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軒
如何當個好朋友?你可能聽過誠實、善良、忠誠等詞,但那些都是道德跟價值觀念,當心理學家研究友情時,其實比較“無情”。
不管是好朋友還是壞朋友,只要能夠成為朋友,心理學家就觀察并分析,看看兩人能夠成為朋友,有哪些必須要有的元素。
心理學家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有以下三大基本要素。
相處時間越久,友情越深,不可能只花一點點時間,就指望一個人跟你有深刻的友情。這的確是友情的定律。友情,需要時間來培養(yǎng)。
雖說朋友能同甘共苦,但“甘”絕對要大于“苦”。所以朋友會常常聚在一起吃飯、看電影、玩游戲、跳舞、聽音樂……這些事情都能產(chǎn)生美好的感覺,而這種一起經(jīng)歷的好感,也是友情的關(guān)鍵要素。
真正的朋友,要看你需要他的時候,他是否會來幫助你。這不是說朋友一定要隨傳隨到,或是勉強自己做一些違背良心的事,但愿意幫助對方的人,會更容易維持友情。
如果友情只有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好,卻一直沒有得到回報,這種友情遲早會淡化。
相處時間、美好的感覺、幫助彼此——這就是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的三個最基本,也最關(guān)鍵的友情要素。
想想你的任何一個朋友,如果根據(jù)這三個標準,給他打個分數(shù),會是幾分呢?
如果你打的三個分數(shù)都很高,你的朋友也同樣這么認為,那你們真可以說是好朋友了。
到放電影的時候,傍晚時分,電影隊的把洞里的石塊挖出來,從旁邊的煙寮里抬出兩根又長又粗的木柱子,插進洞里去、夯實,再搬來梯子靠在一根柱子上掛上幕布,然后又在另一個柱子上掛上幕布——又白又寬四周一圈黑邊的幕布掛起來了!接著,電影隊的音樂廣播響起來了!我們那個急啊,趕緊跑回家去告訴大人們,快放電影了,快放電影了!大人們大多數(shù)剛剛從田里收工回來,一邊呵斥我們,一邊手忙腳亂地從臥房里閣樓里用勺子扒出一勺黃豆或花生,胡亂洗涮一下廚房大鍋,立馬生火炒起黃豆或花生來。
猜猜看,一個人平均會有幾個真正的好朋友?
平均來說,只有五個!
所以,朋友真的要慎選,因為真正的友情要投入很多相處的時間,而我們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所以好朋友當然就多不了。
這三個基本要素,也能幫助我們理解為什么有些時候,朋友會逐漸疏遠,友情會逐漸淡化或變質(zhì)。
比如你跟一個同班同學是好朋友,但后來你們分班了,不再一起上課了。你一直很想念他,他也很想念你。
同樣,假如是你先交了新朋友,新朋友跟你有很多共同興趣,有很多話聊,又在同一個班。一天下課時,你原本的好朋友來找你,看到你跟新的朋友玩,會不會也不開心呢?
友情是會改變的。雖然我們很珍惜彼此的友情,覺得我們一輩子都會是最好的朋友,但友情是需要不斷維持的,就像盆栽一樣,需要定期澆水、換土、施肥,才能讓它維持茂盛。
那友情靠什么維持呢?
多多的相處時間,共享美好的感覺,以及對彼此的幫助。
我再給你幾個建議,幫助你更輕松地交到好朋友。
邀請朋友與你一起打球、看書、看電影,或者來家里玩。無論是休閑還是跟學校有關(guān)的課業(yè),一起做事情,就是增加相處時間,就有助于加深彼此的友情。
好朋友在一起,一定有許多歡笑!當你每次見到一個人,他都笑瞇瞇的,讓你充滿了好感,你會不會更想要跟他交朋友?所以,如果你想要交朋友,一定要學會微笑。
我知道很多同學,尤其是男生,會喜歡裝酷,覺得那樣才帥,但是即便是最酷的人,對朋友也是會露出笑容的。
好朋友不只是分享點心和玩具,也分享自己的心情,分享故事,分享看法。朋友就是在分享之中更了解彼此,讓友情變得更深。
當他贏得比賽、得獎、考試考好了,你要由衷地恭喜他,為他開心。雖然這跟你可能沒有關(guān)系,但既然你的好朋友高興,就跟他一起高興吧!
當然,你也要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不要因為打球贏了,就一起嘲笑輸?shù)哪且魂牐蚴侨ブv其他人壞話。
如果你樂于幫助別人,那你在生活中絕對不缺朋友。
我剛移民去美國時,完全不會說英文,跟班上同學交流就像雞同鴨講,但是我沒有被“霸凌”,反而很快交了許多朋友,就是因為我樂于把我會的事情教給大家,例如數(shù)學,我比那些美國同學強多了,所以他們都來問我,我也就用我的“破爛”英文幫他們。他們也都很樂意教我英文,我們就成為朋友了。
記住,能夠彼此幫助的朋友,更容易成為真正的好朋友。
朋友之間,難免會有一些摩擦,有一些不開心的時候。這時候你需要找對方溝通,分享自己的心情,不要一開口就怪人家。
當朋友聽到你說自己不開心,一般會問怎么了,這時候你就可以敘述自己的想法,再聽聽對方怎么說。溝通之后,也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只是一場誤會。即便不是,你能夠直接勇敢地說出來,總比悶在心里好。
以上關(guān)于友情的三個要素和六個建議,無論什么年齡都適用。我也用同樣的方式交朋友,并常常提醒自己:工作再忙,還是要留時間跟朋友相處,共享美好時光,并且給彼此支持和幫助。
有時候朋友會爭執(zhí),有時候友情會淡化,這都是我們成長的過程。我們一直都在學習如何當個更好的朋友,同時也在尋找那些真正可以交往一輩子的摯友。
真正的好友得來不易,所以我們都要特別珍惜。
(摘自《誰都不能替你長大》,接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