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木
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寫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意會,便欣然忘食?!边@句話,闡發(fā)了陶淵明對讀書的一種見解。不少同學看后覺得難以理解,說陶淵明都不去理解書中難懂之處,怎么可能會有“意會”呢?難道他是在胡亂猜測嗎?
其實,不只同學們有疑問,歷史上不乏學者對陶淵明“不求甚解”產生懷疑,認為陶淵明提倡讀書粗枝大葉、淺嘗輒止的方法,是很不負責任的。不過,歷來贊同的人也不少,如元朝人李治就說:“蓋不求甚解者,謂得意妄言,不若老腐儒為章句細碎耳。”這句話的意思是,陶淵明不求甚解的讀書觀,稱得上是至理名言,不像某些迂腐的書呆子那樣死摳章句而毫無出息。
陶淵明的“不求甚解”到底可不可取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陶淵明所處的讀書環(huán)境,分析一下他的話的原意,問題就會清楚得多了。
陶淵明回憶自己年少時讀書的情景曾寫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庇纱丝梢?,他自幼就攻讀經史典籍。讀這些書,必須讀“注”,而漢代有的經學家所作的“注”,連篇累牘,空洞煩瑣,甚至離題萬里。據(jù)說當時有一個小夏侯學派的人,光解釋“堯典”兩個字,就寫了十余萬字。這是一種很壞的學風,那些尋章摘句、牽強附會的學究式解釋,對讀書沒什么益處。非但無益,而且有害,會干擾讀者對書的原意的理解。所以,陶淵明提出“不求甚解”的觀點,是有針對性的,他倡導集中精力讀原著,領會原著的基本意思。
如此看來,“不求甚解”是可取的。現(xiàn)如今身處知識大爆炸時代,倘若不論讀什么書都“求甚解”,那我們真的會陷入讀書的泥淖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