕化歸義,作詩三章。路經(jīng)邛來大山零高坂,峭危峻險,百倍岐道。襁負老幼,若歸慈母?!奂沃?,事下史官,錄其歌焉?!睎|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云南少數(shù)民族領袖白狼王向往漢朝,主動歸順,作了三章詩。這三章詩學界稱為《白狼王歌》,分別為《遠夷樂德歌》《遠夷慕德歌》《遠夷懷德歌》,表達了當時云南民族領袖對中原王朝的認同和贊頌,視漢朝為慈母,“樂德”“慕德”“懷德”,以及不畏艱難險阻、堅決歸化、永遠忠誠于漢朝的意圖(“涉危歷險,不遠萬里。去俗歸德,心歸慈母”),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政治意義。遠古云南地區(qū)十分封閉,自然條件差,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落后。兩漢在云南設置郡縣,開發(fā)經(jīng)營,民族地區(qū)的生產(chǎn)有了很大發(fā)展?!妒酚洝の髂弦牧袀鳌氛f,當時從內地到邊疆,“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朝廷派遣漢族官員到西南夷地區(qū)任職,幫助少數(shù)民族發(fā)展生產(chǎn)和文化。又與民族首領友好相處,共同發(fā)展生產(chǎn),改善生活。西南地區(qū)的經(jīng)濟社會有了很大進步,當?shù)孛褡迨侵苯邮芤嬲?,民族關系更加親密,紛紛要求歸附。詩中“大漢是治,與天合意”“吏譯傳風,大漢安樂”“圣德深恩,與人富厚”“傳告種人,長愿臣仆”等句子反映了這一歷史事實。詩歌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是促進邊疆民族地區(qū)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決定性力量。白狼王的族屬,著名歷史學家方國瑜先生認為是牦牛夷支系,古摩沙族,即今納西族。[14]
白狼人的后裔繼承了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明朝麗江納西族土司木公《述懷》(《雪山詩選》卷中)說:
麗江西邇西戎地,四郡齊民一姓和。
權鎮(zhèn)鐵橋垂法遠,兵威銅柱賜恩多。
胸中恒運平蠻策,閫外長開捍虜戈。
憂國不忘駑馬志,赤心千古壯山河。
此詩作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詩中木公感念朝廷的恩德,表達對國家的忠誠。他心中隨時在籌劃捍衛(wèi)邊疆的計策,并派兵參加嘉靖征安南之役,得到皇帝嘉獎,他為此感到榮耀,進一步堅定了“捍虜”的決心。最后表示自己雖然才能不高,但始終憂國憂民,赤膽忠心千古不變,要讓河山為之生色,愛國之情溢于言表。明代,木氏家族雄鎮(zhèn)滇西,對維護滇西北穩(wěn)定發(fā)展作出突出貢獻,也促進了納西族的興盛。這來自對中央政府的忠誠,來自高度的國家認同。
少數(shù)民族融入國家,獲得國家保障,擁有了和平、自由、快樂的生活。清康熙年間云南詩人張仕敬出身于楚雄祿勸彝族望族,軍功甚著,但性情純然儒者,喜讀書,尤好宋儒之書,涵養(yǎng)極深。其《贈三家村老人》(師范《滇系》八之六藝文,云南叢書本)詩說:
圣境出于中華,方圓三五人家。
住一生長安宅,看四時不謝花。
壺內乾坤活計,杯中日月生涯。
欲問何行何止,往來自在煙霞。
描寫了一種和平、自由、快樂的生活,詩人把這種生活安放在“圣境出于中華”的背景上,強調了國家對個人生活的保障作用,彰顯了詩人高度的國家認同和中華文化認同。他把中華稱為“圣境”,致以最高崇敬。
以儒家文化為主干的中華文化還輻射周邊國家,歷史上,朝鮮(現(xiàn)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等周邊國家都仰慕、學習、接受中華文化,形成東亞儒家文化圈和穩(wěn)定繁榮的東亞秩序。唐朝以前,中國已經(jīng)憑借高度的文明和繁榮的經(jīng)濟社會位居亞洲中心。唐朝繼往開來,立國規(guī)模更加宏大,正如杜甫《北征》所說“皇皇太宗業(yè),樹立甚宏達”。于是萬國來朝,“萬國衣冠拜冕旒”(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長安成了“天下首都”。日本遣唐使絡繹不絕,儒家文化、中國典章制度為日本所遵奉。唐后各朝代,一直到西方殖民勢力進入亞洲之前,儒家文化一直是東亞文化圈的主導性力量。進入現(xiàn)代,儒家文化依然在東亞國家現(xiàn)代化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因為有高明、高端的文化,中國即使在發(fā)展過程中不免逆折與渦旋,但終如長江黃河之不避千里一曲,總是匯集千溪百川,滔滔東流。近千萬平方公里的疆土,基本便是這樣向化而來的。那種以武力掠奪而占據(jù)他國,奴役其人民、消滅其種族的惡劣行徑,確實是我國史乘所未曾有,而西方則視以為常。雖然西方也曾出現(xiàn)過若干大帝國,但總憑暴力征服和統(tǒng)攝,只要實力消退,便沒有不分崩離析的。而受中華文化所被覆的中國,遵循“仁愛的王道”及“和平諧進”的發(fā)展路徑,則坦坦蕩蕩,與時并增,最終形成如今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文明昌盛的大國。依據(jù)此種歷史事實,只要我們不自暴自棄,繼續(xù)沿著“文化之大道”坦坦蕩蕩地前行,中國就能繼續(xù)保持統(tǒng)一和繁榮,擁有突出的國際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挖掘和闡發(f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當代中國文化相適應、同現(xiàn)代社會相協(xié)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激活其內在的強大生命力,讓中華文化同各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多彩文化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盵15]中華文化經(jīng)受了數(shù)千年的風雨滄桑而綿延不絕,必有其卓絕的精神。中華文化的卓絕精神體現(xiàn)了人類共同價值,它能和世界上的各種先進文化形成互補,讓人類社會發(fā)展得更健康和完善。我們要更加自覺地挖掘中華文化的根本精神和基本價值,實現(xiàn)中華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為中國發(fā)展提供精神資源,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時,中華文化有一種天下胸懷和崇高目標:“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張子語錄》)。中華文化應該以這樣的宏偉氣度和使命擔當發(fā)揮世界性作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當前,世界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臨著二戰(zhàn)以來最嚴峻、復雜的局面。尤其是近些年美國政府一意孤行推行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刻意挑動“文明沖突”和國際對立,嚴重沖擊二戰(zhàn)以來確立的以聯(lián)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lián)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讓世界陷入混亂無序、矛盾分裂、困擾困惑?!笆澜缭趺戳?、我們怎么辦”[16]成了擺在人類面前的重大問題。人類何去何從,確實到了一個關鍵節(jié)點。
美國和西方對中國的打壓變本加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依靠自身制度優(yōu)勢、正確道路、文化傳統(tǒng)、勤勉奮斗,借助國際支持,取得卓越成就,迅速發(fā)展,造福中國和世界人民。中國一心一意為人民謀幸福、為世界謀和平與發(fā)展,是維護世界和平繁榮的積極力量,美國和某些西方國家的無良政客、媒體和學者卻如芒在背,固執(zhí)意識形態(tài)偏見,不顧起碼事實和邏輯,拼命妖魔化中國,圍堵中國,欲使中國“崩潰”而后快。他們拉幫結伙對我國新疆問題、西藏問題、臺灣問題、香港問題、“人權”問題、知識產(chǎn)權問題、新冠肺炎疫情等進行無底線抹黑和詆毀,瘋狂攻擊中國的政治制度和發(fā)展道路,實施所謂“制裁”,“美國國會有400 多個針對中國的立法”[17],遏制中國力度空前,霸凌嘴臉暴露無遺。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制度和發(fā)展道路給十四億人民帶來的生活幸福、民主自由權利、人權和安全保障、國家治理效率、社會現(xiàn)代化進步,以及對世界的重大貢獻熟視無睹,對中國發(fā)展沒有對其他國家構成任何威脅的事實(如羅素所指出“中國的力量不至于加害他國,中國人完全是依靠自己的能力來生存的”[18])熟視無睹,以其自以為是的、唯我獨尊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tài)道貌岸然對中國橫加指責、野蠻干涉。這是西方式的“意識形態(tài)惡斗”的舊病復發(fā)。他們以救世主心態(tài)君臨天下,以為普天之下,他們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tài)是唯一、絕對真理,其他民族只有俯首聽命、亦步亦趨的份,否則就是冒犯,就要扼殺。這種偏狹、獨斷、排他、蠻橫的意識形態(tài)傲慢和霸權主義行徑,過去已經(jīng)給全世界造成災難,現(xiàn)在任其肆虐,仍然會給人類造成災難性后果。
針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挑起的“意識形態(tài)惡斗”,我們一要堅定“四個自信”,保持定力,一心一意謀發(fā)展,聚精會神搞建設,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改善人民生活,建設現(xiàn)代化國家,以中國力量證明一切,徹底改變西強我弱的格局,保持東升西降的勢頭,增強國際正義力量。二要針鋒相對進行斗爭,駁斥其讕言,揭露其用心,反擊其打壓,辨明是非善惡,維護國家利益和國際秩序。三要增強文化自覺,以恢宏的氣度、平正的心理、包容的胸懷、開放的政策對待其他國家、民族和文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按照“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但患己之不德,不患人之不來”的理念,彰現(xiàn)文化魅力,感召天下。英國社會學家馬丁·阿爾布勞最近指出:“在領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中國有絕佳的機會。當今世界不需要軍事上的領導,而是需要道德和價值觀上的領導?!盵19]我們要把握好機遇,以國家現(xiàn)代化的硬實力做后盾,以優(yōu)良的文化軟實力為引領,化解西方的“意識形態(tài)惡斗”,贏得多數(shù)國家和民眾的認同,引導全世界走和平諧進之路,為解決“我們怎么辦”的問題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德不孤,必有鄰。”人類有是非善惡之心,美德和美好的價值觀是人類的共同追求,“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禮記·中庸》)是各種文化及意識形態(tài)和諧共處、各得其所、各盡其用、相得益彰的理想境界。平正寬厚優(yōu)于極端褊狹,尊重包容最終能帶來和諧安全。中華文化在歷史上曾引領中國走了一條和平諧進的道路,建立起了泱泱大國?!盁o偏無黨,王道蕩蕩”,在新的形勢下它也能與其他優(yōu)秀文化一道引領人類“構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20]。這是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但只要我們秉持善念,堅韌不拔,團結世界人民勠力奮斗,這一美好愿景定會變成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