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當前的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來看,不少教師在對學生展開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都會利用提問的方式來推進教學活動。雖然說教師有這種意識,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總是會出現(xiàn)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問題,包括教師提問過于死板,提問內(nèi)容過于直接,提問之后提供的空間不夠等等。這些問題對提問的效率都形成了不良的影響。但是對于教師來說,在小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提問又是教師必不可少的教學形式之一。所以教師必須要從學生入手,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將提問的方式盡可能變得有趣、好玩,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夠有效地投入其中,推動學習思維的發(fā)展。文章在立足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上,對小學課堂教學中落實高效提問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教學;課題教學;高校提問;重要性
一、 引言
作為教師來說,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其中運用得最多的教學方式就是提問,這也是運用時間最常見的教學方式之一。對于課堂提問活動來說,開展這一方面工作,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思考,而且還要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之中,形成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學習。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需要格外做好這一點。畢竟小學生缺乏學習自主性,自我控制能力也比較弱,因此,更需要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的活動中,通過提問的方式,從而來不斷地加強學生的注意力,以此來落實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然而對于課堂提問活動來說,想要做到高效提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接受提問的對象是學生,如果不能采取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就將提問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化,實現(xiàn)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因此,文章將結合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相關教學內(nèi)容,對小學課堂教學中落實高效提問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和探討。
二、 結合情境進行提問
在小學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想要給學生做到高效提問,可以結合情境的方式來給學生展開課堂教學提問工作。對于小學課程教學活動來說,教師為了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往往會采用情境教學的方法來推進教學活動。所謂的情境教學,實際上就是指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活動的時候,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方式,從而來給學生展開相應的教學活動設計工作,以此來給學生構建一個動態(tài)化、有趣化的課堂,讓學生能夠全程投入課題之中,實現(xiàn)自己的發(fā)展。而一般的情境教學應用中,教師往往只是在課程開頭的時候,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開一段情境,以此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讓學生展開課程知識的學習。而真正到了新課教學的環(huán)節(jié),教師的提問卻與情境之間沒有任何關聯(lián)。這樣一來,就會讓學生的知識學習感受,形成脫節(jié),不利于學生知識結構的推進與形成。但其實如果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課程中,能夠?qū)烧哂行У亟Y合起來,不僅能夠給到學生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而且還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
例如,教師在教授《大青樹下的小學》的時候,在這節(jié)課程教學活動中,主要是給學生介紹了一所在邊疆的小學,反映了該地區(qū)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課程的學習,讓學生能夠體會和感受到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友愛,并實現(xiàn)學生思想情感上的發(fā)展。針對這一篇課文教學來說,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電腦給學生展示出這一所邊境小學的樣貌,并在給學生展示基本樣貌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提問學生“為什么會給它取名叫‘大青樹下的小學呢?”學生通過對視頻的觀看,就會說出“因為這個學校有很多綠樹”“因為里面有一棵大青樹”等等不同的回答。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既能夠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夠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
通過這一案例內(nèi)容來看,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結合好情境教學法的方式,來落實給學生課堂提問。不僅能夠豐富整個課程的教學形式,而且還要讓學生在相對來說直觀、動態(tài)的環(huán)境中,對課程知識內(nèi)容展開思考和分析,從而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學習思維。但是這一切都是要由高校提問的方式所帶來的,并不是單獨某一種教學的運用的體現(xiàn)。
三、 結合主題探究展開提問
在小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想要給學生實現(xiàn)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就需要結合主題探究的方式來展開。所謂的主題探究,實際上就是指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整合課程教學內(nèi)容,并將其凝結成為一個主題,讓學生結合主題展開相應的知識內(nèi)容學習和探索。對于小學課程教學活動來說,教師給學生展開主題探究這一形式的教學工作,其中最為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通過這一方面的知識學習,從而形成自身學習思維上的提升與發(fā)展。而對于課堂提問活動來說,也是如此。在課堂提問的工作中,一方面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思考,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讓學生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課堂之上,促進學生知識水平的發(fā)展。因此,從某個角度來看,主題談及和課堂提問之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對于小學生來說,因為他們本身的知識基礎比較差,所以想要單獨依靠學生對課程知識展開探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指點,而在指點的過程中,又不能影響學生的整體思維發(fā)展。因此提問便是最恰當不過的形式。
例如,教師在教授《花的學?!返臅r候,這篇課文是一篇充滿想象力的文章,通過給學生展會花的學校,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讀書的美好,以此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和情感。針對這一節(jié)課程教學活動來說,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以“花的學校”為主題,讓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分析和思考以下幾個問題:“第一,為什么說這是花的學校?”“第二,花的學校里面都有哪些花?”“第三,花的學校里面的花代表著什么?”等等。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能夠讓學生在進行課文閱讀的時候,有目標有方向地進行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此同時,更為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結合提問從鍛煉自己的學習思維,并明確自己閱讀的任務,形成層次遞進的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對于課文的掌握。
結合這一案例內(nèi)容來看,通過結合主題探究的形式來給學生展開高效提問,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學習思維。對于小學生來說,這一階段是學生學習的起步階段,學生不僅要進行知識的學習,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獲得知識來源的方法。換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要對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問題意識形成判斷和思考。而通過在主題探究的過程給學生進行提問的引導,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明確方向,同時又能夠?qū)崿F(xiàn)自我學習思維上的發(fā)展,以此來促進學生思維的成長。
四、 在小組合作中學生相互提問
對于小學階段的課堂教學活動來說,教師想要實現(xiàn)課堂提問中的高效性,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從而加強學生的相互提問。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一般認為課堂提問,就是教師結合課程知識對學生提問思考的問題,從而讓學生進行思考。但其中這種觀念相對來說是比較狹隘的。對于課堂提問來說,其中的提問的主題不一定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具體來說,可以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同時也可以是學生對教師提問,以及學生對學生進行提問。而在這種多層次、多角度的問題中,其中最容易讓人忽略的便是學生之間的相互提問。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互動的雙方基本上為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幾乎沒有交流。但是在小組合作中就不一樣的,在小組之間學生之間必須結合問題展開具體的討論,從而才有可能獲得知識上的提升與發(fā)展。因此,為了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形成提問之間的高效性,就需要利用好這一方式,來給學生展開相應的教學活動公祖,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成長與發(fā)展。
例如,教師在教授《不懂就要問》的時候,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國偉大領袖之一孫中山小時候讀書的故事。通過這一故事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懂得想要切實獲得自身的發(fā)展,就需要做到不懂就問。針對這一篇課文,教師在對學生展開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展開。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先將學生進行分組。分組完成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提問的形式來就進行課程知識的探索。在學生提問的過程中,教師并不是無所事事的,而是要對每一個小組進行巡查,從而引導學生盡可能提些與課文相關的問題。除此之外,教師要求小組之內(nèi)要有學生對問題進行記錄,從而明確本小組到底提了哪些問題。而針對其中實在是無法解決的問題,則由小組之間相互提問,從而進行討論性的互助解答,以此來推動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掌握,并展現(xiàn)出該篇課文的主旨,實現(xiàn)學生的發(fā)展。
結合這一教學案例來看,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想要實現(xiàn)高效提問,其中教師提問的舉動并不是唯一,其中學生之間也能夠相互提問。只是因為小學生年齡還小,需要教師對其加以引導,從而學生能夠找到更好更為合適的問題,展開提問工作,以此來實現(xiàn)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分析和探究。除此之外,通過這種高效提問的方式,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到團結合作的作用,促進精神思維層面的發(fā)展。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落實對學生的高效提問,不僅能夠推動學生知識基礎的形成,而且還可以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思維,并推動學生其他學習能力的形成。
參考文獻:
[1]乙二春.淺析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5(20).
[2]杜慧靈.新形勢下小學語文課堂提問藝術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5(15).
[3]劉長娟.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提問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5(32):71.
[4]謝迎娟.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提問藝術[J].長江叢刊,2015(13):120-122.
作者簡介:曹玉霞,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北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