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寧海中心小學 黃明霞 李德軍
就目前小學語文高年級生活化作文教學來看,仍存在諸多問題,導致課堂效率難以提升。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對學生學習效率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在開展小學高年級生活化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站在學生角度考慮,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和思維特點,設計出針對性方案,以此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動機,使其自主參與到寫作學習中,進而構建小學語文高年級生活化作文教學高效課堂。
受傳統(tǒng)教學影響,教師使用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進而產生抵觸心理,降低了自身學習效率。再加上,課堂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現象較為嚴重。課堂大部分以理論知識講解為主,學生不能將實際與理論相結合,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在以往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學生學習結果評價上,忽視了教學過程評價的重要性,導致學生不能真正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失去了教學評價的意義。
自新課改以來,就強調學生學習地位的重要性,要求教師尊重學生學習地位,使其成為課堂真正的小主人。而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占據了課堂主導地位,學生只是機械地跟隨教師思路學習,自主學習意識不強。
備課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教師要重視備課。在開展小學語文高年級生活化作文教學前,應研讀教材內容,把握知識重點和難點內容,從知識與技能、教學方法與過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入手,明確教學目標,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活動。此外,教師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根據寫作教學內容,搜集生活化資料,拓寬學生學習視野,擴充學生生活化的知識儲備,幫助學生提升寫作技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對寫作知識進行探索的過程中,以《二十年后的家鄉(xiāng)》為例。在教學前,教師應依據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能夠根據具體的人、事物、景色進行描寫,表達自己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2.教學方法與過程:啟發(fā)式教學;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對家鄉(xiāng)產生熱愛之情,未來為家鄉(xiāng)做出貢獻。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圍繞教學目標,凸顯教學目的,提高生活化寫作教學效率。
興趣是學生產生學習動機的原動力,對學生學習效率有著重大的影響。在開展小學語文高年級生活作文教學時,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應先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隨著我國教育不斷發(fā)展和進步,教學方式得到了創(chuàng)新,比如小組合作學習、游戲教學、項目教學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應用多元化教學方式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人本性。教師應完成從主導者到引導者的身份轉變,為學生構建更多的自主學習平臺,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進而掌握學習方法,實現全面發(fā)展。2.貼合性。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充分站在學生角度考慮,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和思維特點,適當地擴展和延伸課內知識點,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內化知識內容。
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對《那一刻,我長大了》知識進行探索的過程中,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例,首先,教師要以學生學習能力、興趣特征為依托,合理劃分學生學習小組,并選舉出小組組長,組長要具有一定的語言能力和組織能力,負責幫助教師監(jiān)督組員學習進度,組織組員進行小組探究,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序性。其次,教師要為學生設計針對性問題:“同學們,你們認為什么時候你感覺自己長大了?!币l(fā)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此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幫助、集思廣益,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不斷發(fā)掘學生學習思維,提升學習效果。同時,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者和組織者作用,對學生進行點撥和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境,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由于學生受到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的影響,個體發(fā)展需求大不相同,因此,寫作水平也參差不齊。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使用統(tǒng)一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無法兼顧學生整體學習水平,降低了學生自身學習效率。在小學語文高年級生活化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寫作內容進行點評和反饋,為了改善傳統(tǒng)教學評價的不足,可以豐富教學評價內容和形式,比如教師評價學生、學生評價同學等。教師評價學生在教學中比較常見,評價時應將學生學習結果評價和學習過程評價并重,評價內容既要有鼓勵性作用,也要客觀指出學生寫作的問題,發(fā)揮教學評價的作用。學生評價同學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地位,調動學習熱情,根據其他學生學習結果和效率做出有效的評價,通過反復修改,優(yōu)化寫作內容,促進學生共同成長。
比如,教師帶領學生對寫作知識進行探索的過程中,以《把一個人的特點寫具體點》為例,首先,教師應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其次,安排學生進行寫作,學生在寫作前,教師要將學生按照學習能力進行分層:學習能力較強、學習能力中等、學習能力較弱。隨之,教師分配不同的寫作任務:全命題、半命題、自命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選取適合自己的寫作任務。這種教學方式,一方面,兼顧了班級學生寫作整體水平,滿足學生個體發(fā)展需求。另一方面,提高了生活化寫作教學效率,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氣氛。最后,教師要對學生寫作內容進行評價,比如“這篇作文人物描寫非常好,要是更貼近實際生活就更好了”“這次寫作內容非常好,期待你下一次的寫作內容”等。
總而言之,在開展小學語文高年級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活動,設計明確的教學目標,完善課堂教學體系;其次,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應在課堂中引入先進的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最后,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育人功能,引導學生掌握生活化寫作的技巧和方式,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