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波
摘要:《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應轉變落后的教學行為與方式,注重對教學結構、策略與體系的調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全面改革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探索和運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實施合作式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數學;探究學習;學生;合作方式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提出和深入,教育教學越來越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和全面發(fā)展,而合作方式作為探究學習的內容,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合作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它是十分必要的。針對這一問題,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從四個維度,分析高中數學探究學習合作方式的具體實施路徑。
一、提出恰當的問題是合作教學的基礎
合作學習的動機和熱情,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生想要探究和解決的問題,因此合理問題的設置和提出是教師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必須首先考慮的因素。具體地說,教師要做好充分細致的課前準備工作,研究掌握數學教材的核心內容,提煉出其中的重點、難點和要害知識,并結合學生的具體認知和思維水平,設定適當的問題,選擇合適的時間向學生提問,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任務,產生強烈的合作愿望和動機,積極開展小組間的交流、討論、互動和交流,在合作中實現學習探究和課堂深度參與。
比如,在講授“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學習如何根據直線與圓的相交、相切、相離的定義來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在課前預習階段,筆者把學生分成幾組,每組5人。在準備工作完成后,筆者再次正式啟動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提出了一些問題,引起學生思考,如:圓的一般形式是什么?點子和圓的位置有多少關系?怎樣判斷?線與圓之間的位置關系如何?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是怎樣判斷的?在提問之后,筆者再次給了學生足夠的討論時間,之后,學生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通過提出恰當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二、構建恰當評價體系是合作教學的保障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是是改進和優(yōu)化合作方式,鞏固、優(yōu)化和提升合作效果所必不可少的內容。為此,高中數學教師應改革以往把成績作為一種評價標準的模式,建立與合作探究式學習相適應的評價體系。特別是,教師要運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法,對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促進學生在小組內和小組間相互評價,提高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獲得啟發(fā),樹立對合作學習的信心,全面提高合作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比如,在講授“函數的基本性質”時,教師往往忽視課堂評價環(huán)節(jié),導致課堂氣氛緊張,學生參與合作探究的積極性降低。因此,筆者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會根據學生的表現來評價他們,例如,筆者會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從而形成小組間的競爭關系,促進小組間的學習競爭,再如,筆者會根據組員的表現來評價,點燃小組內的學習熱情。因此,筆者通過恰當的評價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教師指導討論是合作教學的關鍵
盡管探究性合作學習模式側重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與發(fā)揮,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應該完全放任自流,讓學生“自生自滅”,而應發(fā)揮其巧妙的引導、調節(jié)作用,使小組合作學習得以順利開展與完成。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把引導討論作為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要確定哪些活動要進行,哪些小組要進行,用多長時間進行,更要走下講臺,監(jiān)督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維護課堂教學的秩序,真正做到學生合作討論,向學生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幫助,避免學生偏離學習的軌道,確保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比如,在講授“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時,筆者同樣在課程中給學生布置了一些具體的探究任務,但是由于這門課程的難度很大,學生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吃力。因此,筆者在對學生進行二次探究的過程中,將參加小組活動,在小組內走馬觀花,觀察學生的討論情況,當學生遇到問題時,筆者將從側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四、多元開放的思維是合作教學的核心
協作學習注重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促進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交流與互補,促進學生思想的多元開放,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此,高中數學教師應將創(chuàng)造教育融入合作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接受能力,有重點地擴展和深化問題,提出一系列問題,使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能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進行多元、開放的思考、探究,自我深化,理清思路,解決問題,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比如,在教授“等差數列”課程時,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筆者將鼓勵學生多做交流,多做思考,解放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例如,筆者在布置任務后,將會與學生進行合作討論,在討論結束后,將會由各組的代表展示各組的討論結果,針對各組的成果,筆者將會對各組的想法進行點評,并對各組的問題進行拓展,進一步啟發(fā)學生的思考。由此,筆者運用多元開放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總之,合作方式是探究式學習的直接體現,在具體的學科教學實踐中,它能直接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課堂教學結構體系,有效地落實新課改的要求和素質教育的理念。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必須掌握科學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教育理念,緊緊抓住課程改革的基本趨勢和核心要求,采用多元化策略,促進學生的合作探究式學習,完善學生的學習方法,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過程,最終實現優(yōu)質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梁麗梅.關于培養(yǎng)學生高中數學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習信心的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4):114-115.
[2]李洋.淺談在高中課堂教學中落實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0(1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