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顏
到呼和浩特市旅游,當?shù)匚穆?lián)的朋友說:一定要嘗一嘗呼市的“稍美”,那可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我們打出租車時,的哥也一再推介:在呼市,吃二兩“稍美”,喝一碗老磚茶,是呼市人的一大快事!
受好奇心的驅使,我們驅車來到呼市著名的百年老字號——“麥香村”,點了兩份“稍美”。正在等待的工夫,店家端上來兩碟點心。朋友介紹說:這是當?shù)厝顺浴吧悦馈钡囊环N儀式,謂之“墊底”;一會吃完“稍美”,還要喝一杯濃濃的磚茶,去一去肚腹中的油膩。工夫不大,“稍美”便蒸好了。掀開籠屜,吹散熱氣和香氣,但見屜中擺著三圈“稍美”,每個都噘著小嘴兒,抖著花邊兒,狀如石榴,通體潔白,晶瑩剔透,皮薄如紙,幾乎能隔著皮兒看清里面的肉餡!趁熱夾到碟中,無須夾破,便可整個投入口中。舌尖之上,頓時被一股濃濃的香氣和熱氣所占據(jù)了。呼市的“稍美”餡軟而噴香,油而不膩,肉餡與面皮兒融合在一起,味道果然非同一般。
一問方知:呼市的“稍美”,就是我們平時俗知的“燒麥”,呼和浩特是它的發(fā)源地。雖然這一點存在爭議,但呼市人卻篤信不疑。對于燒麥,國人并不陌生,在全國各地,它有諸多的名字:肖米、稍麥、稍梅、燒梅、鬼蓬頭等。而在呼市,則稱作“稍美”。籠統(tǒng)地說,它是一種以燙面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小吃。呼市的稍美幾乎均以羊肉為餡,佐以大蔥和生姜等調料。明清兩代,外地途經(jīng)這里的客商都把呼市(舊稱綏遠)作為旅途驛站,喜歡在這里找個茶館品茶“打尖”(吃飯)。茶館是清雅之所,僅備些清蒸面餅,小菜由茶客自帶。店中偶爾幫著把茶客帶來的肉菜卷在餅中熱一下,用了幾張面皮,就收幾張面皮的錢。所以直到現(xiàn)在,呼市的稍美還是按照面皮兒的重量來算錢的,一般情況下,一兩面皮兒可以包8個稍美。雖說這8個稍美不算多,但它們個個餡料十足,絕對地貨真價實,因此一般食客吃二兩就撐得打飽嗝了。由于當年店里是“捎帶著賣”的,所以人們稱這種美食為“捎賣”,后來逐漸演變?yōu)椤盁湣薄吧悦馈薄S钟捎诋敵醪桊^為了區(qū)分茶客的小菜,包裹皮時便不封口,蒸好后端出來,讓茶客憑敞口中露出的小菜來自領。這就是“稍美“不封口的原因。
呼市的“稍美”有四絕:一絕是餡料。呼市的“稍美”,全部采用草原上純正的羊后腿肉做餡兒。草原羊以鮮草為食,肉味鮮美,不膻不膩,尤其是后腿肉,肥瘦適宜,鮮嫩多汁。用這種羊肉做燒賣餡,加入蔥、干姜、花椒、鹽、味精、食用油、淀粉等調料,自然在口感上比外地燒麥鮮美。二絕是“稍美“皮兒”。稍美皮用燙面加冷水面的和面方法,再用一種中間粗、兩頭有把的類似棒槌的特殊搟面杖搟皮,搟出的皮薄而不平,四邊如同花邊,中間放餡,不用包,一提就成了。呼市的“稍美”皮兒薄如蟬翼。一斤燒賣皮兒摞在一起,只有20厘米那么厚,而這20厘米厚的面皮兒卻可以包出八十多個“稍美”。三絕是老磚茶。在呼市,吃“稍美”是離不開老磚茶的。吃罷“稍美”,必沏一碗老磚茶。這種茶可以把食客肚腹中的油膩統(tǒng)統(tǒng)打掉。吃前點心墊底,吃后磚茶打油,這成為呼市人吃稍美的一道獨特的固定程序。呼市的燒麥皮薄餡微,底為圓,腰收細,形似雪梅花瓣盛開,朵朵美艷嬌嫩,提起垂垂如細囊,置盤中團團如籠包,觀之如同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