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重要目標,隨著“互聯網+教育”概念的推廣,現代信息技術對主流教育理念及模式的影響愈發(fā)明顯,小學心理健康作為一門具有特殊教育意義的課程,也需充分結合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文章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方式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鍵詞:小學教育;信息技術;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教育部出臺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進一步細化了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倡導教師根據學生的需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5G時代”到來之際,小學教師對信息技術早已不陌生,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為小學教育帶來了無限新的可能。小學生的心靈世界正處于關鍵的成長期,外界的客觀事物會對其內心發(fā)展產生影響,小學教師將信息技術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削弱師生之間的距離感,全方位參與小學生心靈世界的構筑。
一、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內容
小學生正處在思維與情感同步快速發(fā)展的時期,具有好奇心旺盛的特質,可塑性極強,需要得到家庭、學校與社會的健康引導。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小學生前所未有地擁有了廣闊的信息獲取渠道,大量未經處理的信息在滿足其好奇心的同時,也造成了一定壓力,于是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現出新的特點。目前,小學生在學習、社交與互聯網使用三個方面常暴露出問題,心理健康教師應做出重點關注。
首先,小學生在承受學習壓力時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小學階段課程種類繁多,對于剛踏入校門的學生而言具有一定學習難度,許多小學生在承受學習壓力時缺乏自我疏導的意識,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繼而演化出厭學等極端心理,嚴重時還會導致焦慮、食欲不振與睡眠質量不佳等身體健康問題。
其次,小學生的人際交往問題正在向復雜化發(fā)展。一方面,小學生與成年人的交往存在問題隱患;在生活條件持續(xù)變好,生活節(jié)奏逐漸加快的當下,許多小學生正面臨家長溺愛或忽視的問題,這類問題十分容易導致學生發(fā)展出專橫或自卑的性格,阻礙學生與成年人的正常溝通,表現為部分小學生不理解、不接受家長或教師的指導。另一方面,小學生在與同齡人交往時矛盾頻發(fā);在開啟集體生活前,小學生與同齡人的交往經驗比較匱乏,對于社交尺度了解不深,很容易在與同學交往時產生矛盾,并且常常不知如何化解矛盾,久而久之造成心理上的孤單情緒。
最后,愈演愈烈的網絡依賴問題亟待解決。自移動互聯網設備普及以來,小學教師可以發(fā)現班級中擁有智能手機或智能兒童手表的學生越來越多,誠然這類設備能夠提供某些幫助,但也催生了小學生的網絡依賴問題。比如說,在課堂學習中,有的學生會使用兒童手表自拍、聊天,大部分情況下,學生做出這類違反課堂紀律的行為并不是真的有緊急需求,只是因為自控力不強而放任自己依賴網絡,不惜以受到教師批評為代價。更有甚者,一些小學生依賴網絡的問題嚴重到一時不接觸網絡就感到焦慮不安,聽不進他人的勸阻,達到沉迷網絡的程度。這類問題的棘手之處在于,學生往往不會主動向教師求助如何擺脫網絡依賴,教師需要借助他人之口了解學生的具體表現,而后才能對癥下藥。
二、 信息技術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一)以信息技術開展趣味活動,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
心理健康是一種狀態(tài),而非知識或技能,因而心理健康課程同文化類、體藝類課程的區(qū)別十分明顯,心理健康教師需要在教學活動中取得小學生主觀上的認可。在心理健康活動課上,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游戲融為一體,通過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打開學生的心扉,使其主動接納心理健康相關的理念與方法。如在引導小學生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時,心理健康教師可以圍繞“尋找快樂的秘訣”開展主題活動,在活動中加入由信息技術輔助的、與主題相符的小游戲。活動方案如下:
活動過程
一、 聊聊煩惱:使用電子白板播放歌曲《小小少年》,鼓勵學生由歌詞展開聯想,討論學習上的煩惱,并輪流將自己的煩惱輸入電子白板中的抽簽軟件中。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使用軟件隨機抽取學生煩惱,進行交流討論。
二、 尋找秘訣:進行“記憶力訓練”游戲,在電子白板上隨機出示亂序的紙牌數字組合,要求學生在20s內盡可能多地記住數字,反復進行數輪游戲后,由學生總結自己第一輪與最后一輪的成績,發(fā)現記憶力的進步幅度。
三、 習慣養(yǎng)成: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找出更多樹立學習自信的方式。教師倡導學生每天通過自省尋找個人進步,將自省內容發(fā)送給教師,完成一次“打卡”,由教師在電子表格中記錄。21天后,教師將學生“打卡”情況展示在電子白板上。
在本次活動中,小學生通過正視自身的進步,能夠更加客觀地看待自己在學習上的進展,懂得用“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對比,而不是盲目地和他人攀比,同時在持續(xù)的打卡活動中養(yǎng)成習慣發(fā)現自身閃光點的習慣,將正確的學習心態(tài)維持下去。
(二)以信息技術輔助個別咨詢,提高一對一心理輔導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向學生科普相應的知識,還要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在自我認識的過程中掌握應對正、負面情緒的方法,從而良好地融入社會生活。為此,大多數學校都設立了“心靈小屋”,一般由心理健康教師擔任“知心人”的角色,為前來尋求幫助的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建議。然而,這種傳統(tǒng)的一對一輔導方式存在隱私保護不佳與效率不高的缺憾;在學校的集體生活中,小學生若要進入“心靈小屋”進行咨詢,勢必逃不過其他學生的雙眼,這便存在隱私泄露的風險,加之課間時間短暫,單次咨詢往往不夠深入,“心靈小屋”能夠發(fā)揮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十分有限。
在使用信息技術后,心理健康教師可以使用互聯網社交工具開設“網絡心靈小屋”,鼓勵學生在電子郵箱、微信、QQ或微博等時下流行的社交平臺中與教師取得聯系,傾訴個人困惑。我校于2019年12月開始使用“網絡心靈小屋”為學生提供線上咨詢服務,下面是2019年9月至11月“心靈小屋”與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網絡心靈小屋”的學生咨詢情況分析:
由上述圖表內容可知,不論是在“心靈小屋”還是“網絡心靈小屋”中,學生咨詢的內容多圍繞“認識自我”“學會學習”“人際交往”與“情緒調適”幾個方面,在增加了線上咨詢服務后,咨詢人次漲幅最大的“人際交往”分類,高達77.78%,其次是“認識自我”分類,漲幅為34.62%。此次統(tǒng)計結果一方面可以說明一對一的心理咨詢服務在融入了互聯網后增多了發(fā)揮作用的機會,使小學生更加愿意在遇到問題時與教師分享,主動尋求心理健康方面的幫助;另一方面,“網絡心靈小屋”的出現,為小學生提供了隨時隨地咨詢心理健康教師的機會,學生即使在課后時間遇到了問題,也能夠通過互聯網第一時間與教師溝通。
與此同時,在“網絡心靈小屋”中,由于師生間的對話交流可能留有文字形式的詳細記錄,心理健康教師對學生隱私的保護需要格外注意?!吨行W心理健康指導綱要》明確告知教師應“嚴格遵循保密原則,保護學生隱私”,這就意味著,心理健康教師應主動維護學生的隱私權與名譽權,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以客觀的態(tài)度給予意見,從而更好地獲得學生的信任,使其吐露真實感受。
(三)以信息技術打通家校合作,改善課后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成長過程中,小學生不斷從教師與家長身上獲取信息,用以構筑內心世界,只有家長與教師達成共識,采取平衡的教育手段,才能使小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家校合作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信息技術為這項工作提供了更加具體的手段,如在幫助小學生擺脫網絡依賴的工作中,教師通過互聯網社交工具與家長實時溝通,向家長了解學生的網絡依賴狀況,并推薦限制電子設備使用時間的軟件,都可以對學生的課后行為進行限制;同時,教師可以為家長提供指導學生科學上網的方式,在不觸及學生隱私的前提下,監(jiān)督學生的互聯網使用行為。網絡依賴問題的解決應奉行堵不如疏的原則,教師與家長通過信息技術工具的使用,以及更多的陪伴引導,能夠讓小學生找到正確使用互聯網的方式,而不是一味沉浸在娛樂內容中。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教育中融合信息技術是新時期教育發(fā)展的大勢所趨,以信息技術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煥發(fā)了心靈教育的活力,使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更加具體的指導。在組織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時,小學教師應意識到這是一項長期工作,需從課堂教學、課后指導、課外活動與家校合作等各個方面著手,為小學生打造一套流程連貫的心理健康輔導計劃,如此才能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功能。
參考文獻:
[1]陳月娥,郝玉寧,韓星星.信息技術與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的策略[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9(2).
[2]龍莉.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軟件:電子版,2019(4):64.
[3]馬璇.多媒體信息技術讓心理健康教育課別具風采——以“百川電影課”為例[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22):20-22.
[4]張冬萍.淺析信息技術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版),2018(3):120.
[5]張威.信息技術在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中國高新區(qū),2019(3):244.
作者簡介:
黃麗翠,福建省寧德市,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