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梅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2488)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1]15?!皟蓚€必然”,即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核心思想,也是堅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基石?!豆伯a黨宣言》中“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2]43?!皟蓚€不可避免”是“兩個必然”的初始表述,標志著“兩個必然”思想的正式提出?!皟蓚€必然”思想不是即興提出的,它建立在堅實的理論基礎(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之上,經歷了形成、發(fā)展、成熟三個階段,具有十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皟蓚€必然”思想揭示了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客觀規(guī)律,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事業(yè)滿懷信心并不斷為之奮斗的科學依據(jù)。今天,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再度深入理解和把握“兩個必然”思想,對于“廣大黨員、干部把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統(tǒng)一起來”[3]74,不忘初心、不懼風浪、勇?lián)姑?,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黨員干部理論上對社會主義歷史必然性的理解還較淺顯,于是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迷惘遲疑,有的貪圖私利,有的無所作為,有的奉西方理論為金科玉律等。對社會主義歷史必然性理解不深刻,共產黨人就難以真正樹立起對社會主義的科學信仰,那么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中,面對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時,難免引起某些困惑和動搖。因此,共產黨人要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首先必須真正樹立社會主義理想信念,而要真正樹立起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在理論上鉆進去是必要的,因為堅定的理想信念要以對社會主義歷史必然性的深刻理解為依托。
何謂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簡言之就是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兩個必然”思想,即資本主義必然被社會主義代替的歷史發(fā)展趨勢。引導共產黨人深刻理解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就要對“兩個必然”思想進行理論詮釋,而要在理論上深入詮釋“兩個必然”思想,就要進一步分析“兩個必然”思想的理論基礎?!皟蓚€必然”思想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即被稱為科學社會主義“兩大基石”的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
一是“兩個必然”思想建立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guī)律之上,這個人類歷史上最深刻、最一般的規(guī)律,決定了社會形態(tài)的更替,并始終在發(fā)揮作用。首先,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客觀規(guī)律是顛撲不破的真理。生產工具是人們勞動過程中所運用的最重要的物質資料,生產工具“使社會結構區(qū)分為各個不同的經濟時期”[4]44,也就是說,不同生產工具的使用、推廣,意味著不同社會制度的來臨,不同社會制度的更替,又是由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發(fā)揮作用決定的。其次,生產關系對生產力能動的反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爱敳蛔兏a關系,生產力就不能發(fā)展的時候,生產關系的變更就起了主要的決定作用。”[5]325-326已經成為桎梏的舊的生產關系為適應新生產力的發(fā)展,被新的生產關系所取代就是自然而然的了。資本主義制度,為了排除其某些環(huán)節(jié)或方面不適合生產力發(fā)展的狀況,未曾停止過調整生產關系的步伐,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調整實質上為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提供了前提。
二是“兩個必然”思想建立在揭示資本主義剝削秘密的客觀規(guī)律,即剩余價值規(guī)律基礎之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guī)律是生產剩余價值或賺錢。剩余價值是在價值增值過程中產生的,在價值增值過程中,雇傭工人的勞動包括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必要勞動是勞動力的價值,剩余勞動則無償?shù)貫橘Y本家生產剩余價值。剩余價值是資本積累的源泉,資本積累的過程,伴隨著資本家生產規(guī)模的擴大,對工人剝削程度的加深。資本積累的不斷增長,造成資本主義的生產越來越具有社會性,而資本卻越來越被少數(shù)資本家占有。于是,生產的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的私人占有之間便產生了深刻的矛盾,當這個矛盾尖銳到一定程度,不可避免地,資本主義就會被新的、能適應生產社會化要求的社會形態(tài)所代替。
因而,“兩個必然”思想是具有堅實基礎的科學真理。共產黨人只有從理論上深刻理解了這一科學真理,把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學真理上,才能在任何復雜的形勢面前不迷茫、不動搖。
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看待這個必然性要與社會主義歷史發(fā)展進程聯(lián)系起來。一切事物都是作為一個過程向前發(fā)展的,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也不例外。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是一種社會形態(tài)的更替,這種更替無疑也是符合規(guī)律的辯證發(fā)展過程。也就是說,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發(fā)展進程是長期的,社會主義作為過程的集合體,其發(fā)展具有長期性、復雜性、曲折性的特點。從思想上詮釋“兩個必然”,引導共產黨人辯證看待社會主義歷史發(fā)展進程,需要把握以下三點。
一是以世界歷史事實關照“兩個必然”思想。從世界歷史來看,任何一種社會形態(tài)的變更,無不經歷一個長期、曲折、反復的斗爭過程,而當一種新生的社會制度建立之后,其本身還要經歷一個逐步發(fā)展成熟的過程。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都是如此。在中國,封建社會取代奴隸社會,經歷的反復斗爭長達500年左右?!罢穹饨ㄖ剖怯膳`制發(fā)展而來的一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在封建社會內部孕育成熟的?!保?]2在14-15世紀最早出現(xiàn)于歐洲的資本主義,其后經歷了資本的原始積累、產業(yè)革命,直到資產階級按照自己的面貌創(chuàng)造了一個世界。也就是說,從資本主義的最初萌芽到資本主義制度最終取代封建制度,經歷了450年左右的反復斗爭。資本主義社會取代封建主義社會,即以一種剝削制度取代另一種剝削制度尚且如此,那么,徹底消滅剝削的社會主義制度取代已經存在了幾百年的資本主義制度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風順。
二是以社會主義實踐關照“兩個必然”思想。馬克思恩格斯曾經認為,社會主義革命將在幾個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內同時發(fā)生,但歷史實踐的結果是,社會主義革命首先在一個到多個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取得了勝利。這些國家在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初期,受經濟文化發(fā)展水平的制約,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更加艱巨和復雜的革命與建設任務,它們的發(fā)展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zhàn),要走的道路更加迂回曲折,時間經歷得更長久,何況社會主義建設是前無古人的全新事業(yè),沒有現(xiàn)成的經驗和方案可以借鑒。雖然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提出了未來社會發(fā)展要遵循的基本原理,但各國新興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要把基本原理同本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將理論轉化為現(xiàn)實,還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隨著實踐的發(fā)展,社會主義在20世紀的探索發(fā)展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同時也發(fā)生了挫折,尤其是20世紀末東歐劇變的嚴重挫折。社會主義實踐出現(xiàn)的曲折,使人民經受鍛煉,吸取教訓,繼續(xù)進行新的開拓,21世紀,社會主義必將迎來新的偉大復興。
三是以資本主義的新變化關照“兩個必然”思想。21世紀,2008年金融危機給資本主義以沉重打擊,進一步暴露了資本主義的局限性;“占領”運動使民眾意識到資本主義社會體系本身存在的問題;新冠肺炎疫情充分暴露了資本主義的逐利本性和國家治理亂象。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即便如此,我們不可否認,資本主義在世界體系中依然龐大。特別是新一輪的科學技術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深入發(fā)展,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經過不斷調整,它的生產力仍有發(fā)展?jié)摿?。馬克思曾指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tài),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fā)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保?]592顯然,現(xiàn)代資本主義還有進一步發(fā)展的勢頭,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短期內還不會出現(xiàn)。因而,資本主義的滅亡還要經歷一個過程,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依然是長期的。
總之,共產黨人要歷史地、辯證地看待社會主義,既要看到“兩個必然”的總趨勢,也要看到社會主義的勝利仍需經歷的歷史過程。這樣在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進程中,無論遇到什么曲折和反復,共產黨人都不會動搖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為什么是必然的,除了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學說已經闡明其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之外,從歷史和現(xiàn)實的角度詮釋,還因為社會主義是優(yōu)于資本主義的制度。中國之所以選擇并堅定地走社會主義道路,也是因為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yōu)越性。然而,一部分共產黨人卻未真正認識到這種優(yōu)越性,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原因造成。一是一些共產黨員未經受住各種風險考驗,以個人或小集體之“利”奪社會主義之“腹”,認為社會主義不具有他們所謂的優(yōu)越性;二是有些共產黨員不科學地將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做某些對比之后,竟得出了社會主義還不如資本主義的結論;三是有的共產黨員認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不是現(xiàn)實的,是潛在的;四是從鮮活的歷史和現(xiàn)實角度看,一些共產黨員干部對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認識還不夠,沒有事實做后盾,談起來往往蒼白無力,不能真正使自身和他人信服。鮮活的歷史和現(xiàn)實最能說服人。因此,必須引導共產黨人全面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不僅要從理論上詮釋,還要從歷史和現(xiàn)實上詮釋,因為事實勝于雄辯。
以歷史和現(xiàn)實的事實詮釋“兩個必然”思想,引導共產黨人全面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以中國為例,正是社會主義制度,使中華民族徹底改變了百余年來苦難深重的歷史命運,開辟了中國走向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光明道路。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的中國,結束了長期遭受帝國主義欺凌的屈辱史,結束了國內反動統(tǒng)治下戰(zhàn)亂頻仍、一盤散沙的混亂局面,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國家統(tǒng)一、各民族大團結的全面進步,實現(xiàn)了人民安居樂業(yè)、生活幸福自由的愿望。社會主義的中國,消滅了剝削和階級壓迫,勞動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形成了共同的理想信念,進而創(chuàng)建了資本主義無法比擬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主義中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輝煌成就。在新中國成立前的百余年時間里,中國的經濟基本處于停滯狀態(tài),英國著名的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森提到,據(jù)估算,中國在1913年至1950年的經濟增長率為-0.02%[7]211,而同期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是1.85%[6]116。新中國成立后,從1952年到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從679.1億元躍升到90.03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實際增長175倍,年均增長率為8.1%①。新中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以世所罕見的速度向前發(fā)展,目前在聯(lián)合國的產業(yè)分類中,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yè)門類的國家。僅用占世界不足10%的耕地養(yǎng)活了近14億人口?!暗谝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將完成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現(xiàn)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經過70余年的發(fā)展,中國的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接近16%,200多種工業(yè)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自2010年起中國制造業(yè)增加值一直穩(wěn)居世界首位。2018年,我國原煤產量36.8億噸,鋼材產量11.1億噸,原煤產量比1949年增長114倍,鋼材產量比1949年增長8503倍②。2018年末,全國發(fā)電裝機容量19億千瓦,比1978年末增長32.3倍。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大幅躍升,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yè)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社會主義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正確的對外方針,廣泛開展雙邊、多邊外交,從新中國成立至今,與我國建交的國家已由10多個增加到178個。中國積極推動建設新型國家關系,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維護世界和平、推動世界發(fā)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這些硬邦邦、活生生的事實,已經足以證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共產黨人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切,才能“風雨不動安如山”,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和決心。
對“兩個必然”思想的政治詮釋,就是引導共產黨人正確領會和把握中國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把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建立在自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覺悟上。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正確評價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9]112?!皟蓚€不能否定”體現(xiàn)了我們黨對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社會主義建設的肯定,是堅持實事求是思想的表現(xiàn),對于共產黨人堅定黨的歷史自信,自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意義。
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它對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起著奠基性的作用。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實現(xiàn)共產主義作為最高奮斗目標,肩負起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經過社會主義革命,黨領導人民群眾完成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第一大歷史任務。新中國成立后,黨領導人民建立和鞏固國家政權,經過努力全面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這個時期黨還領導人民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從根本上奠定了中國發(fā)展進步的制度基礎。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成為黨面臨的嶄新課題,毛澤東提出再次將馬列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獨立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國人民在黨的團結帶領下全力建設社會主義,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巨大成就。毋庸諱言,由于我們黨建設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經驗不足,對形勢和國情的認識曾出現(xiàn)偏差,也犯了一些錯誤,但總體來講,對這段時期的探索成果和取得的成就,必須充分肯定。
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我們黨站在新的科學水平上看待社會主義,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在回答如何建設、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中,提出了走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我們黨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理論形態(tài)和實踐形態(tài)的結合上可以凝練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體現(xiàn)了唯物史觀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還反映了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因為我們黨認識到,雖然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在總體上是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但還有與生產力相矛盾的一面,這樣我們黨就會避免僵化和固步自封,也不會對社會主義喪失信心。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成功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了21世紀,又在新世紀新階段成功地堅持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yè)。新時代,中國進行了深層次和根本性的變革,取得了全方位和開創(chuàng)性的成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當前,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已經推出了1500多項改革舉措,綜合國力躍上新的臺階,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中國的民主法治、文化、民生、生態(tài)、外交等均取得顯著進步。實踐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社會主義是一條越走越寬廣的道路,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堅定正確方向,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必須充分肯定。
對于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共產黨人只有充分認識,才能凝聚力量,增強建設社會主義的堅定性和自覺性,推動社會主義事業(yè)順利進行。
“兩個必然”思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一旦建立在堅實的科學基礎之上,就會堅不可摧?!皟蓚€必然”思想是建立在客觀規(guī)律之上的科學真理。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同自然規(guī)律一樣,都具有客觀必然性,但不同之處是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必須通過人的活動來實現(xiàn)。社會主義事業(yè)之所以能夠披荊斬棘、滾滾向前,就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前赴后繼、不懈奮斗的結果。
兩個必然”思想引導共產黨人深刻理解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引導共產黨人辯證看待社會主義歷史過程,引導共產黨人全面認識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引導共產黨人自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皟蓚€必然”思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一旦建立在堅實的科學基礎之上,就會堅不可摧。“兩個必然”思想是建立在客觀規(guī)律之上的科學真理。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同自然規(guī)律一樣,都具有客觀必然性,但不同之處是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必須通過人的活動來實現(xiàn)。社會主義事業(yè)之所以能夠披荊斬棘、滾滾向前,就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前赴后繼、不懈奮斗的結果。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至今100周年的時間,已經由最初的58名黨員發(fā)展成為擁有9514.8萬名黨員、486.4萬個基層黨組織,具有重大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第一大執(zhí)政黨。我們堅信,在“兩個必然”思想的哺育下,中國共產黨人一定不負歷史重托,在新的征程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
注釋:
① 數(shù)據(jù)來源于國家統(tǒng)計局。
② 數(shù)據(jù)來源于國家統(tǒng)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