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安文新小說中王陽明的民族融合思想

2021-01-18 22:55蘇其昉
牡丹 2021年22期
關(guān)鍵詞:民族融合龍場王陽明

王陽明是明代思想家,心學(xué)集大成者。他因為直言上書得罪劉瑾而被明武宗貶至龍場,在貴州形成了民族融合思想。彝族作家安文新著眼于王陽明被貶貴州龍場時和當?shù)厣贁?shù)民族生活與交流,寫成小說《龍場悟道——王明陽與祖摩的故事》(下文簡稱《龍場悟道》)。本文將以此作品為例,從龍場生活經(jīng)歷消除民族偏見、書院講學(xué)促進思想交融、三封書信維護民族團結(jié)、《象祠記》的撰寫等四方面來集中展現(xiàn)小說中王陽明民族融合思想的形成過程。

一、生活經(jīng)歷消除民族偏見

王陽明是中國古代少有的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生活過的大儒。在小說《龍場悟道》中,當他第一次看見貴州當?shù)厣贁?shù)民族時,就被他們獨特的禮儀、風俗、彪悍的性格所震撼。在最初被貶龍場的路途中,王陽明對于少數(shù)民族的印象是“言語不通、毫不開化的蠻夷苗人”,中土與水西的文化差異對王陽明的沖擊無疑是巨大的。此時,王陽明由于遭受貶謫的失落與中土文人的固有偏見,對于水西以及在此居住的少數(shù)民族還持有消極態(tài)度和不正確的民族觀。而彝族作家安文新在小說中通過對水西少數(shù)民族生活的真實而生動的描寫,展現(xiàn)了少數(shù)民族三個珍貴的民族特質(zhì):安貧知足、疾惡如仇、積極好學(xué)。在觀察中,王陽明對于當?shù)厣贁?shù)民族民眾產(chǎn)生了新的認識,其先前抱有的偏見開始逐漸消解,構(gòu)成了小說展現(xiàn)王陽明民族融合思想由萌芽到成熟的一個先決條件。

第一,少數(shù)民族安貧知足。王陽明出生于文獻之邦的余姚,做官于繁華富庶的京城,邊遠貧窮的貴州對他來說是環(huán)境惡劣且生存艱難。小說中,初到龍場的王陽明一無所有,只能在龍場驛旁的小孤山搭草棚棲身。作家安文新在此處引用了王陽明的詩《初至龍場無所止結(jié)草庵居之》,顯現(xiàn)當時王陽明身處窮山惡水時悲涼與蕭索的心境。但未曾設(shè)想的是,當?shù)厣贁?shù)民族竟然主動向他問好,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同時,在霞光寺僧人智清的勸慰與開導(dǎo)下,王陽明發(fā)現(xiàn)水西的勞動民眾根本沒有想象中的野蠻,他們在如此貧窮和艱難之中依舊安詳和知足,這番景象使王陽明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小說中水西民眾安貧知足的生活態(tài)度,正是王陽明來到龍場,由情緒低落到轉(zhuǎn)向重新振作的強心劑。對于水西少數(shù)民族生活態(tài)度的欣賞,是小說中王陽明民族融合思想開始逐漸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少數(shù)民族疾惡如仇。在小說中,官府都御史王質(zhì)為討好朝中派差役到龍場,欲加罪于王陽明,似乎王陽明此次在劫難逃。但他未曾料到的是,當?shù)厣贁?shù)民族對于官府迫害王陽明的“莫須有”行徑無比不滿,毅然出手打跑了差役,保護了他的安全。面對少數(shù)民族仗義的出手相助,王陽明心懷感激。但本次官民沖突不是小事,同鄉(xiāng)毛科來信讓王陽明寫信給王質(zhì)謝罪了事,卻沒料及王陽明竟然一點面子也不給,回了一封不畏權(quán)貴、堅持正義的信件。作家安文新在小說中直接引用了王陽明的《答毛憲副》:“使吾無有以取之而橫罹焉,則亦瘴癘而已爾,蠱毒而已爾,魑魅魍魎而已爾,吾豈以是而動吾心哉!”王陽明的高尚人格被鮮明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而水西的少數(shù)民族對陽明先生剛直不阿的品行也肅然起敬。王陽明與少數(shù)民族的相互尊敬與感激正是小說中王陽明民族融合思想產(chǎn)生的一大原因。

第三,少數(shù)民族積極好學(xué)。小說中,在與官府差役的沖突之后,人們見王陽明居所條件惡劣,指點他搬到龍岡山腳居住,王陽明則將山腳下的東洞改名為“陽明小洞天”。少數(shù)民族又砍來木材,助王陽明修成三所木屋,也就是龍岡書院。新居一建成,許多少數(shù)民族子弟紛紛前來求教,聽著陽明先生的教誨,如饑似渴地學(xué)習(xí)來自中土的豐富文化。而陽明先生在教化子弟中既喚醒了“在人們沉睡了幾百上千年的心田播下了希望和幸福的種子”,又逐漸在教學(xué)相長中發(fā)現(xiàn)“之前從未認識到璞玉渾金”的希望。王陽明深刻地認識到,水西少數(shù)民族與中土的學(xué)子沒有什么不同,都是一心向?qū)W、虛心求教的門生,同樣懷著對于知識的崇敬與渴求。這是小說中王陽明對于少數(shù)民族在知識和教化層面上的又一次認知飛躍。對于少數(shù)民族求學(xué)的認可和尊重正是小說構(gòu)建王陽明民族融合思想的一個重要角度。

二、書院講學(xué)促進思想交融

在小說《龍場悟道》中,王陽明在龍場期間曾到兩處進行過心學(xué)的宣講:龍岡書院與文明書院。龍岡書院是王陽明在龍場悟得大道后傳道講學(xué)的地方,眾多少數(shù)民族弟子進入書院學(xué)習(xí),在“貴州龍場偏僻、清冷的環(huán)境中咀嚼和回味‘四書五經(jīng)’,形成了悟道,并用儒家文化影響了身邊的人和水西地區(qū)的彝族人民”。作家安文新在小說中再現(xiàn)了王陽明在此期間寫下的《教條示龍場諸生》:“諸生相從于此,甚盛??譄o能為助也,以四事相規(guī),聊以答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學(xué);三曰改過;四曰責善?!弊骷野参男陆柚@四條學(xué)規(guī)展現(xiàn)王陽明對貴州少數(shù)民族學(xué)生的殷切希望,這四條學(xué)規(guī)也是王陽明對心中產(chǎn)生不久的“天下無不可化之人”的民族融合理念的試行。在小說中,王陽明鼓勵學(xué)生各抒己見,獨立思考,希望他們實現(xiàn)個性解放。而學(xué)子也沒有辜負先生的期望,將先生的教化一代代傳承了下去,以至于先生逝世后,他的學(xué)生監(jiān)察貴州時發(fā)現(xiàn)在當?shù)亍懊柯劯杪暎@藹如越音”,原來都是“龍場王夫子遺化也”。這片土地沒有虧待先生,先生也留下了自己的厚愛。

文明書院位于貴陽,小說中貴州提學(xué)副使的席書邀請王陽明來此講述知行合一之道,此時的王陽明已經(jīng)掃清了心中的民族偏見。他在文明書院從儒家心學(xué)“性善”論,提出“人性之善”,認為“天下無不可化之人”,“只在身心上做,決然以圣人為人人可到”。陽明先生還不忘針砭時弊,就自己在龍場的悟道“知行合一”發(fā)表看法:“今人學(xué)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事,故有一念發(fā)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要人曉得,一念發(fā)動處,便即是行了。發(fā)動處有不善,就將這個不善之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蓖蹶柮鲗⒆约糊垐鑫虻浪脕淼母惺芎腕w悟與文明書院的學(xué)子共享,由此貴陽成為“知行合一”的思想源頭,陽明心學(xué)從此大傳天下。

在小說中,王陽明從貶謫到龍場到離開貴州時間雖不及兩年,但是他對水西學(xué)子乃至全貴州學(xué)子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彝族作家安文新致力于描寫王陽明在龍岡書院時對少數(shù)民族子弟教育方面的一視同仁、對“天下無不可化之人”思想的忠實實踐,將一個具有民族平等觀及民族融合思想的王陽明形象刻畫得更加生動鮮明。

三、三封書信維護民族團結(jié)

在小說《龍場悟道》中,王陽明在龍場期間,還與水西土司、貴州宣慰使安貴榮保持著書信來往。作家安文新獨具匠心地選擇用王陽明寫給安貴榮的三封書信來展現(xiàn)小說中的王陽明在與少數(shù)民族人民交往中逐漸形成的民族融合思想。

在小說中,早在王陽明到達龍場前,他的同鄉(xiāng)毛科就拜托水西祖摩安貴榮多多關(guān)照王陽明。安貴榮雖聽聞王陽明因為直言進諫被貶謫,但依舊堅持“是金是玉,要擺到桌面上來才認識”,于是特地叫來當?shù)氐哪娇o王陽明送去大米、雞鵝、金帛、鞍馬、仆人等,以試探王陽明是否真的值得敬重。王陽明禮節(jié)性地回以《與安宣慰第一書》:“自惟罪人何可以辱守土之大夫,懼不敢當,輒以禮辭。使君復(fù)不以為罪,昨者又重之以金帛,副之以鞍馬,禮益隆,情益至,某益用震悚……敬受米二石,柴炭雞鵝悉受如來數(shù)?!蓖蹶柮鲗Π矘s貴的好意表示感謝,但對重禮不予收受,這也使安貴榮開始對王陽明另眼相看。

正德三年(1508),安貴榮受命平復(fù)當?shù)厣贁?shù)民族叛亂,被封為貴州布政司左參政。但安貴榮認為官府獎勵太輕,擔心朝廷在水西增軍驛對自己的勢力造成威脅,想向朝廷要求減少軍驛但又舉棋不定,這時他想到了在水西的王陽明,遂派人向其請教。王陽明深感事關(guān)重大,立即寫下《與安宣慰第二書》直擊要害并告誡安貴榮:要挾高官厚祿萬萬不妥,如果擔任地方流官,那么朝廷一紙調(diào)令,千百年的土地和人民將不再屬于自己。安貴榮被王陽明的分析和忠告所折服,不再要求朝廷裁減驛站和追加高官,同時對這位正直的有識之士產(chǎn)生了敬佩與信任之情。

正德四年(1509),貴州土司再度叛亂,這次安貴榮卻按兵不動,還暗中放縱叛軍,想要擴大自己的勢力。直到官府下了命令才出兵,但局勢稍緩又稱病不出,使得叛亂長期難以平定。王陽明早已洞悉了安貴榮之心,也為這位少數(shù)民族友人感到擔心,于是寫下《與安宣慰第三書》替安貴榮點出面臨四大危機:第一,助亂;第二,縱兵;第三,固守割據(jù);第四,流言。王陽明的書信一語點醒夢中人,安榮貴對于王陽明講的道理感到心悅誠服,更為敬重他,于是急速出兵,幫助官兵平定了水東土司頭目的叛亂。從此,安貴榮將這位未曾逢面的智者視為自己的師長和益友,給予王陽明無限的尊敬與肯定。

在小說中,安文新用王陽明的三封書信來推進王陽明與祖摩安貴榮之間的友誼?!杜c安宣慰第一書》中,王陽明以人格的高尚受到安貴榮的尊重;《與安宣慰第二書》中,王陽明于無形之間化解了貴州水西安氏土司的隱患;《與安宣慰第三書》則是王陽明真心相勸安貴榮,分析利弊,使得安貴榮幡然醒悟,立即聽從朝廷法度,幫助官軍平亂。

這三份書信雖不是兩人的直接會面交流,但作家安文新選擇直接在文本中為讀者展現(xiàn)了王陽明的書信原文,王陽明的誠懇、知恩圖報、民族大義得以在書信中凸顯得淋漓盡致,與祖摩安貴榮的友誼也在這三次書信來往中與日俱增,兩人雖未謀面,但已是摯友,這三封書信最終也起到了維護民族團結(jié)的作用。小說中,安貴榮與王陽明的友誼不僅是彝、漢兩族友誼的縮影,更是民族與民族之間由逐漸理解走向共同繁榮的有力印證。

四、《象祠記》中的民族融合思想

在小說《龍場悟道》中,王陽明在龍場之際恰逢水西的象祠破敗,安貴榮決定加以修繕,便將自己尊敬已久的王陽明邀來,請他為重修象祠寫一篇記。這是安貴榮和王陽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會面。安貴榮用彝族人民最隆重的待客之道迎接了王陽明,按照習(xí)俗請王陽明飲酒三杯。王陽明在隨從的提醒下爽快地遵循了彝族禮儀,一杯敬天,一杯敬地,一杯自己一飲而盡。安、王神交已久,兩族習(xí)俗也已交融,分賓主落座后便開始暢談寫記一事。安貴榮為王陽明介紹了當?shù)孛褡骞┓钕蟮脑?。象,是舜狂傲險惡的兄弟。但作為兄長的舜卻一直以寬容之心相待,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還封象為有鼻國君。象也被舜的德行所感化,當了國君之后,為百姓做了不少善事。水西當?shù)厣贁?shù)民族為了紀念他,建祠敬奉,屢世不絕。

但與當?shù)厣贁?shù)民族觀點不同,在中土文化教育下長大的王陽明,對象的印象并不好。在中土文人的傳統(tǒng)觀念里,象是無爭議的惡人。聽過安貴榮的話,王陽明意識到了舜之于象,是感化,象之于舜,是升華。舜使象這個惡人變成了好人,改惡從善,并做好事以補過;反之,象的改惡從善,又見化于舜,使舜的道行和崇高人品得以光大。王陽明猛然意識到,水西人民祭祀的對象是改過的象,同時也在祭祀舜的偉大德行。象的徹底改變,正是因為舜的不懈感化。

在悟得這番道理后,王陽明終于放下了心中的成見,面對著修葺一新的象祠,完成了“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對于象這樣的古人的下跪”。這一跪象征著小說中王陽明民族融合思想的完成與確立,是他對于當?shù)厣贁?shù)民族文化發(fā)自內(nèi)心的欣賞與悅納,跪是“值的、該的”。作家安文新直接引用王陽明《象祠記》原文,來展現(xiàn)小說中王陽明的這一巨大轉(zhuǎn)變:“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也……使知人之不善,雖若象焉,猶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雖若象之不仁,而猶可以化之也?!?/p>

(紹興文理學(xué)院)

指導(dǎo)老師:卓光平

基金項目:本文系紹興文理學(xué)院大學(xué)生越文化科研課題“當代小說中的王陽明形象研究”(2020YWHXS08)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蘇其昉(2001-),男,浙江平陽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為中國文學(xué)。

猜你喜歡
民族融合龍場王陽明
近四十年來國內(nèi)遼金民族融合問題研究綜述
貴州水城龍場銳鈦礦礦床地質(zhì)特征及成因
民族融合視域下的元代民族詩人題畫詩芻議
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
《王陰明 教條元龍場諸生》之改過
淺析王陽明“知行合一”說
威寧小黃姜帶富一方
關(guān)于王陽明的入仕之道
王陽明研究的知識進路
王陽明的著述觀及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