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原作家群如何講述新時代黃河故事
——以《黃河故事》為例

2021-01-14 15:56劉宏志
河南社會科學 2021年10期
關鍵詞:黃河小說生命

劉宏志

(鄭州大學 文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中華民族在經(jīng)歷百年屈辱之后,重新在國際上發(fā)出了自己的聲音,進行著自己的偉大復興。毫無疑問,對于中華民族來說,對于中國人來說,這都是一個偉大的時代。那么,如何講述這個波瀾壯闊的新時代,講述新時代的黃河故事,也成為藝術(shù)家們,尤其是生活在黃河兩岸的中原作家群需要面對的問題。黃河是一條幾千年來一直奔涌不息的大河,中華民族圍繞它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的人依托這條大河生存發(fā)展。黃河的悠久和博大,顯然讓我們很難用一兩個詞語將之進行本質(zhì)性的描述。對于生長在黃河岸邊的中原作家群來說,黃河顯然尤其是含混、復雜的。一方面,中原的各個方面似乎都深受黃河文化影響,似乎每一個人的生命經(jīng)驗都和黃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另一方面,又似乎找不到深入其中的抓手。從這兩個角度來說,邵麗新作《黃河故事》便很有值得深入探討的價值。2020年,邵麗中篇小說《黃河故事》發(fā)表之后,廣受好評,先后排名《十月》2020年度中篇小說獎和《揚子江文學評論》評出的年度文學排行榜榜首,并獲得小說學會評出的“年度中篇小說獎”,頻頻登上各大文學獎榜單。這個直接以“黃河故事”來命名、書寫黃河故事的小說,以群像的方式呈現(xiàn)了發(fā)生在黃河岸邊的如同黃河一樣的奔涌不息的人生?;蛟S,從《黃河故事》中我們可以窺見一些新時代黃河故事的講述方法。

一、在生命故事中呈現(xiàn)黃河文化的精髓

講述黃河故事的目的,是為了深入發(fā)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延續(xù)歷史文脈。所以,講述黃河故事,就要聚焦于黃河岸邊的生命故事。一方面,一種文化的歷史文脈、文化價值,不是膚淺地浮現(xiàn)于文化的外表,而是內(nèi)蘊于隸屬于這個文化的無數(shù)個普通的生命之內(nèi)的。只有深刻透析一種文化中的生命形態(tài)、生命存在狀態(tài),才能夠破解這種文化的內(nèi)在價值、時代價值。另一方面,之所以說講述黃河故事,就是要講述黃河岸邊的生命故事,還因為,黃河故事本質(zhì)上就是生命故事。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中國有著圖騰般的意義。黃河意義的獲得,黃河文化意義的獲得,都和它與生命的緊密關聯(lián)有關——正是因為黃河孕育了華夏大地上的生命,黃河才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才在中華文化中具有了特殊的意義。從純粹物質(zhì)意義上說,黃河只是一條河,無論是否有人存在,它都一直流淌在這塊土地上。但是從中國人這個角度來說,中國人是通過依托于黃河,才讓自己這個族群繁衍生息,生生不息地流傳下來的,黃河和中華民族的形成息息相關。因為人依托于黃河存在,所以,黃河勢必會影響黃河岸邊的生命。這種影響可能是顯性的,也可能是隱性的。比如黃河讓黃河兩岸的人們能夠安居樂業(yè),黃河泛濫導致黃河邊的人四處流浪,這些是顯性的影響。因為黃河的經(jīng)常性決堤,對依托黃河而生存的人們在精神上產(chǎn)生的影響,則是隱性的影響。不過,無論是黃河對人的生命的顯性的影響還是隱性的影響,毋庸置疑的是,黃河其實都是和黃河岸邊的生命息息相關。這些顯性或者隱性的影響,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人面對生命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會成為黃河岸邊人的生存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就是具體而真實的黃河文化。所以,講述黃河故事,講述的就是黃河岸邊的生命的故事——這些人在黃河岸邊如何存在,如何活著,以及應該怎樣活著。講述黃河故事,作家可以設置曲折的情節(jié)、有趣的故事,但是,作家的核心關注點應該是人的存在,所有的故事最終指向的應該是人的生命故事。所有民族文化特質(zhì)的發(fā)現(xiàn),時代精神的深入揭示,都應該在生命故事的講述中自然呈現(xiàn)出來。

《黃河故事》講述的是黃河岸邊一家人幾十年間各自的生命歷程。這個小說從已經(jīng)定居在深圳、事業(yè)有成、家庭幸福的敘述者“我”返回鄭州給已經(jīng)逝去的父親買墓地開始講起,講述了黃河岸邊的這個家庭中各個成員在幾十年中的命運變遷和生命存在方式:母親看上去強勢但是實際壓抑的一生;父親的屈辱和無奈;“我”為了改變命運而進行的掙扎和奮斗;大姐強勢而斤斤計較的生活方式;二姐不幸但是倔強而坦然的生活姿態(tài);弟弟的窩囊而又欣然自得與妹妹的沒心沒肺。從小說故事的講述來看,這個小說顯然無意講述一個曲折動人的故事——小說一開始就提出的回鄭州給父親買墓地這個事情不過是讓小說中各色人物展開的由頭而已,圍繞買墓地這件事情,也并沒有太多的意外或者故事可說。當然,小說中的買墓地也是重要的,這涉及小說主題的表達——通過這個墓地,敘述者宣告了父親屈辱歷史的終結(jié),但是,它卻不是小說情節(jié)展開的重點。這個小說情節(jié)呈現(xiàn)的重點是,借助回鄭州給父親買墓地這個事情,敘述者“我”展開了對自我生命的回望,同時,借助自己回鄉(xiāng)去見各個兄弟姐妹這樣一個情節(jié),也展開了對父親、母親、大姐、二姐以及弟弟妹妹的生命歷程的回望和反思。毫無疑問,從小說敘事的內(nèi)容來看,小說就是直接書寫黃河岸邊的人的存在問題——他們的過去和現(xiàn)在都是以怎樣的姿態(tài)生存著。這是一個指向生命本身的小說。我們可以看到,小說就是通過講述黃河岸邊的一家人的生命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了作家所發(fā)掘到的中原人值得珍視的一些精神密碼。

小說中的“我”是從艱難和坎坷中,以絕不屈服的姿態(tài),一路跋涉,最終進入自己理想的生活境地的。在這個生命過程的呈現(xiàn)過程中,“我”身上所具有的精神,“我”身上所具有的黃河文化的特質(zhì),一點一點地呈現(xiàn)了出來。從小說看,我們會發(fā)現(xiàn),敘事者“我”的生命之所以能呈現(xiàn)出如此巨大的轉(zhuǎn)折——從被母親厭棄的孩子成為一個餐飲業(yè)企業(yè)家,是離不開她身上一系列獨特的精神品質(zhì)的——堅強、努力、寬容、樂觀。一個中途輟學的女孩子,面對人生的困境不是投降或者抱怨,而是在十幾歲年齡,依然加入建筑隊,從事重體力勞動。從這個生命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我”面對生活的堅強。在從事重體力勞動的間隙,這個孩子卻依然堅持自學高中課程,拿到函授大學的文憑,而且還敏銳地嗅到商機,最終成就自己的事業(yè)。從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到,“我”面對生活的努力——無論生活如何艱苦,“我”卻絕不會自暴自棄。從小說書寫來看,雖然“我”在承包餐廳之后的人生發(fā)生了巨大的逆轉(zhuǎn),但是不得不承認,“我”之前的生命歷程,其實是充滿了悲劇的氣息——從小便處于被嫌棄的境地,得到二姨的一點愛便感動不已,年紀輕輕便被迫背井離鄉(xiāng)從事重體力勞動以謀生。雖然“我”最終憑借自己的努力逆轉(zhuǎn)了自己的人生,但是我們顯然也必須承認,生活其實對“我”并不厚愛,甚至還有些殘酷。“我”如果少一點點努力,可能人生命運就會陷入泥潭而無法自拔。但是,從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承受了這么多命運的不公,“我”依然寬容、樂觀?!拔摇睕]有因為自己從小遭受的一切苦難而對世界報以惡意,雖然母親曾經(jīng)對“我”態(tài)度極其惡劣,但是“我”依然對母親回報以愛。正是在對“我”的生命歷程的書寫中,黃河文化的博大、厚重全面呈現(xiàn)了出來。小說借助“我”對家族生命的回憶,也介紹了自己兄弟姐妹的生命歷程。他們也都經(jīng)歷了坎坷的生命道路,但是他們卻又都沒有放棄自己,而是像野草一樣面對生活不屈不撓地生長著,并且最終讓自己過上理想的生活。顯然,我們可以看到,《黃河故事》通過聚焦“我”和“我”的親人們的生命故事,通過對“我”的經(jīng)歷的書寫,“我”的母親、兄弟姐妹的生活經(jīng)歷的書寫,呈現(xiàn)了黃河岸邊民眾的生存秘密——堅韌而倔強地面對生活是他們能夠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所在。這種堅韌、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民族繁衍生息、綿延不絕的重要原因所在。

我們可以說,《黃河故事》比較全面地呈現(xiàn)了黃河文化,呈現(xiàn)了中原兒女身上的優(yōu)秀的品質(zhì),是成功的黃河文化的展示。但是,我們也發(fā)現(xiàn),《黃河故事》對于黃河文化的呈現(xiàn)和展示并不刻意,而是通過對作家人生歷程的自然展示呈現(xiàn)出來的。雖然從小說的名字我們可以明顯看出作家呈現(xiàn)黃河文化的雄心,但是在小說書寫的過程中,作家并沒有機械化地對黃河文化進行介紹。相反,我們甚至可以說小說中都沒有出現(xiàn)黃河文化這樣的字眼。但是,在對“我”的生命歷程的展現(xiàn)過程中,在“我”與其他人人際交往關系的呈現(xiàn)中,卻又無時不在呈現(xiàn)著黃河文化。小說中,黃河文化是在黃河兒女的日常生活中,在黃河兒女的生命歷程中自然而然地呈現(xiàn)了出來。事實上,文化原本就是一個宏大的詞語,它似乎無所不包,但是似乎又很難把握。但是,真正的文化,絕對不是形成于書面的、被總結(jié)出來的一些概念,或者一些典籍。文化是存在于民眾的日常生活中的。蘊含于民眾日常生活之中的生活理念、價值觀念,其實才是一個民族的真正的文化內(nèi)核?!饵S河故事》顯然對黃河文化的書寫有著清晰的表達方式,通過對敘事者“我”的生命歷程的講述,深刻呈現(xiàn)了中原文明、黃河文化。

《黃河故事》沒有復雜的情節(jié),只是借助回鄉(xiāng)給父親買墓地這樣一個由頭,展開了對父親生命的回望,對自己既往生命歷程的回望,小說關注的是不同時代中人的存在狀態(tài),以及人如何在他的那個時代生存。就是在這種似乎絮絮叨叨如話家常似的對自己家人生命歷程的回望中,黃河文化中值得珍視的寶貴的精神在我們的生命中浮現(xiàn)出來,這里有不畏懼苦難,對苦難的堅韌抗爭精神,也有與萬物和解,如黃河一樣闊大的包容萬物的精神?;蛟S,正是有著這種堅韌的抗爭精神、包容萬物的精神,黃河文化才會一代又一代綿延不絕地流傳下來,黃河岸邊的生命也才生生不息地穿過無數(shù)次的黑暗時代,再次迎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通過對黃河岸邊生命故事的書寫,《黃河故事》展現(xiàn)了作家所體會的黃河文化的偉大精神傳承。

二、用總體性思想講述時代故事

書寫新時代黃河故事,必須強調(diào)小說敘事的時代性,換言之,新時代的黃河故事,不應該只和黃河有關,更要和新時代有關,要凸顯出黃河文化與當下這個時代的碰撞。在這個碰撞中,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會自然凸顯出來,新時代的巨大發(fā)展成果也會呈現(xiàn)出來。黃河在中國流淌數(shù)千年,在每一個時代,都深刻地影響著黃河兩岸民眾的生存。我們也可以說,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時代的黃河故事。李凖的《黃河東流去》就是戰(zhàn)爭年代的黃河故事?!饵S河東流去》也是以講述黃河岸邊的生命為中心的一部小說,“這本書的名字叫《黃河東流去》。但她不是為逝去的歲月唱挽歌,她是想在時代的天平上,重新估量一下我們這個民族賴以生存和延續(xù)的生命力量”[1]2。李凖想在書中表達的,是他關于黃河岸邊生命存在精神的思考,“多少年來,我在生活中發(fā)掘著一種東西,那就是:是什么精神支持著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延續(xù)和發(fā)展……最基層的廣大勞動人民,他們身上的道德、品質(zhì)、倫理、愛情、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是如此光輝燦爛。這是五千年文化的結(jié)晶,這是我們古老祖國的生命活力,這是我們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柱”[1]2。這部小說描寫了黃河決口之后,面對災難、遷徙,七戶農(nóng)民的命運。通過對這幾戶農(nóng)民的生命故事的書寫,小說寫出了“中原兒女生生不息、頑強拼搏、樂觀開朗的‘黃河性格’……中原難民相親相愛、團結(jié)互助、敢于犧牲的‘黃河情誼’”[2]。李凖想通過對黃河岸邊的生命故事的書寫,在生死攸關的歷史事件中尋找民族的精神內(nèi)核。從《黃河東流去》這部小說來看,李凖顯然成功了?!饵S河東流去》發(fā)掘出了黃河邊堅韌、倔強的生活立場,樂觀與大氣的生活態(tài)度。這是對中華民族能百折不撓賡續(xù)血脈現(xiàn)象的深度解碼,是講述黃河故事的一部大書。但是,這卻不是一部講述新時代的黃河故事的小說。新中國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從當年的積貧積弱,經(jīng)過幾十年的發(fā)展,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基本消除貧困現(xiàn)象。國家經(jīng)濟的偉大變化,財富的巨大發(fā)展都是在這幾十年完成的,這種變革也必然會使既往的生命存在方式、文化認知理念發(fā)生變化。無論是經(jīng)濟的發(fā)展,還是生命存在方式悄然發(fā)生的變化,顯然都是黃河岸邊的新生事物,也都應該是新時代黃河故事著力講述的對象。

如果說《黃河東流去》是發(fā)掘黃河文化、黃河精神方面不可多得的力作的話,那么,《黃河故事》則是強調(diào)在時代對比中呈現(xiàn)黃河文化的不同特質(zhì),在時代更迭中講述出了獨特的黃河故事。《黃河故事》在構(gòu)建情節(jié)方面,非常精巧地設置了一系列的新舊對比,其中,關于父親的認知的新舊對比的書寫,可以說是小說表達的關鍵點。在這個小說中,父親是一個只能在回憶中出現(xiàn)的人物,但是,他顯然是一個重要人物。小說花費了大量筆墨,來回顧父親對美食的喜愛、烹飪技術(shù)的高超,以及他面對現(xiàn)實世界的無能。記憶中的父親,雖然儒雅風趣、儀表堂堂,卻一直是被大眾嘲諷的對象,甚至父親最終的死亡也和大眾的鄙棄有關。導致父親成為大眾嘲諷對象的原因,是父親的不務正業(yè)、不思進取。他面對現(xiàn)實世界沒有能力應付,對這個世界最大的興趣和愛好就是烹飪和美食。某種程度上,父親在當時就是一個異端。他沒有能力去實現(xiàn)社會所認可的成功,反而對當時似乎不登大雅之堂的烹飪、美食情有獨鐘,只愿意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烹飪和美食之中。顯然,對于當時的時代來說,父親這些夢想都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也有些太奢侈。一方面,當時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狀況,不足以支撐父親的這個興趣和夢想。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能吃飽已經(jīng)是奢望,而在這種情況下,去強調(diào)吃得精致、有趣,顯然超出了大家理解的范圍。另一方面,黃河岸邊的中國,本身強調(diào)的就是注重實際,強調(diào)價值、義務承擔的儒家倫理。生活在這種儒家倫理中,父親卻不注重自身的義務承擔,不去按照當時的社會要求朝著一定方向去努力工作、進取,把整個家庭重任承擔起來,卻沉溺于口腹之欲,沉迷于烹飪這種似乎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看上去確實就是不正常的行為。雖然是和母親的對抗成為導致父親死亡的直接原因,但是,母親顯然不能為父親之死負全部責任。因為父親承擔的壓力,顯然不僅僅來自母親。父親的烹飪之路上,承受了太多的壓力:食品公司的主任可以一方面喝著父親熬制的豬骨頭湯,一方面嘲諷父親說父親讀書多的價值就是能讓自己喝上一碗豬骨頭湯;因為做了鹵煮驢肉,他丟掉了工作,還被罰三十元錢……父親多次的烹飪技術(shù)的呈現(xiàn),帶給他的不是鼓掌和喝彩,而往往是來自社會的惡意的嘲諷。從小說可以看到,就連善良的二姨,在說起父親的時候,也會忍不住替母親說話,“要不是你父親太那個”。所謂的太“那個”,顯然就是太癡迷于烹飪,癡迷于吃,不務正業(yè)。我們這些孩子雖然一方面樂于享受父親帶給我們的美食愉悅,但是另一方面,其實也加入嘲諷父親的龐大的社會陣營之中。所以,二姐成年后才會耿耿于懷——父親臨死前去學??此?,她卻因為擔心同學笑話而匆匆跑開了。喜歡烹飪、熱愛美食讓父親成為整個村莊的笑料,成為我們家的恥辱。小說中的“我”也一度是以父親為恥辱的。但是,在小說最后,“我”卻在黃河岸邊鄭重宣告,父親“再也不是我們家的恥辱,我要完成的正是我父親未竟的夢想”[3]。小說中“我”在最后的宣告,也是這篇小說的點睛之筆。這個宣告,其實就是宣告“我”對父親的理解,宣告新時代對父親的理解,宣告新的時代價值觀的確立。小說通過新舊不同時期對父親認知的不同,其實宣告了黃河文化在新的時代的新發(fā)展。一方面,在新的時代,提高生活品質(zhì)要求的正當性確立了,對食物有要求,不再是被嘲笑的事情。事實上,就連當年最討厭父親貪吃的母親,也開始對飯店的制作水平指指點點。這個變化其實凸顯了新時代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給民眾精神帶來的巨大變化——只有經(jīng)濟富足滿足溫飽之后,人們才不僅僅以解決溫飽作為對食物的要求,當然,也從一個側(cè)面謳歌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則顯然呈現(xiàn)了這個時代對“成功”的認知的巨大變化,傳統(tǒng)的“官本位”思想在浩浩蕩蕩的時代大潮中被淹沒,商賈不再被認為是小道,從事烹飪也不再是被嘲笑的事情。這顯示了黃河文化精神的新發(fā)展。在過去,作為普通人的父親有烹飪的天賦和愿望,可他的烹飪技術(shù)在給大眾提供了艱難歲月的美食亮色之后,卻依然讓他成為一個大家眼中的小丑。但是,在今天,“我”卻憑借烹飪成功地成為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浩浩蕩蕩的黃河文化在新的時代,容納下了新的時代價值觀念,讓每一個小人物都有權(quán)利去追求自己的夢想,這是黃河文化在新的時代的延續(xù)和發(fā)展。

小說通過巧妙的結(jié)構(gòu),雖然在物理時空只是講述了一次“我”的回鄉(xiāng)之旅,但是卻建構(gòu)了一個有趣的不同時空的價值觀的對比。通過這個對比,通過對父親價值認知的變化,時代的巨大發(fā)展,時代觀念的進步和變革都呈現(xiàn)了出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黃河故事》可以算得上一個正能量的,甚至隱含有主旋律色彩的小說敘事,但是,小說卻并不是對這個時代一味地歌頌,而是力圖堅持用總體性思想來講述這個時代變革,既呈現(xiàn)了黃河文化的積極性拓展,也顯示了時代的隱憂??傮w性思想是盧卡奇針對第二國際把馬克思主義庸俗化而提出的認知世界的一種思想方法。他指出“正統(tǒng)馬克思主義并不意味著無批判地接受馬克思研究的結(jié)果,它不是對這個或那個論點的信仰;也不是對某本‘圣’書的注解。恰恰相反,馬克思主義問題中的正統(tǒng)僅僅是指方法”[4]49。這種方法強調(diào)總體是各個具體的統(tǒng)一體,是歷史的、社會的各個要素的辯證統(tǒng)一體。對任何具體的觀察,都不能局限于個體本身,而應該將之放在社會歷史的總體性關聯(lián)之中。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可能就會被某個具體實踐所誤導?!稗q證的總體觀之所以重要,就表現(xiàn)在這里。因為一個人完全可能描述出一個歷史事件的基本情況而不懂得該事件的真正性質(zhì)以及它在歷史總體中的作用,就是說,不懂得它是統(tǒng)一的歷史過程的一部分?!盵4]62“所以要正確了解事實,就必須清楚地和準確地掌握它們的實際存在同它們的內(nèi)部核心之間、它們的表象和它們的概念之間的區(qū)別?!盵4]57用總體性思想來觀照現(xiàn)實、觀照歷史,自然就不會有“只用抽象的、與具體的總體無關的規(guī)律來解釋事實,事實還是抽象的孤立的”[4]58這種現(xiàn)象。換言之,盧卡奇的總體性思想,其實就是強調(diào)面對世界不能僵化認知,而應該將認知的每一個碎片鑲嵌在它特定的歷史時代語境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全面的理解。

《黃河故事》在講述時代故事的時候,顯然就是自覺遵循了總體性思想,從而更為全面、深刻地呈現(xiàn)了時代的變革。小說中的父親的生命就是一個悲劇,在整個國家困難的時期,他沒有能力出人頭地,或者給家人帶來更好的物質(zhì)生存條件。他所擅長的烹飪,顯然也因為出現(xiàn)在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地點,所以只能帶給他羞辱。從今天的觀點來看,喜愛美食、熱愛烹飪并不是錯誤,父親也沒有錯誤,如果說他有錯誤的話,那也是他出現(xiàn)在了不適合他的錯誤的時代。也正因為如此,小說最后,“我”才在黃河岸邊莊嚴宣告父親不再是家族的恥辱,而自己要完成父親未竟的夢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說并沒有因此而對在過去的那個時空中逼死父親的母親心生怨恨,雖然在意識到當年的自己也曾經(jīng)是逼死父親的幫兇而心懷內(nèi)疚,但是,“我”依然對當年的母親表達了理解。顯然,這就是總體性的認知思想的呈現(xiàn)。因為,即便父親在今天是沒有錯誤的,我們評價一個人也不能脫離具體的歷史時代。在當年的那個歷史語境中,父親的行為其實并不具有合理性。由于父親,母親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在那樣一個語境中,母親對父親態(tài)度不好顯然都是可以理解的。同樣,對于今天的時代的巨大發(fā)展,小說也并沒有無條件地全盤肯定。在當年困難時代,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母親的表妹還能夠不顧自身利益,全心對待一個跟自己利益關系不大的人——如果沒有二姨的不計利益的付出,“我”可能就無法生存下來。這是傳統(tǒng)黃河文化中的人的親情的表現(xiàn)。但是,在今天,雖然物質(zhì)豐富了,小說卻寫出了在經(jīng)濟利益沖擊下親情的潰散。通過給父親買墓地這樣一個事情,通過兄弟姐妹們對這個事情的態(tài)度,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今天這個市場經(jīng)濟時代,傳統(tǒng)的親情正在被經(jīng)濟、利益沖擊、瓦解。這樣,小說雖然呈現(xiàn)了時代的巨大的變革,呈現(xiàn)了黃河文化的巨大包容性,以及新的積極的發(fā)展,但是,也呈現(xiàn)了在經(jīng)濟利益面前傳統(tǒng)人情、親情的被沖擊,講述了一個更加全面、豐厚的黃河故事。

《黃河故事》對“我”以及親人生命歷程的書寫,暗含了時代的對比,以這種方式,小說讓黃河文化與時代發(fā)生碰撞,讓我們看到了不同時代的黃河文化的不同價值取向。也正是在這種碰撞中,黃河文化在不同時代的嬗變演進過程被呈現(xiàn)了出來,中華民族、國家在這些年取得的巨大發(fā)展被呈現(xiàn)了出來。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或者說,在新時代值得堅守的新的黃河文化精神也在這個時代與黃河文化的碰撞中凸顯出來。

三、結(jié)語

對于講述黃河故事,中原作家群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因為黃河和這塊土地似乎有著特別的關系。這是最早的因為黃河而產(chǎn)生文明的地方,這也是黃河決口最多的地方。這個地方的民眾深受黃河的恩惠,由此產(chǎn)生了農(nóng)耕文明;這個地方的民眾也深受黃河的傷害,每一次黃河決口,都是人生命的消逝。黃河對中原人的影響,黃河文化對中原文化的影響,已經(jīng)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行為,代代相傳。對于每一個中原作家群作家來說,黃河都似乎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似乎縈繞在他身邊。但是,又因為黃河文化似乎在中原人生命中的無所不在,而讓人難以提煉。從《黃河故事》這篇小說我們可以看出,其實,對于中原作家群來說,書寫新時代黃河故事,最重要的就是關注黃河岸邊的生命,關注這些生命在新時代是如何存在、如何改變的,關注這些生命的幸福與悲傷。在對新時代的黃河岸邊的生命的關注和書寫中,國家的巨大變革,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會悄然浮現(xiàn)出來。

猜你喜歡
黃河小說生命
多彩黃河
黃河寧,天下平
『黃河』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星子县| 鄱阳县| 金塔县| 张家口市| 通州区| 墨玉县| 望江县| 金川县| 乌兰浩特市| 巨鹿县| 郁南县| 志丹县| 西和县| 伊春市| 前郭尔| 松江区| 将乐县| 兴化市| 嘉荫县| 广灵县| 德安县| 郎溪县| 台北县| 中江县| 扬州市| 谢通门县| 黄石市| 古田县| 拜城县| 古丈县| 阳曲县| 临清市| 靖边县| 肇源县| 田东县| 阜康市| 集安市| 光泽县| 富源县| 杂多县|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