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名片
劉義慶(403-444),字季伯,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南朝宋宗室、文學(xué)家,宋武帝劉裕之侄,長沙王劉道憐之子。13歲時受封為南郡公,后過繼叔父劉道規(guī),襲封臨川王。歷任尚書左仆射,出為荊州、江州、南兗州刺史,在各地清正有績。元嘉二十一年去世,時年41歲,獲贈荊州都督,謚號為康。
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xué)?!端螘氛f他“為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義”“招聚文學(xué)之士,近遠(yuǎn)必至”,著有《徐州先賢傳》,編有《幽明錄》《宣驗(yàn)記》《世說新語》等。
內(nèi)容介紹
《世說新語》又稱《世說》《世說新書》,依內(nèi)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xué)”“方正”等三十六類,每類有若干則故事。全書共有一千二百多則,每則長短不一,有的數(shù)百字,有的僅三言兩語。
《世說新語》主要記載了東漢后期到晉、宋年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書中涉及各類人物共1500多個,均屬歷史上實(shí)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卻有一部分出于傳聞,并不都符合史實(shí)。它對人物的描寫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學(xué),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點(diǎn),就是重在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diǎn),通過獨(dú)特的言談舉止寫出人物的個性特點(diǎn),使之氣韻生動、活靈活現(xiàn),躍然紙上。
《世說新語》廣泛地反映了魏晉時期士族階層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社會風(fēng)氣,是記敘軼聞雋語的筆記小說的先驅(qū),也是后來小品文的典范,對后世筆記小說的發(fā)展有著深遠(yuǎn)的影響。書中不少故事或成為后世戲曲、小說的素材,或成為后世詩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魯迅先生稱它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書”。
精段選讀一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①遠(yuǎn)②看友人疾,值胡③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yuǎn)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④?”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dú)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⑤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辟\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彼彀嘬姠薅€,一郡并獲全⑦。
〔注〕①荀巨伯:東漢桓帝時義士。②遠(yuǎn):從遠(yuǎn)方。③胡:中國古代泛指居住在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數(shù)民族,秦漢時一般指匈奴。④邪:句末語氣詞,表疑問,相當(dāng)于“嗎”。⑤委:丟下。⑥班軍:即班師,出征而回。⑦獲全:得到保全。
賞讀感悟
本篇選自《世說新語·德行》。文章采用對話描寫,敘述了面臨危險,荀巨伯寧愿以身相代,讓自己的朋友能夠離開險境的故事,十分感人。文章使用了側(cè)面烘托的手法,以“胡賊”的一“謂”一“還”,凸顯荀巨伯的義舉——荀巨伯舍生取義,不僅救了朋友的性命,更讓敵軍自慚而退,可見“義”強(qiáng)大的感化力量。
荀巨伯冒著生命危險也要保護(hù)他的朋友,體現(xiàn)了君子之交的真誠和大義,揭示了一個道理:做人應(yīng)該講情義、守信義。
精段選讀二
陳諶設(shè)喻答客問
客有問陳季方①:“足下家君②太丘③,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④,上有萬仞⑤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為甘露所沾,下為淵泉所潤。當(dāng)斯之時,桂樹焉知泰山之高、淵泉之深?不知有功德與無也!”
〔注〕①陳季方:即陳諶,陳寔的第六個兒子。②家君:父親,這里在前面加上敬詞,表示尊稱別人的父親。③太丘:即陳寔,字仲弓,潁川許縣(今河南許昌東)人。曾任太丘長,故稱“陳太丘”。④阿(ē):彎曲的地方,這里指山的角落。⑤仞:長度單位,周制八尺為一仞。
賞讀感悟
本篇選自《世說新語·言語》。面對客人的刁難,陳諶把自己的父親巧喻為泰山一角的桂樹,上面有千萬丈高峰,下面有深不可測的淵泉;上受雨露的沾浸,下受深泉的滋潤。在這種情況下,桂樹怎么能知道泰山有多高,淵泉有多深呢?他巧妙設(shè)喻,應(yīng)答了對方的問話,讓對方無話可說。陳諶的回答表現(xiàn)了父親敬君親民的為官之道,同時也凸顯了父親的高大形象和高深修養(yǎng)。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陳諶思維之縝密,反應(yīng)之靈敏。
精段選讀三
南樓詠謔
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氣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樓理詠①。音調(diào)始遒②,聞函道③中有屐聲甚厲,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許人步來,諸賢欲起避之,公徐云:“諸君少住,老子于此處興復(fù)不淺!”因便據(jù)胡床④,與諸人詠謔,竟坐甚得任樂⑤。后王逸少下,與丞相言及此事,丞相曰:“元規(guī)爾時風(fēng)范,不得不小頹⑥?!庇臆姶鹪唬骸拔ㄇ疔症擢?dú)存?!?/p>
〔注〕①“庾太尉在武昌”三句:東晉蘇峻叛亂平定后,庾亮(字元規(guī))升任都督江、荊等六州諸軍事,移鎮(zhèn)武昌;使吏:指地方長官的僚屬;理詠,吟詠,作詩吟唱。②遒(qiú):高昂。③函道:樓梯。④胡床:交椅,是椅腿交叉,能折疊的一種坐具。⑤謔(xuè):開玩笑;任樂:盡情歡樂。⑥風(fēng)范:氣派。頹:低落;收縮。⑦丘壑:山水幽美處所,是隱士所居之地,比喻深遠(yuǎn)的意境。
賞讀感悟
本篇出自《世說新語·容止》。庾亮在武昌時,正值秋夜天氣涼爽、景色清幽,他的屬官登上南樓吟詩詠唱。庾亮來了,大家想起身回避,庾亮卻說:“諸君暫且留步,老夫?qū)@方面興趣也不淺。”于是就坐在胡床上,與眾人一起吟詠、談笑,滿座的人都能盡情歡樂。后遂用“庾公樓、庾樓、南樓、庾公風(fēng)流”等指稱吟詠歡娛的場所或詠謔游樂的雅興。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詩中就有:“清景南樓夜,風(fēng)流在武昌。庾公愛秋月,乘興坐胡床”的描寫。
精段選讀四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晉明帝數(shù)歲,坐元帝①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③。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④意告之。因⑤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⑥日遠(yuǎn)?”答曰:“日遠(yuǎn)。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便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注〕①元帝:指晉元帝司馬睿,晉明帝司馬紹是他的長子。②洛下:洛陽方面。③涕:眼淚。④東渡:東遷。這里指西晉滅亡、王室東渡的故事。⑤因:于是,就。⑥何如:比較,同“孰與”。
賞讀感悟
本篇選自《世說新語·夙惠》。夙惠,同“夙慧”,指從小就聰明過人,能對人、事、物進(jìn)行快速而正確的分析和理解?!妒勒f新語》在這一類中列舉了許多少年聰慧過人的故事。
晉元帝第一次問明帝“長安和太陽哪個更遠(yuǎn)”的時候,明帝回答:“太陽遠(yuǎn),因?yàn)閺膩頉]有聽說過有人從太陽來?!边@個時候,他是從“所聞”的角度判斷的。父親涕淚橫流,思念故土,明帝回答長安更近,帶有寬慰意義。而當(dāng)元帝當(dāng)著臣子們的面再次詢問的時候,明帝改口說:“長安遠(yuǎn)。抬頭就可以看見太陽,卻看不到長安?!边@是從視覺的角度判斷的,而明帝的聰慧也體現(xiàn)于此——山河破碎,王公大臣們拿著國家的俸祿,卻碌碌無為,只知逃避戰(zhàn)亂,割城棄地。長安明明就在那里,可是卻不能回去,相比起來,太陽就在頭頂,豈不是更近?意在諷刺朝臣們的無能和膽怯,也暗藏了“國家勢弱,朝廷無為”的悲哀。
后來,人們就用“日近長安遠(yuǎn)”來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和功名事業(yè)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實(shí)現(xiàn)之意。如王實(shí)甫的《西廂記》:“望眼連天,日近長安遠(yuǎ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