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郎巴鄧
【摘要】在教學改革思想背景下,更加重視教育取得全面性和一致性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中踐行不同的方法。小學藏語文致使授課的環(huán)節(jié)中也應要嘗試不同的策略,讓學生有所收獲。要基于學生的興趣、以及學科特色本質調動出學生的無限激情,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中“動”起來。同時,形成“樂學”狀態(tài)。教師要基于課堂內的引導方式,組織學生參與藏語文學習內容的實踐探究。以此,將學生帶入到文學天堂,促使學生深刻理解知識的內涵,讓教學充滿活力。充分顯示學生的主體位置。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提升小學藏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方式。
【關鍵詞】小學;藏語文;引導成效;提升;分析
前言:在實際的教學中要逐步融入教學改革思想提出的不同要求,基于學生的表現優(yōu)化設計課堂中的教學情況和教學策略,讓學生感知知識、認知重點學習內容,突破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性。教師拓展教學知識,促進學生在課堂中取得連貫性的進步。教師還要基于藏語文教學的實際現狀,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質學習習慣,讓學生合理融入到學習氛圍中順利展開語文知識的學習。輔助教師的引導,強化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進而,促進教育的一致性,實現綜合化引導的目標。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深化學生的理解能力
教學情境會凸顯學生的主體位置。同時,提供優(yōu)秀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過分約束學生思想,限制學生行為的錯誤現象。同時,做到以學為主體將學生帶入到“樂學”的狀態(tài)中,引發(fā)學生對知識形成探究欲望。以先進基調創(chuàng)建出“大舞臺”,讓學生的演繹成為主體的“表演項目”[1]。
例如:在課文,長城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扮演導游,帶領學生暢游長城。以教師的視角完成文章的細化剖析和延伸式的教學。隨后,將導游情境引入到學生的周圍,讓學生實際扮演導游。注意此時的美景介紹,不僅包含課文中學習到的內容,可以涉及到圓明園、南鑼鼓巷、故宮,或者前門大街等,讓學生將視角深入到北京,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課堂內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增進學生參與學習、參與活動的動力。讓學生理解作者文章描寫視角的精干之處,培養(yǎng)學生形成文字剖析意識。
二、注重閱讀指引,拓寬學生的思維眼界
藏語本課堂的實踐教學中教師會發(fā)現學生的思維眼界呈現出相對的局限性。由于生活環(huán)境相對閉塞,對于外界事物了解較少。因此,文字會成為學生發(fā)現新奇事物、拓展眼光、開拓視角的有效方式。所以,教師要在藏語文課堂中實現高效的閱讀指引[2]。
例如:教師在課堂中教學課文之后,要培養(yǎng)學生的拓展性眼光。在課文《草原》教學結束以后,讓學生閱讀有關景色描寫的其他類型文章。還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課堂中學習過的其他有關景色描寫的文字。通過拓寬引導的方法、以及延展閱讀的形式,讓學生對外界事物增強了解。同時,閱讀會培養(yǎng)學生細細剖析文字、深入探究文字的思想,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借助信息技術,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
信息技術融入藏語文教學,實際上為課堂插上了一雙“翅膀”。教師可以借助圖片和視頻的形式,為學生點燃知識剖析的“助理劑”。課堂內教師通過圖片讓學生了解作者運用文字描寫的美好畫面。借助視頻方式縮短學生與藏語文學習內容之間的距離。會優(yōu)化課堂內的引導效果,讓學生對知識加深印象[3]。
例如:在課文《兩小兒辯日》機械結束之后,課堂內教師可以通過圖片方法展示太陽。實際上太陽在生活中常見,因此學生較為熟悉。但是,針對于兩小兒表述的不同觀點學生會呈現出困頓的情緒。此時,教師可以借助視頻方法將兩小兒表述的內容以動畫的形式呈現于學生面前,讓學生理解文字。隨后,向學生提問自己支持哪個觀點?并讓學生闡述原因?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遇到的相關問題和自己觀察到的不同景象,闡述自己的論據。有效構建互動化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形成謹慎思維和語言表述欲望。
結語:
綜上所述,在藏語文教學的實踐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為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要踐行不同的方式。以情境設置的模式讓學生有效理解課文,解決學生對文字理解能力相對較低的問題,拉近學生與語文知識之間的距離。同步,深化學生的情感意識,讓學生在與教師的合作配合中增強交流能力和知識探索的無限興趣。教師要在實際的授課中幫助學生糾正錯誤,采用正確的方式完成知識點的循序漸進探究。以信息化、生動化的語文知識介紹促使學生理解文章,深入剖析藏語文教師講解的內容。進而,強化學生的整體化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白瑪旺加,次仁達吉,達娃次仁,拉姆卓嘎,群諾.基于Android平臺的藏語文知識庫APP的設計與實現[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21,33(07):148-150.
[2]呂曉娟,張曉文.藏漢雙語學生學習困境與對策——以甘南藏族自治州Z中學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9,7(04):43-51.
[3]賈慧婷.小學藏語文微課教學設計實施效果調查分析——基于拉薩市某小學的調查[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21(03):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