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jù)中職教育的辦學指導思想,在中職教學中,所講授的內容比普通教育更具有實用性。學好寫作有利于學生打好基礎,為未來走入社會做好鋪墊。本文就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探討,以期中職學生能夠提高寫作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重點內容,但分析近幾年中職學生的學習情況,不難發(fā)現(xiàn),如今的中職生水平比過去的學生水平差很多,他們有的識字能力很差,有的理解能力較弱,有的閱讀能力不盡如人意,總之,整體的語文素質比較低。尤其是作文方面,寫作語言匱乏,文章結構沒有邏輯,甚至有的學生直接抄襲網(wǎng)上的范文。所以,為了盡快解決這一難題,教師要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法和策略,提高中職生的寫作能力,讓他們在以后的工作中有良好的表現(xiàn)。
中職生大多比較有個性,所以培養(yǎng)中職生的寫作能力,首先要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只有在興趣的推動下,才能有所行動。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生動的生活化情境,在情境中,可以從這幾方面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首先,在生活化情境中讓學生仔細“聽”,在聆聽中發(fā)現(xiàn)樂趣;再者,要讓學生自由“說”,通過分享生活中的趣事,發(fā)現(xiàn)這是可以利用的寫作素材,然后將之運用到作文中,從而對寫作充滿信心。
比如,讓學生以“健康”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在看到這個作文要求時,中職生可能會覺得“健康”這個詞離他們太遙遠了,根本沒什么可寫的。為了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播放一些人面對身體或是心理上的疾病時的做法,有的學生觀看視頻后可能會感同身受。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談一談他們對“健康”的理解,引導學生從多方面詮釋“健康”,不僅包括身體上的,還可能是心理上的、思想上的??梢宰寣W生說一說自己身上有什么不健康的習慣,有什么健康的生活作息,還可以談一談自己有沒有關注到親人的健康狀況……總之,讓學生在“說”中激發(fā)寫作的興趣,進而產(chǎn)生寫作的愿望。
優(yōu)秀的作文內容充實、情感張力較強,而這些都離不開豐富的寫作素材的積累。一些中職生的作文內容比較“干癟”,語言都是拼湊的詞匯,這是他們寫作水平差的一部分原因。心中沒有可利用的素材,怎能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中職教師應當深刻認識到素材的重要性,從而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尋找可利用的資源,增加學生的寫作知識儲備,并教授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讓他們能夠自主發(fā)現(xiàn)、積累素材。
舉例來說,寫作素材來源于生活,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用心感受,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可利用的素材,公交車上的讓座、全家的聚會,連一朵小花的綻放都可以用于寫作中。其次,要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通過閱讀,學生會在豐富的圖書中積累一些話題素材。教師可以拓展學生閱讀書籍的種類,在指定必讀書籍的基礎上,讓學生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從而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再者,引導學生關注時事新聞,在觀看相關視頻時獲取可用素材,及時記錄下來。通過這幾種方法可不斷增加學生的素材積累,學生也會在逐漸適應中形成主動觀察、勤于記錄的良好寫作習慣。
好文章很少是作者一氣呵成寫成的,即便寫作時擁有無數(shù)靈感,最后還是需要修改。所以說,優(yōu)秀的作文不僅要用心寫,還要用心修改。在寫作教學中,中職教師評價學生的作文經(jīng)常大致瀏覽一遍,簡單寫一句話的評語,有的甚至不寫評語,只寫批改日期或“已閱”兩字,這樣的方式助長了學生寫完不看、不改作文的壞習慣,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產(chǎn)生了消極的影響。所以,教師需要提高對修改作文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視度,不僅自己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作文負責的良好態(tài)度。
以“陽光總在風雨后”為例,教師可以從三方面著手。1.教師在收完作文之后,需要從不同寫作水平的學生中挑選幾份進行批改,將作文中的語法錯誤、邏輯錯誤等圈出來,最后寫總體批語。對于其他學生的作文,可以采用生生互評的方式。2.學生拿到批改的作文后,要及時修改有錯誤的地方。教師在旁指導,表揚修改得好的學生。3.在課堂點評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求學生檢查自己的文章是否有例子、有無情感表達等內容,全方位督促學生改正,從而有效提升寫作水平。
總的來說,提升中職生的寫作水平需要教師長期實踐。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在素材積累的過程中促進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養(yǎng)成,在修改的過程中提升中職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其核心素養(yǎng),增強競爭力。