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小兒發(fā)熱的中西醫(yī)治療概述

2021-01-05 13:02徐星麗魏思宇梁慧游沛杰陳勇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21年67期
關鍵詞:退熱藥體溫穴位

徐星麗,魏思宇,梁慧,游沛杰,陳勇

(1.成都中醫(yī)藥大學臨床醫(yī)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2.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小兒發(fā)熱是指體溫升高超過一天中正常體溫波動的上限,小兒發(fā)熱是臨床常見癥狀之一,且往往來勢兇猛,變化迅速,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概述了中西醫(yī)治療小兒發(fā)熱的主要方法。目前多采用直腸溫度≥38℃為定義標準,對于0~3個月的嬰兒直腸溫度≥38.1℃則為發(fā)熱[1]。小兒發(fā)熱是臨床常見癥狀之一,中醫(yī)認為小兒是稚陰稚陽之體,抵御邪氣能力不足,四時邪氣、飲食不慎等均可致病而出現發(fā)熱癥狀。“幼兒患病,易虛易實,易寒易熱?!毙喊l(fā)熱來勢兇猛,變化迅速,若治療不當易作驚風、神昏、抽搐等癥,甚至危及患兒生命。故小兒發(fā)熱的正確治療需引起重視。現將小兒發(fā)熱的中西醫(yī)治療方法總結如下。

1 西醫(yī)治療

現代醫(yī)學認為,發(fā)熱是外源性致熱原進入機體,刺激機體產生內源性致熱原,作用于體溫調節(jié)中樞,使體溫調定點上移,其中感染是小兒發(fā)熱最常見的原因[2]。對于非高熱、超高熱且不伴有其他嚴重疾病的患兒,可不急于服用退熱藥,以免影響體溫曲線變化,應先物理降溫并供給足夠熱量、水和電解質等一般治療[3,4]。對于體溫≥38.5℃和(或)出現明顯不適的患兒,建議使用退熱藥快速降溫[5],同時采用一般治療作為輔助退熱方法,避免發(fā)熱引起營養(yǎng)物質消耗、水和電解質紊亂、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增強等。

1.1 一般治療

患兒可采用冰帽或冰袋冰敷頭部、酒精擦浴、降低周圍環(huán)境及冷鹽水灌腸等物理降溫方法,供給足夠的熱量、水和電解質,以防脫水、負氮平衡和酸中毒[4]。保證患兒有充足的水分攝入,飲食方面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

1.2 藥物治療

目前臨床退熱藥繁多,馮天行[2]指出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體類抗炎藥在臨床中廣泛用于小兒發(fā)熱,并認為小兒發(fā)生持續(xù)性高熱時可交替使用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此類藥物通過抑制環(huán)氧酶,阻斷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降低體溫調定點來達到降溫的目的。譚永強等[6]觀察了臨床小兒發(fā)熱常用退熱藥使用1h后的療效,發(fā)現布洛芬退熱效果最迅速,退熱作用相對于對乙酰氨基酚等其他退熱藥更強且維持時間也更長。張春雨等[7]通過實驗驗證了撲熱息痛不同給藥途徑治療小兒發(fā)熱的療效,得出撲熱息痛灌腸給藥操作簡便,起效快且副作用小,可以在臨床推廣使用。盧林[8]通過實驗比較發(fā)現安定具有抗焦慮、催眠、抗驚厥和骨骼肌松弛等藥理作用,并且在小劑量單次使用的情況下對小兒發(fā)熱治療的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賈艷平等[3]認為阿司匹林雖可作為解熱鎮(zhèn)痛藥治療小兒發(fā)熱,但該藥對胃腸道的損害較大,且可增加出血概率,故不推薦使用。沈玉祥[9]通過實驗對比鋅布顆粒和對乙酰氨基酚對于小兒發(fā)熱的臨床療效,發(fā)現鋅布顆粒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乙酰氨基酚,并且鋅布顆粒的安全性高,可以在小兒發(fā)熱的治療中推廣。除此之外,激素治療小兒發(fā)熱也可取得較好療效。邢惠萍等[10]四位學者實驗發(fā)現地塞米松具有抗炎、抗過敏等作用,能提高機體對毒素的耐受力,減少組胺、5 -羥色胺的釋放,直接作用于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降低其對致熱原的敏感性,從而使體溫迅速恢復至正常。激素降溫雖快,但會造成患兒機體免疫能力下降,應杜絕激素濫用,目前激素已經不作為臨床常規(guī)退熱藥使用[11]。

2 中醫(yī)治療

2.1 中醫(yī)內治

中醫(yī)認為小兒乃稚陰稚陽之體,易受邪氣侵襲,且小兒為純陽之體,陽氣相對較旺盛,故邪氣易從陽化熱。關于小兒發(fā)熱的中醫(yī)內治,近年來就有不少文獻總結前法和創(chuàng)新用藥。李夏靜等[10]總結了錢乙《小兒藥證直訣》中對發(fā)熱的認識,并整理出針對不同的熱證應用的不同治療方藥,其中包括導赤散、瀉白散等常用的清熱方劑。趙保善[13]總結了透邪法在小兒發(fā)熱中的運用,以三辨歸一論治構建透邪思路。李秀亮教授[14]在治療發(fā)熱時也強調“透邪”治法,其中小兒外感發(fā)熱治以“宣透”法貫穿始終,而治療郁積發(fā)熱則選用“通腑法”。林麗麗、汪受傳[15]以祛邪安正辨證論治小兒發(fā)熱,其治療多以銀翹散加減。蔣沈華等[16]在探討虞堅爾教授辨治小兒發(fā)熱經驗中認為應以邪祛正安為核心,包括清法、和法、補法,常用清咽方、小柴胡湯以及麥門冬湯等。李曉寧等[17]結合理論依據與臨床實踐佐證脾胃在小兒發(fā)熱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針對不同證型的發(fā)熱,梁如鏡以四逆散為基礎治療陽郁發(fā)熱,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陽虛發(fā)熱,以小柴胡湯加生石膏治療三陽合病,以柴胡桂枝湯治療太陽少陽合病等[18];劉曉鷹[19]根據臨床療效以及理論支持認為治療小兒本氣自病發(fā)熱可運用三豆飲;周小軍[20]認為治療氣陰虧虛、邪伏膜原的小兒發(fā)熱,應益氣養(yǎng)陰清熱解毒,同時靈活運用補土養(yǎng)陰和溫病派理論來治療。肖挹[21]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總結出“寒涼直折防其變、滋陰生津絕其根、調脾通腑護其本”三步法治療小兒發(fā)熱。

2.2 中醫(yī)外治

2.2.1 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是運用各種按摩手法刺激穴位,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調陰陽達到退熱一種方法[22]。吳彬媚[23]將200例年齡在2-9歲外感發(fā)熱的小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進行組合性多經絡多穴位推拿,分推清肺經,補脾經,清天河水,退六腑,再對揉外勞宮、中脘、提捏大椎穴;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藥物治療。治療后對照組總有效率達67%,觀察組總有效率達82%(P<0.05)。王光安等[24]采用“一式三法”小兒推拿治療45例小兒食積發(fā)熱,治療結果顯示,在45例中,1次推拿治愈的39例中包含23例乳食內積型,16例脾虛夾積型;好轉的4例中有2例乳食內積型,2例脾虛夾積型;無效的2例中,均為脾虛夾積型,總有效率為95.6%。

2.2.2 穴位貼敷

穴位貼敷是用中藥穴位貼來退熱。方紅[25]治療60例小兒發(fā)熱,取生山桅9克,研碎,浸入少量70%酒精或白酒中,取浸泡液與面粉做成4個如5分鎳幣大小的面餅,臨睡前貼壓患兒的涌泉穴(雙)、內關穴(雙),次晨取下。60例患兒體溫均恢復正常,其中外用l次即熱退28例,2次熱退者21例,3次熱退者11例,總有效率100%。湯茜茜[26]等穴位貼敷輔助治療小兒發(fā)熱效果顯著,將100例年齡在3-8歲的發(fā)熱小兒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予自擬中藥穴位貼治法,對照組予空白穴位貼治療,實驗組脫落3例,對照組脫落5例,最終試驗組47例痊愈5例,顯效及有效3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3.62%,對照組45例痊愈1例,顯效及有效33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達75.56%,P<0.05。

2.2.3 涂膜療法

涂膜療法直接將藥劑涂在穴位上成膜,具有方便,吸收迅速,療效顯著的特點。林海[27]將120例外感發(fā)熱小兒分為涂膜組和西藥組,涂抹組將蘭花參、細辛、柴胡、黃芩、薄荷腦、冰片等制作成涂劑,取患兒大椎穴及雙側合谷、風池涂抹觀察,每日3次;西藥組阿斯匹林10mg /kg·次,每日3次,病毒唑15mg /kg·d,分 2次肌注。涂劑組總有效率 82.5%。西藥組總有效率 61.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2.4 灌腸法

灌腸法是將中藥藥液或摻如散劑灌腸以治療疾病的方法。何素蓉等[28]采用中藥灌腸法治療小兒高熱,發(fā)現中藥合劑灌腸退熱效果顯著。將200例發(fā)熱小兒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均給予抗感染等一般對癥治療。當患兒體溫>38.5℃時,試驗組予中藥退熱合劑灌腸,對照組予布洛芬混懸液退熱,試驗組總有效率93.0%,高于對照組的8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5 熏洗和藥浴

中藥洗浴是利用熱水和藥物功效,從而使腠理疏松,透達毛竅,氣血平和的一種方法,常用方法分為全身洗浴和局部擦浴。李珍杰[29]將柴胡,荊芥,紫蘇,薄荷,熬成藥液后反復擦洗患兒全身,治療小兒發(fā)熱30例,其中24例單用本法退熱,2例使用本法后好轉,后服用藥物痊愈,剩余4例高熱不退,使用本法后,高熱消退,病情減輕,總有效率達100%。

2.2.6 滴鼻法

滴鼻法是將中藥藥液直接滴入鼻腔,通過鼻腔粘膜的直接吸收和神經調節(jié)發(fā)揮作用的一種方法。朱慧蕙[30]對218例0-14歲高熱患兒,進行滴鼻法退熱治療,將柴胡注射液滴入患兒鼻中,治療后有效190例,總有效率87.2%。

2.2.7 針刺法

針刺退熱的機理,中醫(yī)學認為與經絡學說緊密相關。作用相應穴位可以激發(fā)與調整體溫中樞及大腦皮質的功能,使體溫恢復正常[31]。畢克進[32]對88例高熱小兒采用單純針刺療法,根據病因選取不同的穴位針刺,除2例效果欠佳外,86例均在1-3天內體溫恢復正常。石志鴻等[33]選擇63例外感發(fā)熱小兒進行點穴和針刺治療。取風池、大椎、風門、肺俞為主穴,而曲池、合谷、足三里為配穴,先點穴再針刺,經1~3次治療,63例中,59例痊愈,占 93.65%;2例顯效,占3.17%;1例好轉,占 1.58%;1例無效,占1.58%??梢?,針刺療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發(fā)熱患兒的療效。

2.2.8 刺血療法

刺血療法是通過針刺放血以祛除邪氣而恢復正氣的一種治療方法。傅麗菊[34]采用點刺放血法治療小兒急性扁桃體炎發(fā)熱,治療后49例患兒全部治愈,總有效率達100%。萬璐[35]將34例發(fā)熱小兒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進行耳尖放血,對照組靜脈注射或口服抗生素,抗病毒藥物。放血治療1次1h后,退熱療效比較中,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為86.7%,76.7%,P<0.05。治療3d后總有效率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為94.4%、76.6%,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許慶齡[36]將150組外感發(fā)熱的患兒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兒采用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耳尖刺血療法治療,經治療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8%,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8.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知小兒豉翹清熱顆粒聯(lián)合耳尖刺血療法療效較為顯著。

2.2.9 刮痧療法

刮痧是用水牛角等邊緣光滑的物體蘸刮痧油等介質,在人體體表刮拭,從而達到疏通經絡,平調陰陽,瀉火退熱等目的。張美琴等[37]采用定向刮痧治療外感發(fā)熱小兒,將發(fā)熱患兒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治療組予以刮痧治療,細菌感染者予以抗菌藥,病毒感染者予以抗病毒藥,對照組根據發(fā)熱程度給予解熱鎮(zhèn)痛藥,適當補液。治療組75例中痊愈38例,顯效24例,有效1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7.3%;對照組75例中痊愈20例,顯效13例,有效32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86.7%(P<0.05)。馮曉純等[38]采用刮痧夾脊穴、大椎穴、三關、六腑和天河水治療外感發(fā)熱患兒64例,觀察30min后體溫變化情況。治療后有效61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5.3%。

2.2.10 足浴法聯(lián)合敷貼

宋冬坡等[39]治療140例發(fā)熱患兒,將其分為足浴組、穴位貼敷組、對照組和聯(lián)合組。對四組患兒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用中藥足浴療法治療足浴組患兒,用中藥穴位貼敷療法治療穴位貼敷組患兒,用中藥足浴聯(lián)合中藥穴位貼敷療法治療聯(lián)合組患兒。治療后足浴組總有效率74.3%,穴位貼敷組總有效率75%,對照組總有效率61.1%,聯(lián)合組患兒總有效率83.8%,可知采用中藥足浴聯(lián)合中藥穴位貼敷療法能顯著提高療效。

3 體會

綜上所述,目前臨床治療小兒發(fā)熱的方法很多。西醫(yī)退熱藥起效快,降溫明顯[40],但從目前臨床退熱藥療效來看,維持時間短,易反彈,小兒退熱后又出現多次體溫上升的現象較為普遍[2]。而中醫(yī)治療方法多樣,如何針對病因,辨證論治來從中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也是需要思考的方向??傊?,小兒發(fā)熱是臨床常見癥狀之一,無論是選擇西醫(yī)治療,抑或是中醫(yī)治療,都應全方位綜合考慮,選擇適合患兒的退熱方法。

猜你喜歡
退熱藥體溫穴位
退熱藥使用時應注意什么?
體溫低或許壽命長
低血壓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穴位埋線法治療肥胖癥的中西醫(yī)機制研究進展
體溫小問題,引出大學問
體溫值為何有時會忽然升高?
夏季穴位養(yǎng)心
退熱藥你用對了嗎
男性排濕,常按這五個穴位
老年人的體溫相對較低
鸡西市| 德阳市| 昌江| 绥江县| 封开县| 蓬莱市| 礼泉县| 莒南县| 汕头市| 哈密市| 桦甸市| 清新县| 巴林左旗| 尤溪县| 营山县| 环江| 扶余县| 紫金县| 新余市| 固镇县| 台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澄迈县| 富阳市| 时尚| 华阴市| 海南省| 滁州市| 班戈县| 阳谷县| 崇明县| 荔浦县| 清水河县| 阆中市| 白银市| 新干县| 荔波县| 广灵县| 景德镇市| 揭阳市| 华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